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頂級專家談腫瘤:最重要的防癌治癌知識!聽三位腫瘤大咖的建議

頂級專家談腫瘤:最重要的防癌治癌知識!聽三位腫瘤大咖的建議

腫瘤君淘氣的很,喜歡趁虛而入,需要長期「監視」。戰勝腫瘤君,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別找上門來,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最首要的就是不招惹「致癌分子」!如何不給腫瘤君打敗我們的機會?聽聽三位腫瘤大咖的專業建議!


頂級專家談腫瘤:最重要的防癌治癌知識!聽三位腫瘤大咖的建議


發現癌症

高危篩查幫大忙


每個人都很關心自己會不會得癌,也都知道癌症的早發現、早治療是非常關鍵的。


頂級專家談腫瘤:最重要的防癌治癌知識!聽三位腫瘤大咖的建議


如果能夠在癌症早期就及時發現,不但會大大降低治療費用,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生存率。但癌症篩查不是一股腦都做一遍,只有合理運用「防癌體檢」,它才能夠幫上大忙。

告知病情


溝通也有小技巧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 石遠凱


與患者溝通也是個技術活,我們要當患者的堅強後盾,幫他們首先在心理上戰勝癌症。這其實是一個逐漸加深的過程,在治療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跟患者談得不是那麼特別透徹,因為這個時候患者對疾病不太了解,加之恐懼,你跟他說太多他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患者通過學習,最後他會變成一位專家,你再跟他去溝通的時候,他會提出非常專業的問題。所以說癌症知識的普及不但使我們醫患之間的溝通變得順利,也可以幫助患者正確的客觀的認識癌症。


與不同期別的患者溝通要用不同方式,比如早期肺癌患者手術後淋巴結沒有轉移,我們會告訴患者,他預後非常好,定期到醫院複查,跟患病前一樣正常地工作生活。對於中期患者,我們就告訴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疾病會得到有效控制。對於晚期患者,我們會告訴他,需要一些更系統、更長期的治療,近年來晚期患者長期生存的機會已經大大加強。

遠離癌症


警惕不緊張


中國工程院院士 程書鈞


一旦確診腫瘤以後,大部分患者都會焦慮,甚至是抑鬱,精神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而這正好給了腫瘤打敗我們的機會。老百姓普遍有一個觀念,得了高血壓好像感覺沒什麼事,一旦說得腫瘤了,就非常的不接受,覺得沒救了。實際上,醫療技術一直在不斷的發展,腫瘤已經跟其它慢性病一樣,患者甚至是可以帶瘤生存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將來患上腫瘤跟現在得了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帶病活十幾、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都是可以的,腫瘤的防治將不斷邁上新的台階。


而沒有得腫瘤的人呢,又好像是另一個極端,覺得腫瘤應該不會找上門,照樣不注重健康生活,躲過一天是一天。從癌前病變發展成腫瘤大概有十年到三十年的過程,有人終身維持癌前病變,不到1/3的人會發展成腫瘤,而這個階段正是人們去發現早期腫瘤、研究腫瘤、控制腫瘤,這正是讓它少進入晚期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

戰勝癌症


有愛才有力量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 季加孚


戰勝癌症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句口號,但對於癌症患者和醫務工作者來說卻是每天都要進行的戰役。

頂級專家談腫瘤:最重要的防癌治癌知識!聽三位腫瘤大咖的建議


很多病人的恐懼和焦慮不僅來自於生命的原因,也來源於疾病所帶來的很多附加問題,比如經濟的問題、孩子上學的問題、結婚的問題等等。針對這些,我們可以通過醫療模式的調整、社會的關注,讓他感受到自己不是在孤軍奮戰。


其實腫瘤外科醫生、腫瘤內科醫生、心理康復醫生,他們有一套他們自己的辦法,希望讓患者感受到有人在支持他。目前,中國癌症基金會已經募集90多億元救助了數萬名癌症患者。


我們也常常通過抗癌明星鼓勵其他同疾病鬥爭著的病友,就是為了能把患者心底的力量喚醒。


(內容根據2016-04-26《健康時報》)


編輯:王小磊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客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標才是官方出品噢!

您可能感興趣

肺癌早期癥狀不典型!腫瘤專家:防肺癌有三個重點
如何防癌?看看美國十位頂級腫瘤專家的經驗吧
馴服腫瘤血管,餓死腫瘤細胞——談談結直腸癌中的抗腫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療
三七粉是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癌症的剋星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專家提醒結節不等於肺癌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受益一輩子的防癌知識,你必須知道
中醫防治腫瘤大講堂為癌症患者解惑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6位腫瘤專家教你飲食防癌:慎防「癌從口入」
專家:腫瘤要作為慢性病一樣防治
「專家訪談」從肝癌防治看中醫如何治療腫瘤
癌症和腫瘤的區別,一知半解最危險!
癌,已成慢性病!十位專家解密十種腫瘤治療
什麼是腫瘤、癌症、癌、肉瘤?
常見的癌症治療方案有哪些(三):抑制腫瘤血管生成
你是腫瘤君最愛的人嗎?癌症高危人群靠譜防癌建議
權威腫瘤專家談抗癌,揭露手術和中藥治療的真相!
中醫治療腫瘤的三大優勢,這些你必須要知道的
能抑制癌細胞的六種中藥 腫瘤專家專門列了出來!
腫瘤心理專家:腫瘤一定要治癒是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