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关山远:迷恋西方科学的康熙,为何没能带领中国工业革命?

关山远:迷恋西方科学的康熙,为何没能带领中国工业革命?

北京男篮外援马布里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俗称「中国绿卡」,他很自豪,中国人也很感慨。


400多年前,曾有一个欧洲大咖看到中国的八卦图后,很是激动,还写信给清朝的康熙皇帝,要求加入中国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虽然本文有「康熙」有「八卦」,但说的不是娱乐节目《康熙来了》,也不是人们所说的娱乐八卦,事实上,跟娱乐无关,甚至有些沉重。

文︱关山远


本文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旗下微信公众号」草地周刊「(ID:caodi_zhoukan)


1


康熙大名爱新觉罗·玄烨,在《鹿鼎记》中,韦小宝称他为「小玄子」。他确实是一个很玄的皇帝。后人曾用「千古一帝」来概括过康熙的英明神武、丰功伟绩,他确实跟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不一样,以下略举一例:

在不到40岁的时候,康熙收到过古北口总兵蔡元的一道奏折,说是长城年久失修,建议拨款修理。康熙直接把这建议否了,并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


这段话很有意思,彰显了康熙的自信与智慧。长城是农耕民族抵御游牧民族的军事防线,一些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照样也修长城,比如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灭北宋后,修长城防蒙古铁骑。满清源于建州女真,起初建立政权自号「大金」,史称「后金」,但他们已经不依赖长城了。


康熙对「开放」的追求,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今人津津乐道的康熙作为西学「学霸」的光辉事迹:他是历代帝王中对科学最重视、最感兴趣的一位,向来华传教士学习天文、地理、物理、化学,还有高等数学、西洋音乐甚至人体解剖……


什么都学,而且学得还不错。传教士洪若翰在寄往欧洲的信中写道:康熙「自己选择了数学、欧几里德几何基础、实用几何学和哲学」进行学习。他观测天文,设实验室制药,培育杂交水稻,创造了数学方程术语的中文翻译「元」「次」「根」,他甚至还出版了自己的数学学术专著《三角形推算法论》——纯属原创,不像今天某些导师霸占学生科研成果,把自个名字毫无愧色地署在最前面。


当我们读到二十世纪初慈禧太后让司机跪着开汽车的愚昧之举时,更感慨康熙的好学精神与开放心态。他能够在外出巡游期间与传教士同住一顶帐篷、同吃一桌饭菜,就为了多学一些知识。他对西药也很推崇,40岁那年得了疟疾,中医药未能治愈,试用了传教士进献的金鸡纳霜(奎宁)后,大喜过望,命在京城内炼制西药,还在宫中设立实验室,亲自督导试制药品。曹雪芹的祖父、江宁织造曹寅得了疟疾,上奏向康熙讨药,康熙立即批复:

「尔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但疟疾若未转泻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南方庸医,每每用补剂,而伤人者不计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的。金鸡纳霜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往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除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不像一个皇帝,倒像一个名医。

关山远:迷恋西方科学的康熙,为何没能带领中国工业革命?



康熙皇帝(来源:网络)

2


不要误以为康熙是一个闲得没事干才借学习西方科学来打发时间的人,《康熙起居注》记载,他每天早上「未明求衣,辨色视朝」,把御案搬到乾清宫门前办公,辰时准时上朝,御门听政,巡游在外也要流动办公,无论酷暑严寒,从不间断。事实上,康熙做这皇帝并不轻松,登基之后,先擒权臣鳌拜,后平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挫败准噶尔,驱逐沙俄侵略军……辛苦忙碌,开启了「康乾盛世」。


就在康熙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同一时期,亚欧大陆的另一边,也有一个人,同样忙碌着。此人即彼得大帝,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


康熙与彼得,有太多的相似点,比如他们的童年都很不幸,但少年时代就智勇双全力挫政敌,而且惊人一致地是依托从小培养的小伙伴:康熙训练少年侍卫苦练搏击,擒下凶残暴烈、牛气冲天的鳌拜;彼得则率自己组建的「少年军」,剿灭了同父异母姐姐索菲亚的反叛。牢牢掌握皇权后,他俩充分展现了在治国方面的雄才大略,平息叛乱,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将各自帝国带至巅峰。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强烈的求知欲。跟康熙一样,彼得从小就对西欧文化感兴趣,跟侨居莫斯科的外国侨民学习历史、地理、军事,尤其着迷于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


1697年,25岁的彼得,派出一个庞大使团出访西欧,一方面是外交目的,争取建立并扩大反土耳其同盟,但更重要的是学习目的: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这个俄罗斯使团中,有一个特殊人物,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其实就是彼得本人。他以这个化名,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


史料中记载了彼得在西欧学习的诸多趣事,例如在荷兰的萨尔丹,学习造船的俄罗斯人「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兴趣,本地顽童更常常向他扔石头、丢烂苹果。而年轻的俄罗斯「学徒」,也与当地人互殴,以空酒瓶回击。后来当地政府职员不得不沿街吆喝:「本市市长获悉,有些顽童竟敢向外国要人扔掷石头和秽物,殊感遗憾。现特严令禁止,如再发生类似事件,定予严惩不贷。」所说的「要人」,当然是彼得了。


在萨尔丹,俄罗斯学生的答卷是建造了一艘木制三桅战船,其中学习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那位「下士」,他被评为「优秀工匠」。同一年,康熙发起了一次御驾亲征,击败了噶尔丹的叛军,后者走投无路,被迫自杀。这场远征战争中,清军「依洋式铸造」的铁心火炮、子母火炮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漫长的皇帝生涯中,康熙有过多次远行,亲征噶尔丹,是康熙离开京城最远的一次。他不知道,在遥远的西方,无尽的草原沙漠戈壁尽头,有一个为了出国考察而隐名埋姓的皇帝同行。西欧,当时因为工业革命已攀至人类文明新高峰的胜地,康熙没来,彼得来了,也注定了历史的不同写法。

关山远:迷恋西方科学的康熙,为何没能带领中国工业革命?



彼得大帝(来源:网络)


3


是的,当时中国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彼得能够走出去,康熙却不能。


但起决定作用的,还不仅仅是地理位置。


1703年,康熙49岁,彼得31岁。这一年,康熙下旨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彼得也开始了一项浩大的工程:他站在刚刚从瑞典夺来的涅瓦河中心的兔子岛土地上,从身边的士兵身上抽来一把刺刀,在地上划下两个十字状的痕迹:他决定要在俄国终于拥有的这个连接西方的入海口造一座城市,这就是圣彼得堡。


避暑山庄前后修了89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圣彼得堡则在奠基9年后,彼得迁都于此。避暑山庄是一个「退」字,地处内陆腹地,近代史上成为北京危难时满清皇帝与权贵避难之处。而圣彼得堡是一个「攻」字,它首先是一个最前线的军事要塞,俄罗斯也因为此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彼得对造船技术那般着迷,他是多么想把自己的大陆国家变成一个海洋大国。


此时,欧洲主导的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效应正在显现。在世界版图上,欧洲依靠遍布浩瀚大洋的冒险舰队,正在迅速完成对亚洲的逆袭。谁拥有大海,谁就拥有世界。在先后称霸大海的荷兰与英国留学过的彼得,深知这一点。他的名言是:「如果世界上一个君主,他只有陆军他就只有一只手,如果加上海军,他就是双臂齐全。」他经常不以沙皇自居,而骄傲于自己的最高军衔——海军中将。


俄罗斯人开始走向了海洋化。他们组织的探险舰队,续写着大航海时代的新发现,尤其是深入北太平洋,成功探测了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的海岸,为俄罗斯民族拓宽了生存空间。今天,白令海峡、白令海、白令岛和白令地峡等等,均是以服役于俄罗斯海军的丹麦人、卓越的航海家白令之名命名的。


遗憾的是,当大海正在人类历史上彰显不可替代之价值的关键时刻,康熙忽略了大海。


在他幼年时,因为郑成功占据台湾,清朝实行迁界禁海政策,规定沿海30里的居民内迁,片板不准下水,否则杀无赦。结果整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滨海部分,成为一个无人区。后人评价:此政策所造成的破坏和后遗症,远远超过了一次大规模战争。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翌年,康熙正式停止海禁,并一口气设立了粤(广州)、闽(厦门)、江(云台山)、浙(宁波)四大海关,史称「康熙开关」。东南沿海,顿时重新活跃起来,洋人洋货,纷至沓来。


但好景不长,1717年,康熙再度颁布「禁海令」: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南洋吕宋、噶喇吧等处不许前往,于南澳等地截住,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要严加防范。原因是:南洋可能成为汉夷勾结、反清复明的窝点。


5年后,康熙病逝,接班人一代不如一代,到了乾隆朝,索性关闭三大海关,只剩广州一个口岸。乾隆还亲自下令成立公行,官商一体,垄断中外贸易,后来……后来的悲剧,大家都知道了。

关山远:迷恋西方科学的康熙,为何没能带领中国工业革命?



林则徐(来源:网络)


4


1840年3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林则徐在广州计划禁烟,发布《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其中有一句:「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意思是说,如果你们这些夷人不交出鸦片来,我们就不给你们提供中国的茶叶和大黄,你们缺了这些,就会没命。林则徐号称「睁开眼睛看世界第一人」,对世界尚且如此不了解,更遑论其他颟顸的官员和愚昧的百姓了。


时间向前,并不意味着进步。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经典作品《基地》中,就写了随着时间流逝人类文明反而退步的故事。鸦片战争爆发时,距离康熙御驾亲征用火炮大败噶尔丹不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臣民对世界的糊涂理解,清军在英军面前的糟糕表现,足以让九泉之下的康熙再活活气死一次。


但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康熙能够再选择一次,他会选择让更多中国人来学习科技而不只是变成自己禁脔吗?他会像彼得一样派出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到西方考察学习吗?他会下决心离开自己的帝国忍受舟车劳顿去西方游历吗?


答案可能还是「不」。是的,康熙爱好科技,但始终只是一种猎奇,一种雅兴,一种个人修为,甚至一种个人能力与权力的炫耀,又怎么可能提升整个国家的实力?又怎么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1692年正月,康熙精心上演了一出自己为主角的「科学秀」。他召集了一批大臣,在天寒地冻中听他讲科学。史载,康熙当时侃侃而谈,从音乐谈到数学,又从数学谈到天文地理,把大家都侃晕了,他还当场亲自演示测量日影,准确无误100分,在场大臣叹服不已,竭尽点赞之能事,诚如韦小宝的名言「敬佩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拍马之余,一群观众还感到无形的压力:「退而相顾惊喜,深愧从前学识浅陋,锢守陈言,而不自知其迷惑也。」康熙当然沾沾自喜,顾盼自雄,批评汉人「全然不晓得算法」。


这无疑是耐人寻味的一幕。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韩琦一直在探索康熙帝同科学互动背后深层的政治、文化、宗教等原因。他曾撰文指出,康熙帝一直将西学当作统治权力的一部分。在当时满汉政治、文化冲突的局面下,他通过掌握科学来控制汉人,例如通过学习西学,从文化方面向汉人示威,突显满族君主的才能,以慑服汉族大臣,大大提高满族人在汉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康熙看来,掌握科学能力,更多是展示自己以及满清贵族的智商优越感,因此只能是个体的小范围的,不可能也没必要让更多人尤其是汉人来学科学用科学。康熙死后,接班人对科学知识失去兴趣,尤其是一些败家子还习惯用自高自大来掩饰自己的愚昧无知,「咱天朝上国,不需这些奇技淫巧」,于是已有成果束之高阁,精密仪器落满尘埃,只余康熙九泉之下的叹息。


相比之下,周游西欧的彼得,却走了另外一条路。史载:他结束「下士」身份回到俄罗斯后,贵族们举行宴会欢迎他,一身西式服装的年轻沙皇,亮出手里一把明闪闪的剪刀,不由分说剪掉贵族们的长胡须。几百年来,长胡须一直是俄罗斯男人最自豪的标志,他们大惊失色,甚至号啕大哭,但彼得说:这是俄罗斯落后的象征,剪!并宣布:不剪胡须,就要罚款,官吏和贵族重罚!


剪须只是第一步,彼得规定贵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龄必须上学,否则不得继承爵位,并选派留学生去西欧学习。他还简化了俄文字母,引进西方历法,建立了俄国第一座图书馆、医院、剧院、博物馆、印刷所,还出版了第一份报纸,亲自担任主编……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彼得都深刻改变了俄罗斯,不仅造就了一个时代,而且成就了一个欧亚大帝国。后人评价:「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

关山远:迷恋西方科学的康熙,为何没能带领中国工业革命?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来源:网络)


5


1898年,在甲午战争中痛彻心肺的大清王朝,不得不决定放下帝国的架子,开始学习西方实行全面的改革,废除八股,诏设农工商总局,成立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比彼得当年率团出国考察,已整整晚了200年。即便如此,这场史称「戊戌变法」的改革仅仅进行103天就夭折了,开放与改革,还得等到若干年之后。


在康熙与彼得的年代,正是中国与俄罗斯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关键时刻。发明微积分的著名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当时曾分别给康熙和彼得写信,建议在中国和俄罗斯成立科学院。莱布尼茨没到过中国,但他当时在与传教士交流中得知康熙的学习事迹后,很是感动,对中国充满向往。对的,就是这位莱布尼茨,给康熙写信,要求加入中国籍。


在莱布尼茨的时代,科学院开始成为欧洲强国的标配。俄罗斯是在彼得逝世后,在圣彼得堡成立了科学院,中国当然没有成立。有人假设:如果当时莱布尼茨来到中国,见到了康熙,成立了科学院,中国会在康熙年间出现工业革命吗?


历史不容假设,但即使历史能够假设,人们也认为康熙不可能给中国带来工业革命——因为科学对他而言,只是益智玩物,而非强国之本,虽然他是一个历史上罕见的开明君主,虽然在他所处的年代,中国与世界已经开始密切联系,但他不懂得「开放」对国家的重要,他的子孙,更是走向了开放的反面,闭关锁国,直至被人打上门来,才发现自己不堪一击。


康熙当政时,正是清朝的青春期,一如这位杰出君王,体格强健,精力旺盛,积极进取,对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遗憾的是,他与国家,都错过了与地球另一端,因为工业革命而焕然一新的欧洲,更深刻接触交流的机会。


读历史,能深刻感受到康熙的伟大,还有他的局限性。有缺憾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历史,是在娱乐八卦之外,让我们茫然若失有所思的历史。

关山远:迷恋西方科学的康熙,为何没能带领中国工业革命?



库叔福利

关山远:迷恋西方科学的康熙,为何没能带领中国工业革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智库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时尚名模妮娜·阿格黛尔沙滩比基尼秀,冷艳的气质令人迷恋!
为什么肌肉型男都迷恋花臂纹身?这才是开挂的人生!
看一眼就让人迷恋的红稚莲,怎么养叶片才会更红?
迷恋棉麻的气质
当你还在迷恋男神时,他们的女儿已经长成新女神了
还在迷恋双眼皮?这些单眼皮女演员告诉你现在单眼皮正当道
我们疯狂迷恋的“戏妖”段奕宏,又要引爆银幕了!
不要迷恋大光圈——怎样用小光圈拍出迷人照片?
美少女养成记,直男都迷恋的少女感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慈禧二十六守寡,养四位情人,迷恋一国外高跟鞋,现同款流行国内
杨坤遭到女人疯狂迷恋和追逐,监控拍下吓人一幕
迷恋到不可自拔!男性什么时候会觉得妹子像天使?
春风十里不如你-Gucci的自我迷恋与持续疯狂 | Random Walk
原宿| 最近日本妞迷恋"不好好穿外套",确实乱中有型!
出生名门却先天畸形,44岁被抛弃,从最贵超模到乡村农妇,如今65岁的她被全世界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