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歐洲氣象衛星哨兵發回首張圖像 今後可應對全球災害

歐洲氣象衛星哨兵發回首張圖像 今後可應對全球災害

歐洲最新發射的一顆地球氣象衛星哨兵-1b近日向地球傳回首張雷達圖像。這張圖片展示了長達250公里的北極圈帶,覆蓋斯瓦爾巴德群島以及挪威群島。配合2014年發射的氣象衛星哨兵-1a,歐洲空間局試圖建立起高解析度的雷達對地觀測衛星網。


本周一,哨兵-1b由俄羅斯火箭聯盟號發射升空,整個過程長達數小時。未來幾周,它還將進入離地球700公里的軌道,為9月開始實施的全面運行做準備。該衛星將通過雷達成像技術對地進行觀測,可幫助科學家研究地球上的氣候變化,比如洪水、地震等。


和所有發射升空的新衛星一樣,哨兵-1b目前經歷的階段被稱作發射和早期運行階段(Leop),以測試確保衛星能夠抵抗發射時產生的強烈震動,並能完整無損地升空。

在衛星和火箭分離之後,控制器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安置飛船的太陽能板和雷達天線。雷達設備已經在周四自動打開,它傳回的圖像帶長達600公里,其中包括250公里長的北極圈帶。執行這一任務要耗費幾小時。接下來還將花上幾個月進行更深入的校驗。

歐洲氣象衛星哨兵發回首張圖像 今後可應對全球災害



「哨兵」衛星拍攝的最美地球照片

哨兵-1b是配合2014年發射的姊妹氣象衛星哨兵-1a執行任務的。它們在同一軌道平面上運行,但是保持180度平行,每隔6天發回一次地球表面圖像。每張圖片大小約5兆,對所有人免費公開。此外,哨兵還搭載激光通訊系統,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在20分鐘內將它們獲取的數據提供給人類。


雷達的用途更加專業,它的優勢是能夠全天候地感知地球表面,對陸地、海洋進行雷達成像任務。這對於向北極地區就非常有用了,因為北極一年要經歷暗黑無邊的冬季,而且經常被雲層覆蓋。


雷達成像更加廣泛的用途是用於應對全球氣候災害和環境問題,比如龍捲風、洪水、地震、海嘯和泥石流等,如果洪水到來該衛星就可以做出可能發生坍塌的風險評估;那些人為污染源、感染源也可以被衛星探測到。


歐洲在「哨兵」系列衛星上的花費將達到近百億美元。任務科學家馬爾科姆·戴維森認為,「哨兵」系列衛星可以透過雲層觀測到地面的情況,所以在洪水多發期可以探測到被淹沒的地區,這種能力在災害氣候的調查任務中顯得非常重要,可以很準確地識別出洪水、陸地以及兩者之間的區域,並判斷未來的發展趨勢。


「哨兵」系列衛星具有不同的任務分工,比如「哨兵」1是雷達成像衛星;「哨兵」2是一顆專門研究植被分布、土壤和水循環的衛星;「哨兵」3是一顆攜帶多感測器的衛星,可對海面、陸地表面溫度等進行詳細觀測;「哨兵」4號星則主要致力於大氣監測;「哨兵」5號衛星可從極地軌道監測大氣;「哨兵」6號主要對海洋氣候進行研究,並通過雷達高度計測量全球海平面的高度。

未來數年的時間內「哨兵」系列衛星將陸續發射入軌。科學家將通過這些衛星獲得詳細的地球氣候變化情況,對地球進行詳細的觀測,有助於人類掌握地球的氣候變化和發展趨勢。


來源:一財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衛星與網路 的精彩文章:

「衛星之父」孫家棟:勉強開展深空探測是一種浪費
我國量子導航技術獲得突破性進展, 「量子導航」是個什麼鬼?
美法「賈森」-3衛星開始全球海洋表面測量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衛星卻由俄羅斯產火箭發射 背後一切緣由全靠美國意圖阻撓
俄羅斯軍方衛星發現中國可怕一幕,日本看後大呼救命
美軍火箭發射失敗的當天咱三款反衛星導彈待命,俄媒:這招致命
當年老美阻止我國火箭發射外國衛星,現在中國航天沒變弱反而變強!
中國衛星為何由俄羅斯發射?美國背後這招夠損
美軍打衛星可破中國「航母剋星」?我軍一招就輕鬆化解
中國衛星為何要花錢請俄發射?答案讓航天人奮發圖強
中國又一款氣象衛星發射 天下風雲盡在掌握中
東風導彈發射後消失 被外國羞辱 如今30顆衛星整裝待發
美對我軍實施戰略威懾,我軍三款反衛星導彈待命,俄媒:這招致命
高清看地球 美國氣象衛星傳回首批照片
中國最牛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傳回圖像
一枚氣象衛星突然消失,美俄如臨大敵,中國竟恐怖如斯?
我國研發定向能武器震撼美軍 可用激光反衛星
美軍衛星低速發展,面對中國火箭軍只能無奈?
美國現在「草木皆兵」,竟說中國衛星發射為「反衛星試驗」
美軍炒作中俄反衛星武器威脅大 俄專家 只是回應你們
射彈後又要發衛星?朝鮮正在升級西海衛星發射場
全球氣候變冷咋能賴上中國一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