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卒子的歸宿——略述抗戰勝利後的偽軍(胡博)

卒子的歸宿——略述抗戰勝利後的偽軍(胡博)

卒子的歸宿——略述抗戰勝利後的偽軍(胡博)


偽軍,意指由侵略者國家組織其佔領地的民眾或投降的敵方軍隊官兵所組成的軍隊。在中國,偽軍還有另外一個名稱——漢奸。當日本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開時,理論上遍布在中國大地上的百萬偽軍遠比日軍更加恐慌。


日軍戰敗,自會由中國軍隊解除武裝遣返回國。而偽軍,作為日軍的附庸軍事武裝為虎作倀,不僅給抗日軍隊造成了損失,也給淪陷區的民眾帶來了更大的傷害。那麼日本戰敗後,偽軍眾們將要面對什麼樣的結局呢?我們不妨來一探究竟。

一、我們上面有人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但是日本這顆大樹倒了之後,偽軍卻並沒有散,因為他們大部分都「上面有人」。這個「上面」和「人」指的是新東家——位於重慶的國民政府。


大致上來說,抗日戰爭時期的偽軍主要分為四大塊。一是以南京為首都的偽國民政府軍,二是以新京(現為長春)為首都的偽滿洲帝國軍,三是以張家口為首都的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軍,四是名義上歸屬偽國民政府但始終自行其事的華北綏靖軍。


在這四大偽軍集團裝中,除了偽滿軍主力被蘇聯軍隊擊潰瓦解外,其餘三支都或多或少的與國民政府有所聯繫。他們之中,有的在抗戰爆發初期就派人向國民政府表明「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態度,最遲的也在1945年初搭上了線。

由於偽軍的來源多以國民政府正規軍或者地方團隊組成,所以在歷史淵源上,為他們的「輸誠」、「反正」,提供了基礎。偽軍眾們在得知日本即將投降前夕,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利用一切所能夠利用到的資源和人脈,在日本投降之後又搖身一變,成為了「國軍」。


那麼國民政府對於偽軍又是抱著什麼態度呢?


負責收編偽軍事宜的軍政部部長陳誠曾經極力主張遣散偽軍,他認為「把偽軍編成正式部隊,不僅妨害『國軍』的整編,且混淆了『國軍』的血脈」,但參謀總長何應欽和軍訓部部長白崇禧則主張「要偽軍堅守陣地防拒共軍,如果解散他們,勢必激成變亂」。由於蔣介石支持收編偽軍為己用,陳誠只得硬著頭皮,去執行偽軍「國軍」化的任務。


一個需要新靠山繼續存活,一個則想收為己用作為對付中共軍隊的馬前卒。雙方一拍即合,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就此成為偽軍的新靠山。於是在抗戰勝利前後發生一件另許多老百姓無法理解的奇怪事情——大量偽軍實力派紛紛成功「反正」,成為了合法的「國軍」,並繼續駐守原防,保障地方治安。


卒子的歸宿——略述抗戰勝利後的偽軍(胡博)

二、「自新軍」的掙扎


為了避免輿論的譴責,收編偽軍的工作是逐步採用半公開方式進行的。為了將偽軍和國軍予以區分,改編後的偽軍被賦予了一個新名詞——「自新軍」。


據統計,抗戰勝利時的偽軍計有7個方面軍、1個集團軍、24個軍、64個師、13個獨立旅,以及其它單位134個,兵力高達118.6萬餘人(前述統計不含偽滿軍)。對於這些偽軍,國府制定了三個大的收編原則,即:「一、對偽雜軍應於點編後逐次設法解散或縮小組織並收繳武器;二、於點編後對志願而確有生產可就者,准照舊給予發給一個薪餉資遣;三、人數超過槍數之部隊,按其實有槍數編成。」


在「汰弱留強」的原則下,各偽軍實力派被國民政府統編為10個路、8個軍(初期編為28個軍)、2個騎兵集團、107個師(其中第79師—第107師為東北地區的游雜土匪武裝所用),以及一些其它名目的部隊(如南京先遣軍、廣州先遣軍等),計68萬3569人(不含東北地區的武裝)。從此數據可以看出,戰後的偽軍改編,在師以上司令部的建制上反比偽政權時期還要多。這一方面與偽政權時期的軍事機構臃腫、官多兵少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大量偽軍地方武裝在國民政府收編時運用各種關係乘機「轉正」有關。


附:「自新軍」初次改編序列表

新編第1路軍,總司令龐炳勛


新編第2路軍,總司令孫良誠


新編第3路軍,總司令張嵐峰


新編第4路軍,總司令孫殿英

新編第5路軍,總司令吳化文


新編第6路軍,總司令郝鵬舉


新編第7路軍,總司令葉蓬


新編第9路軍,總司令門致中


新編第10路軍,總司令李守信


新編第11路軍,總司令吳元敏


新編第21軍,軍長鄒平凡


新編第22軍,軍長富雙英


新編第23軍,軍長彭振國


新編第24軍,軍長劉祖笙


新編第25軍,軍長李雨霖


新編第26軍,軍長陳達君


新編第27軍,軍長姜鵬飛


新編第28軍,軍長高德林


騎兵第1集團,指揮官王英


騎兵第2集團,指揮官寶貴廷(代)


偽軍眾雖然成為了國軍,但「自新軍」的頭銜卻在不斷的提醒他們以前的身份。事實上「自新軍」不僅受到歧視,還有隨時被國軍消滅的可能。比如新7路軍、新10路軍、新11路軍、新21軍、新22軍、新23軍、新26軍都在成立不久之後被強行編遣,部隊主官背景深厚者移居香港或海外,其餘則被紛紛逮捕接受審判。


新27軍本是一個空番號,軍長姜鵬飛之所以被任命為軍長,是軍政部想藉此人是東北講武堂畢業生的身份,前往東北收編游雜土匪武裝,來阻止中共軍隊接收東北。姜氏接受任務後潛入東北,並以軍長的身份大肆委任師長,一口氣任命了28名師長。從編製上看,新27軍轄28個師,但實際上全軍上下加起來不滿千人,且很快就被中共設在哈爾濱的公安局抓捕後槍決,使得新27軍及所屬各師迅速瓦解。


在這些部隊中,應屬新25軍最慘。軍長李雨霖及所屬師長明德前腳剛在許昌把新牌子掛出來,後腳就被進駐的別動軍逮捕活埋,所屬部隊則被第55軍包圍繳械。李雨霖(抗日名將李杜之弟)本是奉命投敵從事情報工作,滿以為可就此恢複名譽,到頭來卻是以漢奸之名被害,令人惋惜。李雨霖一案事後雖經軍事法庭審理,將案首——別動軍第5縱隊司令劉慕德槍決,但不明真相者都認為抗戰功臣因殺害漢奸而死,著實不公,他們都替劉氏鳴不平。


如此種種,使那些仍然存在的「自新軍」們如坐針氈,他們不知道過了今天,明天還能不能繼續活著。因此,剩餘的「自新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求存之道」。


有道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最先找到出路的是新編第1路軍。這支部隊源自抗戰期間因保衛臨沂而出名的第40軍,當時的第3軍團長兼第40軍軍長龐炳勛還因此獲得了國民政府頒發的青天白日勳章。


遺憾的是,這位抗日名將在太行山奉命游擊作戰時兵敗,成了日軍的俘虜。現在有一個說法,認為龐炳勛被俘後接到軍統轉達的秘令,是奉「蔣委員長」之命「曲線救國」。我們這裡姑且不論事情真假與否,總之,龐炳勛當了漢奸,官拜汪偽國民政府的開封綏靖公署主任兼第24集團軍總司令,他走馬上任後,收容了大量被日軍俘虜的原第40軍官兵組建部隊。該部偽軍與第40軍同出一脈,彼此間大都熟知,且感情深厚。


龐炳勛想起了在抗戰勝利之初、大量偽軍遣散後有許多精壯士兵被補充到國軍的事例(如警衛第1師和警衛第2師的許多士兵就被補充到第74軍),就借著第40軍在邯鄲戰役遭到八路軍重創的機會,主動提出將新1路軍的官兵充編第40軍,以恢復該軍戰鬥力。這一提議得到了時任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的支持,以及第40軍殘部官兵的擁護。就這樣,龐炳勛「功成身退」的返回老家當起了寓公,新1路軍所屬官兵也因此成為了第40軍的官兵,得以名正言順的繼續生存下去了。


龐炳勛的方法畢竟是個案。在全國軍隊大縮編的形勢下,「此處不留爺,就找延安去」的口頭禪逐漸傳開。但這畢竟是口頭禪,多是正規軍官兵對現實不滿而產生的抱怨。「自新軍」倒是對此頗為重視,國軍既然不要我們,那就投奔延安革「軍政部」的命去!


新編第3路軍成了最先付諸行動的部隊,該路軍所屬新18師、新55師、新56師先後在河南永城、夏邑、淮陽等地宣布起義。緊接著,新編第2路軍所屬新編第1軍在江蘇鹽城宣布起義。在這一階段,「自新軍」的起義,還屬於軍、師一級,軍政部的頭頭們甚至認為正好藉此機會將偽軍全部解決。但是當新編第6路軍全軍近3萬人在山東台兒庄宣布起義被中共改編為「中國民主同盟軍」後,軍政部再也坐不住了。


陳誠的本意是將偽軍全部遣散,但蔣介石迫使他改編了這個主意。陳誠接著就想讓這些偽軍去前線與中共軍隊作戰,以此逐步消耗他們。沒想到偽軍出工不出力也就算了,竟然還不斷發生「叛變」,紛紛調轉槍口,這還了得?


為安撫剩餘的偽軍,陳誠決定在一定限度縮小「自新軍」規模的情況下,將各個「山頭」予以保留。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削弱了「自新軍」的兵力,又完成了安撫和整編工作,使剩餘的「自新軍」能夠繼續為國軍賣命,與中共軍隊作戰。


1946年2月,軍政部對偽軍的第二次整編正式開始。這次整編,計編成6個縱隊(各縱隊轄2到3個總隊不等)、14個獨立總隊和4個獨立團,整編後的剩餘兵力計23萬8996人(其中關內15萬2670人)。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整編主要是縮減關內「自新軍」的兵力,關外的方針則以聚「散」為「整」,使分散各地的地方保安武力能夠形成一定的規模,配合國軍與中共軍隊作戰。


附:「自新軍」整編後序列表


暫編第1縱隊,司令劉祖笙(轄第1、第2總隊)


暫編第2縱隊,司令高德林(轄第3、第4總隊)


暫編第3縱隊,司令孫殿英(轄第5、第6總隊)


暫編第4縱隊,司令張嵐峰(轄第7、第8、第9總隊)


暫編第5縱隊,司令孫良誠(轄第10、第11總隊)


暫編第7縱隊,司令吳化文(轄第15、第16總隊)


暫編獨立第1總隊,總隊長關振亞


暫編獨立第2總隊,總隊長寶貴廷


暫編獨立第5總隊,總隊長秦漢清


暫編獨立第6總隊,總隊長王占林


暫編獨立第8總隊,總隊長趙瑞


暫編獨立第9總隊,總隊長楊誠


暫編獨立第10總隊,總隊長荊誼


暫編獨立第11總隊,總隊長侯如墉


暫編獨立第13總隊,總隊長王繼祥


暫編獨立第14總隊,總隊長陳秉義


東北暫編保安第1總隊,總隊長王景南


東北暫編保安第2總隊,總隊長劉德溥


東北暫編保安第3總隊,總隊長陳天熹


東北暫編保安第4總隊,總隊長王家善


卒子的歸宿——略述抗戰勝利後的偽軍(胡博)


三、轉正與歸宿


1946年2月的這次改編,雖然從新編軍、師的番號轉變為暫編縱隊、總隊的番號,但卻在陳誠的許可下擺脫了「自新軍」的名頭。這對眾多官兵來說,確實是一件穩定軍心的大喜事。


然而好景不長,在1946年和1947年度,孫殿英的暫3縱隊在河南湯陰、張嵐峰的暫4縱隊在山東曹縣、荊誼的暫獨10總隊在山西孟縣、侯如墉的暫獨11總隊在河北正定、王繼祥的暫獨13總隊在山東德州陸續被中共軍隊殲滅,此外加上再次「反正」被改編為第42集團軍的郝鵬舉部在江蘇東海遭到重創,郝氏本人也落得一個俘虜的命運。


不僅如此,暫獨1總隊、暫獨5總隊、暫獨6總隊也被陸續改編為地方保安團隊,其中第6總隊長王占林更是在輿論的壓力被逮捕判刑。使得剩餘的各路部隊個個有如驚弓之鳥,他們既擔心被國軍繳械接受審判,又怕被中共軍隊消滅。


就在此時,在全國各地戰場連遭敗績的國防部,卻開始重視並打算扶持這些在歷次對中共軍隊作戰中存活下來的偽軍。時任參謀總長的陳誠更是主張將這些部隊全部正規軍化,意即改編為正式的國軍。這個消息使偽軍改編而來的各路部隊欣喜萬分,他們經過2年多的掙扎,終於迎來了「曙光」。各部整編情況如下表:


原番號 新番號 主官


暫編第1、第2縱隊並編 新編第2軍 軍長高卓東


暫編第7縱隊改編 整編第84師(初稱保安第2縱隊) 師長吳化文


第42集團軍殘部縮編 暫編第23師 師長畢書文


暫編第4縱隊殘部縮編 暫編第24師 師長黃宗顏


暫編第5縱隊改編 暫編第25師(初稱保安第1縱隊) 師長孫良誠


東北暫編保安第1總隊 暫編第55師(初稱東北保安第7區) 師長王天任


東北暫編保安第2總隊 暫編第56師(初稱東北保安第11區) 師長劉德溥


東北暫編保安第3總隊 暫編第57師(初稱東北保安第12區) 師長陳天熹


東北暫編保安第4總隊 暫編第58師(初稱東北保安第13區) 師長王家善


暫編獨立第14總隊 整編騎兵第11旅(初稱暫編騎兵第2旅) 旅長陳秉義


暫編獨立第2總隊 新編騎兵第1旅(初稱騎兵第3總隊) 旅長寶貴廷


暫編獨立第8總隊 維持原番號 總隊長趙瑞


暫編獨立第9總隊 維持原番號 總隊長楊誠


偽軍的國軍正規化,即便在1946年都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到了1947年底,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述部隊中,有的被不斷正規化,並賦予重任,如新編第2軍改稱第101軍,擔負守備河北省府保定的重任;整編第84師擴編為整編第96軍,擔負濟南半璧的城防重任;暫編第23師改編為第106軍,參與長江江防;暫編第25師改編為第107軍,參加徐蚌會戰;暫編第24師改編為第46師,編入國軍王牌軍第5軍序列;暫編第58師編入國軍另一王牌軍第52軍序列。


國防部以及參謀總部的頭頭們在東北、華北、華東等地區戰局或是失利或是陷入僵局的情況下,寄希望於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武力來解決「中共問題」,這對偽軍眾來說,是件喜事,但畢竟經過不斷的裁減,偽軍已如杯水車薪,實際上並沒能起到多少作用,有的甚至影響戰局,或是起義、或是投誠。至於其餘部隊,要麼被解放軍殲滅,要麼被裁撤。


這裡先說覆沒或裁撤的部隊,如暫編獨立第9總隊,1948年7月在晉中覆滅;第46師,1949年1月在河南永城覆滅。被裁撤者,如第106軍,1949年10月在福州裁撤;暫編第57師(後改稱第291師),1950年5月在台東裁撤。此外還有一支頗為另類的部隊——新編騎兵第1旅。該旅在1949年8月由旅長寶貴廷率領參加蒙古自治政府,但僅僅過了幾個月就宣告瓦解,寶氏隻身逃亡蒙古,後被押送回國。


起義投誠部隊如整編第96軍,1948年9月在濟南宣布起義,是直接導致濟南守軍覆沒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暫編第58師,1948年2月在營口起義;暫編第55師、暫編第56師,1948年10月分別在錦西和長春投誠;暫編獨立第8總隊,1948年11月在太原起義;第107軍,1948年11月在睢寧投誠;第101軍,1949年1月在北平起義;整編騎兵第11旅,1949年9月在歸綏起義。


起義部隊中,整編第96軍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35軍,1949年2月縮編為第103師第308團和第104師第310團。該部1949年4月參加了渡江戰役,是解放南京的主力部隊之一。1951年2月,第308團改編為第66師第198團(後編為舟嵊要塞區普陀守備區所屬部隊,至1985年裁撤),第310團改編為第105師第313團(後改編為公安第17師第49團,至1957年裁撤)。


暫編第58師被改編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5師。1948年11月改稱人民解放軍第167師。1949年9月改稱第150師,後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64年12月改編為遼寧省軍區獨立師。1981年10月改編為瀋陽軍區守備第11師,1991年5月縮編為守備第11旅,至1993年初撤編。


第101軍軍部被併入人民解放軍第42軍軍部,所屬部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獨立第35師、獨立第41師和獨立第42師。這三個師於1949年3月裁撤,士兵分別補充解放軍第42軍、第48軍和第46軍。整編騎兵第11旅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騎兵第4師獨立騎兵旅。1951年3月裁撤後併入解放軍第110師。暫編獨立第8總隊被改編為華北軍區第1兵團獨立第1支隊,1949年初撤編。


至於早期起義的新編第3路軍新編第18師被改編為華中解放第2軍,旋併入華中野戰軍第9縱隊,新編第55師和新編第56師合編為冀魯豫軍區豫東縱隊。1946年12月改編為豫皖蘇軍區第2軍分區,後縮編併入解放軍第48師。


新編第2路軍新編第1軍起義後改編為華中解放第4軍,1946年3月縮編為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所屬第87團、第88團和第89團。同年6月第88團撤編,第87團和第89團分別改稱華中野戰軍第7縱隊第57團和第61團。8月,前述2個團撤編。


說完了軍隊的歸屬,我們不妨再來看看那些軍頭們的下落吧。


葉蓬,是唯一一名被國民政府逮捕審判的自新軍高級將領,他於1947年9月以漢奸罪被執行槍決。主動放棄部隊當寓公的龐炳勛和門致中移居台灣和香港,他們分別於1963年1月和1960年12月客死異鄉。


繼續統帥軍隊與人民解放軍為敵者中,張嵐峰、孫殿英、郝鵬舉皆在1947年被俘虜,郝鵬舉於1947年6月被執行槍決,孫殿英和張嵐峰關押改造,先後在1948年10月和1952年2月病死獄中。


孫良誠於1948年在戰場上向人民解放軍投誠,但隨即借口策反返回國軍,被同僚劉汝明扣押。後雖經釋放,但仍在1949年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於1952年3月病死獄中。吳化文於1948年戰地率部起義,此後擔任過人民解放軍第35軍軍長、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通廳長和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是眾多自新軍將領中命令較好者,他於1962年4月病逝。


李守信和寶貴廷逃亡蒙古,但隨即被逮捕引渡回國關押改造,他們分別在1964年和1966年獲得特赦,前者於1970年5月病逝,後者於1969年8月病逝。至於另一「名將」王英,則在1950年藏匿時被捕,於1951年1月執行槍決。


綜觀偽軍這個群體,無論是在抗戰期間的日軍治下,還是在勝利後的國共之間,因其特殊性,始終只能作為各方實力派系的一枚棋子。無論偽軍作出何種努力試圖維持生存下去,但其結局早就已經註定。

您可能感興趣

重甲剋星、忠勇猛將之選:鞭鐧略述
深柳遺緒啟綠川:楊仁山 李炳南居士弘法因緣略述
略述佛教叢林中的職稱
略述琴僧則全和尚生平及影響
昔宿雙峰寺 倍親禪與茶——十餘年親近慧老因緣略述
印光大師圓寂日: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
略述清代人「家譜猶國史」說
根植文史研究發端書畫創作-盧月龍書畫藝途略述
略述唯識修證
密宗傳承略述
大安法師講《一函遍復》:略述信願行
走出西方偽普世價值——夷夏說略述
掌上微型盆景發展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