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今天HIGH閱讀要介紹的又是一本科普書。書名叫《萬物簡史》真是野心不小!但正如作者所言,雖然實際上不可能寫盡宇宙萬物,但整本書讀完,確實能給人這樣的感覺。從微觀粒子到宏觀宇宙,從大爆炸理論到板塊構造學說,從牛頓三大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教科書里那些乾巴巴的名詞、定律,在這本書里變得如此引人入勝,而起到「點石成金」作用的,正是科學家們的八卦故事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作者: [美] 比爾·布萊森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原作名: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譯者: 嚴維明 / 陳邕


出版年: 2005-2


頁數: 438


ISBN: 9787806797549


豆瓣評分:8.8

| 故事一 |


作不死的牛頓


說起牛頓,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個著名的傳說——一顆蘋果砸到牛頓腦袋上,促使他提出了三大運動定律。不過,《萬物簡史》講述了另外一個故事,而故事中的牛頓,不僅是個天才,更是個怪咖。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故事還得從另一位科學家哈雷說起。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有一顆著名的彗星就是以他命名。但事實上,哈雷當過船長、地圖繪製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天文學家,發明過深海潛水鐘、氣象圖、運算表,提出過測算地球年齡和地球到太陽距離的方法,就是沒發現過那顆彗星……而牛頓三大定律的正式發表,得感謝哈雷跟胡克(就是從顯微鏡里觀察到細胞的那個人)和天文學家雷恩的一次打賭——行星為何以橢圓形軌道運行?誰能找到答案,就能得到價值40先令(相當於兩個星期的工資)的獎品。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咱們熟悉的太陽系模型,幾乎都畫錯了,行星的軌道明明是橢圓形


於是哈雷去劍橋大學拜訪了牛頓。偉大的艾薩克·牛頓爵士說,他確實知道答案,因為他計算過,但他找不到計算材料了因此他答應哈雷再算一遍,一算就是兩年,然後拿出了他的傑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其核心就是三大運動定律。


不過,如此偉大的成果,只不過是牛頓在玩兒鍊金術之餘做出的,這位照亮科學長夜的大科學家,其實對如何把低賤金屬變成貴重金屬更感興趣……牛頓的怪癖不僅在於痴迷鍊金術,他還干過一大串怪事,比如一大早把腳伸出被窩之後,突然一動不動地坐上幾個小時;再比如把一根縫皮革的長針插進眼窩,在「眼睛和儘可能接近眼睛後部的骨頭之間」揉來揉去,只為了解會發生什麼;還比如瞪大眼睛望著太陽,看看對視力有什麼影響……這麼zuo都沒有die,上帝果然眷顧牛頓!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這絕對是後人對怪咖牛頓的美化!


| 故事二 |


倒霉的法國人


在牛頓那個時代,人類對自己身處的世界爆發出巨大的好奇心,並且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寧可拿生命來冒險。實際上,確實有一大批科學家倒了大霉,甚至丟了性命,而其中最倒霉的莫過於一群法國科學家——他們跑到安第斯山脈,測量1度經線(地球圓周的三百六十分之一)到底有多長。


說起來,這群法國科學家不在法國搞測量,非得跑到安第斯山脈,還跟牛頓有關。根據牛頓的理論,地球不是滴溜滾圓的,而是兩極有點扁平、赤道有點鼓起,也就是說,在不同緯度,1度經線的長度是不一樣的。這可讓當時的科學界炸開了鍋,於是法國科學院派出了一位名叫布格的水文工作者和一位叫孔達米納的軍人數學家,率領一支冒險小隊到秘魯的安第斯山脈搞測量,企圖用事實反駁牛頓的推斷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秘魯的安第斯山脈,地形極其複雜,時常大霧瀰漫


整個過程簡直就是一系列災難。不知為何激怒了當地人被攆出城,一名醫生因為情感糾紛被謀殺,植物學家精神錯亂,其他人或者生病或者失足墜落各種喪命,還有人半途跟一個13歲的姑娘私奔……選擇安第斯山脈,一來是因為這裡靠近赤道,二來是他們認為山區的視野會比較開闊,沒想到他們選中的簡直就是地球上最難對付的地形。更讓這群法國人鬱悶的是,他們苦苦跋涉了將近10年,好不容易就要完成測量了,突然得到消息:另一個法國考察隊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測量已經證明,牛頓的斷言是正確的。


| 故事三 |


文筆太差耽誤大事


雖然科學論文普遍都以晦澀難懂著稱,但文筆糟糕到差點影響了一個學科的誕生,就堪稱奇葩了。《萬物簡史》就講了這麼一個奇葩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詹姆斯·赫頓,他幾乎獨自一人開創了地質學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其實赫頓寫論文寫得也很痛苦


赫頓是個蘇格蘭人,他早先在自家農場科學務農,後來搬到愛丁堡,加入了一個叫牡蠣俱樂部的學會,經常跟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化學家約瑟夫·布萊克、哲學家戴維·休謨以及偶爾光臨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為伍。他的小夥伴們都大名鼎鼎,他的名字卻不太被普通人知道,實在是因為他寫的學術著作沒幾個人看得懂。但他的書和論文又實在太重要,在他之前,科學家們分為「火成論」和「水成論」兩大陣營,為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怎麼形成,爭論得不可開交,正是赫頓提出,地球內部的地熱創造了新的岩石和大陸,頂起了新的山脈。然而,就算他花了10年時間寫出了將近1000頁的皇皇巨著《地球論》,他的學說也沒有立即在科學界激起水花,因為,人們實在看不懂他寫的都是些什麼鬼!


貼一段他的論文體驗一下:



在一種情況下,形成的力量在獨立存在的物體內部。這是因為,這個物體被熱激活以後,是通過物體的特有物質的反應,形成了構成脈絡的裂口。在另一種情況下,還是一樣,相對於在其內部形成脈絡的物體來說,原因是外在的。已經發生了最猛烈的斷裂和扯裂;但是那個原因還在努力;它不是出現在脈絡里,因為它不是在我們地球堅實的物體內部——那裡找得到礦物或礦脈的特定物質——的每條縫隙和每個斷層里……


要不是在他去世5年後,一個叫約翰·普萊費爾出了一本《關於赫頓地球論的說明》,用看得懂的人話簡寫了赫頓的理論,恐怕現代地質學就無法誕生了。


◆ ◆ ◆ ◆ ◆


上述三個小故事,只是《萬物簡史》里科學八卦中的「冰山一角」。而這位能把科普寫得妙趣橫生的作者,名叫比爾·布萊森,是個旅遊文學作家。他和咱們大多數人一樣,原本確信科學是極其枯燥的。但他從小就充滿了好奇心,對海水為什麼是鹹的,科學家們是如何知道地下幾千公里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怎麼知道地球的年齡、重量,怎麼知道宇宙什麼時候、如何開始,怎麼知道原子內部的情況,疑問重重。而他比咱們普通人更有魄力的是,他花了三年時間讀書看報,尋訪有耐心、德高望重、原意回答問題的專家,嘗試著在不大專門或者不需要很多知識,而又不完全很膚淺的層面上,理解和領會,乃至讚歎和欣賞科學的奇蹟


從夸克到宇宙盡頭,充斥著科學家們的八卦


比爾·布萊森


不僅文筆幽默,人也萌萌噠


感謝他,才有了這本就算「理科盲」都能讀得興緻盎然的《萬物簡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渤海早報HIGH文體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孔蒂的執著:既然已經有了莫拉塔,又何必還去纏著科斯塔
比著科比,詹姆斯算是沒種的了,抽筋被大家抬出去?
從北冰洋上到實驗台邊,這些鏡頭記錄著科學家的風采
防守抱著科比還不是一樣被吊打,是嫌自己籃球夢太長嗎?
武器家族,成員眾多,隨著科技的進步,新的成員層出不窮
新世界懂得與時俱進的四皇及海軍,緊盯著科技力量不放的勢力!
隨著科技和智能的發展,將來的車睡著也能開
一直以來困惑著科學家五大未解之謎
武器家族,成員眾多,隨著科技的進步,新成員層出不窮
你的眼神出賣了你!TT盯著科勒胸部「死死不放」
穿著科比的球鞋,在詹姆斯面前打出逆天數據!今天誰還敢說他是水貨?
宇宙少女的「星空妝」 讓你美中又帶有著科技感
最新消息:科學家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火星人將成為事實!
杜蘭特連洗澡水都喝不上,她卻當著科嫂面要給科比生孩子,天理何在?
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
科學家認為,外星文明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滅亡
隨著科技越來越先進,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裝備在技術方面都較之前有了大幅的提升。
你以為是小清新,其實是披著科幻外衣的套路劇
三十多年後,它仍然在影響著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