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最近高曉松和許巍合體出了首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不出意料地,這樣的組合肯定是要刷屏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不可否認,面對這樣的歌詞,很少有人能做到不為之動容。在紅塵中庸庸碌碌的人們,突然被這四句歌詞照亮了內心某個冰封的角落,繼而重新檢視起自己眼前的生活—「我是不是在得過且過」?
詩,遠方,不僅僅是文藝青年,我的朋友圈裡,各類朋友都在刷屏,奔走相告、熱淚盈眶者大有人在。
然而小編在感動之餘也在思考,眼前的生活真的只有苟且嗎?遠方都是詩和田野嗎?
也許吧,當你被眼前生活里的瑣碎和日復一日的操勞磨得疲憊不堪的時候,你當然覺得詩和田野都在遠方。
但是即使去了遠方你真的就能找到「詩和田野」嗎?就能找到歌兒里的「那片海」嗎?
未必吧,奔向遠方的朋友們,都是為了理想而去的嗎?還是僅僅為了享樂,或者逃避?
心裡貧瘠的人去哪兒都是一樣的。
「詩和遠方」這麼火,大致暗合了社會心理,人人都背負著巨大壓力。但是壓力可以被理解成「苟且」嗎?「苟且」的對立面是「詩和遠方」嗎?
很多人喜歡用幻想麻痹自己。
然而更應該被關注的是現在,是當下,是真實,是冰冷的生活和貧瘠的內心。
如果不能掙脫眼前的苟且,遠方的詩歌和田野再美與你何干?
一言以蔽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極有可能)還有未來的苟且。尤其對於心存僥倖、不思進取的人,實屬必然。
你總是擔心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你又如何能夠全力以赴?你都沒有全力以赴,又如何指望生活優雅待你?當你吝嗇自己的付出的同時,你也錯失了讓別人發現你的機會。而汗水是流不完的,智慧也是用不盡的。
所以,與其眺望遠方,不如看看「這裡」:
遠方不一定有詩歌和田野,而這裡卻有雙手和腦袋。
這裡就是1946—
1946創意產業園—它的前身是天津紡織機械廠,始建於1946年。1946創意產業園本身是一個集商業、影視、娛樂、房地產、金融、旅遊等多元化產業為一體的大型聚落式創意產業園區,我們希望入駐的是創新文化、媒體娛樂、時尚餐飲、酒吧劇場、創意集市、廣告設計等具有獨立文化和精神內涵的企業。
如果你想在踏實地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想被「生活中的苟且」永遠牽絆,關注當下,來1946吧,我們一起實現遠方的理想。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對於已經脫離苟且的人是成立的,因為苟且已經成為過去;而對於苟且中苦苦掙扎的人,詩歌和田野不過是個幻夢而已。
在遠方尚未抵達之前,身處苟且之中苟且之徒,還是默默地積攢能量吧。不要為幻想意亂神迷。
有朝一日你抵達遠方,相信,你也能氣宇軒昂地唱這首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江一燕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元芳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快把遠方和詩「掛」進家
※《三体》作者刘慈欣的科幻书单,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读书!想象!和渴望!
※为什么说,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你的不順,與生活無關
※你缺少的可能不止發現美的眼睛,還有生活
※生活如酒,不只是醉
※生活不是夢,但夢可以是生活
※不是高手在民間,而是生活太不容易!
※產婦哺乳期的生活禁忌,這些事情不能做!
※老了,不如任性過生活!
※生活,我不愿将就
※活在當下,放眼未來,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論何時,都不要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沒心沒肺,生活不累!
※生活不是戰場,無需一較高下!
※生活不止苟且,你還有酒與茶交織著微醺與清醒
※生活不輕鬆,而是看不淡,幸福尋不到,而是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