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不論何時,都不要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不論何時,都不要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不論何時,都不要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題圖:Angela Waye,出自500px


文/曾小傻丨知乎

問題:從心理學角度思考,為什麼」希望「對於人類很重要?


對於我們每天都看得到希望的正常人來說,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不太能感受得到。


就像現在我們每天不愁吃穿,生活的中追求的是更多的自由和娛樂,我們就難以感受得到上個世紀還在為吃穿發愁的我們的上一輩人,他們對於生活的態度。


「希望」就和我們的吃穿一樣,不缺的時候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缺少了它,真的會和吃不飽飯一樣威脅到我們的生命。

我目前是正在學習和研究創傷領域,所以對此有一定的體會。


幾個月前蹭過一位台灣的客座教授在我們學校的講座,話題是介紹台灣他們對於喪親群體的哀傷輔導,每介紹一個案例都她都會聯繫理論來說一些科學研究。


我們都知道屈布勒 - 羅斯關於死亡的五階段理論:否認、憤怒、討價還價、壓抑、接受。


在絕症患者中,年老的患者更容易經歷完整的五個階段最終接受自己的結局;而年輕一點的患者往往在討價還價和壓抑階段久久徘徊,在抑鬱中死去。


死亡是最嚴酷的最終審判,面對它人人畏懼,也毫無希望。年輕的患者面對這樣的人生審判有太多遺憾,太多事業未完成,而對於這種未完成他們看不到一絲希望。往往抑鬱而終。年老一點的,能得到更多家人支持的患者,生命智慧會更高一點,能夠從自己的後代中看到一絲希望,因而最終接受結局的會更多。

喪親群體也有類似的階段體驗,從否認(不相信,disbelieve)到憤怒到討價還價(bargain)到抑鬱(depression)最終到接受(acceptance)。


但是很多喪親群體會在抑鬱階段看不到新生活的希望,而陷入延長哀傷之中(prolonged grief)(超過 6 個月),很多人因此患上延長哀傷障礙(PGD——prolonged grief disorder),嚴重的會出現自殺傾向。


有數據支持,在喪親群體中,出現更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higher mortality and higher physical morbidity)。究其根源,他們失去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這裡說兩個台灣教授給我們分享的案例,聯繫兩個理論:

有一位中年女子丈夫去世了。悲傷、痛苦、終日以淚洗面,6 個月過去了,她慢慢的平靜了下來。但是她的子女來到中心尋求幫助,說他們母親行為很怪異。每天要做好飯菜帶到墓地和她已故的丈夫一起在墓地吃飯。開始子女們放任她這樣做,以為這只是暫時的,但是過了一個月她每天如此,風雨無阻。子女就開始強行阻止母親的行為,告訴母親父親已經走了。母親難以接受,一度要自殺。(喪偶的她一直處於否認階段,一直堅信她丈夫還以某種形式存在,所以有這樣的行為,當子女要打破她的這種觀點的時候,她看不到新的可能性,也不能接受丈夫離去的事實,徹底失去了希望,所以尋死。)

這位教授作為社會工作者,立馬採取干預措施,首先詢問子女阻止母親的動機是什麼,母親除了有這樣的行為,有什麼其他異常嗎。得到的答案是,動機是墓地很遠很偏,擔心母親的安全,也擔心母親心裡一直過不去這個坎。而且除此行為,母親其他一切都好,似乎也比之前開心一點了,時常帶著笑容。那麼這位教授就出主意了,首先批評子女的做法,說明母親的心理狀態(否認階段,不要試圖打破,她的這種行為能讓她保持對生活的希望,經過這個階段是需要靠她自己的領悟的,不要強求),然後對於子女擔心母親安全的訴求提出建議,讓子女和母親溝通,告訴母親子女不讓她去的理由是擔心安全,提出建設性建議,以後不要去墓地了,我們在家裡添一副碗筷,我們還是一家人一起吃飯可好。最終母親答應了,也不再尋死,子女對母親的生活也感到滿意。問題解決了。

理論:雙階段模型(Dual Process Model)loss-oriented→grief & restoration-oriented→change 、doing new things.


這兩個過程是互相交織的,所以在 6 個月以後,喪親者還是會有兩種相反的心理機制。一方面失去了讓她對於未來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外界的幫助也好,自我的領悟也好讓她重新燃起希望——去尋找新的可能性。

有一次,一位年輕媽媽打電話到中心找這位教授,希望把自己的一對兒女託付給她。她立馬有了判斷,不好,她想自殺。然後她立馬來到這位年輕媽媽的家裡,找她聊聊她的問題。得知她丈夫去世了,她感覺無望,生活難以繼續,她作為家庭主婦沒有工作,沒有生活來源,對於未來的生活毫無希望,回憶起她和丈夫的點點滴滴她淚如雨下。她最後表示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看著孩子長大成人。這位教授立馬發現了尋找希望的可能性——孩子,便問她:你的孩子還這麼小,他們需要你嗎?然後話題就從丈夫轉移到了孩子。這位年輕母親聊起自己的孩子,說孩子們真的還挺需要我的,他們特別愛吃我做的飯。然後這位教授就邀請她一起去超市買菜,給晚上放學回來的孩子做一頓飯吧。然後教授看著她下廚,幫著她洗菜,做好了晚餐,這位女士邀請教授一起和她的孩子們吃晚餐。這樣,這位年輕的媽媽在這一天,就淡忘了要自殺的事情。當然後續的事情她沒繼續講,肯定是來了中心接受更多的心理諮詢。

理論:這個就是 知友@動機在杭州老師說到的斯奈德希望理論:目標、動力和方法。


這位年輕媽媽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喪偶之後,完全失去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因而難以支持家庭,想尋求自殺。教授理論聯繫實踐,從初步的溝通中迅速發現了新的希望的目標所在——孩子。有了目標,就有了希望的根基。在此基礎上尋求動力和方法。動力來源於教授的支持,以及教授不斷傳達給她一種感受: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你沒有感受到,但是你只要去尋求就會存在的社會支持。最後是方法,談到做飯,這是這位家庭主婦的強項啊,孩子們喜歡她做的飯,她是有方法讓孩子們過得幸福快樂的!這樣目標、動力和方法齊全了,這位年輕媽媽找到了新的希望,她慢慢的就完成轉變,鼓起勇氣重新面對生活了。

「希望」是一種可能性。當人類失去所有可能性的時候,就會滅亡。但是生活中,我們面對再大的困境,也只是失去了常規的可能性,仍然會有許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我們去探尋。

不論何時,都不要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本文由知乎用戶  曾小傻  授權發布,版權歸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 曾小傻 。


我到底還能活多久?——人臉識別確定壽命
血型星座與性格無關
看風景的人
忌妒是最大的罪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活再苦,也不要失去信念
一時氣憤嫁給不愛的人,婚後生活卻讓我痛苦不已!
晚安心語:不要讓那些真正對你好的人,漸漸從你的生活中遠去,或者消失
你現在的生活也許不是你想要的,但絕對是你自找的
生活不輕鬆,而是看不淡,幸福尋不到,而是不知足
你不知道別人的生活,就請不要隨意去指責
生活不要攀比,只要適合自己,就是幸福
生活「四不」:不執,不懼,不計,不煩
了解自己為何如此生活,既不快樂也不憂傷
這樣的夫妻生活,誰不想要?
離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選擇生活,而不被生活選擇
在孕期不過夫妻生活難受!可是無論怎樣我都得忍著
生活,我不愿将就
生活不易,但不需要歇斯底里
你的不順,與生活無關
你對生活的失望,生個孩子也不會變得更好
人,一輩子不管你怨與不怨,生活就在那裡
生活沒有絕望,只有想不通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這還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