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考古隊長解密漢陽陵考古 發掘鮮為人知的故事

考古隊長解密漢陽陵考古 發掘鮮為人知的故事


考古隊長解密漢陽陵考古 發掘鮮為人知的故事



陽陵,又稱漢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後溝村北的咸陽原上,地跨咸陽市渭城區、涇陽縣、西安市高陵區三縣區。作為西漢帝國的第四位皇帝,漢景帝劉啟和其父漢文帝劉恆共同創造了中國君主專政社會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

時光越千年。從1990年開始,我國著名考古專家王學理帶領「陝西省漢陵考古隊」走進「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漢陽陵,展開科學發掘及重大發現。近日,他所著的《考古隊長說陽陵》一書由三秦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5月3日,本報記者專訪了曾擔任陝西省漢陵考古隊隊長的王學理,獨家披露了漢陽陵考古發掘背後諸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尷尬 考古和推土機「賽跑」


記者:漢陽陵考古曾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作為「考古親歷者」,您現在出版《考古隊長說陽陵》是對過去考古工作的梳理和總結。


王學理:既然是「說陽陵」,那當然只有打開這本書之後就會一目了然。1990年5月22日,是個值得記住的日子!這一天,我帶領的「陝西漢陵考古隊」進入到漢陽陵陵園,從此,由過去零星間斷的田野調查進入到連年的科學考古階段,從此也正式掀開了籠罩在漢陽陵上的千年神秘面紗。

記者:在經濟的高速發展中,文物保護遭遇到了「和推土機賽跑」的尷尬與無奈。漢陽陵的考古也是從推土機下搶救出來的嗎?


王學理:因為國家經濟迅速發展,西安對外交往頻繁,原來西關的飛機場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運力的需要。於是,在咸陽原上的底張灣修建一座新飛機場的計劃已經提到了議事工程。作為配套工程,必須新修一條由西安到新機場的二級高速專用公路。涉及文物遺存的路段是:當線路在渭河大橋北端從「西(安)一銅(川)」高速公路分出,爬上五陵原,先經過漢陽陵,西去,穿過長陵、安陵的陪葬墓區,過唐順陵,直達底張灣的新機場。1990年4月,我曾沿此線路巡察,發現同文物直接衝突的是公路東西橫穿漢陽陵陵園的腹心區,西段線路上還有幾座漢墓壓在路基下面。在陝西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勘定的線路上,推土機早都把預定的路面鏟了出來,土就堆在兩旁。往西望去,推土機還在轟鳴著,一團團黑煙向空中噴吐著,還有那些工人們在忙碌著。


「從探眼中帶上來的陶質殘渣,儘管不知它是什麼文物,但出土在陽陵陵園之內。再看探眼旁傾倒的土質,確是歷史時期人為的五花土,這就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信息。從保護文物考慮,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在王皇后陵南的路基上,大家聚集在一起,我一口氣談出了自己的看法。當場大家確定先向陝西省文物局報告,鑽探公司的人提醒我們:國慶節前要全線貫通,發掘清理文物需要時間,但高管局要求「不能耽誤工期」。


回到西安,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及時向陝西省文物局寫了報告。第二天,鞏啟明所長告訴我:省局文物處處長指示:「向高管局作全路段談判,隨即組織隊伍作搶救性發掘。」1990年5月22日,我帶著段清波、靳拉田等,坐著一輛舊吉普車,來到咸陽市正陽鄉馬台村。安排了生活,晚上即開會布置工作。隨後,對路基清理範圍「劃線布方」。應該說,「安營紮寨漢陽陵」的連年考古工程從此開始。


驚喜 坑裡挖出了泥娃娃

記者:當時西安—機楊路陽陵段的路基和堆土已經被推土機、壓路機碾壓得實實在在,這無疑增加了考古清理的難度。


王學理:有難度,但更多的是驚喜!考古隊在王皇后陵南路基上探測出四個異常區,正式開始發掘。幾天後,在兩個坑中出現了陶俑的殘塊,有胸背部、下肢等,而且表面上還帶著紅彩。這時,一種「有所發現」的喜悅油然而生,圍觀的群眾也驚奇地急於知道這裡發生的一切,「啊!快來看,這坑裡挖出了泥娃娃。」圍觀的張家灣群眾,不知是誰一喊,大家的目光集聚在考古人員的手鏟下、毛刷下。陶俑終於出土了!拭去2000多年的蒙塵,他面帶一絲微笑,雙目顧盼生情,好像似長眠後醒來時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或許總想把身後發生的一切疑惑向人們告訴個明白。作為考古工作者,我們也想破解陶俑身上的千年之謎。後來,在出版畫冊時我就給他取了個「蘇醒」的名字。


記者:「蘇醒」,這個名字很有詩意,看來考古也是蠻有情懷的。除了陶俑,還有哪些新發現?


王學理:經過多日的清理,陶俑陸續出露,雖未修復,但也能夠看出形體的大概。況且,微型的銅車馬器、弩機,戟、矛、劍等鐵兵器,錛、鑿、臿等鐵工具,以及銅帶鉤、「半兩」銅錢,還有坑壁的木板朽灰也被清理了出來。


漢陽陵南區從葬坑考古工地沸騰了,除了有組織、有計劃的考古工作,還得和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鄉等各級政府溝通關係,也得同公安分局、派出所建立安全保衛關係。這些繁瑣而又必需的「工作」,也得「事必躬親」。最有意思的是各方參觀人流絡繹不絕。張家灣人說,「我們這裡嫁女、結婚、過大壽,都沒有這麼熱鬧。」陝西省文物局組織有關專家到工地檢查工作,對科學發掘與文物發現,給予高度的評價,這也促進了文物界同行來參觀、「取經」的熱潮。特別是,主管文物的副省長孫達人、主管公路建設的副省長劉春茂,於7月28日分別帶著省文物局和高管局負責人到陽陵考古工地,當看過發掘與聽取了我的彙報之後,一致決定:應大面積普探和摸清文物分布,並短期內出具探測報告給省上。

消息很快被觸角敏感的新聞界給「捅」了出去。《光明日報》於1990年7月24日刊出關於漢陽陵考古的消息,接著,記者孟西安在《人民日報》及其海外版上,刊出了《東方「太陽神」出土記》。陝西省文物局於當年8月14日在陝西省政府大樓舉辦了新聞發布會,由我對外發布了漢陽陵陵園發現彩繪陶俑的消息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這一下,在國內外新聞界掀起了爭相報道的熱潮。


驚心 盜洞連成一片


記者: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對漢陽陵東闕門的發掘中,新發現了大面積的火燒痕迹,這是不是表明東闕門曾經被猛烈的大火在短時間內徹底燒毀?


王學理:應該是這樣的。漢陽陵陵園地面建築,曾幾次遭受過自然或是人為災害,造成重大損失。如: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春,陵園發生火災;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夏,廢毀德陽廟;成帝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廟闕發生火災。不過,在西漢政權存在的時期,作為陵園職守的令、丞,經常性的管理、巡邏、維修,就使得陵園得到有效的保護。但是,西漢政權崩潰之後,不要說2000多年來的歷史時期的毀壞、蠶食,光處在農民起義軍佔領長安那一短暫的瞬間,包括景帝陽陵在內的西漢諸帝陵就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留下永遠的歷史傷痛。

當20世紀90年代我們這些考古工作者憑藉著一鏟一刷的活動,掀開漢陽陵地層這本史書,既取得了古人留下的一筆筆文化遺產,也看到了盜掘者破壞所造成的一樁樁罪惡。


記者:在坊間流傳著長安「十步九墓」的說法,從事考古工作的專家在發掘中都遇到過被歷代盜墓賊盜過的墓葬,在業界還有「十墓九空」說法,那麼,從漢陽陵的考古來看,情況究竟怎麼樣?


王學理:在漢陽陵的考古中,我們按照考古規程及田野發掘辦法,經過仔細清理,出土的陶俑不是一件、兩件……而是很多件。它們往往是連片的,或是成堆的。啊!原來這是古代盜墓賊挖取寶物時,盜擾所為。本來,坑中的陶俑和其他文物在布置上按陵墓設計者的意圖有一定的講究,但現在看到的卻是一片狼藉的慘狀:該有文物的部分是空的,或是亂放的;本來沒有布置文物的地方卻有了文物或是倒置的……遇到這種凄慘的景象,真令人沮喪,使人生氣。我們的考古工作成了「抱殘守缺」,清理所獲不過「劫後餘生」而已!


漢陽陵陵園南區從葬坑可以說沒有不被盜挖的。當我們掀開表土層、進入漢代文化層,坑形暴露了出來。同時,也看到坑內一個個充滿五花土的圓形的、橢圓形的盜洞,或疏散,或密集地分布著,一般不大的坑就有十數個,甚至幾十個的。繼續往下發掘,這些盜洞也垂直深入,連成一片。在南區第20號從葬坑南端靠西邊有個盜洞,底部有個蜷曲的人骨架,旁邊有塊大石頭。顯然是位盜墓者的屍骨,被盜洞上接寶物的同夥所害。「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個既可憐又可惡的犧牲者,沒有想到為發不義之財而丟了性命。他的屍骨與他的作案現場經過2000多年,終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未來 建設大型漢文化景區


記者:從1990年啟動連續數年的科學發掘,並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基礎上,漢陽陵考古陳列館終於1999年9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這兒就是您當年奔波四年,準備為漢陵考古隊建設「考古工作站」的地方,感情一定很深。


王學理:當然么,想當年我們這些拓荒者受著有限資金的制約,既要考古發掘,又要顧及事業將來的發展,勒緊褲帶艱難地拉電上了咸陽原,解決了以後發掘、展出、工作問題;在旱原的黃土地上鑿井,解決了後來者的生產、生活用水。現在又看到考古陳列館展出我們的發掘成果,真是令人高興。展廳是半地下式的建築,分為上下兩層,陳列面積1400平方米,展線350米,密集陳列著三十多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的1700餘件文物精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記者:作為漢陽陵考古的拓荒者,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回望過去,展望未來,文章都這麼寫的,那就說說漢陽陵未來的願景吧!


王學理:漢陽陵以其獨特的文化景觀,捷足先登且卓有成效的考古發現,在陝西星羅棋布的漢文化遺存中脫穎而出,成為陝西建設漢文化旅遊區的核心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1998年以來,陝西省委、省政府根據我省實際情況,結合漢陽陵遺址分布密集、規模宏大,地上、地下文物資源十分豐富等特點,本著滾動開發的原則,已投資1.3億元人民幣,在核心區內徵用了2894畝文物保護用地和建設用地,擬將漢陽陵建成一個功能、設施、質量等均為世界一流的大遺址保護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統一的漢文化綜合旅遊風景區。


經過5—10年的建設和努力,這裡將被建成一處以地下文物遺迹為依託,融文物展示、發掘研究、遺址保護、生態綠化、旅遊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漢文化旅遊景區。計劃包括漢陽陵博物館、嬪妃墓遺址博物館、王皇后陵從葬坑遺址博物館,南區從葬坑遺址博物館、西北區從葬坑遺址博物館和刑徒墓遺址博物館等六個專題館,一個寓文物展出、旅遊觀賞與科學研究於一體的新型博物館,將在成陽原上、涇渭之濱拔地而起!


文/圖 本報記者 趙爭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秦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考古隊發掘清西陵雍正長子陵墓,至今留下三大未解之謎
越南考古挖掘現場:村民先拜,考古隊再拜
我省五項考古發掘獲「田野考古獎」
揭秘古滇國文化!昆明 考古發掘大量文物
考古發現!考古界十大驚天騙局解密
沙漠古城考古發現黑白石子,考古學家興奮了!
考古故事: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陵墓的發
英國考古新發現 羅馬古墓挖出亞洲人屍骸
銀河考古隊的新發現
遙感考古「再現」新疆古代長城
三星堆考古遺址發掘
濟源五龍口西窯頭西漢空心磚墓群考古發掘結束
考古發現!秦始皇兵馬俑靈感
漢武帝劉徹墓考古大曝光,驚住所有考古學家
發掘一座古代帝王陵有多艱難?晒晒當年考古人員發掘定陵現場照
蕭縣龍山子墓地考古發掘取得寶貴歷史資料
西域史地考古論集
考古學家發現神秘古城遺址,疑似古外星人發射中心!
考古揭秘——紅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