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眼中的國共內戰:國民黨軍不是被打敗,是自己瓦解

美國眼中的國共內戰:國民黨軍不是被打敗,是自己瓦解

國民黨撤向台灣,在風雨飄搖中企圖「苦撐」下去,但這一覆亡的政府從最高統治者到士兵走卒,人人都看清了台灣島的前途是一片混沌,唯一可以用來騙人欺己的便是寄希望於來自美國的干涉,這是蔣介石屢次希望、屢次碰壁而又心有不甘的最後一線依靠。


美國眼中的國共內戰:國民黨軍不是被打敗,是自己瓦解(蔣介石巡視前線,眺望大陸)


美國以其資本主義世界老大的雄厚經濟實力與特殊的政治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開始充當其「自封」的「世界憲兵」的角色。對於遠東,當時美國的戰略設計便是扶植日本與中國國民政府,充當其抵抗以蘇聯為中心的世界「共產主義威脅的屏障」。戰後日本政府在美國一手控制下,自然不敢有任何異動,只能聽憑安排,而中國的情況則要複雜得多。

蔣介石是一個個性極強的政治家,幾十年的獨裁專權,養成了他唯我獨尊的脾氣,雖然在二戰期間,他為了聯合美英蘇抵抗日本,不得不做些妥協、退讓,甚或以對日謀和為權宜之計,但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他自己的政權。就如同他當年對日妥協以求和避戰的動機一樣,蔣介石對美屈膝也是有條件的。


當年日本步步緊逼,直想滅亡中國,最後把蔣逼上絕路,不得不答應中共條件,聯共抗日以求生存。戰後,當蔣介石取得「四強」之一的名位,自我感覺忒好之時,他早已產生的與美國方面的裂痕就更無法癒合了。蔣之求美,在於希望把美國當成他的錢庫、軍火庫,無限制供給他反共內戰的需要,並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做他的總後台,但同時,他又決不要美國干涉他的一點「內政」,他不要對東方政治一無所知且十分「天真」的美國人以「民主」、「自由」為借口來插手他的內部事務,哪怕只有一點點影響到他的統治權的改變也不允許。


正如同他當年趕走美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先例一樣,在蔣的心目中,美國人的來華只能是幫助他抗日反共,而絕不能對他自己的統治方式等提出任何異議。當內戰後期美國人見蔣介石政權太腐敗而不能「扶上台盤」之時,遂起意以「李」代「蔣」,想扶持李宗仁擠掉蔣介石,這下可大大得罪了蔣介石及其親信集團。


但是,蔣介石對此似乎也無可奈何,他要求助美方之處甚多,不得不強忍怒氣,繼續施展各種手段對美方進行籠絡。因為蔣介石還有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將美國拖入中國內戰,由此引發世界兩大對立陣營之戰爭,最後重演他「抗戰勝利」的歷史,達成他利用外援「反攻復國」的最終目的。這便是他等待的目的,他把這兩種戰略意圖歸納為一句口號,叫做「苦撐待變」。

然而,作為被人看作是後台老板的美國,對蔣介石在大陸的潰敗又持何種態度呢?


美國人後悔了。


他們後悔在蔣介石身上花了那麼多的精力、財力,卻沒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僅沒有鞏固「東方防共陣線」,反而迅速丟掉了中國大陸,使華盛頓的世界地圖上又增添了一大塊紅色區域——資本主義世界的「亞洲防線」只好退縮到自日本到韓國到台灣、菲律賓一線,陷入了戰後空前的被動狀態。


美國政府為了對國內外有一個交代,於1949年8月5日,也就是最後一個任美國駐南京國民政府的大使司徒雷登凄凄然悄悄離開中國南京回華盛頓途中,發表了一份精心炮製的「白皮書」——《美國與中國關係——特別是1944年至1949年間的關係》文件。


這份《白皮書》通過一些記事、文件和文件摘錄,不但敘述了美國和中國之過去和現在的關係,還著重說明了1944至1949年間中國的形勢發展和美國的對策。

《白皮書》開頭附上了美國國務卿迪安·艾奇遜給總統的一封信,詳細說明了編寫《白皮書》的經過及宗旨。這封「1949年7月30日於華盛頓國務院」的信中寫道:


美國眼中的國共內戰:國民黨軍不是被打敗,是自己瓦解(迪安·艾奇遜宣誓就任國務卿)


總統:遵照您的要求,我編寫了一份我們與中國關係的紀要,重點在最後五年。此紀要正交付出版,國會和美國人民即將見到。我指示負責編寫這一文件的人員提出一個報告,說明決定我國這一時期的對華政策,以及反映這一政策執行情況的一些明顯的事實。這是一個坦率的報告……包含了批評我國政策的言論或今後有可能成為批評我國政策而具有論據性的資料。


信中繼續寫道:


在編寫此報告的過程中,出於對事實的尊重,有必要發表一些事實以揭示那個國家令人失望的局勢。然而,我認為不能因此而阻止其出版。

艾奇遜在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遠東政策時說:「當和平來到時,美國在中國可能面臨三種抉擇:(一)乾淨、徹底、全部撤出;(二)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干涉,幫助國民黨人把共產黨人消滅掉;(三)在幫助國民黨控制儘可能廣闊地區的同時,設法讓雙方妥協,避免內戰。」


他還說:「正如事實證明的那樣,由於雙方都沒有這種願望,第一個目標是實現不了的……然而,自1945年至1949年,我們實行了援助國民政府的政策,努力尋求實現第二個目標,……至1947年初馬歇爾將軍離開中國時為止,國民黨人在軍事和領土擴張方面都顯然達到了成功的頂點。可是其後的一年半表明,他們貌似強大的力量是虛幻的,他們的勝利是建立在沙土上的。」


艾奇遜接下來尖銳地指出:「中華民國政府失敗的原因,詳見附錄。那不是因為援助不夠。我們派往現場的觀察員報告說,在至關重要的1948年,國民黨軍隊從未由於缺乏武器彈藥吃過一次敗仗。國民黨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極大削弱,實際上乃是戰爭初期我們派駐重慶的觀察員所見到的那種腐敗現象……國民黨軍隊不是被打敗的,他們是自己瓦解的……」


「從中國的力量對比來看,我國政府認為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建立和平。為了使雙方作出讓步,國民黨必須建立自己的議會,這樣,中國政府才能名副其實地成為全中國的政府,各黨派才能在政府的憲法範圍內發揮作用。」在這裡,艾奇遜說明了美國的觀點,他們希望蔣介石引進美國式的「議會民主制」,為了保住國民黨的政權,美國人認為蔣介石應對其專制而腐敗的統治進行若干「美國式」的改革。然而,這樣的期望,到頭來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這些條件一項也未實現。」

美國眼中的國共內戰:國民黨軍不是被打敗,是自己瓦解(宋美齡在美國眾議院發表演講)


艾奇遜接著為美國的對華政策作辯護:「無論是在和平時期或是在戰爭時期,美國一貫對中國採取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友好和援助政策……(我們)以贈貸的形式向國民黨中國提供了援助;(我們)向中國政府出售了大量的軍用和民用的戰爭剩餘物資……由於國民黨領導人軍事上無能,加之變節投降,其部隊又缺乏戰鬥意志,(我們供應的軍用物資)很大一部分落入了中國共產黨之手。」


「現實地估計中國過去和現在的局勢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惟一的選擇,就是為一個失去其軍隊和人民信任的政府而大規模地介入。而一旦介入,美國就要比過去增加更多無謂的開支,國民黨軍隊交由美國軍官指揮,美國的海、陸、空軍武裝力量可能都要參加作戰。如此大規模的介入,不但會在中國民眾中引起憤慨,甚至還會遭到美國人民的譴責。」


「中國的人心掌握在共產黨人手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援助是無意義的。」


「不幸的,然而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是,中國不祥的內戰局面不是美國政府所能控制得了的。美國在其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過去所做的,或所能做的一切都不能改變這種局面;美國尚未做的一切也將無補於事。」


艾奇遜最後又假惺惺地表示:「與此同時,我國的政策將繼續建立在尊重聯合國憲章,保持與中國的友誼、一貫維護門戶開放政策和支持中國的獨立、主權與領土完整這一基礎之上。」


版權所有,轉載請微信(jzhpress)


本文摘自《台前幕後:1949—1989年的國共關係》馬振犢主編,九州出版社出版


美國眼中的國共內戰:國民黨軍不是被打敗,是自己瓦解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南京二史館副館長馬振犢研究員為主編,從1949年國民黨退台到蔣經國去世結束,共涵蓋了約40年的國共關係。本書在講述史實時有所選擇地突出史料的新穎性、細節性與講述的生動性,重點呈獻給讀者的是作者從歷史的縱深處所鉤沉的鮮為人知的幕後往事。


公眾號:jzhpress


美國眼中的國共內戰:國民黨軍不是被打敗,是自己瓦解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底片 的精彩文章:

這11個人是如何影響了中國歷史的?
1957年留蘇學生給鄧小平讓座為何被毛主席制止?
揭秘抗戰時代不同於影視劇中真實的軍統、中統特工
歷史上康熙真的微服私訪過嗎?
揭秘80年代初蔣經國拒絕統一的最大的王牌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非洲小國家在蘇聯手下混得不錯 轉跟美國後國家土崩瓦解
美國人曾把國旗插上月球,引人質疑,現在這些國旗已經瓦解
曾經的超級大國,征服全世界,受中國內戰牽連,土崩瓦解
美聲稱在中國CIA組織被瓦解 中國終於忍不住發話了
日軍在滿洲的奴化教育,用心歹毒,意在從根本上瓦解中國
韓國大軍土崩瓦解,中國置身事外
昔日世界第一強國,稱霸全球,卻因一場中國內戰,分裂瓦解
歐盟要瓦解?近半數德國人希望仿照英國舉行脫歐公投
發射不明物,這次美要給教訓,動真格了,中國與鄰國關係徹底瓦解
曾經超級大國,稱霸全球,卻因一次中國內亂土崩瓦解
此國曾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國,卻因一次戰爭土崩瓦解,女性浪漫奔放
有一波人試圖瓦解國家,中國人置之不理,而日本卻險些亡國
美國聲稱插在月球上的國旗開始瓦解,疑點重重,引人們質疑
美國找代理人打經濟戰瓦解蘇聯
聯軍瓦解?法國宣布退出敘戰爭,剩美英孤軍奮戰,敘軍加把勁干!
美國煞費苦心經營起來的體系被中國瞬間瓦解,氣得腦門子疼!
伊拉克擁有龐大軍事隊伍,卻輕易被美國瓦解,值得我們注意
中國能讓世界毀滅五次的武器曝光,美苦心經營的防禦系統瞬間瓦解
一場內戰,一個歐亞大帝國瓦解,影響波及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