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閣老之沈閣老岔架(上)——紅墨水與藍墨水|文史宴

大明閣老之沈閣老岔架(上)——紅墨水與藍墨水|文史宴

大明閣老之沈閣老岔架(上)——紅墨水與藍墨水|文史宴



大司馬亂入:西祠胡同元老、明史達人李古,繼大受歡迎的評說袁崇煥系列之後,將要推出重磅的大明閣老系列。首番推出的是明神宗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沈一貫打的一場群架,這場架的背後涉及到明代的權力制度與文官傳統,請大家欣賞。下周一推送下集。


評說袁崇煥系列鏈接如下,可點擊(三)裡面的鏈接進入(一)、(二):袁崇煥的圖森破(三)——千刀當剮崇煥肉|文史宴


大明閣老之沈閣老岔架(上)——紅墨水與藍墨水|文史宴


一、內閣的藍墨水與司禮監的紅墨水


公元1602年,萬曆三十年,2月,某日,清晨,文淵閣大學士沈一貫溜達到單位上班,走到大門口定睛一看,不由倒抽一口冷氣。


他看見大門口了五個人,個個頭戴玄色紗帽,身著緋色官服,手裡提著一串羊角大燈籠,上寫著三個宋體硃紅色字——

司禮監


看樣子這夥人大約卯時就來了,一直等到天亮,這幾個燈籠還沒熄。


——嗯哼?老夫今天出門沒看黃曆,難道要出事?


沈一貫,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號蛟門,明史說他,枝拄清議,好同惡異


大明閣老之沈閣老岔架(上)——紅墨水與藍墨水|文史宴

沈一貫


簡單說,一個不太耿直臣子,喜歡同黨,討厭異己。


今天寅時,沈閣老從床上爬起,刷牙洗臉,出門上轎,穿過劈柴胡同抵達皇城。然後下轎步行入東華門,過金水橋,一路向左,最後才抵達南城根下這所房子門口。


那房子屬於明皇宮的外朝範圍,為明成祖所設,名其為內閣


大明閣老之沈閣老岔架(上)——紅墨水與藍墨水|文史宴

沈閣老本來該在卯時到達內閣,向內廷遞交名牌,此稱之為點卯。之後,他要跟六部的官員一塊排隊進入皇極殿,等候皇帝的出現。


此之為上朝


這是本朝公務員們忙碌一天的開始。


時間還真是挺緊張的。

不過現在已是辰時,沈一貫遲到了,單位門口又圍一圈人,個個看上去都氣色不善,沈一貫不慌不忙,先從袖子拿出塊燒餅,咬得嘎吱脆。


辰時就是朝食之時,不管要出啥事,先填飽肚子再應付。


他一邊往嘴裡捋芝麻,一邊想,一大早的司禮監這伙來內閣幹嘛,皇上昨晚起夜時有了想法,現在要傳達?


沈閣老已經誤了點卯,為啥他不進內閣,還站在門口從容不迫的吃燒餅?


本來是該上朝了……


如果在成祖、仁宗、宣宗時期,身為文淵閣大學士現在才到朝,論律至少也是扣光年終獎。


不過本朝本來就不太一樣。


大大不一樣。


因為皇上還沒起床……


本來應該坐在皇極殿里的皇帝,現在還賴在床上——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位皇帝自萬曆十五年起,已經罷朝十五個年頭了!


先不說皇帝。


司禮監又是幹嘛的?


明太祖時期司禮監的職能是「掌宮廷禮儀,凡正旦、冬至等節,命婦朝賀等禮,則掌其班位儀注及紛察內官人員違犯禮法者」。同時兼打掃衛生,朱元璋曾說:「此曹止可供洒掃,非別有委任,毋令過多。」此時司禮監權力很小,還受到限制。


明成祖朱棣稱帝以後為了強化特務政治,拋棄了太祖皇帝「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原則,公開任用了一大批宦官擔任要職,司禮監的權力開始膨脹。


到了明宣德年間,宣宗皇帝設立內書堂,教太監認字,司禮監設提督、掌印、秉筆、隨堂等四個職稱,凡皇帝口述命令,例由秉筆太監用硃筆記錄,再發六部執行。


至此司禮監開始和內閣有了工作關係。


皇帝收到的題本會由司禮監轉呈內閣。


(明代奏書一律稱題本,奏摺是清朝以後的叫法。)


內閣會就題本的內容用藍墨水寫上建議,以小紙條的形式貼在本子上,司禮監再送回給皇帝,此為票擬


皇帝看看票擬,有想法就批上想法,沒問題,就用紅墨水批個准,謂之批紅,然後蓋上大戳,再由司禮監下發六部。


正統(明英宗)時期之後,皇帝越來越懶,對內閣的票擬一般都是准准准,少有回駁,後來寫個准字都覺得累,索性跟司禮監說,沒啥要緊的事,准字你們代批就得了。


司禮監取得批紅權後,跟內閣分庭抗禮,互相制約,由此形成的明庭提案——決策機制,從明正德時期直至明末沒有大的變化。


回到現場。


沈一貫見五個司禮監公公手提燈籠,橫在內閣大門口,覺得來者不善,隨即開始辨認些面孔——


我那位小夥伴來了嗎?


他來了就先跟他說話——


上文說到,明朝從提案到決策已經由內閣跟司禮監承包了,因此內閣跟司禮監的關係非常重要,尤其是內閣首輔大學士跟司禮監掌印大太監的關係更是至關重要。


如若這倆冰炭不容,大太監有意要為難大學士。票擬去一本否一本,提案立一個斃一個,那就有點像憲政體制下總統府、國務院之爭,最後行政癱瘓,政府停擺,大學士就得下台,大太監也得滾蛋。


可如果大學士跟大太監配合默契,尤其是能幹的大學士和乖覺的大太監並肩作戰,就會發揮1 +1大於2的效用,整個國家都會被這倆收拾的妥妥帖帖,整理得井井有條。


在這種cp面前,皇上是阿貓阿狗都無所謂。


本朝初年的張居正+馮保就是這麼一對標配,尤其在驅趕大學士高拱的戰鬥中,這倆一套雙打分進合擊,戰鬥力令人刮目相看。


高拱字肅卿,號中玄。漢族,新鄭人。在翰林院做編修時,有一次跟同僚們去給當朝首輔嚴嵩賀壽,嚴嵩出來接見他們時,大夥都很緊張的起身肅立,他卻在掩嘴偷樂。


嚴嵩奇怪的問他:「你樂啥啊?」


高拱說:「見得相公出來,不由想起韓愈一句詩:大雞昂然來,小雞悚而待。


嚴嵩忍俊不禁,破顏一樂,大夥都笑成一團,氣氛瞬間輕鬆。


簡單來說,這人十分膽大,十分自負。十分有行動力。


高拱高肅卿


他給明穆宗隆慶帝當過老師,隆慶皇帝對他很敬重,他出任內閣首輔時一方面勵精圖治,政績卓然,另一方面,他以才略自許,負氣凌人,「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觸之立碎。每張目怒視,惡聲繼之,即左右皆為之辟易」,很是專橫跋扈。


譽滿天下,謗必隨之,錯用剛明,趣敵逐群。


不甘居下的內閣次輔張居正偷偷跟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眉來眼去。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江陵人,明史說他:通識時變,勇於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謂非幹濟才。而威柄之操,幾于震主。


簡單來說,操霹靂手段,懷狡黠心腸,勇於任事,功高震主,一代人傑。


馮保,字永亭,號雙林,河北深縣人,小夥伴張居正誇他勤誠敏練,早受知於肅祖(明世宗嘉靖帝),常聽為「大寫字」而不名。


簡單來說能力很不錯,和皇帝關係很親,和張居正關係特鐵,一代太監中的翹楚。


倆人對高拱都一肚皮鳥氣,於是暗中結成統一戰線,等待機會反戈一擊。


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隆慶皇帝駕崩,本朝天子即位,是為明神宗萬曆帝,時年十歲,先帝臨終前託孤於高拱、張居正、高儀,高拱位列其首。


而同時,先帝又指認馮保為司禮監掌印太監,這也是群閹之揆冠。


高拱對此很不滿意,顧命三大臣並肩站,怎麼又擠進了個顧命大太監?!大明朝從無此例!


他上書要求歸司禮監之政於內閣,百計驅逐馮保,內閣與司禮監的關係劍拔弩張。


萬曆帝生母李貴妃,及先帝原配陳太后覺得主少國疑之時要以安定團結的大局為重,便以皇帝的名義頒布上喻:


不爭論,一切按過去的方針辦。


而此聖喻意在維穩,高拱卻更加惱火,爆脾氣發作,大放厥詞——「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


這話聽著邪乎,本意只是表達對帝國未來的擔憂:


——皇帝年幼,治理國家相當不易,所以——


要多聽我們老同志的意見!


然而一旁張居正不動聲色把它抄在了小紙條上,並附上了處理意見。


這話寫在紙上之後,突然邪興大發了:


十歲子,何以為人主(皇帝)!!


這張小紙條傳到李貴妃和陳太后面前,兩寡婦一起炸毛:反了反了!!!目無新君——大行皇帝屍骨未寒,高拱你就瘋特了?!!


這小紙條隨即又被傳到了新任司禮監掌印大太監馮保手上,他一看:嘿嘿,第一次行使權力的感覺棒棒噠……


他那拿起紅墨水筆批了兩字———


當這張小字條從司禮監再回到高拱手裡時,他頓時眼前一黑,手足冰涼,倒地不起——


在一旁的大學士高儀瞅了一眼也被嚇到內傷吐血三天——


現在的內容是這樣:


高拱:十歲子何以為人主!


李、陳二寡婦:「高拱喪心病狂了!!」


張居正:「讓高拱滾蛋!!」


批紅:「朕說,讓高拱滾蛋!!」


批紅之後的題本就是聖旨,天憲在上,大明朝嚴密的組織制度彰顯威力,高拱強項一世,慫包一時,毫無抵抗能力,只得上表請辭。


兩宮太后並無挽留之意,於是高閣老默默卷了鋪蓋凄凄惶惶地回到家鄉,在寫了本《我跟張居正、馮保明爭暗鬥的歲月》——《病榻遺言》之後,在萬曆五年,以致休大臣身份逝世。


這就是本朝初年,張居正和馮保的光榮戰績。


不過由於這對小夥伴配合的太默契,以至於本朝天子在童年時嚴重缺乏存在感,幼小的心靈蒙上了陰影,萬曆十年,進入青春叛逆期的皇帝對他倆徹底清算……


這是閑話。


和張居正一樣,沈閣老在公公團隊中也有自己的小夥伴,此時司禮監的掌印太監田義就是他的親密戰友。


他定睛看了一圈,沒看到戰友的身影。再仔細一看,哎呦喂!這一位——好漂亮啊,柳眉飛燕,沁水雙瞳,肌如凝脂,色似牙雕,這是……


這位「美人」也看見了沈閣老,立時分花扶柳般走來,盈盈下拜——


「沈閣老,您早啊,小的孫海給您見禮。」


嘿嘿,沈閣老這下看清了,這就是皇帝身邊的小璫,名列十俊之一的孫海


他趕緊還禮,嘴還客氣:「孫公公,您早,您辛苦……」


孫海笑得媚態橫生,哪裡哪裡,沈閣老您才辛苦……


沈閣老心裡暗啐一口,有你辛苦?你是白天躬勤王事,晚上被皇上躬勤,朝中白玉柱,社稷老幹部——


十俊是什麼典故,孫海又是何方神聖?


二、廷院深深 慘綠天子


話說本朝天子是個慘綠的少年。出生時他的父親隆慶帝尚在潛邸,祖父嘉靖皇帝一心修玄,迷信所謂「兩龍不能相見」,絕少去裕王府探望,兒童時代的萬曆從未感受過祖父的關愛,直到5歲,他才得恩賜名翊鈞


祖父說:賜你名字,名為鈞,是說聖王制馭天下,猶如制器之轉鈞也,含義非常重大。你當念念不忘。


嘉靖後期建儲廢儲的鬥爭不斷,波譎雲詭,萬曆眼中的父親——裕王的面孔總在忐忑和焦慮中隱沒。


在隆慶皇帝即位以後,他被立為太子,母親李妃望子成龍的慾望和張居正致君堯舜的執念交織在一起,持續給予少年沉重的壓力。


無處不在的壓抑——


他曾是個聽話的孩子,對於嚴師張居正訓導,大伴馮保的規勸,無不從諫如流,在萬曆初年的朝局中,這個仁孝順從的皇帝扮演著禮儀必需,其實又毫無存在感的角色。


這也是被後世稱為萬曆中興,大明王朝最後,也是最好的一段時光。


這段時光一直維繫到張居正逝世。


慘綠少年心裡怨懟立刻膨脹了起來。


從裕王府邸一直延續到奉天殿上都無法擺脫的兩團陰霾。


一個是張居正,一個是馮保。


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死於任上。萬曆十年十二月,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彈劾馮保當誅二十罪。浙江道監察御史王國則上疏,力言馮保欺君誤國之罪十條,條條罪大惡極,應按法重處。


此正中少年天子的下懷。


他迅速罷免了馮保的一切職務,將他趕到留都南京去混吃等死。


而在草擬聖旨之時,他忽然又忐忑地詢問身邊的張鯨、張誠:


若大伴上殿來,朕奈何?


如果我那個馮大伴上殿來,我該怎麼應對?


乾清宮中的燈火閃閃爍爍。


少年天子心中的畏懼影影綽綽。


身邊人連忙勸慰——


既有旨意,他豈敢再來。


萬曆恍然大悟過來:


——對啊,我是皇帝啊,天下本是我的,天子的權威不可以侵犯,本來就該如此——!!


萬曆帝雛鳳初鳴,天威大振,驅逐馮保後,將矛頭對著自己的恩師張居正。


皇極殿八角渾金蟠龍藻井下,張居正的身影高大偉岸。


他總是在沒完沒了地說話,時而循循誘導,時而咄咄逼人。


皇帝從來不敢忘卻張先生的這些教誨——


——朕酒醉戲弄宮娥,先生訓誡朕下罪己詔。


朕希望增發十萬金花錢,以寬裕中宮的用度。先生不許,訓誡朕節約。


朕想加封自己的岳父伯爵,先生不許,以外戚專權之弊訓誡。


先生將宮中上元節的燈費都裁撤了,為了節省蠟燭,甚至將朕的功課由晚上改在了白天。


朕用度拮据,卻不敢違拗先生,打賞宮人都只能以白條應對。


朕敬畏先生,是以為先生真是道德完人。


先生您是完人嗎?


先生在相府之中累有黃金萬餘兩,白銀二十萬,侍妾七名,玉女嬌童無數。


先生每一餐有百菜,尚嫌「無下箸處」。


先生贈送給馮保的禮單中,有名琴七張,珠簾五副,夜明珠九顆。


先生三十二人的大轎,中有迴廊,一廚房,一更衣室,還有兩名小童打扇。


先生為求享樂,居然服用戚繼光所獻的膃肭臍(春藥海狗腎),因為藥性太過燥烈,又服用寒劑下火,因此發病,駕鶴西遊。


朕這個學生不才,不敢有違先生的教誨,只能按聖人所定的綱紀,來一條條清算先生!


萬曆先剝奪張居正的「太師」榮譽。再撤銷恩賜的「文忠」謚號,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而且更進一步抄檢家產,張居正的大兒子不堪刑求自縊身亡,小兒子投井絕食未遂,又被流放。


皇帝猶意未足,還下令將張府四門堵死,可憐滿門婦孺撤退不及,被堵在院內,因為水米不給,餓死了十一口人。


大太監馮保和大學士張居正相繼被清算後,皇帝也曾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國政之中,試圖成為符合傳統標準的明君。


很快他就發現帝國太龐大,機制也太龐雜,皇權由高處落入細節就必須依靠技術官僚,而官僚們個個伎倆狡詐,以天子之威,也無法駕馭隨心。


挫敗感使萬曆對曾經訓誡他的權威更加怨懟:


——這世界和你們說得不一樣。


皇帝討厭以道德權威自居的官僚們,他開始消極怠政,先是不上朝,然後又對內閣上奏的題本總是留中不發,不做批覆。


或許是為了補償少年時代的壓抑,天子將旺盛的精力投入到了另外兩件事里,一是聚斂錢財,二是追逐聲色。


尤其在追逐聲色方面,皇帝口味日趨獵奇。先是日選九嬪,女人玩膩之後,他看到俊秀的小太監,忽兒見獵心喜,於是「給事御前,或承恩與上同卧起」,一氣兒睡了十個小璫,並且將他們列號稱「十俊」


皇帝荒唐的行徑引得言官的彈章雪片一般滾地而來,先有禮部主事盧洪春《遣官代祭奏疏》痛斥皇帝種種荒淫怠政,好酒貪杯;後有大理事評事雒於仁《酒色財氣疏》罵他「幸十俊,開偏門」,男女通吃。


對此,萬曆厭怠地回答說:"說朕好酒,誰人不飲酒?又說朕好色?先生們沒有妻眷壁寵?」


他將盧洪春和雒於仁削職為民。


——大老官兒動不動拿道學面孔來訓斥朕,其實誰私底下不是營營苟苟,男盜女娼——


誰都一樣,張先生也是如此——


皇帝我行我素。


時過境遷,少年天子已經進入了中年,可他依然以離經叛道的面貌將自己永遠封閉在了青春期——


這還是閑話。


書歸正傳,沈一貫說:「孫公公。你不在龍榻上隨王伴駕,這麼早就為王前驅所為何來啊?!


孫海:「哎呦喂,沈大人你說什麼呢,老討厭了——其實是這麼個事兒,皇上今身子大安了,想起昨天下午在西暖閣跟您下的那道旨意,多有乖繆,所以想拿回來再參詳一下……」


沈一貫想:「皇上身體大安了?昨天的上喻?哎呦不好,這兩件事湊一塊可是大大的不妙了。」


故事又得從昨天說起。


昨天——1602年,萬曆三十年,2月,某日下午,沈一貫被司禮監小夥伴田義急急召入啟祥宮後西暖閣


趴在床上的皇帝面如金紙,精神萎頓,說,沈先生啊!朕這身子骨看樣子是不行了啊——!!


沈一貫趕緊噗通跪下:「別別……陛下您春秋鼎盛,聖壽還長,千萬別胡思亂想……」


萬曆:「哎,表安慰,朕的身子骨朕自己知道,病了這麼多年,以至於不能視朝,這幾年也都辛苦你了……」


沈閣老這句話一勾,頓覺心中五味陳雜,不由涕淚交下……


萬曆皇帝不上朝是因為身體不好嗎?


解釋不清。


在萬曆十三年,四月,那時皇帝還能從皇宮出發,步行去天壇祈雨。那時身著青袍的他英姿颯爽,「天行驕健」,一切正常。八月,皇帝騎馬玩耍,似乎受了小傷,自此身體突然病變,每況愈下。


在萬曆十四年,九月,年僅二十四歲的皇帝就傳諭內閣,說自己「一時頭暈眼黑,力乏不興」,九月十六號後,罷朝半個月,連孟冬節祭祀祖宗,都得請人代勞,此為本朝皇帝怠政的肇始。


萬曆十四年,三年一次的丙戍科殿試開科,天子親點的考題為「無為而治」,對於二十四歲的皇帝來說,這樣的考題背後隱藏的心理動機確實耐人尋味。


皇帝到底怎麼了?


有大臣猜測——「肝虛則頭暈目眩,腎虛則腰痛精泄」,規勸皇帝留神不要「以目前衽席,而忘保身之術」。


——皇帝晚上自個睡覺,別再折騰,小心成藥丸——


皇帝大怒,分辯說朕真的很痛苦,你們還要逼朕去完成朝儀,「非朕敢偷逸,恐弗成禮」。


你們誹謗朕躬,你們才藥丸!!


可任憑皇帝怎麼解釋,大臣都以為他是要不是因為縱慾過度而虛弱,要不就是為了偷懶了而裝病。


他真的裝病嗎?


後世所知,萬曆生前「背微駝,腿部殘疾」。根據發掘定陵的屍骨檢測報告,磚家推測說,可能是有患有嚴重的休門氏症,這種病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出現,多見於男性,隨著病情加重,脊椎骨排列移動錯位,會壓迫脊椎骨間的神經,所以皇帝會經常感到「足心疼痛」。


如果磚家沒錯,那萬曆真是病得很重。


這種病痛深入皇帝的潛意識,有一天晚上,他甚至夢見有一隻斑斕猛虎咬掉了自己的腳丫子,從惡夢中醒來後,驚恐不已的皇帝立刻下令,將兩隻養在西苑供觀賞之用的老虎「絕其食」而餓死。


可憐的老虎,無從分說的皇帝。


後來皇帝索性不解釋了——


——反正說他貪好女色基本也沒錯,萬曆的雄性慾望是很旺盛,到萬曆四十三年,53歲的皇帝還跟李順妃弄出了永思王朱常溥,真可謂老當益壯,老而彌堅,任誰都不得不服。


不過在萬曆三十年的今天,皇帝對身子骨還沒那麼自信,早上起來覺腰膝酸軟,兩眼發黑,就以為自個真的藥丸了。


他急忙下令,把內閣首輔沈一貫、太子朱常洛、太后李彩鳳統統請來,然後語重心長的對沈一貫說:


朕藥丸了——


在位已久,已沒有什麼憾事了。我將太子託付給你,先生大材,此子能輔則輔,不能輔……


沈一貫:「嗯——嗯?!!」


萬曆:「咳!!也要儘力輔佐!!


沈一貫:「害。嗷嗷嗷!!」


萬曆又說:「初設礦稅礦監,實出不得已,因京城大殿未能完工。現工程可以叫停,礦監也可統統召回。釋放囚禁很久的囚犯,因上書建言而獲罪的諸位大臣都官復原職,並接受給事中和御史大夫的諫言。」萬曆帝言畢,太后、太子、諸王群臣都放聲大哭。


沈一貫更是哭得淚泗滂沱。


皇帝今天居然說了這麼多人話。


我的趕緊都記下來,留檔!


他拿著上諭的題本,一路小跑回內閣,向內閣同事,內閣次輔朱賡傳達——


今有大事發生,皇上不行了——


朱賡:「天塌地拆,九重痛悼啊。臣悲慟萬分,淚飛傾盆,皇上啊——嗚嗚!!」


沈一貫:「別急著哭,皇上說了,要廢礦監稅監!」


朱賡頓時興奮的手舞足蹈:「難怪今天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原來有如此喜大普奔之事——」


沈閣老:「我去!!你還是人臣嗎?!怎麼老愛說實話啊!」


為何一說廢礦稅,朱閣老就如此歡樂,完全忘記了皇帝病危這茬呢?


這又得從頭說起——


三、神京風騷


從嘉靖朝開始,帝國商品經濟蓬勃發展,會集商賈的兩京——南京與北京,更是繁華似錦,烈火烹油。


明代所繪長卷《南都繁會圖》《皇都積勝圖》中的兩京茶樓酒肆店鋪林立,馬戲、小唱處處聚集人群看客,金店銀鋪接踵如涌。


很多文人在提到萬曆時代,都稱治堪全盛,追憶兩京盛況——「陳花富戶積如山。福州青襪鳥言賈,腰下千金過百灘。看花人到花滿屋」。


然而本朝的稅費徵收一直是大問題。


明朝太祖朝時擬定的納稅田畝數為八百萬畝,田賦為2700萬擔,之後宣布此永為定律。


本著不與民爭利的原則,商業稅僅象徵性的徵收千分之三。


隨著時代的發展,軍屯被破壞、政府僱員增加、人口的增長,都使得開支變無比巨大,而稅賦卻由於太祖成制而無大的增長。


大約從正德年間開始,隨著宮女和宦官人數增長,明王朝宮廷開支出現了困難,皇帝常常感到手頭緊蹙。


礙於祖宗成法,皇帝只能在體制外想辦法。


他決定開礦禁,征礦稅。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六月,皇帝派出了第一撥採礦的太監,御馬監的魯坤帶著戶部郎中戴紹科、錦衣衛楊金吾前往河南開礦,又派承運庫太監王亮同錦衣衛官員張懋中前往北直隸的真定、保定、薊州、永平開礦,從此皇帝從皇宮大內陸續向全國各地派出礦監。


在派出礦監的同時,皇帝又向各地派出稅監,而且是一人身兼兩職。


礦監收的是礦稅,稅監收的是榷捐。


開礦稅原本是開發礦脈後,向國家繳納的稅款,由於礦監都是皇帝的親隨太監,不懂地質堪輿,如何挖掘礦產?挖不到礦又如何完成繳稅指標?


只有一個辦法。


勒索


勒索的手段有二:


一、如任意指定富戶,誣稱屋中地下有礦苗,不繳納錢款,房屋就要全部拆除。


二、開礦時挖掘不到時,就將附近的商家控以「盜礦」,必須繳出全部「盜礦」的賠款。


至於榷捐就是派稅監徵收各種苛捐雜稅。


其實還是勒索。


一時之間,從張家灣、盧溝橋到京杭運河,以及長江沿線布滿了面對商人徵收商業稅的稅使,商人的生活從來沒有像這般局促難堪。


當利益侵害到齊(山東),浙,楚(湖廣)士紳階層時,


可謂冤家路窄,


矛盾爆發了。


——缺錢的皇帝動到了官員的乳酪。


有賴仁宗、宣宗以來對生民樂業的優容,在楚、齊、浙地區,商紳們富可傾國,他們選出鄉里材質秀淑的子弟,用充裕的資金培養起來,通過科舉,送往朝堂。


文官們由此分裂成各種鄉黨——


內閣首輔沈一貫,次輔朱賡都是浙黨」,給事中湖廣人官應震、吳亮嗣、黃彥士為「楚黨」,以給事中山東人亓詩教、周永春為「齊黨」


文官黨派平時相互掐架,遇上階級利益的敵人稅監礦監,一致對上書痛斥,稱經濟被過度掠奪——今天礦場遍天下,生民罹其毒。


又呼籲保護環境——礦使出,破壞天下名山大川靈氣盡矣,恐於聖躬不利。


又抨擊稅監個體貪贓枉法——「大璫小監,縱橫繹騷,以供進奉。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蕭然,生靈塗炭矣。」


嘴炮打完了不夠,又發生武鬥。


蘇州織造太監併兼管蘇州稅務孫隆,在蘇州各交通要道設立關卡,向商販徵收重稅,又強行向機戶徵收高額稅金。規定每張機納銀三錢,產紗一匹納銀二分,產緞一匹納銀五分。


許多機戶被迫關門歇業,上萬市民們走上街頭,發動廣場暴動,民營業主葛賢登高一呼「趕走孫隆,殺死稅棍!!」憤怒的群眾當即打死了孫隆的爪牙。


孫隆見勢不妙,嚇得跳牆逃往杭州。


各地人民革命鬥爭亂鬨哄,風起雲湧。


有山東臨清人民反礦稅監馬堂的鬥爭、江西景德鎮陶工反稅監潘相的鬥爭、北京西山煤窯窯工反太監王朝的鬥爭、雲南人民反礦稅監楊榮的鬥爭等等……


各地官員也行動起來,支持商戶的正當要求,把礦監稅監統統驅逐回京。


士紳集團跟閹黨的鬥爭由此開始,與明王朝共始終。


民間資本主義萌芽蓬勃生長,明朝政府卻財政用度日益拮据,確實很不合理。


然而皇帝不設立規範的商稅制度,一味指使太監勒索,又將聚斂來的大筆錢財繞過戶部直接輸入自己的私囊——內承運庫,以期按一己私慾隨便支配,這嘴臉也足夠無恥。


而且文官們反對稅監礦監,除了階級利益矛盾之外,也出於讀書人的良知。


從歷史上看,統治者每次推出新稅法,都使人民的負擔加重——


天朝之宇內,權力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搞新政策,就意味著給胥吏們提供巧取豪奪的新工具,從漢武帝時桑弘羊的算緡、均輸,到王莽的六綰、五易,宋神宗時王安石青苗錢,以及後世清代的厘金,無一不落入執行困局——


——政策開始或許設計良好,可一旦執行,官吏們就變幻出各種招數,盤剝聚斂,層層加碼,最終弄的富戶凋零、小民破產、天下赤貧。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苛政之下,無縫不透。


胥吏如此,太監何堪?


文官們強烈抨擊礦稅之弊,也說的切中要害——


——陛下您不聽政視朝,自稱靜攝群臣,無為而治,就請讓小民休養生息,不要派太監巡視組以各種名義搶錢!!


唯有讓利於民,不干涉市場,令人盡其才智使百業自由滋長,方是無為而治的真諦!


佔據道德制高點文官們雄辯滔滔,理正辭嚴,萬曆皇帝裝聾做啞,將上書的題本統統留中,不做處理。


文官一路嘴炮升級到把皇帝比作桀紂,將稅吏比作虎豹,他也不予理睬,置若罔聞。


皇帝懶於分辨,也懶于震怒。


——大老官兒們只會聒噪。


倦怠的皇帝隱於西苑,日益沉默,成了「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的六不天子。


大明從此凡一十三年進入了孟森先生所說的「醉夢之期」


這是後話。


今天,萬曆以為自己要龍馭上殯,索性做做好事吧,廢除礦監稅監,反正抄來錢也沒機會花了——這是一種人生境界——


——跟「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的路易十五可以等量齊觀吧?


呵呵,如果這兩大弊政真得廢除了,那皇帝執政期間最大功績毫無疑問是萬曆三十年他的死去


所以沈閣老和朱閣老一起歡欣鼓舞,以至於以手加額曰:「解天下倒懸!」


呵呵,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幸福的繾卷也只有一晚上而已。


大明閣老之沈閣老岔架(上)——紅墨水與藍墨水|文史宴


欲知後事如何,請期待大明閣老之沈閣老岔架(下)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


更多、更新好文章


我們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穎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三國前夕,一對搜索引擎的不同歸宿——許子將、許靖兄弟|文史宴
大明瘋狂動物城
袁崇煥評說系列(三)——千刀當剮崇煥肉|文史宴
袁崇煥的圖森破(二)——謀殺小夥伴|文史宴
文史宴|歷史上那些說翻就翻的友誼小船
您可能感興趣

文房四寶——墨水
《墨術》:拋開「墨水」看遊戲
老師辛苦了:藍墨水的顏色,紅墨水的歲月
華東師範大學葛建平團隊:「電子墨水」與光子晶體彩色灰度印刷
鐘鳴:墨水瓶猴子
揭秘姚文元成長三部曲:墨水瓶爬出的高層!
周公解夢之夢見墨水:墨水翻灑,主財興的解析
他首創新風格的水墨水鄉中國畫,吳冠中稱之為「創新派畫家」
滲花墨水:是「過氣網紅」還是「明日之星」?
街頭是畫布,毛紗是墨水
象徵性的鋼筆和墨水畫
潮州客家小伙張光強和來自俄羅斯墨水屏手機
讓你渾身書卷氣!幾款小眾墨水香大推薦!
「喝墨水」溯源
「墨水男孩」的白與黑:我多塗些墨水,爸爸就少流些汗水
男孩患白癜風用墨水塗黑白斑:心疼父親流汗賺錢
瘦金體的最大貢獻:節省墨水
新墨水筆採用熱敏感墨水 加熱可擦筆跡
周公解夢之夢見墨水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