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你知道葯粥方的起源與發展情況嗎?

你知道葯粥方的起源與發展情況嗎?

所謂葯粥,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大米加人有治療作用的藥物或動物臟器熬製成的、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的半流體,屬於食物療法的一種有效形式。

你知道葯粥方的起源與發展情況嗎?


粥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早在《 周書》 中就有「黃帝始烹瞬谷為粥」的文字記載。


而葯粥最初見於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 中。其云:「齊王故為陽虛候時,病甚,眾醫皆為撅。臣意診脈,以為痹,根據右脅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氣不能食… … 以火齊粥且飲,六日氣下,即令更服丸藥,出入六日,病己。」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14 種方技書中,有服食青粱米粥治蛇咬傷的記載,又有用加熱石塊煮米粥治肛門癢痛等。


《 黃帝內經》 雲「葯以祛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是我國葯粥方最早的理論基礎。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 傷寒論》 中收記有很多米葯合用的名方,如白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等,均指名用粳米合同煎熬,可見亦為使用藥粥之先驅。


唐代孫思邀著《 千金方》 、《 千金翼方》 等更立有食治專節,如列舉民間用穀皮糠粥治療維生素Bl 缺乏病(腳氣病)、羊骨粥溫補陽氣、防風粥「去肢風」等。


唐代孟洗撰的《食療本草》 ,己象徵葯粥成為一門專科學術了,其中載有茗粥、柿粥、秦椒粥、蜀椒粥等名葯粥方。


而唐代普殷所撰的《 食醫心鑒》 共收載57 道葯粥方,並按中風、心腹冷痛、七淋、五痢、婦人妊娠等諸病,分出9 類粥方。可見唐朝是我國葯粥發展最興旺的時期。

你知道葯粥方的起源與發展情況嗎?


到兩宋時,葯粥更為盛行,尤《 太平聖惠方》 、《 聖濟總錄》 兩峽方書中廣收博採。僅《 太平聖惠方》 收27 類129 方,《 聖濟總錄》 收113 方。老醫學家陳直在他的《 養老奉親書》中收載了養生延年的葯粥方43 道之多,如從蓉羊腎粥治療虛勞症、商陸粥治療水朦症、生薑粥治反胃嘔吐、補虛正氣粥治慢性瀉痢等,都有較好的效果。


元明以來,葯粥療法已在全社會形成了共識。元宮廷飲膳太醫忽思慧,以他多年的經驗,采諸家本草及名醫方知識,編寫了《 飲膳正要》 一書,其中記載了大量強壯滋補、延年益壽、扶陽救陰等葯粥方。


李東垣在《食物本草》 中,介紹了28 個常用的葯粥方,鄒茲的《 壽親養老新書》 收錄77 道葯粥方。


明代李時珍《 本草綱目》 選載葯粥62 方。周定王朱棣等編撰的《普濟方》 收集葯粥達180 余方,對每一粥方的用料、主病、熬煮方法等,都作了詳細介紹。

清代黃雲鵲著《 粥譜》一書收載葯粥247 個。曹庭棟托前人之作,結合自身的經驗所著的《 老老恆言》 中收載適合老人養生治病的葯粥方100 余道,並分出上、中、下三大品類。


除此之外,各家葯粥著述,不乏其人。 以上,並非枯燥的數字羅列,它深刻地闡明歷代醫家對葯粥的開創、總結、繼承和創新。它同正式的傳統醫藥學術一樣,為人民的健康生存和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摘編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國中藥雜誌微信(CJCMMYC)平台編校發布,請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公眾號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微信號。

你知道葯粥方的起源與發展情況嗎? 點擊播放 GIF/751K

您可能感興趣

你知道你的姓的起源和來歷嗎?
墓誌的起源在哪裡?你知道嗎?
紋身的起源 你知道嗎
你知道信用卡的起源嗎?
你只知道網紅,但是你卻說不出網紅的起源及發展
針灸的起源及發展是怎樣的?
拉丁舞的起源追溯起來相當的複雜,你知道它怎麼發展來的嗎
現在這麼流行剖腹產,可是剖腹產的起源你知道嗎?
不同血型對應的性格和歷史起源,你知道嗎?
天天講葯粥、葯膳,你知道起源嗎?
毛血旺起源於哪裡 你知道怎樣吃才正宗嗎
一些不可思議的生命起源論,你知道哪些?
西方敬酒習俗的起源和發展
可愛蓬蓬裙的起源你知道嗎 這樣打理有型又仙
道醫的起源!
這才是我們情感的真正起源
你知道普拉提的起源嗎?這種溫柔的訓練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你知道內褲的起源以及到底有什麼用嗎?
這是不是你們回不去的童年?你知道叫花雞的歷史起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