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頻發的地震,人類做了哪些科學工作?
今早的一則消息又讓蝌蚪君沉默了
早在今年3月,地球就開始了啟震動模式。
1.3月2日 蘇門答臘7.8級
2.4月10日 阿富汗7.1級
3.4月13日 緬甸7.2級
4.4月14日 日本6.2級
5.4月16日 日本7.0級
6.4月17日 厄瓜多7.5級
這些地震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地震帶的東西兩端及環太平洋地震帶。頻次超過了1900年以來全球每年發生18次7級以上地震的平均水平。
那麼,人類又該如何應對?現有技術可以幫助我們避開地震嗎?
盤點地震救援機器人
地震後的72小時是救援的黃金時間,如何高效地利用這段時間,直接決定了救援隊能否救出更多的傷員。
日本
作為地震頻發的國家之一,日本已有多種救援機器人被投入使用。
千葉工業大學發明了一種用於探測人類呼吸狀況和體溫指標的機器人,它的外形酷似滑板車,由踏板、履帶、四組輪子、六個電動發動機等組成,除了內部裝有二氧化碳感測器和紅外線感測器外,還有一個機械手臂可以幫忙搬開石塊,將食物遞給廢墟中的傷員。
探測人類呼吸狀況和體溫指標的機器人
大阪大學的著名救災機器人研究專家田所悟志研發了一款用於搜尋被困人員的蛇形機器人,它可以鑽進高低不平的地震廢墟深處,利用頂端的針孔攝像頭,配合內部安裝的感測器將畫面傳輸給救援隊,幫助他們了解廢墟深處的情況。
蛇形機器人
別小瞧這條只有8米長、2.5厘米寬的「尼龍繩」,它在一次次的坍塌事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由橫濱警視廳研發的履帶式機器人、東京消防廳研發的RoboCue救援機器人,都能將傷員運送到安全地帶。
履帶式機器人
RoboCue救援機器人
英國
英國華威大學的學生們運用Kinect測距儀傳送三維圖像這一功能,成功研發出一款用於定位被困人員的地震救援機器人。
美國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仿生學教授也從昆蟲世界獲得了靈感,發明了一款可以拍照的機器昆蟲,比一美元紙幣還要小。它由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廢棄元件組裝而成,再用硬紙板包裹起來,是一款成本極低的救援機器。
地震能否被預測?
百餘年來,與地震的實際發生數量相比,準確的預測次數就顯得寥寥無幾。
歷史上被成功預測過的地震
1.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7.3級
2.1976年5月29日雲南龍陵7.3級
3.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7.2級
4.1976年8月29日四川平武7.2級
※科學家研究人類面對突發危險的反應,讓北極熊逛地鐵
※科學家發現一大秘密,人類才是地球的侵略者?
※為何人類沒有陰莖骨?科學家發現消失的原因了!
※科學家在研究食物架構時同時比對了人類的器官,接著就發現了超越科學的驚人發現
※最北面的人類生活的地方是什麼怎樣的,他們和北極熊作伴
※他們被稱作人類的搬運工,在「地獄之門」做著這些事
※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人類的建築奇蹟,各種壯觀場面來襲
※海賊王里最瘋狂的幾個科學研究,這些都是人類的禁忌
※沒有人類的地球什麼樣?
※人類身體有哪些地方弱爆了?
※這是真的嗎?復活滅絕動物,造出怪物?流氓科學家帶給人類發展?
※科學家推測:如果地球停止公轉人類會有這樣的災難!
※非洲是人類發源地,真的……嗎?
※心理學家:人類具有的最黑暗的一面,居然是它?
※一般特種部隊走過的地方,是不會留下任何活著的人類
※這個國家,動物和人類的地位相當,也都一樣重要
※因人類那些在地球消失了的動物 下個會是人類自己嗎?
※這些奇葩反人類設計,是為了搞笑的嗎?
※北極熊在雪地發現一件人類的褲子,它竟然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