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行走在河南,無論觀賞人文景觀,還是飽嘗美味,要想看得透徹,吃得盡興,是需要了解它們背後的歷史的,就比如黃河北岸的這座小城,它獨特的有代表性的飲食,每一種都有著歷史的來歷和講究,如何不了解,就會小瞧它們,更重要的是,你嘴巴咀嚼的這食物,就少了一份歷史的回味。而這樣的小城,在河南有很多。


筷子君│文

歷史雖已遠去,但是卻給封丘留下了一個個傳奇的故事。作為一個四級城市,封丘雖小,但卻不缺美食。


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著歷史和文化的因素。


《封丘賦》中寫道:風味小吃,野味珍饈;留光火燒,陳橋兔肉;燒雞香味濃,卷尖更可口。這每一種美食佳肴,在封丘都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都來自歷史的饋贈和積澱,而若想將這些美味吃得入味,就少不了對這些美食背後的歷史的熟悉。


「黃袍加身」:卷尖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初次看到卷尖,我還以為是火腿,鮮紅的肉芯,鑲上薄薄的黃色金邊。席間的朋友告知是卷尖,是封丘的特產,便引起了我的興趣。


關於卷尖,據說與趙匡胤有關。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後周朝中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朝野一片驚慌,宰相范質暗思朝中大將唯趙匡胤才能解救危難,不料趙匡胤卻推脫兵少將寡,不能出戰。范質只得委任趙匡胤最高軍權,可調動全國兵馬。


幾天後,趙匡胤統率大軍出了東京城(今河南開封),行軍至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大軍剛離開不久,東京城內就起了一陣謠傳,說趙匡胤將做天子。

軍隊得知消息後除了聽命於趙,別無選擇。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歸德軍掌書記趙普授意將士把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但又不知趙匡胤和眾將是何意思。為試探主將,趙譜當晚命廚師用豬肉餡和雞蛋做了一道菜。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趙嘗後大喜心甚悅曰;此何菜,味甚美。趙譜曰:豬肉。趙說:「豬肉為何有這般味道」。趙譜曰:「豬肉本是很平常,但它披上黃袍就能如此鮮美」。趙無語,只是一個勁的喝酒,一會就酒醉在帥案前。


第二天,當趙匡胤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忽被一陣「萬歲」聲驚醒,大將高懷德捧著黃袍,不由分說就批在了趙匡胤的身上,三軍高呼萬歲,響徹雲霄。


趙匡胤推辭再三,眾人以死相脅,最後趙匡胤依劉邦故事約法三章,大軍向東京進軍。城內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審琦早已恭候多時,此二人都是趙匡胤的心腹。

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輕易地取得了後周政權,改國號為「宋」,建立了趙宋王朝即—「宋太祖」。後「封丘卷尖」封為御用菜,流傳至今。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關於卷尖,還有一個傳說。話說八國聯軍的鐵蹄踏入北京時,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逃出紫禁城,從西安到達開封。迴鑾北京時,經過封丘縣城,地方官為討好皇上,請了一位名廚,號稱「謝管廚」,縣官命其製作一道好菜,供皇上御用。


接命後,謝廚師寢食難安,這可是為皇上做菜啊,他怎能不緊張?也許是誠心感動了上天,夜間,謝廚師正在輾轉反側之間,迷迷糊糊看到一白髮銀髯的老者飄然而至,開言指點。謝廚師尚未來得及拜謝,老神仙已騰雲而去。

他一軲轆從床上爬起來,急忙記下老神仙所授的美食神方。次日,按此方一做,果然博得光緒皇帝和慈禧歡心,遂把卷尖定為貢品,並賜予謝廚師重賞。


封丘芹菜,稱為「延波封芹」,也稱為「琉璃翠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封丘芹菜栽培歷史悠久,當地自古有「封芹延菠」之稱,號「貢芹」,又簡稱「封芹」。據《封丘縣誌》記載:「芹菜四時均有。而春種、夏移、冬成者,嫩而無渣,為封特產,遠近馳名。」


後周顯德七年,新春方至,軍報忽傳遼國入侵,名將趙匡胤奉命北上禦敵。大軍方渡黃河,軍士多感風疾,頭昏目眩,不能前行。


趙匡胤令兵馬駐陳橋驛站休整,苦悶之際,親兵通報有一僧來訪,見曰:城北十里有香芹,乃靈草,可愈此疾。


趙匡胤躬身稱謝,僧曰:「此乃將軍大德、百姓福祉,從此改天換日,天下定矣」。言畢,退而不見。趙匡胤稱奇,遂責人采芹數千斤,眾人分服之,果愈。次日是夜,將士擁戴,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


自此,開創了大宋三百餘年的基業。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當年採食之芹遂成貢品,號「貢芹」。因產自封丘,俗稱「封芹」。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後來「杯酒釋兵權」,大將石守信等人亦可年獲恩賜貢芹數百斤,故有「封隱勛臣天下貢,丘野一方雪底芹」藏頭藏尾聯相傳。民族英雄岳飛之孫、南宋文學家岳珂在其詩《宮詞一百首》中,亦有「金花詔紙夜封芹,首錄先朝社稷臣」之句表述。


封芹還有一個名字,稱之為「琉璃翠」。


清光緒帝與西太后庚子西狩自開封返京途經封丘,隨扈責令當地進貢特產以迎聖駕。封丘知縣手捧封芹覲見聖上及慈禧太后,慈禧看到將芹菜作為貢品,頓感不快,知縣見太后不悅,一時驚慌將貢芹失手跌落,封芹應聲碎為數段,慈禧見而稱奇,令御廚烹制後品嘗,覺得爽脆非凡,齒頰生津,神清氣爽,連聲稱佳,讚不絕口。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慈禧太后迴鑾後仍念念不忘,即責令封丘知縣連年歲貢,賜號「琉璃脆」。 封丘貢芹「琉璃脆」遂名揚天下。


封芹和毛澤東之間還有個故事。1958年,毛主席寫了《介紹一個合作社》,時任封丘縣應舉鄉合作社社長的崔喜彥應邀到毛主席家做客,崔喜彥帶了家鄉特產封丘芹菜,毛主席品嘗後大為讚賞。1996年被命名為「新鄉一絕」。


留光火燒:留住光武帝的火燒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說起留光火燒,就不得不說「留光」這個地名的由來。據《後漢書》記載:東漢20年,光武帝東遊曾駐這裡,賜名「劉光」,後演變為「留光」。


而光武帝在此駐留期間,品嘗到了這裡的火燒,並大加讚賞。留光火燒就是從此開始被人們記住,而留光這樣一個小鎮也被人們所熟知。


據說,曾經的留光火燒並沒有這麼小,經後人改良,現在的留光火燒,更加小巧,適合現在人們的飲食習慣。當地人說,來到這裡,必須要嘗嘗這裡的火燒。這裡的火燒內軟外酥,入口即化,而且色香味俱佳。在當地人的敘述中,留光火燒彷彿有傲視群「餅」的潛力。


陳橋「福壽果」為啥是石榴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在封丘的陳橋鎮除了有陳橋驛,還有石榴。陳橋石榴產果期長,因此在這裡,百年樹齡的「石榴王」屢見不鮮。他們雖然百年滄桑,至今依然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每逢中秋佳節,金風送爽,石榴上市,人們互贈親朋好友,故也將石榴稱之為「福壽果」、「吉祥果」。


據《封丘縣誌》記載,西漢武帝時,陳橋鎮便有了栽培石榴的記載。近代文學家潘岳曾稱石榴為:「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南宋理學家朱熹在《題榴花》中寫道:」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城。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黃河北邊的這個小城,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歷史│豫記


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司馬光更以石榴花自喻,藉此抒發心中的鬱悶:「榴花映葉味全開,懷影沉沉雨聲來。小院地偏人不到,滿庭鳥跡印蒼苔」。


陳橋石榴大有影響是在乾隆年間。當時是,陳橋鎮裴樓村裴氏乃當地名門望族。黃河大堤南側有一村莊,名為司井村。這個村莊的村民,早期是專為裴家花園管理水井的人家,後漸漸繁衍成一處村落。


當時裴家的裴尚有官至河南、河北、山東河務督司,欽命昭武大夫。一天裴尚有赴京述職,特意將家產石榴帶到北京,獻於朝廷,深得乾隆皇帝讚賞。此後,成為慣例,遂納為貢品。


(圖片來源於網路)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投稿請發郵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豫記 的精彩文章:

農村唱戲的熱鬧勁,有多少人還記得? | 豫記
銅匠爺爺打的鐵質紅纓槍頭,為何如此神奇? | 豫記
您可能感興趣

這裡是一個安靜的小漁村,卻是河北最大的漁港,還能玩的新鮮刺激,不亦樂乎!
它曾是北宋的都城繁華無比,僅僅因這個原因,如今淪為河北省的小村莊!
這幾個小縣城是河北省最有錢的地方,你肯定不知道!
「你所不知道的河北—人物篇」原來,這些名人都是河北的
河北的一座小村莊,竟是六朝古都,曾是北方第一大城市
遼寧和河北的一個地名,歷史都很牛,差別卻挺大!
世界最好的刀,原材料早已經用光,只剩下會做的工匠在河北小城
河北人,你家還有這些東西嗎?價值連城,千萬不要扔掉!
這曾是北宋的都城,繁華無比,如今淪為河北省的小村莊
河北一女孩每天都吃洋蔥,一個月之後竟然變成這樣!
河北籍的明星有哪些?原來女神也是河北的!
酸汁豆腐你要吃!河北保定不僅有雄縣,這個地方原來比雄縣還有名
河北省的這座城市,因秦始皇而得名,你知道是哪嗎?
河北省這三個城市,明明很大,名字卻很謙虛!
他是東漢版的蕭何,沒有他,劉秀恐怕只能偏安河北
來自河北的6位人氣女星,哪一個是你的最愛?
河北太行山腳下,竟有這麼一個美麗神秘的村莊……
實拍河北省最大的一座移民城市,很久以前還是個小村莊
一碗湯竟讓一家三口險喪命!這種湯河北人夏天都愛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