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的他的計策,范蠡成為了千古商家巨擘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最終復仇吳國,除了吳王夫差自己的自負給了他復國之機之外,還要歸功於他手下的兩位重量級的謀士:范蠡和文種。范蠡隨勾踐入吳國為奴,侍奉左右,為他化解危機,文種在國內為他的復國籌備軍需。可以說沒有他們,越王勾踐不可能成功復國。據說在當時,還有一位更厲害的人物,他是范蠡的師傅,曾經教授給范蠡七計,范蠡只用了五計便使得越國強大起來而滅了吳國。
計然,字文子,號稱漁父。今河南商丘民權人,著有《文子》、《通玄真經》,是春秋戰國時期一位不甚傳世,但是又起著重要作用的人。謀略過人,且識人極明。下面是他的小傳:
計然者,蔡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晉國亡公子也,博學無所不通。為人有內無外,形狀似不及人,少而明,學陰陽,見微而知著。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顯諸侯,陰所利者七國,天下莫知,故稱曰計然。時遨遊海澤,號曰「漁父」,嘗南遊越,范蠡請見越王,計然曰:越王為人鳥喙,不可與同利也。范蠡知其賢,卑身事之,請受道,藏於石室,乃刑白鷸而盟焉。
從這僅僅百來字的傳之中,我們可以看到,計然從小便是善於觀察身邊的事物,並且能夠用頭腦分析他們思考。在見越王之時便看清了越王的面目,或許范蠡正是由於他的提醒而幸免於難。
他留下來的計然七計,不僅幫助了越王復國,而且成長了一位曠古絕今的商業巨子。到底是什麼呢?據載,七計有以下內容:
《史記·貨殖列傳》有載—— 策之一:需求決定與經濟周期論
「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
「故歲在金,穰;水,毀;木,飢;火,旱。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飢。」
策之二:價格調控論
「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辟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
策之三:實物價值論
「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
策之四:貿易時機論
「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
策之五:價值判斷論
「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
策之六:物極必反論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策之七:資金周轉論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
後面幾個都是比較好理解的,第一第二條有關比較深的經濟學內容,甚是深奧。不管如何,范蠡見著這幾理論用著合適,便把它繼續用了下去,於是成就了一代商界傳奇。






※一個武林高手學了會計,最終卻成為了詩人和藝術家
※帕慕克:想成為畫家卻成了作家
※一個家族成為名門的原因有很多,但他的是最奇葩的!
※因為願力,一位高僧成為建築家,他建的金殿成了五台山鎮山之寶,可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三十年間他「欺騙」了上千萬人,卻成為了藝術家!
※發達國家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木板,紙箱,帳篷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家
※數以億計的窮人,讓印度成為了世界上窮人最多的國家
※富家子弟出身的他,卻成為窮苦百姓景仰千年的正義化身
※因為得罪了才子,他居然成為了千古以來最好色的人?
※因為得罪了才子,他居然成為了千古以來最好色的人
※為了拍出最美的狗狗,她成為了攝影師
※美女救起了一頭豬之後,讓它成為了「藝術家」
※真的有那麼多人是白手起家成為百萬富翁的嗎?
※千古家訓,告誡後人如何成為有用之才!
※窮小子百戰百勝成為億萬富翁,有三個原因他總結的很明白
※農村巧手女人做的布門帘,如今成為了時代的象徵,你家還有么?
※8篇千古家訓,告誡後人如何成為有用之才?
※《甄嬛傳》崔槿汐的這四個字,註定了她成為甄嬛傳中最大的贏家!
※了不起的特斯拉,為了人類的光明,放棄了能成為首富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