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屬於八音中的絲。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有三千年以上歷史,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繪畫中都有琴的身影。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元 王振鵬《伯牙鼓琴圖》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北宋 趙佶《聽琴圖》局部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唐 周昉《調琴啜茗圖》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清 劉彥沖《聽阮圖》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北齊 楊子華《北齊校書圖》


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漢族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五弦琴 湖北省博物館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湖北隨縣戰國初期曾侯乙墓十弦琴 湖北省博物館藏


湖北荊門郭店戰國中期七弦琴 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七弦琴 湖南省博物館藏

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築 湖南省博物館藏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文王囚於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古琴的十四個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連珠式、靈機式、落霞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伶官式、鶴鳴秋月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仲尼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伏羲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列子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連珠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靈機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落霞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伶官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焦葉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神農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響泉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鳳勢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師曠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伶官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鶴鳴秋月式


歷代存世古琴是古琴愛好者及收藏家的深愛之物,以下是從網路搜集的宋至清的部分存世古琴介紹,供大家了解欣賞!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南宋 龍吟虎嘯 仲尼式 王世襄舊藏


此「龍吟虎嘯」古琴為仲尼式,以蟲蛀古桐材所制,通身髹以黑漆,久經使用,手指袍袖磨擦處露栗殼色漆,蛇腹斷滿布其上,古氣盎然。琴背池上刻隸書「龍吟虎嘯」四字,其下嵌一片古玉。琴通長122厘米,額寬19厘米,尾寬14厘米,四五徽間最厚處達6.5厘米。琴面金徽13枚,弧度渾圓頭尾一致。


顯然,是一張具有古人欣賓特點的宋琴,與那種膠合縫半開天地柱脫落的宋琴之音,自然有涇渭之別了。據聞琴為趙松雪故物,其子孫世守先人手澤直至後裔趙鴻雪,其流傳之序如此。


2004年榮寶春季拍賣會上這把有近千年歷史的古琴在眾多買家二十多輪的爭奪下終以385萬元成交,創造了宋代古琴拍賣的最高價。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宋 混沌材 伶官式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此琴長123.5cm,肩寬19.2cm,尾寬14cm。面漆黑紅相間,蛇腹斷紋,琴背細密流水斷紋。龍池上方刻行書「混沌材」,下方行文「羲皇人已杳,留此混沌材,想是初開闢,聲音妙化裁。完然一太璞,解慍阜民財,不鑿庄生竅,古風尚在哉」。款署「會稽黃鎮仲安跋於皖江」。曾由夏蓮居珍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宋 萬壑松 仲尼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琴長128.5cm,肩寬20.2cm,尾寬14.5cm。黑漆,蛇腹間牛毛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楷書「萬壑松」,兩側刻文「九德兼全勝磬鐘,古香古色更雍容。世間盡有同名器,認爾當年萬壑松。」後有題款。曾由已故津門琴家宋兆芙珍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南宋 陰澗激石 仲尼式


長寬厚:弦長113cm,通長123.2cm,肩寬18.8cm,項寬17.8cm,尾寬13.8cm,厚5.8cm 。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通身發蛇腹及流水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梓木底板,金徽,琴軫、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齦托等皆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龍池下方右側刻「陰澗激石」;左側刻有兩小方印,分別為一陰刻,鎮光注印、一為刻星石。


製作特點:標準「桐天梓地」,木料漆灰俱厚,加上作工精良,故歷經數百年後 發「金石聲」,有蒼古、潤透之妙。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南宋 高山流水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2,寬(肩18,尾13.3),厚4公分。


漆色斷紋:粟殼色漆,冰裂斷紋,木質蒼古呈紫金色。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金徽,玉軫及雁足。岳山、龍齦為老海棉木所制。


琴背銘文:龍池上刻篆書琴名「高山流水」四字。龍池下刻「子子孫孫珍寶」大方印。


備註:此琴曾珍藏在明代定明宮中,一太常侍告老還鄉之時,由宮中流入民間。發音松透古樸。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宋 易武鳴泉 仲尼式


長寬厚:弦長112cm,通長122.5cm,肩寬19.5cm,項寬18cm,尾寬14cm,厚6cm。


漆色斷紋:黑漆面栗殼色底漆,為鹿角灰制。龜殼斷紋。


琴材配件:松木面板梓木底板,底板曾經重修。


音色:蒼老宏亮,具金石聲。


琴背銘文:易武鳴泉,鄧時海藏宋琴於一九九九年雲林人。


備註:底板重換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宋 海月清輝 仲尼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琴長117.5cm,肩寬18cm,尾寬12.5cm。栗殼色漆,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隸書「海月清輝」,下刻篆書「乾隆御府珍藏」印。兩側有梁詩正、勵宗萬、陳邦彥、董邦達、汪由敦、張若靄、裘日修等人題銘。清代曾由熱河行宮珍藏。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宋 松雪 仲尼式


長寬厚:長119.2,寬(額18.2,肩19.5,尾15),厚5.5公分。


漆色斷紋:栗殼色及暗朱漆,發流水及牛毛斷紋,鹿角灰胎中混有「八寶灰」。


琴材配件:杉木面板,金徽,玉軫,玉雁足。紫檀木製岳山及承露,冠角、龍齦則以紅木製成。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隸書琴名「松雪」二字。龍池左方刻行書銘文「南海勞泮擷游山攜此」;其下刻「芹」字小圓印一方;龍池下刻篆文「冰(風)之音」大印一方。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宋 南風 變體連珠式 山東省博物館藏


此琴長126.5cm,肩寬22cm,尾寬18.6cm。栗殼色漆,外罩黑漆,蛇腹間流水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行書「南風」,兩側刻「天圓地方,龍風翱翔。南熏一曲,物阜民。」池下刻「御書之寶」印。納音內刻「延佑元年」(1314)「山陰道人造」為後人所加款。

歷代古琴大賞,高山流水遇知音!



南宋 鶴舞龍翔 連珠式


長寬厚:長124.5,寬(額19,肩19.3,尾14),厚4.6公分。


漆色斷紋:面為朱漆間栗殼及黑漆,底則為朱漆,俱發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面底皆杉,螺鈿徽。岳山、承露、冠角、龍齦、軫、雁足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額鑲素身白玉一塊。


琴腹款識:龍池內左方刻楷書「白沙子」三字。


琴背銘文︰軫池下方刻楷書琴名「鶴舞龍翔」四字。龍池下刻大印兩方,其一為陰刻「嶺南友琴齋珍藏」七字,其二為陽文「何氏仲子玉銘重修」八字。


備註︰清代廣東藏琴家何玉銘生卒不詳,民初琴宗楊時百於《琴學叢書》中載有香山何氏收藏。


宋 片玉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2.5,寬(額17,肩18.2,尾13.3)厚5.2公分


漆色斷紋:栗殼色漆,面發冰紋斷,斷紋俱鼓起呈劍鋒狀;底經重修,隱現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面杉底,螺鈿徽,牛角軫,紫檀木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皆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識:龍池內納音兩旁刻行書「同治己已上海玉清宮靜薌道人張鶴為 廣東順德 黃葵生先生重修」。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隸書琴名「片玉」二字。


備註:張鶴為清代名琴家祝桐君弟子,曾於同治六年刊行《琴學入門》琴譜,百餘年來流傳甚廣。


宋 鳴鳳 變體連珠式 管平湖舊藏


長寬厚:長126,寬(額20,肩23,尾16),厚6.5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原髹栗殼色漆,後朱漆修補,琴面呈大小蛇腹兼牛毛與小冰裂斷紋,琴底斷紋不甚規則。


琴材配件:木軫,玉雁足,紅木岳山,月白鈞窯瓷徽。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楷書「鳴鳳」二字。龍池兩旁刻行書銘文四句「朝陽即升,巢鳳有聲。朱絲一奏,天下聞名」十六字。池下近足處刻外圓內方印,雙鉤篆文「中和之氣」四字。


製作特點:連珠式變體。桐木製,造型端莊渾厚,面寬而扁,項、腰作連續四弧,龍池與鳳沼作三連弧形。池內納音微隆,琴首正面鑲嵌橢圓形玉雕「翔鳳」為飾。


南宋 僊人友 落霞式


長寬厚:長122.5,寬(額17,肩20,尾14), 厚4.6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暗朱漆,因經前人多次重修,故斷紋已隱。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鈿徽,白牛角軫及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皆紫檀木所制,琴額鑲龍紋白玉一片。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大字隸書琴名「僊人友」三字。


特點:琴材朽舊,面弧寬扁,按彈音韻洪松–尤以下准為然,重修琴面時見面漆下有舊漆達七、八層之多,足征年代古遠。


南宋 片秋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1.8,寬(額17.9,肩19.5,尾14),厚4.9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發小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松木面板,螺細徽,玉軫,玉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俱紫檀木製成。


琴背銘文:軫池下以朱漆書寫楷書琴名「片秋」兩字。龍池下刻「嘉靖四十三年八月造姑洗律」共十二字。然其書法刻工皆非明代風格,顯為後人所知。鳳沼下刻篆文「鄭府之寶「大印一方。


宋 鳴泉 仲尼式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發蛇腹及流水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鈿徽,象牙軫及雁足; 岳山、承露、龍齦、冠角、等均以紫檀木製成。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書篆琴名 「鳴泉」 二字。


南宋 號鍾 迭山 仲尼式


長寬厚:長 118,寬(肩17.5,尾12.5),厚4.3公分


漆色斷紋:面為朱漆,呈紫金色,蛇腹斷紋兼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琴材配件:金徽,玉軫。


琴背銘文:琴背池上刻名「號鍾」,下署「迭山」。池旁刻「東山之桐 西山之梓」,「合而為一 垂千萬古」。


備註:迭山,名謝枋得,南宋著名詩人。


宋 紫瓊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6,寬(額17,肩20.2,尾13.5),厚5.5公分。


漆色斷紋:原有不規則蛇腹斷,修復後略有斷紋。


琴材配件:象牙軫及雁足。螺細徽。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行書琴名「紫瓊「二字。龍池右上方刻銘文。


南宋 瀟湘水雲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2,寬(額17.4,肩19.8,尾14),厚5.4公分。


漆色斷紋︰黑漆及栗殼色漆,發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細徽。岳山、承露、龍齦、冠角、軫及雁足等皆以紫檀木製成。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行書琴名「瀟湘水雲」四字。龍池兩旁刻行書對聯「一曲流水傳天籟,三弄梅花泛暗香」。龍池下刻「雲氣時流十指間」篆文印一小方及小楷「唐健垣珍藏」五字。


南宋 靈峰神韻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5,寬(肩19.3,尾13.8)公分。


漆色斷紋:黑漆及栗殼色漆,發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鈿徽; 岳山、承露、龍齦、冠角、軫及雁足等皆以紫檀木製成。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書篆琴名 「靈峰神韻」 四字。龍池左方原有小楷銘文一段,因經前人重修,只剩開首「此琴」二字。龍池右方刻篆書對聯,龍池下方刻「雷音」 二字篆文印一方。


元 月明滄海 神農式 上海博物館藏


此琴長118.5cm,肩寬18.3cm,尾寬12.5cm。原黑漆,後補罩栗殼色漆,琴面有頗為罕見的梅花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月明滄海」,下有「純陽子」印。腹內書「至正壬辰(1352)十月上旬、東海雲林生監造」。


元 舌底鳴泉 鳳勢式


長寬厚:弦長107cm,通長119cm,肩寬18cm,項寬14.5cm,尾寬12.5cm,厚6.5cm。


漆色斷紋:黑漆面栗殼色底漆,鹿角灰摻玉石粉。


琴材配件:杉木面板,梓木底板。


音色:蒼老聲小,清柔韻長。


特色:琴材漆灰特厚,體重大(4150克)。


元 一天秋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0.5,肩寬18.3,厚6.2公分。


漆色斷紋︰黑色間栗殼色漆。底、面俱發蛇腹與流水斷紋,間有梅花斷紋。


琴材配件︰面桐底梓,象牙琴軫,螺鈿徽。岳山、雁足、冠角、龍齦、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式︰內有墨書蠅頭小楷數百字,今則漫漶,不可辨矣。


琴面銘文:琴額上有篆書琴名「一天秋」三字。


備註:此琴線條流暢,做工精雅,琴音清圓透潤,韻味悠長。「一天秋」原為梅庵派琴家徐立蓀先生珍藏。


明 飛瀑連珠(寧) 飛瀑連珠式


古琴「飛瀑連珠」,為明代四王琴之首(明代四王琴按其順序和年代的排列應為:寧、衡、益、潞,傳世寧王琴海內僅此一張,為寧王孤品),它為明寧王親制,到現在已有 500 多年。這張琴,琴面散布著一排排細密的「斷紋」(琴過200年以上方能產生「斷紋」)。朱權改「連珠」琴式而首創「飛瀑連珠」琴式。


明 響泉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2.5,寬(額18,肩19.5,尾12.5),厚 5公分。


漆色斷紋:原琴通體髹黑漆,呈蛇腹間流水斷紋。其上栗殼色漆補,乃1999年修琴所留。


琴材配件:紅木軫,雁足。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篆書「響泉」二字。龍池兩側有草書詩文一聯。龍池下方有篆書印一方。


琴腹款識:琴腹內有朱書於龍池兩側。


製作特點:仲尼式,桐木製。百衲,琴面通體由棱形木塊拼接。琴體依稀可辨三角波浪紋路。然,是否真為百衲,存疑。


明 玉韻 仲尼式(益)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此琴長124.2cm,肩寬19cm,尾寬13.2cm。黑漆,小蛇腹斷及冰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草書「玉韻」,兩側刻「圓潤靜芳鏗玉韻、翕純絳契韶音」。納音內刻有「大明萬曆七年(1579)歲次己卯孟冬之吉」等文。


明 龍吟 落霞式(益) 楊新倫舊藏


長寬厚:長127,寬(額17.6,肩19.6,尾12.3),厚5.4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朱漆,俱發蛇腹、流水及牛毛斷紋,朱漆下為栗殼色底漆。


琴材配件:杉木面板,象牙徽及軫、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皆紫檀木所制,琴額鑲龍紋白玉一塊。


琴腹款識:龍池內左方刻楷書「潢南道人監製」六字。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行書琴名「龍吟」二字。


明 中和 潞王式(潞)


長寬厚:弦長111 cm,通長120cm,肩寬18.2cm,項寬16.5cm,尾寬14cm,厚cm。


漆色斷紋:黑流水斷(面),冰制斷(底)。


琴材配件:金徽。


腹款:月印長江水 風微滴露清 會到無聲處 文和太古情敬-主人。


明 中和 列子式(潞) 遼寧省博物館藏


此琴長124cm,肩寬19.5cm,尾寬14.5cm。髹褐黑兩色漆,蛇腹斷帶細密流水斷紋。額及琴面嵌有各色珍奇寶石,珠光寶氣,居存世潞王琴之冠。背面龍池上方刻「中和」,下有題詩。納音內刻「大明崇禎戊寅歲(1638)季秋潞國制第八號」。


明 中和 列子式(潞)


潞王制中和琴。琴額刻有乾隆刻書「第十二號」。琴腹刻「潞王自署楷書款,大明崇禎甲戌(1634)歲潞國制壹佰玖拾陸號」。此琴於1998年8月3日北京瀚海拍賣,以人民幣 28.6萬元成交。


明 澤材 仲尼式


此琴於1995年10月7日北京翰海拍賣,以16.5 萬人民幣成交。


明 蕉葉 蕉葉式 鄭潁蓀舊藏


長寬厚:長123.5,寬(額17,肩18.5,尾13.5),厚5公分。


漆色斷紋:原黃栗殼色漆,修補時面底改髹朱漆,唯琴頭尚留原漆。通體呈小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玉徽。


製作特點:蕉葉式,桐木製。琴面弧度較大。琴首無護軫(鳧掌),而以高三厘米的葉柄相代。琴首及琴面中央有一長條形淺溝,琴底中央有一相映的凸棱,乃仿蕉葉之莖。琴首葉莖右側刻楷書「冰絲碧」,左側刻「紫玉鳴」。琴身兩側邊緣略有起伏,形似蕉葉之邊。此琴曾由著名琴家鄭潁蓀珍藏。現藏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明 清梵 仲尼式 王世襄舊藏


琴為仲尼式, 形制秀巧,通體黑漆,正面大蛇腹紋,背面蛇腹紋,但斜行,是琴底取材不正的原因,池內兩側各刻楷書一行「天啟元年春 錢塘鄭方斫」。池上「清梵」兩字篆書,池下「乾坤清氣」圓印,「集慶貽珍」方印,均填漆金。池右刻印三方。琴池左刻銘文兩行,款識一行,均隸書「勿貴知音,勿尚識趣。悟到忘音,乃通音具,宇情者誰,千古一遇。丘野求為庶先開士題。」下「野求」、「叔真」兩印。銘文刻後字口未填漆髹金,時代在顧太清之後。


明 奔雷 仲尼式 故宮博物院藏


此琴長127.6 cm,肩寬19 cm,尾寬15.6 cm。黑漆,小蛇腹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篆書「奔雷」,兩側刻有藏者題款:「南北東西幾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無意欣相遇,宿願多年始得酬」。「久經風鶴不堪嗟,一撫奔雷興倍賒。三十年來成伴侶,怡情養性不離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


明 倪元璐琴 仲尼式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此琴長122cm,肩寬20.5cm,尾寬14cm。髹朱漆,蛇腹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有篆書銘文,下方刻鈐記。倪元璐(1594-1644),明天啟進士,官至戶部尚書、翰林院學士。


明 松石間意 仲尼式 重慶市博物館藏


此琴長122cm,肩寬19cm,尾寬13.5cm。黑漆,琴面蛇腹斷紋,底細密流水斷紋,背面項間右刻行書「松石間意」,左刻「吳趨唐寅、紹聖二年東坡居士」。龍池兩側刻明代祝枝山、文徵明、沈周、張靈及雁門文彭的題詩。


明 小遞鍾 仲尼式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


此琴長120cm,肩寬19.8cm,尾寬12.7cm。原黑漆,後加朱漆修補,牛毛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篆書「小遞鍾」,右刻隸書銘文「嶧陽良材,雅中風律。空山有人,呼之欲出。養之以和,守之以一。海上遺音,退藏吾室。」其下有「孫晉齋同賞、景其浚」印。孫、景均為晚清京城著名琴師和收藏家。此琴曾先後由已故琴家鄭穎蓀、汪孟舒珍藏。


明 萬壑松風 仲尼式 湖南省博物館藏


此琴長116cm,肩寬18.4cm,尾寬14cm。棗紅色兼墨色漆,龍鱗斷紋及冰裂紋、牛毛斷紋。背面龍池上方刻「萬壑松風」,兩側刻民國間琴家楊宗稷隸書長文題款;龍池與鳳沼間,刻雷逾識文一篇。下方刻詩一首,署「庚辰七夕玄樓主人題」。玄樓主人即湖南琴家李靜別號。


明 寒泉漱石 仲尼式


此琴全長121cm,制於明嘉靖六年。琴背面龍池兩側刻有四句詩「聲非鄭衛,音杳箏琶。悠然太古,吟嘯煙霞」,落款是「板橋」。專家們在仔細鑒定後認為,這張琴是明代楊繼盛所制,後被清代著名書畫家、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珍藏,詩句和琴名均出自板橋之手,筆體是典型的鄭氏風格。


明 硯雪 蕉葉式 山東省博物館藏


此琴長119 cm,肩寬18.6 cm,尾寬13 cm。黑漆,蛇腹斷紋。


明 玉簫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6寬,(額18.2,肩20.6,尾13.2),厚5.4公分。


漆色斷紋:鹿角灰胎,通體髹黑色漆,呈小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篆書「玉簫」二字。龍池兩側有隸書古詩「賢無暇兮溫潤音協律兮滌揚,彼嘉樂兮君子德斯沼兮允滅兮。」


製作特點:仲尼式,杉木製。琴體渾厚,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納音平坦。


流傳概略:此琴流傳於民間,最後為北京知音辛元增珍藏。1963年國家購得此琴,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收藏。


明嘉靖 元豐材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5.5, 寬(18,肩19.4,尾13.5)厚5.1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栗殼色漆,發蛇腹、流水、牛毛及梅花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細徽。琴軫、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均以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識:龍池內左方有倒向行書墨跡「新會高大林重修時光緒己亥」


琴背銘文:龍池下方刻行書銘文「元豐材嘉靖制康熙修光緒繼 前千古後十世征此銘遺弗敝」。


明萬厲 朝陽鳴鳳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4,寬(額17.8,肩19.2,尾13.3)厚5.3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栗殼色漆,俱發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細徽,牛角軫及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均以紫檀木製成。


琴腹款識:龍池內納音兩旁有墨書兩行,僅見十餘字「萬曆戊子秋豫章…獲古桐精…」。鳳沼內有墨書兩行共十字「南昌塗嘉賓按古式精斲」。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篆書琴名「朝陽鳴鳳」四字。龍池兩旁刻行草書銘文「朝陽既升,巢鳳有聲,朱弦一奏,天下文明」。龍池左方近琴之邊緣有篆書銘文「朱弦古調,不改其樂,聽其自然破我寂寞,鐵衡題」。龍池之下有篆文「治世之音」大印及「鐵衡長物」小印各一方。


明 石上流泉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1 ,寬(額17.5,肩19,尾13.4),厚5.6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發蛇腹、流水及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面梓底,金徽,玉軫,玉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行書琴名「石上流泉」四字。龍池下方刻篆文「世寶」印一方。


明 銀河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6.3,寬(額18.3,肩19.6,尾14),厚5.6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發蛇腹、流水、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細徽,牛角軫,犀牛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龍池兩旁倒刻行書銘文「玄雲蔭其上翔鸞集其巔 清露潤其膚惠風流其間」。龍池上方倒刻篆文「銀河」大印一方。


明 鳳鳴岐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3.7,寬(額15,肩16.1,尾11.1),厚 5.4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俱黑漆,部分則經前人以朱漆修補,面為牛毛斷,底為極細冰紋斷。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金徽,玉軫及玉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式:龍池內兩旁有小楷墨書,字數甚多,每行之末以難盡窺。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楷書琴名「鳳鳴岐」三字。龍池之下刻篆文印「雙橋琴室」及「高山流水」二方。


明 清商 仲尼式


漆色斷紋:面底皆栗殼色漆,雖經重修,仍見小流水及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鈿徽,牛角軫; 岳山、承露、龍齦、冠角、雁足等俱以紫檀木製成。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大字篆書琴名 「清商」 二字。龍池兩旁刻隸書兩行共十六字。


明 仙佩迎風 仲尼式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及栗殼色漆,俱發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鈿徽,牛角軫及雁足; 岳山、承露、龍齦、冠角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行書琴名 「仙佩迎風」 四字。


明 八寶灰 仲尼式


年代:明 成化(1465-1487)


長寬厚:長123.7 ,寬(額17.6,肩18.6,尾 13),厚6.5公分。


漆色斷紋︰黑漆,八寶灰。面、底皆現流水及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面梓底,螺鈿徽。牛角制軫及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均紫檀木所制。軫池、龍池、鳳沼及足池外圍均鑲貼紫檀木。


琴腹款式:龍池內兩旁有墨書兩行「此前明成化年物也名曰龍吟先君銳石得於 羊城市肆光緒辛巳三月李君仰南為之重修」。鳳沼內兩旁有楷書銘文「此明成化制龍吟琴癸酉 仲春沉氏硯琴齋藏並記」。


明 中和 仲尼式


長寬厚:弦長111,通長120.6,肩寬18.7,項寬17.5,尾寬13.5,厚5.8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為栗殼色漆,通身發蛇腹及流水斷紋;仲尼式。


琴材配件:數十塊六角形的桐木合組製為面板、底板為梓木,蚌徽,象牙軫及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齦托等皆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軫池下方刻有人字行書「中和」二字。龍池下方刻有行書銘文如下「丙戌夏日得白市中歸而撫之 其聲鏗然得天地中和之氣 故以名之並勞涵齋三弟刻之 金源佐賢」。


製作特點:以小木膠撮作面板著稱「百衲琴」。據載乃唐李勉所創,其作雖已不傳,惟未明各代尚有仿效。真百衲琴甚為稀罕,實不多見。


明 龍鍾 仲尼式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俱發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鈿徽,玉軫,玉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篆書琴名「龍鍾」二字;龍池下刻篆文「世寶」二字圓印。


明 雲泉 仲尼式


長寬厚:長117.5, 寬(額16,肩18.7,尾13),厚 6.8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栗殼色漆間黑漆,發流水及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鈿徽。岳山、承露、冠角、龍齦、軫、雁足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大字行書琴名「雲泉」二字。


明 海表龍音 仲尼式


長寬厚:長 119.5,寬(肩18,尾13),厚 4.5公分。


漆色斷紋:黑漆,蛇腹斷紋兼冰裂斷紋。


琴背銘文︰池上刻琴名「海表龍音」二字。池下刻「吟濤響松」。


明 輕雷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8,寬(額18.2,肩20.5,尾13.5),厚4.5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漆,鹿角灰胎、被麻。呈龜背間流水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螺鈿徽。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隸書「輕雷」二字。下刻草書「振萬物乎虺虺,獨纖塵乎霏霏。無妄飛而無折催,是之謂天隨」二十四字。


琴腹款識:龍池左側刻「大唐開元三年雷氏造」九字。


製作特點:仲尼式,桐木製。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納音微隆。


明 浣塵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2,寬(額19.5,肩19,尾13.8),厚5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漆,呈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硃筆寫「浣塵」。


製作特點:仲尼式,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


流傳概略:此琴曾由著名京劇大師程硯秋先生珍藏,後捐贈國家。


明 金風吹玉佩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3,寬(額19,肩20,尾12.5),厚4.5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漆,琴面呈大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翠玉雁足。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有草書「金風吹玉佩」五字,填以金漆。


製作特點:仲尼式,杉木製。琴面寬闊。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


流傳概略:此琴原為楊新倫(1898-1990)先生藏品,羊城琴人聚會長愛撫彈,1960年楊先生捐給國家。


明 珊然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4.5,寬(額19,肩19,尾13),厚6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漆,呈小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


琴背銘文:龍池、鳳沼間自尾向首方向刻篆書「珊然」。


製作特點:仲尼式。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四周鑲竹片,有內斜梢度。


明 崇昭王妃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9,寬(額19.5,肩21,尾15),厚4.6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漆,琴面呈小流水斷紋,琴底呈大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紅木軫,玉雁足,紅木岳山鑲以老竹。


琴腹款識:龍池兩側刻隸書款字,右為「明萬曆己未歲孟秋吉旦」;左為「敕理國事崇昭王妃鍾」,均填以朱漆。鳳沼內亦刻有楷書兩行,右為「遣典寶黃進」;左為「儀賓劉東聚監造」。


製作特點:仲尼式,杉木製。琴面渾圓、弧度較大,琴底平坦。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琴首嵌以長方形「翔鳳」玉雕為飾。


明 真趣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2,寬(額18,肩18.9,尾13.6),厚5.1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色漆,面呈大蛇腹斷紋,底流水斷紋。


琴材配件:紅木軫,紅木雁足,金徽。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草書「真趣」。龍池左側刻草書銘文兩行「白石仙人得真趣,奇緣希與知音遇,相攜偕隱雲深處。」落款為「一峰先生屬銘,丁亥夏汪建侯題」草書十三字。


琴腹款識:納音右側刻楷書「赤城朱遠」


製作特點:仲尼式,杉木製。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納音較平。


明 玉壺冰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2.5,寬(額17.2,肩18.5,尾12)厚5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漆,呈蛇腹間冰裂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篆書「玉壺冰」,下有方印刻「石長所藏」。龍池下方刻隸書「可行清玩」,下有落款「雲生刻於大吉祥之室」。


製作特點:仲尼式,桐木製。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四周鑲竹片。


明 高山 仲尼式


長寬厚:長118.5,寬(額18.2,肩19,尾13.5),厚5.6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栗殼色漆,後朱漆修補。琴面呈流水斷文,琴底呈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紅木軫,紅木雁足,螺鈿徽。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楷書「高山」二字。


製作特點:仲尼式,桐木製。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


明 霜鍾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4 ,寬(額19,肩20,尾13),厚5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色漆,呈小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紅木軫、紅木雁足。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草書「霜鍾」。龍池下刻楷書題識四十八字,落款「同治六年歲次丁卯仲呂月,漁梁後學祝慶年重修於古無諸城並銘」。其下有篆書印二方。鳳沼上方刻篆書「心田撒掃凈無塵」一長方印。鳳沼下琴尾右刻篆書「十二琴樓第二才」;琴尾左刻篆書「浦城祝氏家藏」六字長方印。


流傳概略:此琴制於1631年,1867年福建蒲城清代琴家祝桐君重修並題刻銘文。曾由福建琴家王介眉珍藏。


製作特點:仲尼式,杉木製。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納音較高。琴體圓渾寬宏,琴面微弧。


明 韻磬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4,寬(額18.5,肩20,尾13),厚5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漆,呈蛇腹間龜背、冰裂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玉雁足,螺鈿徽。


製作特點:仲尼式。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納音微隆。


明 雪江濤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8.6, 寬(額19.6,肩19,尾12),厚 5公分。


漆色斷紋:鹿角灰胎,胎較薄,表面髹黑漆,呈小蛇腹間流水斷。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有隸書「雪江濤」,內填金漆。


製作特點:仲尼式,肩在二徽余處,桐木製。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池內納音呈脊狀。


明 淇竹流風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0,寬(額18,肩19,尾13),厚5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紅色底漆,表漆黑色,呈大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金徽。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有隸書「淇竹流鳳」,填以金漆。池沼間有一篆書方印。


製作特點:仲尼式,杉木製。琴體渾厚,琴面弧度較大。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納音較平坦。岳山後加有紅木鑲嵌。


明 墨庄 神農式


長寬厚:長118.5cm, 寬(額,肩17.5cm,尾11.5cm ) 厚4.5cm。


漆色斷紋:牛毛斷紋。


琴背銘文︰琴背池上刻琴名「墨庄」二字,下刻「墨庄」和「王翰鳴」之小方印。 龍池下刻「琴為 墨庄其名緣結翰墨正義心聲其體空洞其響真清弦中雨急指下波平明月皎潔涼風送迎應明順令隨性陶情 成連未遠 求其友生戊辰仲春墨庄 王翰鳴題」。


明 鳳鳴 遞鍾式


長寬厚:長120,寬(額16.8cm,肩17.5cm,尾12.5cm),厚 5.4cm。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漆,呈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玉雁足。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篆書「鳳鳴」。龍池右側刻隸書「彩鳳出丹叢黃鶴來玄圃」。龍池左側刻隸書「不作尋常鳴壹聲回太古」。


製作特點:遞鍾式,桐木製。


明 秋嶺鳴鶴 號鍾式


長寬厚:長 119.5,寬(額 19.5,肩 19,尾 12.8),厚5.9cm。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發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細徽。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琴軫、雁足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行草書琴名「秋嶺鳴鶴」。


製作特點:面板為多塊小片桐木膠合而成,古人稱之為百納琴,底板由兩段木拼合而成。龍池及鳳沼皆為圓形。


明 玉澗鳴泉 神農式


長寬厚:弦長113cm,通長123cm,肩寬19cm,尾寬13.5cm,厚6cm。


漆色斷紋:黑漆面略帶栗殼底漆。琴身布滿大小流水斷、冰裂、龜殼斷紋。神農式。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梓木底板。


琴腹款識:龍池腹內右側刻有「崇禎三古吳張敏修制」。左側刻有款已風化模糊,難以辨認。


琴背銘文:玉澗鳴泉


明 棱枷山民 遞鍾式


長寬厚:長115,寬(額19,肩19,尾12),厚 6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深栗殼色漆,呈流水間冰裂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螺鈿徽。


琴背銘文:龍池左側刻篆書「棱枷山民」四字。


製作特點:遞鍾式。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納音微隆。


明 松濤 綠綺式


長寬厚:長123, 寬(額16.8,肩19,尾14),厚5公分 。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漆,後朱漆修補,呈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螺鈿徽。


琴背銘文:池上方刻古詩一首,二十八字。 雁足間刻草書「松濤」。


琴腹款識:龍池內納音突起,上刻太極圖。


製作特點:綠綺式,桐木製。琴額鑲一圓形玉佩。圓形龍池,長方形鳳沼。


明 天風環佩 仲尼式


長寬厚:弦長115.5cm,通長12cm,肩寬19cm,項寬17cm,尾寬14cm, 厚6.5cm。


漆色斷紋:黑,大蛇腹鑲螺鈿征。


琴背銘文:龍池下方刻篆書方印。龍池上方刻有隸書「天風環佩」小山居士藏於結草樓,勞氏珍藏(印)。龍池旁刻「古木之精,成此片玉霜月皎皎松風謖謖對君寫懷,歸來一曲,舉子偕隱不驚寵辱。辛卯寒日,長齡銘六舟書並刻字」。


明 天風雲佩 落霞式


長寬厚:長121,寬(額17,肩19.5,尾13.5)厚5.8公分。


漆色斷紋:原琴通體髹黑色漆,呈精美小蛇腹斷紋,至九十年代,琴體蛀朽嚴重。漆面殘損多處。1999年重修時以栗殼色雲朵狀漆補。


琴材配件:原琴軫,足皆無,補以紅木軫、足。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有篆書「天風雲佩」。龍池下方刻篆書方印「南雲山樵」。


製作特點:落霞式,桐木製。琴額微凹。


明 雲泉 落霞式


長寬厚:長128,寬(額14,肩18.,尾13)厚4.2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栗殼色漆,後朱漆修補,呈蛇腹間流水斷紋。


琴材配件:木軫,木雁足,螺鈿徽。


琴背銘文:龍池上方刻隸書「雲泉」。其下刻篆書「合天地之味通神明之德」。


製作特點:落霞式。冠角刻魚形一對。龍池、鳳沼均為長方形,四周鑲竹片。納音突起。


明 鳳凰來鳴 變體連珠式


長寬厚:長126,寬(額21,肩22.5,尾15)厚5.5公分。


漆色斷紋:通體髹黑色漆,琴面呈小蛇腹間冰裂斷紋,琴底為小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紅木軫,雁足。


製作特點:連珠式變體,桐木製。琴面渾圓、弧度較大,琴底亦作拱形,項、腰四弧。龍池鳳沼均為扁圓三連弧形。此琴曾由鄭潁蓀珍藏。


明 宗器 連珠式


長寬厚:長127,寬(額19,肩19.8,尾15),厚4.8公分。


漆色斷紋:黑漆,小蛇腹斷紋。


琴材配件:紅木軫,紅木雁足。


琴腹款識:腹內寫有楷書「崇禎四年季冬造」。


製作特點:連珠式,桐木製。龍池、鳳沼均為圓形,納音呈乳狀隆起。此琴原為山東琴家詹澄秋珍藏。


明 仲令 正合式


長寬厚:長116.2,寬(額17,尾12),厚4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琴面發蛇腹斷紋,底則有牛毛斷及十數小園圈略似梅花斷紋。


琴材配件:面、底俱松木,琴腹正對龍池、鳳沼處以桐木塊鑲貼成假納音,螺細徽;琴軫、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均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隸書琴名「仲令」。龍池上刻楷書款「道光壬辰黃飛雲」,款下尚刻篆文「飛雲翰墨」印一方。


清 殘雷 落霞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琴長119.8cm,肩寬19.3cm,尾寬13cm,現藏故宮博物院。髹黑色光漆。背面軫池下方刻魏體書「殘雷」,其下刻書「破天一聲揮大斧,干斷柯折皮骨腐。縱作良材遇已苦,遇已苦,嗚咽哀鳴莽終古。」款題「譚嗣同作」。此琴為清末愛國志士譚嗣同監製。


清 嘯月 落霞式 上海博物院藏


此琴長123cm,肩寬19cm,尾寬12cm,漆色黑中帶紅。背面龍池上方刻「嘯月」,下有兩印「嶺南有琴齋珍藏、何氏仲子玉銘重修」。


清 雲濤鳴泉 神農式


長寬厚:弦長108cm,通長117cm,肩寬20cm,尾寬14cm。


漆色斷紋:黑漆面,琴側略現流水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梓木底板。


琴腹款識︰大清光緒巧月夏庭秀重勒。


琴背銘文:雲濤鳴泉。


清康熙 雍和 連珠式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發蛇腹間流水牛毛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鈿徽。岳山、承露、龍齦、冠角、軫及雁足等俱以硬木製成。


琴腹款識:龍池內圓形納音旁有小楷墨書「康熙九年…」十字。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大字隸書琴名「雍和」。


清光緒 山水清音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1.3,寬(額17.5,肩18.4,尾13.5),厚5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深栗殼色漆,未見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牛角軫。雁足、岳山、承露、龍齦、冠角、齦托等俱花黃梨木製。


琴腹款識:龍池內兩旁刻行書兩行共二十一字「光緒庚寅中黃鐘之宮 無競居士選材命工依法制」。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大字篆書琴名「山水清音」,其下又刻行書「第二」。龍池之下刻篆文「廣雅堂」長方大印。龍池之下刻銘文「無競居士者 南皮張之洞別號也 相傳造琴百張 流布人間 此其一也 甲午仲春王生香識」。


清道光 響泉 仲尼式


長寬厚:長122.8,寬(額18,肩19.2,尾13.2),厚5公分。


漆色斷紋:面、底皆黑漆,無斷紋。


琴材配件:桐面松底,螺鈿徽。琴軫、雁足、岳山、承露、龍齦、冠角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腹款識︰龍池內納音兩旁有倒向墨書小楷兩行共十九字「道光己亥秋湖南寧鄉縣王左泉置木司歐明萬」。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篆書琴名「響泉」。


清咸豐 清夜鍾 仲尼式


長寬厚:長119.5,寬(額17.9,肩19,尾12),厚5.6公分。


漆色斷紋:原為朱漆,於琴名附近面漆剝落處可見,其後改為黑漆,未見斷紋。


琴材配件:桐木面板,螺細徽,牛角軫,烏木雁足。岳山、承露、龍齦、冠角等俱以紅木製成。


琴腹款識:龍池內兩旁倒刻隸書兩行「咸豐庚申錦江葉介福監製,梓工何涌山造」。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大字篆書琴名「清夜鍾」。


清 玉振 仲尼式


長寬厚:長103,寬(額14.7,肩16,尾11.7),厚4.9公分。


漆色斷紋:朱黑漆相間,未見斷紋。


琴材配件:面底皆松木,螺鈿徽。琴軫、雁足、岳山、承露、冠角、龍齦等俱紫檀木所制。


琴背銘文:軫池下刻隸書琴名「玉振」,龍池下刻小楷「烈炎珍藏」。


琴的擺放


鑒於電視劇、電影、遊戲等地方出現古琴的片段老是會把琴的擺放位置搞錯,有必要給予提醒。發現,87版《紅樓夢》最厚道,林黛玉彈古琴,以及琴的知識都對了。


現在的電視劇、遊戲連古琴的基本擺放都錯了。還有些電視劇,非要上去彈,左手怎麼做也搞錯了。古琴的擺放位置應當寬頭朝右,窄頭朝左,最細的線朝自己,徽位點和最粗的弦在對面。古琴的琴軫,也就是寬的那頭,是要懸空在擺桌子右側外面的。


古琴十大名曲


1、瀟湘水雲


2、廣陵散


3、高山流水


4、漁樵問答


5、平沙落雁


6、陽春白雪


7、胡笳十八拍


8、陽關三疊


9、梅花三弄


10、醉漁唱晚


中國現有四百多種樂器,為這些樂器譜寫的樂曲數以萬計,何以只有古琴獨獲此殊榮?這要從古琴所獨有的文化特徵和社會功能等方面尋找答案,全面闡述需要寫很多本書,簡單說,可以概括為古深雅健瑰奇精宏八個字。


一、古


古琴文化源遠流長。我國古籍中許多關於古琴起源和發展的記載,考古工作者不斷發現的地下埋藏的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古琴實物和全國各地博物館收藏的至今尚能用於演奏的千多年前的唐宋古琴,雄辯地證明我國古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形制最完善的弦樂器。根據《尚書》、《詩經》、《禮記》,古琴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可斷言的。


二、深


古琴之深有兩方面涵義。一是深厚的文化內涵,二是深遠的藝術意境。


三、雅


古琴之音被稱為雅音,「雅之為言正也」,故稱古琴之音為華夏正音。


四、健


健指古琴曲的內容,絕大多數是健康的、嚴肅的。


五、瑰


古琴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不是沒有物質載體,只是著重強調其文化內涵和精神層面,事實上古琴實物作為載道之器是精選良材加善斫而造成的精美的物化藝術品,古色古香典雅古樸的古琴實物是中華民族傳統樂器的典範,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六、奇


古琴樂譜《平沙落雁》


古琴樂譜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把幾百幾千年前鳴響過而又早已消逝的古調古曲記錄下來,使後人能夠基本恢復還原那些曾經消逝的古曲音響,使現代人能夠領略古人古調的神韻。


七、精


精邃的古琴音樂理論,尤其是其中精闢的古琴美學哲理,是古琴文化的精華,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


八、宏


古琴音樂有宏大的社會功能,凝結了豐富璀燦的中華民族的審美趣味和藝術風格。仍然與今天人們的感受愛好相吻合,使我們有極深的親切感。這其中的魅力我們可以用唐人詩句作結:「乃知聖人情慮深,將治四海先治琴。」


責任編輯:子曰


壹號收藏官方合作電話:400-60-51580

您可能感興趣

琴音里的千古美談——高山流水覓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十大中國經典古曲!
高山流水遇知音
高山流水,你是我们寻找的知音吗∥免费学古琴
他是「古琴界吳秀波」,歷經商海沉浮,最終在高山流水中覓得知音
高山流水 知音難覓 僅供欣賞 私藏
只因殘劍飛雪 頭等艙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曲古琴《高山流水》似人間仙境,以曲覓知音
高山流水染墨韻 李金山精美國畫,醉了!
故友之上,高山流水觅知音
古琴台,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的發源之處
高山流水,你是我們尋找的知音嗎∥免費學古琴
朗誦 高山流水
淺月若寒:高山流水覓知音
於崖石亂流處賞一曲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美景,送給天下知音
伯牙絕弦碎琴,以謝知音;一曲高山流水,人之相知,貴在交心
千里夢幻遇知音《夢幻西遊》新服高山流水開啟
高山流水琵琶頭∕陳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