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皖南之殤-近代太平天國對皖南的大破壞

皖南之殤-近代太平天國對皖南的大破壞

皖南之殤-近代太平天國對皖南的大破壞


所謂「太平天國運動」,上起1851年「金田起義」,下迄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前後歷時十四年。對其後果,史學家簡又文的看法是:「以破壞性及毀滅力而論,太平天國運動僅亞於現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無匹也。」


太平天國戰禍所引發的直接後果,第一,是造成大量土地荒蕪。「江南地方,……田地類多荒廢」;蘇南地區,「拋荒者居三分之二」;在浙江,荒蕪的田、地、山、盪,據各屬冊報,達112366頃;而各省「以皖南荒田為最多……如寧國、廣德一府一州,不下數百萬畝。」左宗棠在給朝廷的奏報中說,「浙江此次之變,人物凋耗,田土荒蕪,彌望白骨黃茅,炊煙斷絕。現屆春耕之期,民間農具毀棄殆盡,耕牛百無一存……」

其二,是造成江南地區人口的巨大損失。其具體數字,學界至今雖無定論,然均一致估計在數千萬以上。親歷天國之亂的美國傳教士哈巴安德,認為至少當有5000萬人損失;當代人口史學者曹樹基,則研究估計約有7330萬。總體數據雖難精確,但由地方統計數據自可管窺損耗之巨——如蘇州在1830年時有戶口341萬,到1865年已只剩下129萬,損失過半。這數千萬損失人口,或直接死於戰亂,或死於因戰亂而引發的饑荒與瘟疫。


皖南之殤-近代太平天國對皖南的大破壞


而作為南京的後花園,皖南地區更是戰亂的最大受害者,曾經名滿天下的徽州也自此沒落。皖南人口大量死於戰亂,直接造成了皖南人口銳減,元氣大傷,曾經富庶的徽商集團衰落,需要外地大量移民進入,以致於皖南地位出現「隔座山一種方言的「情況。


府州  1851年人口 死亡人口 死亡比例 現在人口(2012-2013年)

安慶府  640.0   360.0    56.3  618萬(現安慶市)


池州府  322.0   280.0    87.0  270萬(現池州市,銅陵)


太平府  173.0   130.0    75.1  622萬(現蕪湖,馬鞍山)


廣德州   64.3   60.1    93.5  52萬(廣德縣)


寧國府  400.0   323.2    80.8  225萬(現宣城市除去廣德縣)

徽州府  271.5   209.2    77.1  180萬(現黃山市+江西婺源縣)


太平天國爆發(1851年)前夕,中國人口為4.3億。太平天國失敗(1863年)後,中國人口只剩下2.3億人。一場農民戰爭使中國損失了2億人,其中只有4000萬人直接死於戰爭,這是何等的殘酷!以後直到1911年,全國人口才恢復到3.4億人。


皖南之殤-近代太平天國對皖南的大破壞


馮友蘭講:「假如太平天國統一了中國,那麼中國的歷史將倒退到黑暗時期。」錢穆說:「若太平天國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國歷史的失敗了。」奈何史學大家們的慧眼,敵不過時代之洪流,太平天國終究還是一度被高高捧上了神壇。某段歷史上,出於種種不可描述的原因,曾經的屠夫被捧上反帝反封建的神壇,成為人民的救世主。太平天國這只是一群被貪婪填充良心的傢伙,奪權只為自身享受,觀其所有舉措,沒看出他們真的為老百姓做過什麼,真不知是救了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天君少爺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那些歷史上的精神病-清代前期的精神病管理政策
飲鴆止渴的財政舉措-明代印鈔的衝動
無聊的歷史考證-朱元璋是漢人還是回族?
漢代「傾國傾城」一詞背後的故事-李延年與李夫人
漢民族的集體歷史記憶-洪洞大槐樹的傳說
您可能感興趣

梅雨江南:從杭州到皖南
位於皖南大山深處的這個古村落從東漢遺存至今,堪稱建築奇蹟!
呂勝中:美國小城的皖南民居
值得分享的遊記:江南小九寨」黑洞瀑布群、絕美「皖南318川藏線",黑洞瀑布,仙人洞,桃花潭,查濟古鎮!攝影師的天堂,人間仙境!
夏遊皖南之杏花村
中國皖南最美山鄉:這裡的百丈崖 當年曾被「李白」賦詩盛讚!
安徽面積最小的縣,被稱為「皖南門戶」,雖小卻富
東盟十國媒體探訪大美皖南(高清組圖)
夏初皖南旌德梯田 如塊塊珠玉鑲嵌山間
皖南高溫40度 村民躲山洞搓麻將清涼自在
皖南古寨里的藝術村:600年的祠堂里,黃梅戲至今唱不停!
周子昆: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高级指挥员
早1937年國民黨就製造了小「皖南事變」!
馬仁奇峰人文古迹蘊藏豐厚,素有「皖南張家界,江濱小黃山」之稱
譚震林五次血戰壯山河,日寇夢碎皖南,日軍凄然哀嘆
安徽皖南遭強降雨一片澤國 民警齊胸深水中救人
白描皖南古民居,漂亮!
皖南之旅 除了黃山絕不可錯過的8個美景
這裡被譽為「皖南318」,媲美桂林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