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
水瓶座的阿崇(1611-1644),
大名由檢,是大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十七歲繼位登基之後,熱愛工作,反對鋪張浪費(有人因為吃飯用兩張紗巾,被活活用第三張紗巾勒死)。
大家都說他是個不錯的皇帝。
BUT,因為該死的所屬星座的原因,整天犯疑心病,搞得朝野內外惶惶不可終日。
在位期間,全國因屁大個事兒爆發的各種起義,此起彼伏,數量可以編本詞典。
1644年,小名棗兒的陝西米脂人李自成,攻入北京,把阿崇逼得弔死在煤山上。
好可憐的小伙。才34歲。
阿崇套圈前哭得死去活來,寫了一百萬字的巨著:《大明朝亡國分析概論》。
此書在大清朝,又名《崇禎皇帝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梗概如下:
一、臣下「事多蒙蔽」,不講真話;
二、「用人不當」,有才幹、有能力者不能進用;
三、「任事者推諉不前」,尸位素餐,得過且過,明哲保身;
四、「刑罰失中,而獄底多冤」,司法腐敗;
五、「墨吏縱橫,流民失所」,基層官吏為非作歹,欺壓百姓;
六、「遵、永之援軍,擾害土著」,派往遵化、永平前線的軍隊,擾害民眾;
七、「秦、晉之徵夫,妄戮無辜」,在山陝兩地征夫過程中,擅殺人民;
八、「言官之參論,修怨徇私」,負責糾察政紀的官員,不秉公行使職權,而摻雜個人目的;
九、「撫按之舉劾,視賄為準」,地方要員根據賄賂,來決定對於屬下的薦舉或參劾;
十、「省、直之召買,暗派窮黎」,各省及南北直隸,把徭賦的負擔主要加之於窮人;
十一、「邊塞之民膏,多充私囊」,國家用於邊防軍事的糧餉,被大量私吞。
這十一條,凝聚成一句話,就是:
我操他媽的滿朝傻逼大臣,
你們把朕祖傳的江山弄沒了。
好棒的邏輯推理能力。
真想去北京煤山,為阿崇點贊。

※非亡國之君,卻當亡國之運
※金哀宗:非亡國之君,卻成了亡國之君
※非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大商末代國君子受紀
※非亡國之君,行亡國之運,漢民族最後一位帝王:崇禎
※非亡國之君,行亡國之運,漢民族最後一位帝王崇禎帝
※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的原因
※此人非亡國之君,卻當亡國之運,說的不是明朝崇禎皇帝
※崇禎非亡國之君,卻被清朝與亡國之君相提並論,只為掩蓋這個真相
※崇禎皇帝文武雙全並非亡國之君,大明王朝滅亡其實早有天意!
※此皇帝非亡國之相卻有亡國之命,在位時間不到兩小時,比崇禎悲催
※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幾百年爭議不斷,有「崇禎非亡國之君」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