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本篇攝影/周劍生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拉薩是藏傳佛教的聖地,布達拉宮則是聖地的中心,猶如菩薩居住的普陀山,布達拉即為普陀之意。)


布達拉宮自公元7 世紀起就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象徵著藏傳佛教及其在歷代行政統治中的中心作用。布達拉宮坐落在拉薩河谷中心海拔3700 米的紅山之上,由白宮和紅宮及其附屬建築組成。


大昭寺也建造於公元7 世紀,是一組極具特色的佛教建築群。建造於公元18 世紀的羅布林卡,曾經被作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也是西藏藝術的傑作。這三處遺址的建築精美絕倫,設計新穎獨特,加上豐富多樣的裝飾以及與自然美景的和諧統一,更增添了其在歷史和宗教上的重要價值。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藥王山與布達拉宮咫尺相對,清晨在此可以看到第一縷光線照亮布達拉宮的瞬間。)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 世紀吐蕃王朝松贊干布統治時期。17 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在一場持續了30 年的運動中對其進行了重建。之後經過不斷翻新和擴建,布達拉宮有了現在的規模。


布達拉宮位於拉薩河谷中心海拔3700 米的紅山之上,佔地13 萬多平方米。通過「之」字形的上山磴道可以抵達白宮正前方的露天廣場。其中央部分為東大殿,是舉行各種大型典禮儀式的地方。歷代達賴喇嘛的寶座所在地位於東大殿北側,牆壁上畫滿了描繪歷史和宗教主題的壁畫。白宮最頂層是達賴喇嘛的寢宮。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布達拉宮整座宮殿具有典型的藏式風格,外觀13層,實際只有9層。)


紅宮位於白宮西側,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的所在地,宮中也有許多供奉佛像的大殿和經堂。紅宮西側是扎廈,是歷代達賴喇嘛的私人佛堂。布達拉宮建築群的其他重要組成部分還包括南北兩側的廣場以及恢宏的宮牆。這些宮牆由夯土和巨石建造而成,東、南、西三側城牆上均設有宮門。


大昭寺始建於公元7 世紀的唐代。佛教初入西藏時得到了西藏政權的大力支持。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公元631年布達拉宮由吐蕃松贊干布興建時曾有宮殿999 間,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 間。)


傳說,文成公主用來拉著釋迦牟尼塑像的馬車陷入了卧塘湖的淤泥中,卦象顯示此地是龍神宮殿的所在地,只有建造一座寺廟才能鎮住其惡道,於是選擇此地建造了大昭寺。大昭寺始建於公元647 年,並在11 世紀早期進行了首次重建。13 世紀中葉,薩迦王朝統一西藏。此時,大昭寺也得到了一系列的新擴展,包括擴建釋迦牟尼佛殿,建造新寺廟入口等。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布達拉宮是西藏曆代達賴喇嘛居住和舉行政治、宗教活動的場所。)


大昭寺位於拉薩舊城區中心,主要包括一個入口門廊、一座庭院和佛堂,四周環繞著供僧人生活起居的設施以及倉庫。所有建築均為木石結構。


羅布林卡的修建始於1751 年的烏堯頗章。後代達賴喇嘛不斷在此興建亭閣、宮殿和大殿,將其建成了自己的夏宮。很快,這裡成為西藏除布達拉宮之外一個新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位於布達拉宮以西約2 公里的拉薩河畔,包括一個規模宏大的園林以及眾多宮殿樓閣,佔地約36 公頃。它共分為五個部分。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古老的土木結構建築,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規式。)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布達拉宮內安放著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所有靈塔都以金皮包裹、寶玉鑲嵌,顯得金碧輝煌。)

回到拉薩,回到聖地布達拉



(羅布林卡的建造過程,以七世達賴喇嘛興建烏堯頗章為始,十四世達賴修建達旦米文頗章為止,歷時二百餘年。)


「蘭闍」是青島出版集團旗下人文藝術圖書品牌,致力於創造一種融合當代感與現代意味的圖書美學,尋求知識與藝術的相互滋養;關注經典文化、民間藝術、影像語言,關注傳統的當代表達和學術的大眾傳播。所有文字、圖片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更多內容請關注蘭闍微信公眾號:qdlanshe(蘭闍)

您可能感興趣

「回到拉薩,回到布達拉宮」
有人回到了拉薩,我回到了雞廠
魯尼重回埃弗頓,妻子科琳回到故鄉笑開顏!
穆巴拉克:希望薩巴萊塔未來能回到曼城
西域行歌之回到拉薩
滿滿的回憶殺!全景魔獸地圖帶你回到艾澤拉斯
薩摩耶回到雪鄉之後,就嗨了!
梅西笑了!內馬爾走一圈回到巴薩,繼續當小弟
好想回到薩達姆時代,一個伊拉克人的心聲
回到香格里拉,屬於我們的朝聖之旅
布拉格馬拉鬆手記:逆著時光奔跑,我們可以在這裡回到過去
和丈夫回到斯洛伐克,看到了這個東歐國家的日常
波斯尼亞,來到這裡就像是回到了久已嚮往的老地方
曼城眾將已經回到曼徹斯特
回到過去,回不到從前
謝永健:回到地頭,回到生命本源
托尼-亞當斯:只要溫格在,我就不可能回到阿森納
阿格:「很高興能夠回到安菲爾德!」
回到拉薩,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朝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