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摘要我們正在和谷歌合作,6月22號也將開始推出虛擬遊覽。到那個時候,我們將是全球最大的網上博物館。



騰訊文化 宋佩芬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荷蘭國立博物館



有208年歷史的荷蘭國立博物館,目前是全世界最潮的博物館——從2012年10月30日開始,該館把大批藏品的高清無碼圖直接放到網上供人免費下載使用。這一舉措在博物館界前所未有,轟動一時。


2015年,荷蘭國立博物館壓倒盧浮宮和大英博物館,被評為歐洲最佳博物館。「我們所採取的開放政策,讓我們獲獎。」荷蘭國立博物館館長、53歲的藝術史專家裴維(Wim Pijbes)如是說。

他就是作出上述決定的人。2008年,他加入荷蘭國立博物館。當時正逢該館長達10年的閉館重建期(2003-2013),他於是有了大刀闊斧改革的機會。他為博物館開設了網路工作室,重新設計了公共區域,甚至為博物館增加了一家米其林餐廳。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裴維



今天的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博物館?在5月18日的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前,就此話題,裴維接受了騰訊文化電話採訪。以下為採訪內容。


6月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網上博物館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倫勃朗《夜巡》局部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維米爾《倒牛奶的女僕》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梵高《自畫像》


騰訊文化:作為世界十大頂級博物館之一,荷蘭國立博物館的館藏有什麼特色?


裴維:我們有8000件藏品,涵蓋了八百多年的歷史。我們有大量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傑作,如鎮館之寶——倫勃朗的《夜巡》,以及維米爾的《倒牛奶的女僕》、梵高的《自畫像》和蒙德里安等人的名作。


騰訊文化:你在荷蘭國立博物館最重要的變革之一,是把包括上述傑作在內的藏品的高清圖放上網,供人下載和免費使用。為何做出這樣一個決定?


裴維:不論建築、機構本身還是藏品,荷蘭國立博物館都希望全部向世界開放。這是我們的初衷。所以我們在2012年10月首先設立了網路工作室,將博物館數字化。我們或許不是全世界第一個這樣做的,但我們有最先進的科技,在網上有最多的圖片——超過250,000張,每年還在以30000張的速度增加。不是每家博物館都能這樣做的。


騰訊文化:這樣做需要付出多大成本?


裴維:這是很大的一筆投資。荷蘭銀行贊助了150萬歐元,我們一年投資大約100萬歐元。在這個項目上,我們平時有20位專職工作人員,高峰時有25-30位。


騰訊文化: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裴維:網上瀏覽讓你在出發前就先做準備,認識收藏。美術館通常很擠,尤其是在《夜巡》這樣的名作前面——觀眾幾乎無法靠近,更別提看到細節。而透過高科技手段,你能縮放作品,看到肉眼看不見的細節,比如《夜巡》中市長的左眼。我們的網路工作室不僅展示館藏,還鼓勵大眾與作品甚至大眾與大眾的互動。


從風格、藝術家、時代,到「花」「鳥」「鬍鬚」「紅色」等關鍵詞,你可以在網上輸入任何字元,用全新的方式來探索博物館,甚至發掘從不知道的藏品。


騰訊文化:這一舉措在博物館界引起了怎樣的震動?


裴維:有些比較保守的人認為應該索取費用,但這是我們想要的,我完全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


騰訊文化:社會各界的反饋如何?


裴維:非常熱烈。這些圖片的使用率非常高。目前全世界有25萬人使用我們的圖片,有人因此建立了個人化的網路工作室。我們的許多館藏圖片被設計師重新創造,出現在珠寶、書籍、服飾、汽車甚至牛奶盒上。讓我很驚訝的是,我在紐約麥迪遜大街的一個時裝店,看到過我們的藏品圖片被用作服裝的背景,效果非常棒。


騰訊文化:這對你們的參觀者數量有什麼影響?


裴維:儘管沒有辦法提供準確的數據,但媒體的報道讓更多的人知道了我們的藏品。相信有人會為此專門到博物館看原作。我想,參觀者數量應該因此增加了。


騰訊文化:目前大英博物館與谷歌合作推廣虛擬遊覽,遊客可在線瀏覽其4500件藏品。北京故宮也推出了網上游故宮活動。博物館的網路化是否已經是大勢所趨?


裴維:沒錯。我們正在和谷歌合作,6月22號也將開始推出虛擬遊覽。到那個時候,我們將是全球最大的網上博物館。雖然大英博物館已經啟動這個項目,但我們的功能更先進。


互聯網改變了一切,當今社會不再是從上到下的單一垂直結構。我認為參觀博物館和通過科技手段來接觸博物館,兩者應該相輔相成。我們必須通過網路,把館藏的影響力延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我們的網路工作室讓你有下載、編排、剪接圖片等的自由,非常合乎 「自己動手」的時代精神。



與世界名廚合作設計博物館餐廳的菜譜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荷蘭國立博物館展廳



騰訊文化:2008年你加入荷蘭國立博物館時,恰博物館10年閉館重建的階段。當時你對荷蘭國立博物館的設施做了什麼改變?


裴維:對於荷蘭國立博物館,我持「三個開放」的政策:建築開放、員工態度開放、藏品開放。


我剛上任時,整修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和挑戰,比如必須嚴格遵守建築法規。我自問必須從哪裡下手,人們又是怎麼開始參觀博物館的。後來我想,參觀博物館不是從買票進門開始,而是從參觀者的頭腦中開始的。我開始到處考察機場、劇院、音樂廳、博物館和美術館等公共建築,尋找能用在荷蘭國立博物館身上的好樣板。


我發現,最好的樣板是倫敦的泰特美術館新館:它的建築像個要塞,很吸引人。外面的綠地讓建築顯得柔和,巨大的入口處總有令人矚目的藝術品可免費參觀。泰特美術館還打破了一般美術館按年代與風格排列的方式,將館藏按主題來分,比如「製造痕迹」「公民與政權」「物質世界」,而不是按「立體派」「超現實主義」這些名詞來分,讓公眾更容易理解。泰特美術館改變了周遭的環境,吸引的不僅僅是藝術愛好者。那裡的工作人員也十分友善。


有鑒於此,我們花了很多心思設計荷蘭國立博物館的花園,讓它從外面看就可以吸引大眾。花園中有個巨大的棋盤,民眾可以到此玩耍甚至約會。我們還邀請丹麥藝術家傑普·海因(Jeppe Hein)設計了噴泉。


另外,我們還開了一家米其林一星級餐廳。我們與世界著名的廚師合作,讓他們為我們設計菜譜。最近和我們合作的是南非廚師瑪戈特·簡(Margot Jane),下一位是旅居新加坡的台灣廚師江振誠——不僅博物館,連餐廳我們都是向全世界開放的。有人甚至專門為美食而來。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荷蘭國立博物館餐廳



再說到態度的開放。我非常強調員工要友善。我們牆上的標註是簡短易懂的——考慮到觀眾在站著看,它們一般不超過60個字。我們將作品的標題放在藝術家的名字之前,因為我們認為,讓觀眾理解作品的內容更重要——這在博物館界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們還將同時代所有的藏品放在一起,在同一個展廳內,你可以同時看到當時的繪畫、雕塑、瓷器和傢具。


騰訊文化: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開放程度呢?


裴維:我們的博物館全年開放,包括聖誕與新年。博物館的中庭、花園、書店與咖啡廳,不用買票就可以進入。


騰訊文化:博物館還做了哪些吸引遊客的嘗試?


裴維:我們將最重要的作品集中在「榮譽展廳」(the Gallery of Honour)中展出,並為遊客特別安排亮點導覽。遊客可以下載博物館APP,選擇上面建議的不同路線參觀。多語種的電子導覽信息也可免費下載。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荷蘭國立博物館榮譽展廳



騰訊文化:如何吸引年輕一代?


裴維:我們讓18歲以下的少年與兒童免費入場。我們發起了在館內模擬繪畫的活動,為青少年設計不同的導覽與學習項目。我們還使用社交媒體對外傳播。



在全球化時代保持開放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古典名畫前的服飾展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荷蘭國立博物館展廳



騰訊文化:有些經典博物館並不重視當代藝術,但荷蘭國立博物館近年來不斷增加當代藝術的收藏與展覽,這是為什麼?


裴維:我們很早就開始注重當代藝術。1808年,荷蘭國王路易·拿破崙要求將皇室收藏從海牙遷移到阿姆斯特丹。當時他就提出,當代活躍藝術家的作品也必須被納入博物館展出。


為了讓古代大師的作品與現代生活結合,我們邀請當代藝術家來辦展。我剛加入荷蘭國立博物館時,就邀請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從館藏內挑選作品,為他的鑽石骷髏頭醞釀氣氛。他從我們的古畫中挑選了與虛榮、青春與死亡有關的題材,與他的骷髏一起展出。這個展覽吸引了大量民眾,大家排起了長隊。不久前,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也在掛滿了17世紀傑作的「榮譽展廳」內展出了自己最新的作品。


為了讓東方與西方、新與舊混合,我們經常組織不同時代的館藏展出,比如將印度教的濕婆與印度當代藝術家蘇波·古普塔的摩托車同時展出。即使是我們最荒涼的樓梯間,都因為荷蘭工作團隊Studio Drift的當代裝置成了參觀熱點。這證明了當代設計的影響力。


騰訊文化:2015年,荷蘭國立博物館舉辦了《從亞洲到阿姆斯特丹:黃金時代的異國風華》展,展出了有關中國的部分藏品。這個展覽有什麼反響?


裴維:非常成功。它是我們與美國塞勒姆市艾塞克斯博物館合辦的,目前巡迴到美國,會一直展到今年的6月4號。


在歷史上,荷蘭與亞洲有密切的聯繫,許多藏品都是過去的貿易留下來的。這個展覽展出了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國家的藏品,十分多樣化。



歐洲最佳博物館是怎樣煉成的


荷蘭國立博物館藏觀音像 公元1100-1200年



騰訊文化:目前你們和中國的博物館有哪些合作?


裴維:我們正在籌備2017年的中荷建交45周年慶。去年我們出版了《絲綢思路:從1600年開始的中國與荷蘭》一書, 前言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寫的。現在我們正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出此書的中文版。


騰訊文化:在你看來,今天的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博物館?與過去相比,國立博物館應該如何應對時代的挑戰?


裴維:大多數國家博物館都是19世紀由上到下建立、標示品味的公立機構。但現在它們在吸引新的遊客時,必須在對待群體與個體的方式中找到平衡。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觀眾可能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不同的接待方式。博物館不能只有單一的信息傳達渠道,必須接受新事物,保持開放的態度。


國立博物館當然必須持續展示本國的文化精髓,但我們也要跟上時代。博物館的觀眾正尋求不同方式的參與,網路正好為他們開放了更多的對話與討論空間。要讓他們覺得我們的收藏屬於所有人,「所以這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博物館」。



關注騰訊文化「華文好書」微信ihaoshu233並在後台留言,我們將送出5張荷蘭國立博物館的精美明信片。明信片會從荷蘭國立博物館寄出。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您可能感興趣

「紙片」彎成博物館、「拱門」做成圖書館?這是建築界怎樣的奇觀
非洲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是糧倉改建的
成都博物館擷英
這裡,將成為南京最特別的博物館!
這萌物火了——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讓走進博物館成為一種習慣
時評:讓博物館成為壯美的文化景觀
成都博物館館藏精美文物
凱特王妃現身倫敦博物館,穿著驚艷成「藝術品」
自來水匯成的博物館
國外的博物館是怎樣賺錢的?
趣味博物學:用花卉做成的鐘錶
帶你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最佳全攻略
帶你逛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最佳全攻略
讓博物館成為「民眾的大學」
揭秘全球最大毒梟老巢 現金堆積成山又是博物館動物園
這才是真正的「泡」博物館
這些博物館 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
怎麼讓你變身成藝術鑒賞博物館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