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舉動讓中國很暖心:來自非洲之角防地雷秘笈竟讓美軍很惱火
十九世紀未,德國人製造出第一輛汽車,從而汽車成為現代社會的標準了,它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必要不可的工具,自然更要用於戰爭,早年即想用於作戰,於是造出裝甲汽車,可惜隨後的二戰中,裝甲汽車被證明無法適用殘酷的戰爭環境,僅小型輪式裝甲車做為偵察工具得以繼續發展。
冷戰之後,裝甲汽車再次復興,成為執行巡邏、警戒等任務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不過戰場環境很快發生了變化,人們發現僅能防禦各種步槍等武器的射擊還不行,各種地雷、爆炸物成了主要的威脅,原有的裝甲汽車其實就是在汽車底盤上,加裝武器,配上裝甲,基本結構沒變,根本就沒有考慮對地雷、爆炸物等的防禦問題。
這一問題很快促使人們採取得動,那就設計與製造了新型裝甲汽車:防地雷反伏擊車,一種可以為士兵提供抵禦地雷、簡易爆破器材和其他威脅的改進防護的戰鬥用車。
南非為最早從事相關研究的國家之一,也是成果最大的國家,所以當美國人發現有此類需求之後,直接從南非引入了技術,生產出自已的防地雷反伏擊車。最初計劃生產4100輛,後來把需求量猛增至2萬輛以上。
中國原本並沒有對此類車輛的需求,國內根本用不上這東西,只是中國參與國際維和的單位似乎對它有一定的需求,同時國際市場也同類需求此類產品,這就是有研發的必要,於是在2010年時,我們直接向南非引進了相關技術,不是因為我們研發不出來,而是要節約時間與成本。
由於引進的技術,到了2012年時,中國即完成國產防地雷反伏擊車,稱為:CS/VP3型。全車車身長約7.5米、高2.9米、寬2.6米,真是一個傢伙,總重達15噸。它配備一台柴油發動機,最大公路時速為10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超過800公里,它的車體底部採用傳統的v型船體設計,可抗含8公斤TNT的反坦克地雷,車輪部位可抗16公斤TNT炸藥的爆炸威力。標準型號車體可防禦普通7.62毫米子彈的攻擊,還可根據需要增加外掛裝甲。不過該車在國內毫無需求可言,僅能出口。
這次從南非引進相關技術,不管這麼說,都算中國從非洲國家引進的軍事技術,這是非常少見的事。而且南非的態度不錯,給人一種相當暖心的感覺:索價真不高,這防地雷反伏擊車技術怎麼也算是秘笈吧,可是它加上11輛整車及部件等的價格折算成美元不足600萬,既便技術白送,每輛車單價為50幾萬美元。
這讓美軍很惱火,當初簽合同時,美軍方採購單價約50萬美元,可是後來公布的報告中顯示實際價格變成了100萬美元,2012年時,美軍更宣稱總花費為450億美元以上。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這一舉動讓中國很暖心:防地雷秘笈竟讓美軍很惱火
※起底俄羅斯火箭軍:有這樣一支軍隊難怪美軍不敢對其輕舉妄動!
※第一竟然不是中國?那誰會是美軍眼中的最強陸軍?
※美國想對這個核大國動手?駐德美軍演習曝光,不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俄羅斯軍火大受追捧或將超越美軍,這一切都要感謝中國?
※怪不得美軍一直不敢動手:原來這一護國神器令其不敢太放肆
※美軍在亞太一刻也沒閑著,各種軍演始終以中國為目標!
※怪不得美軍不敢動手:這一護國神器令其不敢太囂張
※越南戰爭中的美軍,這些圖片看著讓人氣憤又心疼
※「來自正義的怒吼」讓美軍都「自愧不如」的我國「超強火炮」
※失去軍心,不得人和,這才是越戰中美軍失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些導彈使中國有底氣不懼任何國家挑釁 美軍也無話可說
※美軍一直將這中國武器當作眼中釘,自己造不出來更別說防禦
※這國航母離奇幹掉自家和美軍兩戰艦,最終幫中國大忙
※二戰時前線的德軍都吃什麼?遠沒有美軍好,其中非洲軍最慘
※美軍越來越頻繁的在柬吃閉門羹,這是由於「柬戰略重心轉向中國」嗎?
※美軍趾高氣昂的來到非洲,很快德國人給他們上了一課
※一些美軍都不敢看的照片,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軍人
※解放軍究竟做了什麼,竟讓美軍大呼其為「最野蠻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