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相比承認市場經濟地位,中國更在意歐盟終止「替代國」做法

相比承認市場經濟地位,中國更在意歐盟終止「替代國」做法

相比承認市場經濟地位,中國更在意歐盟終止「替代國」做法
歐美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頑固態度,反映出歐美主導全球貿易規則與標準、應對中國和新興國家崛起的戰略考量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張偉 發自北京 近日,歐洲議會為迎合遭遇困境的鋼鐵、陶瓷和紡織等行業的利益團體,不顧中國沒有傾銷上述產品的事實,也不顧中國市場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任性」地通過了一項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決議,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一消息引發國內輿論關注和熱議,各種聲音和觀點交織。
當今時代,如何理解「非市場經濟體」這一始於冷戰時期的概念?中國和歐盟各自有何訴求與考量,關鍵分歧在哪,該如何化解?中歐關係又可能受到哪些影響呢?

既不願承認市場經濟地位,也不願終止「替代國」做法
針對歐洲議會的決議,中方重申一貫明確的立場,即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規定,世貿組織成員應於2016年12月11日終止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做法。
按照「替代國」做法,歐盟在確定傾銷幅度時,可以不以中國實際成本數據為依據,而選擇一個市場經濟第三國或進口國的同類相似商品價格。對歐盟來說,「替代國」演算法留有很大的操作空間,利於其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以及確定更高的傾銷稅。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不斷要求歐盟早日承認我市場經濟地位,背後一大訴求就是消除「替代國」做法的不利影響,促進貿易公平。
中方當前主張,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和「市場經濟地位」是有區別的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無論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作為世貿組織成員,都有履行相關法律的義務,即終止「替代國」做法。
實際上,世貿組織並沒有衡量一國是否為市場經濟國家的統一標準,只有部分成員的國內法對於何謂市場經濟體有著單邊定義和標準,其中就包括歐盟。
對於中方要求終止「替代國」做法,歐盟機構和成員國內部有著不同聲音,一定程度上透露出歐盟糾結的心態:一方面不願違反國際法規,但另一方面又不甘罷休,聲言要進行所謂的「貿易防禦」;一方面看到了中歐經貿合作的大勢大局,但另一方面又想藉助一些歧視性規則,維持貿易保護主義做法。
雖然有歐盟高官傾向於認同中方立場,比如歐盟貿易委員塞西莉亞·馬爾姆斯特倫今年3月稱各方「對於中國解釋的質疑更少」,但歐盟更多地把重點放到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而在是否如期終止「替代國」做法上態度曖昧。
一些反對者聲稱,由於中國不能完全達到歐盟的「市場經濟標準」,歐盟不能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而歐盟反傾銷條例明文規定,對非市場經濟體實行「替代國」做法。

歐盟面臨的三種選項
按照決策程序,歐盟委員會正全面評估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定於今年下半年給出正式意見,供歐盟機構和成員國批准。
對於歐委會決策中會考慮哪些因素,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說,歐盟會基於法律、成員國和行業利益、外部影響等三個層面作出決定。
首先,在法律條文中尋找利己的解釋和操作空間;其次,平衡成員國立場和照顧鋼鐵、紡織和光伏等行業的利益;再次,與美國、日本等其他沒有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發達國家協調立場。他說,歐盟希望把這一問題歸於法律和技術層面,但實際上,其政治影響不容忽視。
馬爾姆斯特倫之前在講話中表示,歐盟主要面臨三種選擇:一是維持現狀,但可能因此在世貿組織引發爭端以及影響中歐關係;二是改變「替代國」做法,在不設額外條件的情況下,考慮把中國移出「非市場經濟體」清單;三是在改變「替代國」做法的同時,修改反傾銷條例,以便應對日後「中國市場的價格扭曲」。
從言語中判斷,她本人似乎傾向於第三種方案。歐洲議會也在決議中強調,在中國滿足歐盟關於市場經濟地位的五個標準前,中國對歐出口仍應按照「非標準」方式對待,即在對中國商品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過程中,仍應評估中國商品的成本和價格是否是市場價格。
有專家猜測,歐盟可能改變「替代國」做法,轉而使用一種「混合搭配法」,即宣稱某些中國公司或產業具備市場經濟條件,而另一些不具備。對於不具備的公司或產業,歐盟可以繼續使用「替代國」計算方式。
中國社科院歐洲所的黃萌萌認為,「非標準」方式具體內容尚不清楚,是否符合世貿相關規則有待觀察,下一步焦點是歐盟委員會是否會修改反傾銷基本條例。
她認為,歐盟2015年貿易政策主張繼續以反傾銷等工具反對不公平貿易,並且堅持推進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即「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無論是TTIP,還是歐美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頑固態度,都反映出歐美主導全球貿易規則與標準、應對中國和新興國家崛起的戰略考量。

錯誤言論攪渾和誤導輿論
隨著決策逐漸進入關鍵時期,歐洲各方利益代表開始陸續出場發聲,其中一些言論明顯存在誇大和歪曲成分,攪渾和誤導了輿論。
一是認為如果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無異於單方面解除歐盟對中國的貿易防禦,中國商品將充斥歐洲市場。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經濟室主任陳新認為,即便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仍可以根據世貿組織規則進行正常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只不過在取證和確定傾銷成本時操作更為複雜,反傾銷稅可能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貿易摩擦大約只佔中歐貿易總額的2%。當前在歐洲輿論上發聲的只是少數群體,但媒體報道放大了其實際影響。相比之下,從中歐貿易中受益的大多數因為與此事直接關係不大,往往選擇沉默。
另外,在當前歐洲不少國家經濟不景氣、社會矛盾突出的情況下,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難免成為歐洲當前困境的受害者,變成不少政客抹黑和攻擊的對象。
二是認為給予市場經濟地位,只會讓中國得利,歐洲利益受損。
事實上,中歐貿易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如果中國出口到歐洲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價格更低,也有利於歐盟當地的公司。即便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也承認這點,主張決策之前進行全面的利弊分析。
有專家認為,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歐盟實際影響有限,而且從長遠角度來看,符合中歐貿易發展的趨勢。對於歐盟來說,放棄貿易保護主義心態,更新陳舊觀念,可以促進中歐貿易,最終獲得更多利益。
三是把「市場經濟地位」這一陳舊概念當成政治籌碼,用與中國討價還價。
「非市場經濟地位」這一概念始於冷戰時期,由其衍生出來的貿易保護措施,特別是「替代國」做法一直飽受爭議。
而且,在一些西方國家設定的語境下,「非市場經濟體」「市場經濟地位」這兩個概念似乎變成兩頂帽子,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戴在其他國家頭上,成為其是否實行市場經濟的象徵。按照這一邏輯不難理解,歐盟為何早在2002年就承認俄羅斯的市場經濟地位,而俄羅斯直到10年後才加入世貿組織。然而,這種象徵完全超出「市場經濟地位」概念應有之義。
陳新認為,歐盟本身對於國家沒有所謂的「市場經濟標準」,只對於行業存在標準。中歐之間商談的是所謂「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因為在以往談判中,歐盟已經部分對一些行業或企業「破例」,只要它們能夠證明自己符合歐盟相關標準,就能享受市場經濟待遇。

中方更在意歐盟終止「替代國」做法
針對歐盟可能作出的決定,黃萌萌提出,中方現階段沒有必要太過在意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更應把重點放到要求歐盟終止「替代國」做法上,逐步從實際操作層面消除或改變對自身不利的國際規則,構建公平的國際貿易環境。
正像外交部長王毅16日在北京與來訪的法國外長艾羅舉行會談後共見記者時所說,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與履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是沒有關聯的兩碼事,不能人為將兩者混為一談,甚至彼此掛鉤。當年《議定書》第15條明確規定,世貿組織成員應於2016年12月11日終止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做法。這是世貿組織所有成員都應遵守的國際條約義務,不取決於任何成員的國內標準。
相信在21世紀的今天,面對開放還是保守、守信還是違約,歐盟也一定會作出明智和正確選擇。中方的要求明確、簡單而又合理,那就是5個字:請遵守承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先驅導報 的精彩文章:

美日「廣島之戀」引發中韓輿論不滿:「安倍什麼時候來南京?」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前,中國外交火力全開打響反擊戰
吳士存:誘使域外大國脅迫中國南海就範成周邊國手段
克魯尼為希拉里籌款,「綠巨人」為桑德斯站台:好萊塢迎來大選季
法國再次延長緊急狀態以確保歐洲杯和環法自行車賽事安全
您可能感興趣

歐洲需為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懺悔」
歐洲拒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不必太擔憂
市場經濟地位,中國也應對歐洲說「不」
震驚:歐洲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竟然是美國背後使壞
龍永歐盟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反全球化的」
三個國家爭奪地盤,爭先求中國承認合法地位,還自稱是中國後裔!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 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美國終於承認輸給中國:地位已經保不住了!
外媒:歐盟若不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歐企恐反受其害
法媒:根據WTO原則,應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日本正式宣布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歐美日不敢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隱藏了如此多的秘密
歐盟拒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外媒稱歐企擔心「龍的報復」
歐美阻撓中國獲市場經濟地位 憂貿易競爭難敵中國
美歐日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還能愉快地賺錢嗎?
要學歐美耍無賴?日媒:安倍政府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外媒:歐洲議會投票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國運 中國成功令美國讓出世界霸主的地位
歐洲議會拒給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專家:需找准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