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唯一一個「兒子」,在基層工作了一輩子
周恩來總理的一生,無論從人格還是功業上都堪稱完美,但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裡,周恩來還是有一個遺憾的,就是沒有留下親生的子女。
當然,周總理本人對這個看的很淡。曾經有人跟他說,你們倆沒有孩子太遺憾了,但周總理很坦然地回答說:「誰說沒有?我們有十幾個呢!」
總理說的十幾個孩子,自然是指他和鄧穎超收養或是撫養過的孩子們。不過,這些孩子雖然都叫周恩來和鄧穎超為「周爸爸」和「鄧媽媽」,但很多人實際上還算不上養子、養女,周恩來親口承認的養子、養女共有四個。
其中,養女孫維世大家都不陌生了,還有兩個養女:葉挺的女兒葉揚眉、諶志篤的女兒諶曼里,分別在1946年和1945年遇難,沒有等到建國。另外,周恩來還有一個唯一的養子,叫王戍。
王戍跟孫維世等三人都不同,不是烈士的孩子,而是周恩來的一個親戚:王戍的奶奶是周恩來的姑媽,也就是說,王戍是周恩來的表侄。
1939年3月,周恩來回紹興老家祭祖,一起去的就包括王戍。王戍當年剛17歲,正是熱血青年,對錶伯周恩來非常崇拜,也夢想著去參加革命,這次親眼見到表伯,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全程都緊緊地跟著周恩來。
(圖:周恩來與王戍父子合影)
祭祖結束後,王戍鼓起勇氣向周恩來表達了自己想去參加革命的強烈願望。周恩來看著他瘦小的身子,說:「你年紀還小,應該上學讀書,等長大了再參加革命也不遲。」
王戍畢竟是個孩子,一聽表伯拒絕了,立刻眼淚就下來了。
周恩來看他難過的樣子,也有點不忍心,就笑著說:「幹革命不分早晚,只要有心,做什麼都是革命。這樣吧,我收你做義子,怎麼樣?」
王戍一聽這話,立刻又笑了,連聲說好。
王戍的父親王貺甫也是一位開明之士,就拉著王戍,給周恩來鞠了三個躬,算是完成了收養的儀式。周恩來也很高興,還給王戍寫了一幅字:
乘長風破萬里浪
慕向表侄義兒
周恩來
其中,「慕向」就是王戍的字,周恩來從此就稱他為「義兒」,也是周恩來一生中唯一一個正式的養子。
後來,周恩來又給王戍寄了一張自己穿著軍裝的照片,鼓勵他好好學習,以後為國效力。
第二年,因日軍進了紹興,王戍跟著父親一起去了福建,並於1945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又回到福建工作。
新中國建立後,王戍得知義父成了新中國的總理,非常興奮,就給義父寫了好幾封信,但可能是因為周恩來實在太忙,王戍一直都沒有收到回信。
(圖:晚年的王戍)
不過,王戍的父親在建國後見過周恩來,周恩來向他表達了沒給王戍回信的原因,一是因為自己的身份特殊,需要避嫌,給廣大幹部們做個榜樣;二是也希望王戍能安心做事,用自己的能力取得進步。
王戍牢記著義父的教誨,在福建教育崗位上工作了一輩子,始終都沒有跟別人提起過自己跟周恩來總理的關係。直到王戍退休後,紹興市委才挖掘出了這段故事,人們這才知道,原來周恩來還有一位養子。
2008年時,86歲的王戍對記者說:「義父離開我們30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高風亮節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上,他的教誨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周恩來的「兒子」在基層工作一輩子,從未提過周恩來
※周總理那個不為人知的「兒子」盡然在基層工作了一輩子
※有這兩種思維的人,活該在基層干一輩子
※基層工作的小兒四年回家過一節!一位父親的肺腑之言!
※8年買一房, 基層拼搏的我, 有了一個溫馨的家
※有一群人,他們是銀行基層
※來年輕人,給你一個了解基層和基層幹部的機會……
※他們都是各個基層單位精英戰士中百里挑一的
※別把每個孩子都當書法家培養——來自一位基層書法教師的吶喊
※基層「筆杆子」要的幸福在哪裡?
※首相梅姨下基層,敲了6個門一個都沒敲開,這過程,簡直大寫的尷尬……
※基層公務員是這個樣子的
※一步一腳印,在基層實現不平凡的夢想——張娟
※四大名著中最實用的兩個字:宋朝一基層幹部靠這倆字通吃黑白兩道
※爆笑GIF圖:姑娘,他只是一個基層的執行者,你幹嘛為難他呢?
※一個苦逼基層醫生的首套住宅裝修記錄(一)
※這才是真正在基層部隊里工作過的人!
※雖然我們老說,基層的工資真的沒多少。是沒有多少,他們一年,我們可能只要幾天。
※劉備從基層提拔的一名小將,去世的時候,劉備為他徹夜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