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揚言用這款導彈打中國戰機,解放軍笑了
越南媒體5月11日爆出一條「勁爆」消息,稱其防空部隊目前約有30個營裝備俄制的S-125-2TM導彈,並稱依靠這種導彈與俄制S-75、S-300構成了越軍的「強大」防空網,「能有效攔截中國蘇-30、殲-10A/B、殲-11B/D戰機,使得中國反輻射導彈無法使用,武直-10不能實施近距攻擊。」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本文解讀。
薩姆3防空導彈
S-300大家常聽到,那這S-125-2TM是什麼東東?S-75又是何方神聖?其實,這倆貨都是「老相識」。S-125是俄文的編號,按照西方的序列其代號是SA-3,也就是俗稱的薩姆-3,代號「果阿」。沒錯,就是該型導彈,1999年在科索沃戰爭中擊落美國F-117隱身戰鬥轟炸機。不過,當時南斯拉夫聯盟使用的是捷克製造的P-18遠距離搜索雷達(也是一種老產品),採用的是游擊防空戰術(突然開機、打完就關機,怕美國的反輻射導彈)。所以說,擊落F-117「夜鷹」的功勞還不能全算到薩姆-3頭上。
中國空軍殲10戰鬥機
至於S-75,則是一種更老的產品——薩姆-2防空導彈,西方代號「導線」,俄羅斯代號是「德維納河」。這是蘇聯第一代防空導彈,也是第一種野戰地空防禦系統的核心裝備。不過,S-75確實老了點。在中國,其改進型號被稱為「紅旗-2」。中國軍隊1959年用這種導彈打下美製RB-57D的時候,越南可能還不知道薩姆-2為何物呢。直到1965年7月24日,美空軍一架F-4C戰機被越軍發射的SA-2導彈擊落,標誌著此前一邊倒的美軍空襲行動的優勢局面發生逆轉。
中國空軍殲11戰鬥機
然而越南媒體似乎不管這個,其稱「越軍裝備的升級版S-125-2TM是相關製造商對S-125M改進項目的最新成果,導彈的毀傷性、抗電子干擾能力得到提高,機動性更強。」另外,越媒稱其製造商是一家白俄羅斯軍工企業,經查就是杰特拉埃德爾科學生產聯合體(Tetraedr)。2011年,這家公司派出大批技術人員趕赴越南,幫助後者將該國裝備的大批(約40個營)S-125導彈升級改進為S-125-2TM。
越媒稱,該型導彈目標探測距離達100千米,最大探測高度25千米,打擊距離35千米,抗干擾能力達到2.7千瓦/兆赫,作戰部署時間縮短至20分鐘。這些數據顯然來自蘇俄早期的宣傳冊,還是亞洲版本。在對波蘭等東歐國家的數據,探測高度這一項,變成了18千米。看來,對於更懂行的歐洲人,數據也保守一些。
至於越方聲稱「對戰鬥機殺傷概率85%至96%、對直升機殺傷概率從40%提高至80%、對巡航導彈殺傷概率從30%提高至85%」,也是噱頭。簡單說,防空領域的作戰規則是:為了保證毀傷,通常採用「雙彈單目標」的攔截機制。提高命中率,多發射導彈也可以。而且,越方的數據瑕疵太明顯。尤其是攔截戰鬥機一項,居然把俄方宣傳冊里「果阿」的數據(85%)和S-300的數據(96%)拼在一起。當然,對於1961年服役的蘇聯第二代防空導彈「果阿」老爺爺來說,這種「化妝」的確能讓其顯得年輕。
※這架戰鬥機被譽為空中堡壘,被導彈打中仍能返航,很受眾國青睞
※美幻想用電磁炮打中國航母,那解放軍的真實水平如何?
※英國稱這一戰機能吊打中國海軍,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軍隊自稱可以打中國三個師,卻被解放軍狠打臉!
※反導標準3變身彈道導彈,都是為了打中國彈道導彈
※美軍忽悠中國沒辦法打中航母,解放軍隨即曝出殺手鐧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十條殺令:聽得越兵膽顫心驚!幾十年內不敢打中國注意!
※小國揚言要攻打中國,此國威脅敢打就滅掉它,還要出兵保護中國
※這個軍隊號稱可以打中國三個師,卻被解放軍打的支離破碎
※美軍眼中它是專打中國命門的殺手鐧,一分析和解放軍剛剛平起平坐
※這個軍隊號稱可以打中國三個師,卻被解放軍打成殘廢
※越南為什麼在中國進行抗美援越後,勝利後越南又要打中國呢
※為何射向美軍艦的中國反艦導彈沒打中?真相「騙」過了所有人
※中越戰爭內幕:蘇聯為何幫著越南打中國?
※這非洲小國夠意思 放話:誰打中國 我滅誰!
※英軍官回憶八國聯軍:打非洲的武器打中國也一樣管用
※非洲一國說要攻打中國,結果另一國不樂意了,稱敢打就先滅了你
※曾叫囂出兵一千攻打中國 如今這國卻攤上大事了
※一小國叫囂攻打中國,另一小國稱敢打就滅掉它,還要派兵保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