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德寅:用泥土塑說咱老北京

吳德寅:用泥土塑說咱老北京

吳德寅:用泥土塑說咱老北京



窩脖兒

吳德寅:用泥土塑說咱老北京



野茶館


這件具有代表性的《窩脖兒》表現的是一名人力搬運工用一塊一米見方的木板、一條軟繩和一根木棍當簡單的運輸工具,把乘運的物品碼放在木板上,用軟繩捆綁,肩上馱著立櫃、箱子等。據說這是由旁人幫助將物品放在搬運人的肩頸上,低著頭在運送的路上不能停歇、不能抬頭,因此而取名叫「窩脖兒」。

說起野茶館,總是讓人不自禁地想起老北京人喝茶的文化。野茶館一般開在城外,這種茶館很是常見,如:永定門外、西直門外、阜成門外、朝陽門外等。野茶館非常簡陋,沒有字型大小,土屋兩三間,土屋外的空地上支個布棚或用籬笆當圍牆,茶具都是粗瓷粗碗。喝的茶大多是「滿天星」(碎末),好的就是高碎了。主要是給一些趕路的和拉貨車的人們納涼解渴、歇腳之用。


日前,在由北京發展基金會主辦,方格名家承辦的北京文化藝術大講堂上,北京民間玩具泥塑工藝大師吳德寅通過講述和展示泥塑人物,活脫脫地再現了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風俗圖景,老北京各行各業的「小人物」形象浮現在人們面前,透著些許淳樸、懷舊和溫馨,人們彷彿又聽到了那走街串巷,鬃繩翹扁擔五花八門的吆喝聲。


泥塑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從新石器時期以來中國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從漢代墓葬中發掘出的陶俑、陶獸等物品充分說明了民間泥塑藝術的社會地位。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雕塑聖手的楊惠之就是唐代傑出的代表,有「道子畫、惠之塑」的美譽。到了宋代,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泥塑開始趨向於平民化,更貼近生活。元代以後的泥塑藝術仍然流傳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而且由於各地區的文化差異以及原料的不同,形成眾多流派,其中著名的有:無錫惠山泥塑、天津泥人張泥塑、陝西鳳翔泥塑、河北白溝泥塑、山東高密泥塑、河南浚縣泥塑、淮陽泥塑和北京泥塑。


吳德寅介紹,泥塑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彩色泥塑,另一類是素泥泥塑。天津泥塑、無錫泥塑等多以彩色泥塑為主。老北京泥塑是以素泥泥塑為主,既有誇張也有寫實、抽象與具象相結合。從小在胡同長大的吳德寅更鐘愛老北京的古樸與悠閑。他認為,老北京的風俗市井文化,用素泥泥塑這種民間藝術形式來表現尤為貼切,更能體現出它的京味兒。


泥塑的製作是以黏泥土為原料,手工捏制而成。從事老北京風情泥塑創作多年,吳德寅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製作風格及特點。他採集京東高山紅黏土,經過水洗、澄漿、去渣、保濕、儲存等特殊工藝,將原泥料製成後備用。使用前再經過捶打、摔、揉等方法使泥熱化,增強泥的可塑性。在製作過程中,根據不同部位的特殊需要,還要加入沙、麻、纖維物、水性黏合物等,這樣使作品堅固持久,不易破碎。之後通過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出形象,晾乾後再作防水處理。

「看似簡單,其實捏泥人講究寫意,跟國外的雕塑不一樣,不是規整地按照實物的比例一五一十地做出來,而是講究神似,將人物的神態意象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融入的是創作者的情感和靈魂,這個需要長時間的醞釀。」吳德寅說。


吳德寅的作品多是市井人物泥塑,表現了老北京各色人物、五行八作:商販、店主的伶俐;車夫和靠力氣吃飯人的辛苦;藝人的艱辛;王公貴族的奢華。《老北京風俗泥塑——舊京三百六十行》是吳德寅的代表作品。它通過立體的形象展示了老北京交通、娛樂、商市、飲食、風情等,從中可以看到那時人們的衣著打扮、音容笑貌。吳德寅說:「我做這些三百六十行『小人物』,通過他們體現出深厚的文化背景,同時賦予了民間京味文化的靈魂。這不僅僅是一種懷念,他們不可能出現在現今的北京大街小巷,但是我用泥塑重現他們樂觀、溫暖、誠信的品質,這是非常值得現代人深思學習的。」


如果說,有人用筆墨記錄著歷史;有人用色彩展現著歷史;有人用音樂謳歌著歷史,那麼,吳德寅則用一把土、一雙手再現了老北京的市井文化,是「用泥土塑說咱老北京」。

您可能感興趣

鄧柯:訴說泥土的聲音
中醫可用泥土治病有奇效:「黃土湯」與「井底泥」
南帆:泥土哪去了
山林間濕潤的空氣與泥土的芬芳
一日禪:福報之樹,永遠紮根於善良的泥土中
電影《泥土之界》首映禮 「英版郭采潔」穆麗根笑出褶
「美巢裝飾」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享受陽光和泥土得芬芳
黃河泥土捏活了「泥猴兒」
九寨溝強震火花海毀了!《神鵰》湛藍湖景變白灰泥土
用泥土、青銅和玻璃鑄造的生命奇蹟!
【極 簡 禪】荷花與泥土
男子鑽進泥土裡:撈出的東西令人羨慕!
中國古建築,古樸的風,泥土的香
實拍農村姐弟在田裡抓魚,大魚在泥土裡亂鑽!
齊白石的山水畫飽含著家鄉的泥土氣息,清新而華滋、深厚而通俗
趙麗穎剛出道時的村姑照曝光,泥土氣息十足
侵華日軍回國,為啥非要帶走南京10壇泥土?原來有大用途啊
南非大象鼻子捲起泥土猛噴偷食犀牛:別想跟我搶食!
侵華日軍回國,為啥非要帶走南京10壇泥土?原來有大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