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用民族音樂母語講好中國故事

用民族音樂母語講好中國故事

——訪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趙季平


並不是用一兩件民族樂器演奏就是民族音樂,民族音樂最根本的是用民族素材,用以表現民族的心理素質和精神風貌。我們要寫出優秀的音樂作品,關鍵在於要用中華民族自己的音樂母語和世界交流。這個音樂母語,我認為就是中華民族自己的音樂文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了一方的音樂。深入民間生活,了解民族傳統、民俗文化,做好周密的案頭工作,才能用民族的語言創作出優秀作品,才能用生動的民族音樂作品弘揚中國文化,讓中國的老百姓喜歡,也讓全世界的老百姓喜歡。感受每一方土地養育出來的文化,那種遼闊和深邃可以不斷促發我的靈感。「技術技法」和「深入生活」,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在音樂創作上,趙季平是一位多面手,而且一向高產。無論是民族管弦樂、交響音樂、合唱、歌劇、舞劇,還是戲曲音樂、影視音樂,以及各類歌曲,他幾乎都是以民族傳統音樂為基調,善於運用民族樂器、傳統戲曲及民歌的元素,傳達出自己的音樂個性和風格。近日,筆者就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與教育專訪了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西安音樂學院原院長趙季平。


馮巍:改革開放這30多年,中國與世界在音樂方面的學習交流,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和方式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作為一位從黃土地走向世界的音樂家,您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創作就展現出貫通中西的藝術追求。您認為,民族音樂在中國今天的音樂創作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趙季平:民族音樂的概念要清楚,不一定民族樂隊演奏的就是民族音樂,交響樂隊演奏的就不是民族音樂。比如,《黃河大合唱》就是交響樂隊表現中華民族抗擊法西斯侵略的一部大型交響合唱作品,它一樣表現的是中國精神。樂隊是一個工具,鋼琴是工具,二胡也是工具。並不是用一兩件民族樂器演奏就是民族音樂,民族音樂最根本的是用民族素材表現民族的心理素質和精神風貌。我們要寫出優秀的音樂作品,關鍵在於要用中華民族自己的音樂母語和世界交流。這個音樂母語,我認為就是中華民族自己的音樂文化。


中央現在也提出來要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國內音樂學院的教育,是上世紀50年代學蘇聯的,改革開放後歐美體系進來了。從理論上嚴格地講,我們只是在學習他們的技法,但在學習過程中卻產生了自己民族音樂語言的缺失。這種缺失表現出來的就是對民族音樂的不自信。我到全國各個音樂院校都講,我們要縮小與世界先進音樂教育的差距,中國民族音樂對學生的滋養非常重要。這些音樂在哪兒?就在生活中間,體現在民歌、戲曲、宗教音樂等方面。學音樂的人要去愛它們。你不愛,很多好東西就會與你擦肩而過。你真正愛上以後,很小的一個點,你都會將它發揚光大,甚至讓它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衝擊力。

西方音樂成規模、成體系比我們早,我們是近百年才開始的,但不能因為在院校里學習了大量的西方技術、聽了大量的西方交響音樂,最後就照搬模仿。我這些年的影視音樂創作,在東西方交融之中產生的那種中國特色,贏得了世界觀眾的喜愛和歡迎。像《霸王別姬》既有中國京胡濃郁的傳統精華,又與大型交響樂隊結合,而且和影片的藝術表現相扣合,於是產生了一種化學反應。民族的與先鋒的,中國傳統精神與西方現代技法,並不衝突。1996年,美英法要聯合攝製「世界十大電影音樂家」系列紀錄片,日本音樂家武滿徹推薦我,就是認為我的作品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格。音樂是一個民族精神層面的東西,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精神層面的東西。我一直主張,作曲家在創作中要追求作品的民族性。我一直努力寫的就是我們民族的音樂作品。我們做音樂,要做的就是中國的黃鐘大呂,不能搞得樂壞而禮崩。


馮巍:但總體上,21世紀新十年以來,在中國的音樂舞台上演出的還是大量的西方音樂作品,在作曲上佔優勢的還是「歐洲文化中心主義」。您認為民族音樂應該如何應對?


趙季平:這是一個一直在談、但一直沒解決的老問題。過去說的「西方的月亮比中國圓」的現象,現在還是處處皆有。我們的舞台上演一些歐洲經典音樂,這不是壞事情。這是改革開放的一種象徵,也是中國強大了以後對於世界優秀文化遺產的一種高度重視。習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的講話,是以國際視野看待文化的發展。說到俄羅斯文化,他說到柴可夫斯基;說到法國文化,他說到比才、德彪西。但他也要求作家藝術家創作出優秀的代表中國的作品。


現在,我們國內各大樂團都在致力於中國優秀作品的推介。我們搞創作的,不僅要注重音樂的技術層面,也要注重音樂的文化內涵。我們要有開放的胸懷,但也要堅定對自己文化的自信,要一往直前地用我們的音樂母語去創作出中國人喜歡並且能和世界對話的優秀作品。這個任務還是應該要幾代人努力,不懈地努力。而這條路,從我開始從事音樂創作,就是義無反顧地這麼走著,而且是行之有效的。一手伸向傳統,學習民間藝術;一手伸向世界,借鑒國際音樂的優秀成果,這就是我今天的創作狀態。越是民族的東西,越要與時代同步,越要走向世界、感染世界。民族音樂如果鎖在家裡,就沒辦法向外尋覓知音,產生共鳴,成為世界的精神財富。好的音樂是沒有國界和地域限制的。


馮巍:秦腔、豫劇、京劇、民歌民調中民族的、民間的音樂元素,都在您的創作中散發出迷人的光彩,成為接地氣、去匠氣的靈丹妙藥。您被譽為「最具東方色彩和中國風格的作曲家」。以您自己的創作經驗來看,在音樂專門人才的培養中,應該如何讓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更有力地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如何讓「文化」成為專業音樂創作的核心要素?

趙季平:音樂創作要有自己的根,要用自己的母語去創作。這並不是說將傳統的東西簡單地拿出來就可以了。有了民族音樂素材,東拼西湊也不行。作品要有技術含量,才能得以保留,才有表現力。作品中也要賦予民族文化的滋養以時代感,要在繼承的同時創新。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音樂才會有生命力,才會被時代所接納。我是69屆大學生,畢業以後到了陝西戲曲研究院。每天早晨學交響配器法,自己進修;晚上指揮地方戲曲,那又是向民間學習。這樣,我就深深體會到學了技術以後,怎麼能化成自己的語言。我創作過一組十四首古詩詞樂曲《唐風古韻》,開篇是唐詩《靜夜思》,壓軸的是《詩經》中的《關雎》。音樂語言整體上追求簡約樸素,讓人聽著心能靜下來,似乎在與古人隔空對話,體會到一種空闊、清明的意境。但在不「失」古的同時,也不泥古,這組曲子並不難唱,都能哼出來。


高校音樂教育被綁在技術的戰車上了,需要從理念上加以革新。我到音樂學院工作之後,就發覺作曲系的學生對自己民族音樂文化的東西了解得太少,一頭栽進去就是西洋的東西。西方的先進的音樂技術要學,要學好,而且要用開放博大的胸懷去學習。但這些東西學了以後,對於中國作曲家來說,如何化為自己的東西,就要和中國的民族音樂結合。習總書記講的「融匯中西」,也是這麼一個道理。然而,我們的音樂院校一般有這樣的誤區,好像進學校就是學技術。學技術是應該的,但樹立對民族文化的自信,這才是我們音樂教育的根本。老師們首先要清醒地意識到民族音樂的重大文化責任,要引導學生感悟中國歷史文化的厚重底蘊,欣賞那些流淌在生活中的音樂寶藏,激發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愛。現在雖然總體局勢在向這方面發展,但力度還需要加大。這不能只靠音樂界自己的努力,而應該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一項事業。我們在努力完成這項事業的時候,不能被那些表面上的繁榮遮蔽了視線,要更多地關注和支持那些腳踏實地的踐行者。

您可能感興趣

聽青浦田歌、玩民族樂器、學越劇唱腔,老外們在這裡遇見中國傳統音樂
佛教音樂與中國傳統音樂
中國首部大型原創親子互動音樂劇《魔法傳奇音樂之旅》爆美照了!
中國好哨音舉辦達人秀 哨音與樂器的結合讓音樂變豐富
貝南漢語師生唱響「中國風音樂節」
成語中的音樂故事
用音樂展現中華民族的情感與靈魂
在上海之春,他們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
非常愉悅動聽的一首彝族音樂《幸福謠》彝語版
聽故事 音樂和愛情
中國九大傳統樂器,感受古典音樂之美
宋民國被贊有音樂天賦 宋一國想讓他當音樂劇演員?
鍾愛澳原住民音樂,他赴中國進行巡演
美國交響樂隊演奏《紅樓夢》序曲,太好聽了,音樂無國界
聲音太鬼畜 島國網友用音樂蝌蚪演奏《獸娘》OP
【文化】中國九大傳統樂器,感受古典音樂之美!
為什麼有人嘲笑中國說唱音樂
「央音」國民音樂教育聯盟在京成立 助力培養音樂人才
中國九大傳統樂器,感受古典音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