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于右任,死前對自己的墓地作了這樣一個要求

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于右任,死前對自己的墓地作了這樣一個要求

于右任原名伯循,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1906年在日本得會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先後創辦《神州日報》《民立報》,積極宣傳民主革命。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擔任國民政府審計院長、監察院長。 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1932年發起成立草書研究社。他又是復旦大學等中國近現代著名高校的創辦人。1949年去台灣。1964年1月,當于右任感覺將不久於人世時,他在日記中對身後事做出了兩次安排。1月12日做的安排是:「我百年後,願葬於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可以時時望大陸。山要最高者,樹要最大者。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1月24日做的安排是:「葬我於台北近處高山之上亦可。但是山要最高者。」於陝西三原、台北等地建有故居、紀念館。


文|吳十洲


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于右任,死前對自己的墓地作了這樣一個要求

1947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於右任投票


台北的北投,一個不很大的地方。


整整一天都在下雨,卻不能熄滅這裡女巫嬉遊的慾火,此地有「地熱如炙」之稱。日據時期,曾在此開闢出一個溫泉旅館聚落。


去北投的地鐵里很乾凈且有文化氣息,車廂里的裝飾帶著溫泉浴室的符號,如果不是周末乘客不多。

出了地鐵來到北投。眼前一條街上到處都是溫泉浴室,漫步行經北投公園露天溫泉,不遠處坐落著一座溫泉博物館,來此懷舊的男賓女客不少。


日本來的多是來泡溫泉的,也會偶然碰到去于右任故居的;大陸來的多是奔著于右任來的,也有順便去泡溫泉的。


隨著北投公園坡道拾級而上,不消一會兒就可以看到一扇大門,門前樹立著「江山如有待,天地更無私」的草書題字,大門口兩旁石柱上刻有「梅庭」二字,都是于右任的手書。


這裡就是民國大佬于右任的別館,他居台後,以「每日三千字,長生一萬年」的情懷大寫特寫行草書法作品,有求必應。據說,他在台灣留下了五萬幅墨寶,他的公館據說在若干年前已拆遷,換了主人,不復追惜。


梅庭依山坡地形而建,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臨中山路,故居簡約,質樸的黑色屋瓦及木隔欞的日式建築,木造落地窗,外觀則是以石砌台基,呈現著恬靜、懷舊氣息,看了不禁讓人發思古之幽情。屋內是木造結構,陽光流瀉在木質地板上,回蕩出溫暖、浪漫的氛圍;庭院里生機盎然,花木扶疏,綠樹成蔭。這裡是于右任在台灣15年的生活中唯一保留下來的一處居所。

下層是防空避難室,採用西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二次大戰初期的建造形式,成為戰爭的最佳見證。房間里幾乎沒有裝飾和固定的傢具,顯得樸實而素雅。如今,台灣文物保護部門對梅庭進行了精心的保護與修繕,在園內的「梅庭二三事」展區,還有梅庭歷史與于右任的簡介。


院長的十五年


有不少人說,1949年,于右任本想留在內地,但被蔣介石派人挾持到了台灣,繼續擔任「監察院」院長等高職。


國民黨政權搖搖欲墜時,于右任在1949年3月26日曾提出辭去監察院院長職務,但在一片「挽留」聲中,不得已繼續留任。


南京解放前夕,一位國民黨的高級軍官來到於公館,強迫於右任上車馳往機場。于右任在上海沒住多久,解放軍就大兵壓境,不得已又同次子仲岑、兒媳周寶珠及兩個孫子一道去了廣州,最後在蔣介石的催促下,輾轉飛往台北。

到台灣之後的15年間,于右任的監察院院長一職形同虛設,幾乎無所事事。唯一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于右任彈劾「行政院」院長俞鴻鈞一事。


1954年6月,俞鴻鈞繼陳誠之後擔任「行政院」院長。于右任曾對俞鴻鈞目無「監察院」的行徑極其憤慨,於1957年12月10日親自來院主持會議,提出彈劾俞鴻鈞的動議。「監察委員」們也認為俞欺人太甚,群情激昂,通過了對俞鴻鈞的彈劾案,並將彈劾內容向新聞界公布,俞處境頗為狼狽。


這事終於驚動了蔣介石。1958年1月16日,蔣介石在台北中山堂召集中央委員、評議委員和國民黨籍的監察委員近200人開會,會上公開袒護俞鴻鈞,稱彈劾中所列各點,許多事不能責備俞院長個人。蔣介石還在會上當面斥責于右任:「院與院之間發生爭執時,可由『總統』召集有關『院長』會商解決之。我一直在等你們來報告我,讓我召集『兩院院長』會商解決,你們大可向我作此請求。」蔣厲聲斥責:「為何不走這條途徑?」


俞鴻鈞彈劾案對於右任打擊甚大。從此以後,他更加置身事外,寄情於書法、詩詞。不管怎樣複雜紛紜的文牘,到他手裡都只批一個字,如「是」「行」「商」「閱」等字眼,絕少用兩個字以上,加上簽名用的「右任」二字,批文總共不超過三個字。他最後15年的院長生涯就是這樣在台灣度過的。

白頭夫婦白頭淚


1949年11月下旬,于右任得知髮妻和女兒仍在重慶等他,於是從台北飛到了重慶。可是,妻子、女兒因等不著他,幾日前去了成都。在重慶,于右任一直設法與妻子取得聯繫,但沒有成功。11月29日,解放軍攻城的炮聲越來越緊,于右任在眾人的勸說下,不得不乘飛機返回台灣。他於是更加傷感,常嘆息道:「我好想念她們呀!」


他苦等時局的變化,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返回故鄉,希望能見到自己的結髮妻子高仲林以及長女於芝秀等親人。


1958年,正是于右任與他的髮妻高仲林金婚之年,但本應在夕陽歲月中相偎相依的這一對夫婦,卻被橫亘的海峽所阻隔。人們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但當時,老伴在大陸的生活到底如何,他根本無處知曉。於是,他寫下那首哀痛的詩:「兩戒河山一日簫,凄風吹斷咸陽橋,白頭夫婦白頭淚,留待金婚第一宵。」


1961年,是于右任的妻子高仲林女士80大壽,這樣的重要時刻,于右任卻不能陪在妻子身邊,他在苦悶中給香港的朋友吳季玉寫了封信,傾訴衷腸。在吳季玉、章士釗的奔走下,這個消息被周恩來得知。周恩來親自安排,以高仲林的女婿屈武的名義,集合了于右任在大陸的其他親屬,以及老朋友孫蔚如、茹欲立等20餘人,在西安為於夫人舉行了壽宴。壽宴過後,高仲林欲寫信告訴于右任這一消息,又恐消息如果傳到台灣當局耳中,會給於右任帶來不好的影響。高仲林的摯友邵力子給她出主意說,宋代《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也姓周,有一號為「蓮花」,便為周恩來取了一個雅號名「蓮溪先生」,隱晦地告訴于右任,自己的壽宴,是在周恩來的關懷下,辦得圓滿熱鬧。


伊人隔岸,如何不應?於對此十分感動,思鄉之情更甚。


1964年,于右任的好友吳季玉從香港赴台為于右任祝賀生日,誰知這次台灣之行竟成兩位老友的永訣。吳季玉的行蹤已遭國民黨特務偵知,因此抵台後不久即遭暗殺了。于右任聞聽噩耗,悲痛欲絕,身體每況愈下,1964年5月1日,也成為于右任在世的最後一個生日。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1964年8月中旬,于右任因病住院。


1964年1月,當于右任感覺將不久於人世時,他在日記中對身後事做出了兩次安排。1月12日做的安排是:「我百年後,願葬於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可以時時望大陸。山要最高者,樹要最大者。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1月24日做的安排是:「葬我於台北近處高山之上亦可。但是山要最高者。」


十幾年的鄉愁,感情之累積終於釀成一首千古絕唱——《望大陸》。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1964年1月22日,于右任在日記中表明自己的心跡:「我是儒家系統中人,守之不變者,萬勿中途迷離,為世所笑。」這是他的人生信念。


思鄉的心情讓于右任病倒了。病重時,他的老部下、原台灣「監察院」秘書長楊亮功到醫院看望,問他:「您老有什麼事吩咐我?」


于右任由於喉嚨發炎而無法講話,只好用手勢表達自己的意思。他首先伸出一個指頭,接著又伸出三個指頭。于右任的老部下楊亮功猜測了幾個答案,都被于右任搖頭否定了。楊亮功怎麼也猜不中是什麼意思,只好說:「院長,等你身體好一些後,再來問你剛才表示的是什麼意思,行不行?」他點了點頭。


于右任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1964年11月10日晚8點零8分,于右任在台北榮民醫院病故,終年86歲。他去世後,楊亮功向資深報人陸鏗提起此事,陸鏗反覆考慮後,提出一種解法,認為于右任的「一個指頭」是指祖國統一,「三個指頭」代表三原縣。合在一起就表示:將來中國統一了,請將他的靈柩歸葬於陝西三原縣故里。故人的心思已成天語,而這一解釋獲得了不少人,尤其是故鄉人的認同。陝西三原縣城西關鬥口巷5號建有于右任故居。六百多年的古槐樹依然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堂後枯槐更著花,堂前風靜樹蔭斜。三間老屋今猶昔,愧對流亡說破家。」他的舊詩飄逸雋永。


于右任的遺體被埋葬於台北的最高處大屯山觀音山上,並在玉山頂峰豎立起一座面向大陸的于右任半身銅像。玉山山勢險峻,四米高的銅像,建材全是由台灣登山協會的會員們一點一點背上山的,他們了卻了于右任登高遠眺故土的心愿。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代文保 的精彩文章:

當宋慶齡跟父母說要嫁給孫中山時,她母親竟作出這樣的反應!
1000年前,一個廚子照著馬可波羅口述做中國餡餅,結果悲劇了
蔣介石為何說張學良一生可悲?智商不夠
他是「北洋三傑」,年輕常被下人罵,竟用三句話推翻了大清朝
他是大明最後狀元,崇禎讓他去打仗,他走了幾百里後竟回家拿麻將
您可能感興趣

世上還有一個地方叫中國,曾與中華民國有商標權之爭
這位曾經的中華民國元首還是個「歪鼻將軍」,一生氣鼻子就左歪
你知道嗎?日本也有一個中國,曾經還和中華民國爭過「商標權」
新中國成立後,差點沒簡稱中華民國,多虧這位老洪門說了一些話!
中華民國時候的中國,真實的舊社會讓人意外
中華民國開國元勛後代今何在?
中國最早的共和國政府,比中華民國還早,此國在東北卻叫「大同」
袁世凱為何放著中華民國的國父不做,卻心甘情願當賣國賊
中華民國開國之印,到底去了哪兒?這個不解之謎,給人無盡遐想……
于右任在中華民國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
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之後,是如何對待退位了的清朝皇室人員呢?
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元老戴季陶為什麼會自殺?
中華民國的首都差點沒搬到西康省,如今這個省已經沒了!
這就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在收藏界備受歡迎
論中華民國的歷史地位,雖然動蕩但不失為偉大時代!
創建中華民國的幕後英雄,沒有此人就沒有孫中山改變中國
中華民國開國留念幣如今炒得有多熱?
被批有中華民國國籍,這位日本台裔女議員以台灣不是國家回應
亞洲第一個共和國:華人所建,比中華民國還早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