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坐潛水艇——你的腦洞開得過清人嗎?
王德威在《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里分析了晚清的幾種「類型小說」,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文論,可以看到晚清學人的創造力如此之強,並影響了當代小說的創作。現在流行的同人、穿越、魔幻,都在那個時期的小說里寫足了。
王德威 哈佛學者
不過覺得最有趣的要數腦洞無限大的科幻小說,這些科幻帶著穿越元素,寄託了晚清學人對中國未來之路的思索,比如梁啟超的《新中國未來記》。不過這裡先八卦一本《紅樓夢》的同人,「賈寶玉穿越小說」,作者是晚清譴責小說家吳趼人。(編者加)
晚清烏托邦小說寫得最完整,也最耐人深思的,首推吳趼人的《新石頭記》。如前所述,吳的譴責小說一向為人津津樂道,《新石頭記》則較少受到注意。顧名思義,這部小說是曹雪芹《石頭記》的眾多續篇之一。比起一般續貂之作,《新石頭記》至少沒在林黛玉死而復生上做文章;相反的,林妹妹根本未曾出現。全書的重心反集中在寶玉周遊清末中國,以及訪問「文明境界」、領教其政教科技風采上。吳趼人的識見,果然高人一等。
吳趼人 (1867-1910 年),原名寶震,又名沃堯,清代譴責小說家,字小允,又字繭人,後改趼人。
《新石頭記》共分四十回。前二十回敘述寶玉出家後,凡心再動,墮入清末「野蠻世界」的經過。吳趼人巧妙運用曹雪芹《石頭記》中女媧鍊石補天的神話,強調寶玉為女媧所遺頑石,一直未能遂其補天壯志。此番再下紅塵,寶玉不再混跡脂粉叢中,而要以行動一償補天夙願。吳趼人因此延續了原書的神話架構,卻在其中貫注了感時憂國的歷史意識。寶玉先訪上海,看遍洋場升官發財醜態,他又遇上了粗鄙的薛蟠,後者反倒是如魚得水,十分兜得轉。小說十二回以後寫義和團之亂,寶玉感憤之餘,發表維新議論,反被誣為拳匪餘黨,一度被捕,幾乎喪命。
《新石頭記》後二十回才是全書重心所在。寶玉為逃避官方緝捕,來到「文明境界」。此處民康物阜,既無作姦犯科之徒,娼妓乞丐更是聞所未聞。最吸引人的當是境內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由於氣溫由人工調節,這裡農作一年四熟,而四時花木則隨時可以賞玩。居民飲食皆經科學調配,全為流體,營養美容,又便消化。醫術發達,自不在話下,更有增強腦「筋」、製造聰明的奇方妙藥。日常生活有司時器、千里鏡、助聽器、機器人以及「地火」(瓦斯?)等設備;交通運輸則上有飛車、下有隧車、水中來去有水靴,「不煩舉步」而又秩序井然。就說那隧車吧,可不是我們所謂的地鐵,而是經過特殊設計的地底電跑車,停駛自如,且因電磁性相拒故,怎麼開都撞不到一塊兒去。寶玉在此大開洋葷。坐飛車高來高去,飄飄欲仙不說,參觀自動化工廠設備及軍事科技演習,更好似劉姥姥當日逛大觀園一般。當然最高潮是寶玉乘著潛水艇所做的海底探險。吳趼人其時與周桂笙等合辦《月月小說》雜誌,大量譯介西方科幻作品,「文明境界」的種種,當可見其影響。尤其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暢銷作品,如《海底歷險兩萬里》等作,已被迻譯刊行。吳趼人想來自其中得到不少靈感。
「寶玉快上來吧,看看這大海的風景」
吳趼人也借「文明境界」的典章制度,發抒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原來統治「文明境界」的,是一位複姓東方,名強,表字文明的老先生。東方文明來自「自由村」,所生三子一女分別為東方英、東方德、東方法、東方美,「父子五人,具有經天緯地之才,定國安邦之志」。在東方家族的治理下,「文明境界」發揚四維八德,成了既富且強又好禮的泱泱大國。吳趼人本人是提倡君主立憲的,他把「文明境界」寫成了開明專制之國,也就不足為怪。只是「文明境界」的君民真是世界大同的信徒嗎?不然。東方先生的子女盡以歐美強國命名,已顯其政治渴望,另一方面他們對紅、黑、棕各種人卻極其卑視,嫌其思想「無非是一個懶字」。前述增長腦「筋」的「製造聰明散」是絕不肯讓這些人等吃的:「野蠻人用了」,只能「助長野蠻」。諂強欺弱而又自命不凡,「文明境界」的居民仁字挂帥,骨子裡卻是一群不折不扣的阿Q。這大約是吳趼人始料未及之處了。
寶玉在「野蠻世界」及「文明境界」的遊歷,很使我們想起伏爾泰( Voltaire)的《戇弟德》(Candide)。一場「文明境界」的洗禮,讓寶玉了解烏托邦的理想,確實可行,只是他鄉再好,終非己鄉。寶玉仍需回到「野蠻世界」。臨行前東方文明揭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原來他竟是《石頭記》中的甄寶玉!賈寶玉見文明花果,已為昔日至交捷足先得,不禁悵然若失。小說最後,寶玉做了一場大夢,夢中見到中國已擺脫帝國主義欺凌,日益富強。北京城內正舉行萬國和平會,揚子江頭則是工廠林立,車水馬龍。寶玉也參加了萬國和平會,當中國皇帝出場演講,赫然正是東方文明。寶玉聽演講聽得興起,忽地一腳踏空跌落深淵,醒來方知是南柯一夢。
賈寶玉因補天之志已為甄寶玉佔了頭籌,終於留下隨身寶玉,飄然遠行。此石後存於靈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有緣之人當可看到上鐫的《新石頭記》。石後有歌一首,其中「悲復悲兮世事,哀復哀兮後生。補天乏術兮歲不我與,群鼠滿目兮恣其縱橫」一段,道盡吳趼人的心事。至於「吃糞媚外的奴隸小人」卻只能看到英文打油詩一首:
All foreigners thou shalt worship,
Be always in sincere friendship.
Tis the way to get bread to eat and money to spend.
And upon this thy family"s living will depend;
There"s one thing nobody can guess:
Thy countrymen thou canst oppress.
今試譯如下:「洋人洋人你崇拜,真情真意抱滿懷。麵包金錢跟著來,食衣住行太悠哉!只有一事沒想到,自己同胞你迫害!」《新石頭記》以頑石補天之志始,以「補天乏術」終,緊扣曹著脈絡,而能放大大觀園之憧憬,建立宏觀的烏托邦藍圖,謂之為晚清科幻小說的傑作,誰曰不然?
晚清小說中尚有海天獨嘯子的《女媧石》(1904)踵事《鏡花緣》的前例,創造了一女權至上的女兒國,盡納婦女人才「如英俊者、武俊者、伶俐者、詼諧者、文學者、教育者」。一反傳統婦女形象,這一女性烏托邦中的成員以科學家、政論家、發明家出現,揖讓進退,處處顯示理性與文明的風範。小說最激進處,甚至排斥女國民自男性處受孕,而以人工授精法代之。這一群東方亞瑪遜女傑,令讀者大開眼界。另外抽斧所作的《新鼠史》(1908),以鼠國興衰喻中國末世的亂象,並描寫腐敗的鼠國如何被置之死地而新生,終於變法圖強,重振國威,而且「還原」為其祖虎國的經過。格局雖不大,但以動物寓言方式,訴說一烏托邦的慾望,尚可一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老舍的擬諷烏托邦小說《貓城記》,應可置於其下論之。
《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16年5月上市 59元
新版序
王德威
《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大陸版在一九九七年問世。當時的構想是將敘事理論與我所關心的歷史議題相連接,希望藉此擴展我們對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方法。一晃十七年過去,回顧其中的篇章,難免看出「少作」中言不盡意或自以為是之處。即使如此,這些文章畢竟記錄了一個階段的學思歷程,也讓我有了不勝今昔之感。
這十七年的中國與海外華語社會都發生了劇烈轉變,而學術圈內的起伏也似乎有微妙的對應。彼時的社會醞釀轉型,各種立場的爭鳴蓄勢待發。「後學」方興未艾,自由主義和新左派之爭喧騰一時。曾幾何時,中國崛起,後社會、後資本主義論,外加「天下」「朝貢」「王霸」「通三統」等說法又興起另一波熱潮。歷史的變與常有時比小說更令人目不暇給。
這些年來我個人的研究方向也頗有起伏。在英語世界我出版了《被壓抑的現代性》《歷史與怪獸》《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等作,後兩者的中譯本因為客觀環境所限,仍然有待出版。另外我也在台灣地區出版了《後遺民寫作》等書。我所涵蓋的範圍從晚清到當代,從大陸到海外,所討論的文類基本仍是敘事文學與理論。儘管這些年小說式微的聲音不絕於耳,我卻認為我們對於廣義敘事的需求和試驗不僅沒有稍息,反而持續發展。專志的作家不為潮流起伏所動;網路興起則提供了前所未見的平台,滋生各種各樣的敘事可能。主流非主流小說的區分因此更為模糊。
二〇一二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中國大陸小說家莫言,也許可以為新世紀的中文小說界帶來新的震撼。但不論轟動效應如何,一百一十年以前梁啟超提倡「新小說」以救國救民的時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小說家看遍人生的崇高與低俗,唯以文字、以故事繼續述說古今,演繹悲歡與涕笑。小說——虛構——的生命力無他,不斷推陳出新,以虛擊實。過去如此,未來亦如此。
也因此,在《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中我所強調的幾條線索——小說眾聲喧嘩的包容力;小說介入、促動國家想像的能量;小說對抗「大說」的批判立場——似乎仍然有其意義。尤其在「中國崛起」的呼聲不絕於耳的今天,在種種奉「天下」「大國」「盛世」為名的「大說」再度流行的歷史轉折點上,談論「小說」,為「中國」加上括弧,也就更有關聯性了。
本書所呈現的「方法」有其局限,但無礙我們視其為持續思考如何想像中國未來,以及過去的起點——一個值得批判的起點。就此,我提出以下三點作為自我反思的方向:
第一,有關現當代文學批評的批評。過去一個世紀對於中國文學的批評,甚或批判的聲音當然不絕於耳。甚至有一個時代批評的威脅如此之大,及於身家性命。但是如果我們能將眼光放大,不再執著「批評」和「理論」所暗含的道德優越性和知識(政治)的權威感,而專註於批評和理論所促動的複雜的理性和感性脈絡,以及隨之而來的傲慢與偏見,應該可以為一個世紀以來的批評熱做出反思。
第二,文學和歷史的再次對話。文史不分曾經是傳統學問的特徵,也曾經受到現代學者的詬病。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理論、批評熱潮之後,借著晚近中西學界對歷史和敘述、歷史和想像的重新定位,文學應該被賦予更多與史學對話的機會。以文學的虛構性來拆解大歷史的神聖權威,以歷史的經驗性來檢驗、增益文學創造和文學理論,已經是老生常談。文學和歷史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應該是建構和解構文學(後)現代性的最佳起點。
第三,打開地理視界,擴充中文文學的空間坐標。在離散和一統之間,現代中國文學已經銘刻複雜的族群遷徙、政治動蕩的經驗,難以以往簡單的地理詩學來涵蓋。在大陸、在海外的各個華人社群早已經發展為不同的創作譜系。因此衍生的國族想像、文化傳承如何參差對照,當然是重要的課題。
海外學者如果有心持續四海一家式的大中國論述,就必須思考如何將不同的中文文學文化聚落合而觀之,而不是將眼光局限於大陸的動向。而樂於倡導「邊緣政治」「干預策略」「跨際實踐」的學者,不更應該跨到當令理論領域以外,落實自詡的論述位置?二十世紀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發展曲折多變,理應反映在文學理論的發展。身在海外的中國文學學者既然更多一層內與外、東與西的比較視野,尤其可以跳脫政治地理的限制。只有在這樣的視野下,才能激蕩出現代性的眾聲喧嘩,也才能重畫現代中國文學繁複多姿的版圖。
《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改版發行,因此對我個人是個值得反思與感謝的時刻。我要感謝百花文藝出版社的支持,尤其是成全先生的悉心編輯,也期待讀者的對話聲音。
是為新版序。
2014年5月31日
精彩評論:
編輯/一田
※看秀的楊冪這裙子叉開得也太放飛了吧?網友:劈腿無障礙!
※伊春的那些花兒開得正艷!
※終於輪到你來吃殭屍的腦子了,這款糖果機的腦洞開得真是夠大!
※李逵算也算英雄好漢?那潑皮牛二呢?《水滸傳》玩笑開得不小呀
※鞋子種花,行李箱變狗窩,還有什麼是你想不到的?腦洞開得也忒大!
※好男人,開得起寶馬,刷得了碗
※大腦殼山:將成為深圳「太平山」?腦洞能否開得更大些!
※家裡養了一盆牡丹花,你知道怎麼養護才能開得多、開得大嗎?
※腦洞大開:當車速達到光速時,還能開得了車燈嗎?
※超吸睛水果健身裝備,設計者腦洞也是開得有夠大啊
※她躲在花園裡沉思,穿起了花衣服,花兒成了她的保護色。春天的一角:花兒都亂鬨哄地開得好好……
※中國古人也愛寫穿越小說,而且腦洞開得還挺大!
※人家的花開得這麼旺,全是花,想找葉子都難!
※桃花開得好,桃花怎麼吃你知道嗎?
※想讓茶花、梔子花開得好,自製微酸土壤就可以!
※三角梅的開花時間你了解嗎 正確養殖技巧花開得漂亮
※清朝十二個皇帝,哪個皇帝最厲害?腦洞開得你不得不服
※如何才能讓繡球花開得像花海?
※坦克馬路上因開得太快躲避汽車發生側翻?網友:逗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