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七章:戰國名家吳起為何「殺妻求將」?

第七章:戰國名家吳起為何「殺妻求將」?

【19】


吳起是一個能力超群的人,但是吳起又是一個心無城府的人。


吳起一再在公開場合頂撞魏武王,反詰魏武王,魏武王會高興嗎?魏武王是君,他即使能力再差,也是君;吳起是臣,你即使能力再強,也是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生活在等級森嚴的官場制度中的吳起,縱然你有孫悟空的能力,你的師父唐僧也會用緊箍咒降服你,你也逃不脫唐僧師父的掌控。

吳起每次反詰魏文侯之後,魏武侯都很感動很感激,但是,那種感動感激絕對是作為所有人看的,也是作為吳起看的。每一個帝王,都是一名影帝。


魏文侯深知為官之道,而吳起則對官場一竅不通。官場,有和民間完全不同的一套處世法則,有和民間完全不同的一套價值取向。官場的善,就是民間的惡;官場的惡,就是民間的善。民間認為的兩面三刀陽奉陰違,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官場則認為具有溝通和協調能力;官場認為的古板生硬,缺乏變通,民間則認為是忠實可靠。官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來自民間的只知道打仗的吳起,又怎麼能知道這些。


魏文侯死後兩年,宰相李悝也死了,魏國缺少一名宰相。


吳起想當然地認為,這個宰相應該是他,可是,魏文侯沒有任命吳起,而是任命田文做宰相。田文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出身於名門望族,家境殷富,富甲一方,門下食客多達三千。田文,就是人們常說的孟嘗君,也就是成語「雞鳴狗盜」的主人公。

田文是齊國人,他來到魏國,比吳起還晚。當吳起帶著魏武卒建立不朽功勛的時候,田文還是一個落難公子。而現在,當初的落難公子竟然位列自己之上,吳起實在想不通。


吳起要找人去論理,他不敢去找魏武侯,只敢來找田文。


他對田文說:「我想和你比比誰的功勞大,可以嗎?」


田文說:「可以。」


吳起問:「統帥三軍,身先士卒,萬眾一心,威震四方,你和我誰的功勞大?」

田文說:「我不如你。」


吳起問:「治理百官。親近萬民,充實府庫,你和我誰的功勞大?」


田文說:「我不如你。」


吳起問:「守衛黃河西岸,秦國不敢進犯;開疆拓土,韓國趙國臣服,你和我誰的功勞大?」


田文說:「我不如你。」

吳起:「這三者,你都不如我,而你職位在我之上,為什麼?」


田文說:「先王去世,國君年少,大臣狐疑,百姓彷徨,這個時候,國家應該依靠你,還是依靠我?」


吳起沉思了很久,論作戰,他披堅執銳,所向無敵;論理財,他銳意改革,國庫充實。然而,要和朝廷中那些大臣打交道,要學會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他遠遠不行。那些大臣們都是老狐狸,要置身狐狸圈中鬥心眼使絆腳除異己,這是性格直爽的吳起最不擅長的。


吳起說:「我不如你。」

田文說:「這就是我位居你之上的原因。」


吳起默然退出。


他只能繼續等下去,等田文死亡後,這個職位肯定是他的。


然而,田文沒有死,田文離開了。田文離開後,這個職位仍然不屬於吳起。


吳起在魏國先後二十餘年,歷經三任宰相,而他都在覬覦著宰相的職位。第一位宰相李悝沒有害他,第二任宰相田文沒有害他,而第三任宰相公叔要害他了。


因為公叔擔心吳起會搶走了他的相位。田文的功勞不如吳起,而公叔的功勞更是遠遠不如。


【20】


很多年前,吳起出門求功名的時候,他咬著手背對母親說:這一次出去干不到宰相和大將軍,我就不回來。這麼多年過去了,吳起率領魏武卒,西征強秦,北討燕趙,東伐齊魯,建立了不世功勛,位列大將軍,然而他還不滿足,還想再當宰相。


吳起是一個稱職的將軍,但是吳起不會是一個稱職的宰相。


將軍需要的是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身先士卒,智勇雙全,這些,吳起都有了。宰相需要的是伴君如伴虎,卻不會被虎傷,任它風水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平衡各方勢力,協調各種關係。


將軍需要的是戰爭學,宰相需要的是關係學。


而吳起,最不擅長處理各方關係,最不懂得揣摩別人心理,他一意孤行,性格直爽,在大庭廣眾之下,多次給魏武侯難堪;在信陵君做了宰相後,面對既成事實,他居然跑去和信陵君論理,想要扭轉不可能扭轉的局勢。這樣一個對關係學一竅不通的人,這樣一個對官場一無所知的人,又怎麼能夠做宰相?君王需要常伴在自己身邊的,不是曠世奇才,而是聽話的跟班。你吳起縱然有扭轉乾坤的能力,但是你就是不適宜做宰相。


而且,吳起手中權力越大,魏武侯越害怕。五萬魏武卒天下無敵,五萬魏武卒只聽從於吳起一個人。五萬魏武卒如果舉事,魏國的江山就要改名換姓;五萬魏武卒如果陣前倒戈,魏國的江山就要四分五裂。吳起和他的五萬魏武卒決定著魏國的命運,魏國不在魏武侯手中,而在吳起一個人手中。


魏武侯常常想這樣一件事情,想得芒刺在背,毛骨悚然。


魏文侯時代,魏文侯沒有猜忌吳起,魏國從晉南山區中的一個撮爾小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魏武侯時代,魏武侯猜忌吳起,吳起的命運發生了逆轉,而魏國也走上了下坡路。


知足常樂,這是古訓。但是,吳起不懂得什麼叫知足,什麼叫快樂。他頭腦一根筋,他撞到南牆不回頭,他當年給母親說要做到宰相,他就一直想著要做宰相。


吳起的一根筋害了他。


吳起到死都不明白,要害死他的人,不是宰相公叔,而是魏武侯。公叔只是魏武侯安排的一粒棋子。


魏武侯小肚雞腸,完全不像他老爸那樣豁達大度。魏武侯寧肯要一個本能平平的奴才,也不會要一個鋒芒畢露的人才。吳起有很多優點,吳起很能打仗,吳起建立了不朽功勛。然而,功高震主,尾大不掉,這是所有帝王最害怕的。


魏文侯選拔任人唯賢,魏武侯選拔任人唯出身。魏文侯能夠將出身貧賤的吳起、李悝、樂羊、西門豹等人提拔上來,而魏武侯提拔的都是皇親國戚,田文是齊國貴族,家中錢多得花不完,累世做官;公叔是魏武侯的遠房親戚,身上流著皇室貴族的血液。


別說吳起不適宜做宰相,即使他適宜做宰相,魏武侯也不會提拔他。他的出身決定了他的命運,他不是官二代。


不但不提拔他,還要除掉他。


要除掉吳起,需要找一個借口。


玩政治的人極度陰險,他們害人的時候,從來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從來都是以正義的名義。


這個借口馬上就來了。


【21】


魏武侯想害吳起,在找借口;宰相公叔也想害吳起,也在找借口。


魏武侯想從吳起手中奪走五萬魏武卒,宰相公叔擔心吳起奪走他的職位。


公叔的能力遠遠不及吳起,但是公叔的陰謀詭計遠遠超過吳起。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吳起身邊的人都只會打仗,而公叔身邊的人都是詭計多端的奸佞小人。


公叔身邊的一個僕人說:「一個小小的吳起,有什麼可擔心的,我略施小計,就能趕走他。」


公叔問:「你有什麼計策?」


僕人說:「你和武侯是什麼關係?」


公叔說:「是親戚關係,武侯的表妹嫁給了我。」


僕人說:「你和當今的公主是什麼關係?」


公叔說:「我是她表姑夫。」


僕人說:「這不就很簡單了嘛。」


公叔望著洋洋得意,一臉諂媚的僕人,還是不明所以。


僕人沒有接著說公主,也沒有說魏武侯,而是說起了吳起。他說,吳起這個人清正廉潔,不好錢財,多智多勇,不惜性命,確實是世間少有的人才。但是,吳起有一個要命的毛病,就是貪圖功名。他做了大將軍,居然還想做宰相,既是大將軍,又是宰相,黨政軍大權一手抓,那還要魏武侯幹什麼?


公叔點點頭。


僕人說:「所以,要除掉吳起的,不僅僅只有大人您,還有魏武侯。」


公叔恍然大悟,睜大眼睛,他看著僕人說:「快說,繼續說。」


僕人說:「我有一條妙計,你只要照著我的計策去做,保證吳起離開魏國。」


吳起和他身邊的人,整天琢磨的是如何打仗,如何開疆拓土;而公叔和他身邊的人,整天琢磨的是如何整人,如何消除異己。同樣都是生活在一個朝堂里的大臣,做人的差別怎麼這麼大捏?


君子永遠鬥不過小人,光明磊落永遠被陰謀詭計擊敗。君子在這個國家生活舉步維艱,而小人卻生活得呼風喚雨。


這是這個國家的悲哀。


第二天,公叔依計而行,他來到了宮殿,見到了魏武侯。


他對魏武侯說:「我聽說吳起另有打算。吳起是當世的名將,每個國家都搶著要。我們魏國國力虛弱,國境狹小,人口少,底子薄,卻又與強秦做鄰居。我聽說吳起這些天在和秦國勾勾搭搭。」


魏武侯很吃驚,他猜忌吳起,但是又離不開吳起。有了吳起的魏國,誰也不敢進犯,逢年過節還要提著禮物,來聯絡感情;沒有了吳起的魏國,就什麼都不是,會被人打成馬蜂窩。


魏武侯問:「怎麼辦?「


公叔說:「我有一個好辦法,請把公主下嫁給吳起。吳起如果想留在魏國,必然答應這門親事;吳起如果不想留在魏國,必然拒絕。」


魏武侯答應了。


古代君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子,生兒育女人數眾多,魏武侯並不是只有一個公主,魏武侯嫁出一個公主,就像從身上捉了一個虱子一樣,根本就沒有感覺。


魏武侯的公主多得是。


魏武侯還沒有向吳起提親,而公叔卻提前把要嫁給吳起的公主接到了自己家中,然後派人請吳起過來。


一場陰謀開始上演了,而吳起還蒙在鼓裡。

您可能感興趣

道德敗壞的戰國名將吳起二
戰國四大名將:第一名不是白起?
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是「戰神」還是「殺神」!
戰國四名將排名:李牧>白起>廉頗>王翦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戰殺匈奴十萬,再戰殺秦軍十萬
春秋戰國的十大名將,殺神白起居第三?
戰國名將之李牧。
揭秘:一個妓女如何滅掉戰國七雄之趙國
拉開戰國序幕——韓,趙,魏三家分晉,周王室名存實亡
戰國改革名家吳起:臨死前一個小舉動,拉七十家仇人墊背
這個國家曾經位列春秋五霸,為何沒成為戰國七雄?
戰國四大名將排名: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是誰?
《戰國七雄,縱橫捭闔》之百家爭鳴,諸子千篇
韓信如果生於戰國能否取代武安侯白起名列戰國四將?
春秋戰國五大猛士:聶政第四,朱亥第二,第一位橫掃千軍天下無敵
戰國四名將排名:李牧、白起、廉頗、王翦
圖解戰國四大名將,秦之白起王翦,趙之李牧廉頗
春秋戰國八大美女,第二位空前絕後,第四位家喻戶曉
這個國家曾經位列春秋五霸,後來為何沒成為戰國七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