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信為何沒有好下場

韓信為何沒有好下場

韓信為何沒有好下場


《注目禮——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之道》「趣味鏈接」選讀


歐陽君山

楚漢相爭有一段時期,劉邦吃不了項羽,項羽也滅不了劉邦,勢成膠著。有個人於是舉足輕重,這就是曾在項羽手下打工、後在劉邦帳下挂帥的韓信。劉邦政治頭腦清醒,此情此勢,怕韓信有變,連忙封王許願,讓他做齊王。


項羽也想動一動韓信的乳酪,派手下一個叫武涉的謀士找上門去,企圖勸反,至少希望韓信中立。史書記載,武涉對韓信說,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左投則漢王勝,右投則楚王勝。無獨有偶,韓信自己帳下一個叫蒯通的謀士也說過幾乎一樣的話。意思是說,三足能立鼎,你韓信該不該插一足呢?


武涉和蒯通的分析與說法頗有道理,劉邦和項羽已殺得紅眼,不可能居中而立,偌大的優勢「砸」在韓信的頭上,既可以中立著當一個漁翁,讓劉項先互相消耗,自己等著收拾殘局,這是次優選擇;也可以中立著做一個領導人,劉項相爭拖累天下,為蒼生計,我韓信現站出來主持公道,誰要再打,我就打誰,一下子就居高臨下了,這是最佳選擇。


遺憾的是,韓信心存婦人之仁,沒有選擇中立。天下於是就沒有漁翁,更沒有領導人,暴力滔滔。結果項羽被劉邦所滅,狡兔死,良狗烹,韓信能有什麼好下場呢?最後被呂后當機而殺,並遺禍三族,臨刑前一聲長嘆:「吾悔不聽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您可能感興趣

忠臣都沒有好下場,范蠡韓信就是例子!
韓信之完結篇:出賣朋友的人,沒有好下場
手握重兵,韓信為何沒有反叛劉邦?最後落得如此下場
那些你沒看到過的趣圖,蕭何月下騎車追韓信
劉邦為何容不下韓信
韓信受了胯下之辱後為何沒有殺羞辱他的無賴?
揭秘:張良好兄弟韓信性命即將不保,為何他卻沒有前去營救?
官場出沒:兵仙韓信如何能忍受胯下之辱?
蕭何為何月下追韓信!
蕭何月下追韓信,為何韓信被殺,蕭何獨活?
「好好先生」蕭何為何要幫劉邦誘殺自己的好友韓信
「好好先生」蕭何為何要幫劉邦誘殺自己的好友韓信?
韓信有很大實力可以一統天下,只是他心不夠黑
能夠擒住韓信的是何人?成也蕭何敗蕭何,還是另有其人?
蕭何「月下追韓信」,追的真的是韓信嗎?
韓信從來沒有帶過兵,為何蕭何卻篤定他能夠統帥三軍?
需要韓信時蕭何主動挽留,殺韓信時蕭何為何不幫助還請君入甕
漢匈第一戰為何不派韓信上場?結果是劉邦差點被匈奴包了餃子
喝茶聽故事,蕭何月下追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