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紫砂壺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


供(龔)春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他姓龔,名供春。明代正德年間,供春作為書僮隨進士吳頤山來到金山寺伺讀,閑暇時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泥捏制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後沉澱在缸底的洗手泥,參照寺院內大銀杏樹的樹癭,做出了「指螺紋隱起可按」的供春壺。


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供春之壺,勝於金玉。周澍《台陽百詠》:「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數十年,則值金一笏。」傳世的供春壺極少。1928年,儲南強在蘇州搜集到一把供春壺,壺把的款識「供春」二字,缺蓋,後由裴石民配做。現藏北京歷史博物館。 供春所制砂壺,款式不一,相傳他製作過「樹癭」、「龍蛋」、「印方」等壺式。其中以「樹癭壺」最名貴。清末民初,仿製品甚多。供春樹癭壺簡稱供春壺。


東坡提梁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傳說蘇東坡喜歡喝茶,當時的紫砂茶壺很小,喝了一壺又一壺,很費事。蘇東坡就想做一把大茶壺,因此買來了紫砂天青泥,拍拍捏捏做了幾個月也沒做成一把像樣的茶壺。


一天夜裡,小書僮打著燈籠來請蘇東坡去吃夜點心。蘇東坡看著燈籠計上心來,何不照燈籠的樣子做把燈籠壺呢?就這樣肚皮大大的燈籠壺做出來了,但又光又滑不好拿,於是搓條泥巴,這頭搭那頭,就像房屋上頭的梁,燒制出來後,蘇東坡提著"梁",於是就取名"提梁壺"。


後來為了紀念這位大文人,後人就把這種提梁式的壺稱為"東坡提梁壺"。

西施乳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原名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確實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後人覺「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文旦、龍旦和西施三種壺形有著直接和間接的關係。三種壺都屬於截蓋壺。文旦:為南方的一種水果,也叫柚子,是按照這個原型做出來的。


首創者徐友泉,明末清初吳梅鼎給了徐友泉極高的評價,稱「若夫綜古今而合度,極變化以從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吳梅鼎之所以為世人所識,實在是因為寫了一篇千五百字的《陽羨茗壺賦》。

吳氏曾祖是明正德進士吳頤山,正德進士何許人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的家童名聲太盛,叫「供春」。吳頤山少時在宜興金沙寺讀書,家童供春服侍少主的同時,據說偷學了寺僧制壺,不經意間,成了紫砂壺史上的鼻祖。然後經歷了趙梁、董翰、元暢、時朋「四大名家」,然後是時鵬之子時大彬一家獨大,時大彬有一高足,就是徐友泉了。而吳梅鼎的父親和徐友泉交好,並請其到家中研製紫砂壺,成就了一段佳話。吳梅鼎更是耳濡目染,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如時之粗」時,他不知道,紫砂史冊上,已經有了他濃重的一筆。


半月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朝詩人張九齡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構築美妙意境的同時,也給壺藝創作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可以用紫砂壺詮釋對生命、文化和藝術的理解。每位藝人在創作「半月壺」時就是順應詩人意地間,怡情自然的人生思索。


半月壺一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佔一席之地,從古到今長盛不衰,正所謂「弱水三千,僅飲一瓢」。


半月壺協調和諧、舒張簡潔、前呼後應,一張揚、一內斂,張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讀越醉,半月壺營造的是一種源於心錄上對團圓期盼。所謂「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萬里思更濃」;一把壺訴說的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思念,更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月圓人圓」的嚮往。


石瓢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最早見於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著密切的關係。


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發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於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壺嘴),又有」梁」(壺提)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也即後人所稱的「東坡提梁」壺,這可謂最早的紫砂「石銚」壺。


從留傳於世的石銚壺看,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更趨向文人化、藝術化。「曼生石銚」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曼生石銚」與「子沾石銚」相比,雖同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顯飽滿而豐潤,後者則剛烈而古拙,這可能是因人的個性而在壺的藝術上表現。


那麼,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顧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仿古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一說清代邵大亨初創,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


另說最早見於近代趙松亭按吳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井欄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井欄」一詞,傳統文化中多見,如「命理之學」中有「井欄」一格,陳式老架二路太極拳譜第四十一式為「回頭井欄直入」。實際生活中的井欄即井之護欄,亦名井床,井干。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


掇球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掇,落起來的意思,掇球,落起來的球。


掇只是大亨原創,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秦權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秦權: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


誰最早創製了秦權壺,無從得知。但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像的意境和瀟洒不羈的情趣。


最早秦權壺採用的是環耳形把手。後來不知何人所為,改成了龍形把手。龍之於中華文化,有著數不盡的故事。《山海經-海內經》中說,禹的父親鯀,為了給百姓治水,私自竊取了上天的息壤,被天帝殛殺於羽山之野,終年不見天日,只有叫做燭龍的神龍,口銜蠟燭,帶來一線光明。鯀死後精魂不散,屍體三年不腐,天帝怕他復活,派人帶「吳刀」為鯀剖腹。在鯀的軀體被剖開的時候,從他腹中跳出一條虯龍,盤曲騰空,這就是鯀的兒子大禹。而鯀的屍體也同時化為一條黃龍,沉入羽淵。另外,在大禹治水過程中也得到了應龍的幫助,進而奠定了夏朝建立的基礎。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顧老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周盤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曼生喜好夜讀,每每捧卷至深夜,間或倦怠,品茶以緩之,閉目靜思:十年寒窗無人曉,一舉成名天下知,而其中艱辛唯有自己能夠體味,更何況為官處世為自保有時不免強己所難,思之不免惆悵,起身信步,恰見置於小桌之羅盤,隨手撥弄,見其勺柄經由其轉,卻始終如一,指向一方。


曼生感嘆,羅盤雖如銅勺,表面圓通,卻堅持己見,曲直合一乃為人之道也。遂以羅盤為原型,繪壺以省之,名曰周盤,此壺圓潤而不失剛勁,周盤暗蘊太極,有形而無窮,或曰大視野,寬胸懷,任憑大風大浪,我自巍然不動。坡頸平口,平蓋扁鈕,泥質紅潤,道勁中出媚姿,縱橫中見遺韻,肅然絕俗。


寓意為人處世,寬容大度,能屈能伸。其境界有如將白雲、清風與歸,遠引若至,臨之已非。誦之思之,其聲愈希。擁壺自省,以凈其身。相逢重大抉擇,執周盤品清茶,三思而後行,方能至方至圓。


鷓鴣提梁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這把提梁壺的造型為扁圓形壺身,把手為見棱見方的三柱高提梁,從側面望去猶如一隻飛翔著的鳥兒的頭部.原創者顧景舟大師為其命名「鷓鴣提梁壺」。


因鷓鴣這種鳥的叫聲聽起來象就是「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多在憶悼哀思時選用鷓鴣做詞牌,在「鷓鴣提梁壺」的底上顧景舟先生留下了這樣的刻款:癸亥春,為治老妻痼疾就醫滬上,寄寓淮海中學,百無聊中摶作數壺,以紀命途坎坷也。景舟記,時年六十有九。


顧老晚婚,需五十才與比他小十一歲的徐義寶結婚,僅共同生活了不到二十年,徐患鼻咽癌,越過這個鬼門關幾乎無望,顧景舟預感到妻子此病的兇險,彷彿聽到了鷓鴣「行不得也,哥哥」的凄惶叫聲,從而在這隻外型仿鷓鴣鳥的壺身上寄託自己凄血哀號。


華穎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此壺是顧景舟先生根據傳統壺體演變所創作品,名為華穎。在古字中沒有「花」字,「花」為後世字,故而古時「花」亦用「華"」代之,華穎的「華」意為「花」,華穎所表達的意境為:招展的花意。


作品摘手圓、蓋圓、壺身圓、三圓壘疊在圓壺底上,分外精神,遙望猶如花苞初綻。從「掇球」變形而來。


文旦壺

史上最有名的60種紫砂壺



文旦創於明未清初,形與西施、貴妃壺相近,後兩者為清中末後所創,重玲瓏嬌秀,前者則重古拙,這也與當時藝術審美注重相關。


「文旦」文字釋義為:「文」指柔和、外表、容態;「旦」指戲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文旦壺曾一老壺銘:何必鳳凰誇御茗,浣女詞前落日塵,松竹開三逕,花落鳥啼水自流。


亦有書記載: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雲夢之柚。」那麼由此可知,文旦壺在這裡的創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黃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黃色本身就是一種艷麗的顏色,而那成熟的果實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綿長。


在這裡,一把紫砂壺的仿生態,也充分體現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與雅麗。現文旦、西施、貴妃變化很多,每個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繹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壺名也讓人有點難以分辯。


清代文人吳梅鼎曾經稱讚文旦壺說:「至於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壺的韻味風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無骨;又似西施那動人的曲線,丰神綽約,俊俏天成。


宜興紫砂微信:zj1522934630,我們會用心幫你解答每一個問題。我的紫砂生活,我的紫砂知識。

您可能感興趣

60年三获诺奖,干细胞领域那些名垂青史的发现
中國最神奇的兩個縣:一個最大,一個最小,面積竟相差3600倍
500米高的絕壁上,有座600年前建的古佛塔
有6000年的一座城市,許多皇帝為其起名,名字它最多!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五位艷后,最後一位被6個皇帝瘋搶了60年
這個家族,興旺2000餘年,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名垂青史600餘人,秘訣只有兩個字!
芝麻分600以上,有實名制手機,最高5萬!
這種火炮口徑達600毫米,最輕的炮彈也有1噸重
擁有6000年歷史的空心古樹,裡面竟有一個樹心酒吧
世界上最貴的古董 拍出28600萬美元的天價
世界上最貴的食物,最高要600多萬
解密:這個家族,興旺2000餘年,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名垂青史600餘人,秘訣只有兩個字!
英國最小但最貴的別墅:面積26平方米賣了600萬
全球最大的露天銅礦場:100多年來挖了60億噸礦石
全球最奢華的住房:造價20億美元,有600個僕人
蘑菇有36000種性別!
中國古代第一支「特種兵」最鼎盛時期,也只有1600人名聞天下
世界上最貴的古董 拍出2860萬美元的天價
蜀漢最悲壯名將,20歲名揚天下,60歲馬革裹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