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北京人的記憶——畫糖人

老北京人的記憶——畫糖人

在我們聰明的中國人手中,糖稀真的是能百變的,不僅可以用來吹糖人、捏唐人,這畫糖人用的也是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的糖稀做出來的。

老北京人的記憶——畫糖人


這畫糖人兒啊,稱得上是北京手藝人的絕活。那時舊京城裡每至涼爽季節,街頭巷尾就會出現一種賣糖的小販,其經營方法很是獨特——將一種褐色硬糖塊,有時也用白砂糖的,上鍋熬化,然後用小勺盛著在抹了油的石板上畫出花鳥蟲魚來。趁熱蘸上一根小竹棍,待晾涼之後,從石板上起下來,插在帶眼的木板上,為的是招人眼,都是暫時不賣的,供人們觀賞點評,直到人們拍手叫絕,並把這絕活的名氣傳出去,引來了更多的顧客,這才開始賣。由於技法高超,不論動物、人物還是景物,都畫得栩栩如生,很是招人喜愛,周圍總是被圍得里三層外三層,大人們都願意來看,更別提淘氣愛湊熱鬧的小孩們了。 凡是碰上畫糖人的,孩子們的腳就釘在地上了,走也走不動了,非得要大人給買個才樂意。

老北京人的記憶——畫糖人



這畫糖人是北京人的手藝活,那自然不是您看到的那麼簡單的了。您覺得不就是用一勺一鏟,而糖料就是紅、白糖加上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熬制的,畫個畫什麼的嗎?要是這樣您想的也太簡單啦!這裡頭的講究多了去了,首先這糖啊得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牽絲時才可以用來澆鑄造型。在繪製造型時,用小湯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造型,這時手上功夫是決定造型的關鍵。因為在澆鑄時,糖料是經火加溫後溶開的,一旦冷卻後糖即凝固了,那就是個失敗的作品。所以,畫糖人要求民間藝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進行造型,以求一氣呵成。當造型完成後,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鏟起,然後粘上竹籤才算完活了。

老北京人的記憶——畫糖人



畫糖人的題材也是十分廣泛的。有小說、戲曲人物、吉祥花果、飛禽、走獸、文字等的內容,十二生肖是最為廣泛的。最為有趣的便是人物和動物的造型,若是側面的形象,便以線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則用糖料將其頭部堆成浮雕狀。由於糖料的流動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會出現雷同的造型。民間藝人在長期實踐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時根據操作的特點,在造型上多施以飽滿、勻稱的線條,從而形成了獨有的風格樣式,給人以美的享受。

老北京人的記憶——畫糖人


畫糖人的說他們是民間藝人,可是說到底還是為了賺錢糊口的啊。所以得有促銷的手段啊。畫糖人最有效的「促銷」手段,便是是設「轉彩」遊戲。你花上少量不等的錢,就能轉動長短不一的彩棍,彩棍上的箭頭指向什麼圖形,你就算中上什麼彩了。凡中彩的糖人,都會比直接購買便宜許多。但若沒中彩,那就只能得到一小塊糖塊了。


以前孩子們可沒那麼多的零花錢,但是都喜歡這糖人,沒少給畫糖人的小販「送錢」。但是現在想想,那是多麼美好的童年樂趣啊。現在的孩子們,什麼糖吃不上,對糖人也沒那麼稀罕啦,看見了也就圖個長得好看。所以這畫糖人的人是越來越少,現在要看見個畫糖人的,還真是不容易啊,可得上去買一個,回憶回憶老北京的童年樂趣。


END


圖片來源網路


禁止轉載,違者舉報

您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需要的!喜歡就點個吧!


大家都在看

您可能感興趣

記憶 老北京
記憶中的老北京
榆林老城人記憶中的味道——糖棋子
京城舊夢:記憶里的老北京衚衕
畫屍人:恢復記憶
老城記憶
老城的記憶,淺說南縣歷史文化名人!
搪瓷·中國人記憶中的老物件
新人笑,舊人哭!記憶中最愛的晶女郎都老去了!
會騙人的記憶
潛山人記憶中的老手藝-做燈籠
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對它有記憶的人越來越少了
歷史記憶:老北京的洋車和「駱駝祥子」
人性黑暗漫畫《她的記憶》,我擁有的是別人的記憶
一代人的記憶 瓦房
亞凌隨筆:記憶里的女人
湖南「再生人」的秘密 擁有前世記憶
北京丨首鋼,北京人永遠遷不走的記憶。
豐縣人舌尖上的記憶:腌制咸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