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航空母艦,鄭和之後為何再也造不出寶船

古代的航空母艦,鄭和之後為何再也造不出寶船

距今六百年前的鄭和下西洋,可以說是當時最壯觀的海上行動,是最,沒有之一。即使是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等後來世界聞名的航海家的行動,也比鄭和晚了一個世紀。


鄭和下西洋人員編製約在27000人,船隊編製達兩百多艘大小艦船。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海上行動都很難有這麼大的規模。


古代的航空母艦,鄭和之後為何再也造不出寶船

今天不說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我們來說說明初之後,為何明清再也造不出當時的寶船。


據史料記載,鄭和船隊中最大的艦船要數鄭和寶船了。


那麼,這寶船到底有多大呢?


古代的航空母艦,鄭和之後為何再也造不出寶船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有五種類型的船舶。第一種類型叫「寶船」。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種船可容納上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它的體式巍然,巨無匹敵。它的鐵舵,須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第二種叫「馬船」。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第三種叫「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第四種叫「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第五種叫「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可見,鄭和所率領船隊的船隻,有的用於載貨,有的用於運糧,有的用於作戰,有的用於居住。分工細緻,種類較多。我們可以說,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船隊。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長為151.18米,寬61.6米,載重800噸。這放到近代才能出現的船,明初就已經造出來了。


古代的航空母艦,鄭和之後為何再也造不出寶船


古代的航空母艦,鄭和之後為何再也造不出寶船

古代的航空母艦,鄭和之後為何再也造不出寶船


今天只探討鄭和之後為什麼造不出這麼大的船了,至於寶船的歷史存在的真實性,在下一篇里探討。


明代


約在萬曆二年成書的 浙江嘉興人 嚴從簡所撰《殊域周咨錄》 中記載:在明憲宗成化年間, 在某太監慫恿之下, 皇帝也想下西洋取寶, 派人到兵部索要鄭和下西洋歷史資料,但沒有找到。


兵部尚書(相當今國防部長)項忠要處分檔案官,在旁的劉大夏便說: 「 三保(指鄭和)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案雖存,亦當煆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無哉!「 《殊域周咨錄》據內庫檔案寫成的。

由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的陸樹聲所撰寫的筆記《長水日抄》中也記載了類似內容。 後人不加明察。這位官員竟敢直指下西洋為「敝政」,可見內部反對之激烈。


而實際情況是,在停止國家組織的洋活動的同時,海洋也被封閉起來了。從明朝開國到第七次航行結束,海洋政策存在著一個十分突出的奇怪現象,一方面是國家花費巨資打造龐大的艦隊,三十年間七下西洋,另一方面則是嚴厲的禁海措施,


一再下令「仍禁頻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嘗禁其往來」、「禁頻海民私通海外諸國」。對於沿海居民的海外貿易,下令「嚴禁絕之」。


下西洋只是皇家的特權,它對於海洋擁有絕對的權力,百姓斷不可染指。皇家之外的海上貿易,更不用說海洋探險,有嚴刑峻法等著呢,沿海居民徒喚奈何!

古代的航空母艦,鄭和之後為何再也造不出寶船


除非皇家許可,否則片板不能入海。這種政策與葡萄牙和西班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明朝,從事海外探索和海上活動是犯罪行為,民眾一出海便成為罪犯,而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出海的罪犯因為有所發現而成了民族英雄。不同的政策鎖定了海洋活動的方向,在明朝,一旦皇家的需要得到滿足,一旦他們聽到了海晏河清的消息,便從國家層面到百姓層面,徹底地封鎖了海洋,以至於造成了在世界史的關鍵時期海洋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缺位。


以此看來,在明朝,是國家不需要再次出海了,沒必要造船出來。


清代


乾隆編修《四庫全書》,編書三千四百七十五部,有記錄的毀書,竟就有六萬七千六十六部,合七萬三千五百五十六卷,這僅僅只是官方的統計,未列入其中甚至民間為避禍自行銷毀的,更是不計其數。


這場中國歷史近一千年里最大的文化浩劫,照魯迅的說法就是:乾隆對於毀滅中國人著作的手段方式,就足夠令人震驚。


這樣強大的「文化成果」,在一直美化乾隆皇帝的喜劇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里,也曾忍不住吐槽:晚年的劉羅鍋和乾隆皇帝一道在宮裡沐浴,一邊給乾隆搓背,一邊語重心長:弘曆啊,你這一套四庫全書,毀了多少老祖宗的好東西啊,你比那秦始皇還厲害啊!


古代的航空母艦,鄭和之後為何再也造不出寶船


南京圖書館古籍部現存的《明史稿》中,更清楚記錄了鄭和艦隊的規模航線乃至技術配備,這些只有海圖資料中才可鉤沉的關鍵內容,正是來自於清初組織編修明史時。


對照成書的《明史》,更加令後人驚奇的是:那些存在於《明史稿》中的鄭和艦隊細節到極致的技術資料,卻在乾隆年間《明史》成書時,幾乎大段被刪掉!


以明史研究學者韋慶遠的原話說:明代檔案之所以保存不多,一因明清之際的戰亂,二因清代乾隆時期修撰(明史)之後,按照當時慣例,對所依據的檔案史料往往棄置甚至燒毀掉。


而《南京日報》在2005年對南京大學權威明史教授潘群的訪談里,這位老教授在綜合了各方面的證據後,更給出一個石破天驚的答案:毀掉鄭和海圖的,極大可能性是乾隆皇帝。


鄭和海圖都被毀掉了,還怎麼造出寶船來呢?


不得不說,原版的鄭和海圖,那見證一代中國航海人心血智慧的結晶,就這麼消失了,確實令人痛徹心扉。




本號對應微信公眾號:河之南(ID:hezhinan2016),喜歡就關注我們!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之南 的精彩文章:

珠穆朗瑪峰,曾經全部是中國的!
有這麼個國家,75%人口是華人
點評中國歷史上十大最會打仗的皇帝
你知道嗎,開封從古至今有過多少個名字?
您可能感興趣

航空母艦再先進,看似落後於時代的蒸汽都不能缺
航空母機出世,航空母艦未來還重要嗎?
它才是海上的「巨無霸」,航空母艦、軍艦等都是它的常客
誰敢說中國造不出航母?我國大陸航空母艦下水,牽動了誰的神經?
美航母真正的剋星,兩發就可幹掉一艘航母,是航空母艦的惡夢!
這艘戰艦是航空母艦的雛形,它的出現極大的影響了海軍的發展史
航空母艦再先進,蒸汽都不能缺
烏克蘭把航空母艦,戰鬥機,補給艦都賣給了中國,以及更好的寶貝
這艘航空母艦,堪稱史上最倒霉的航空母艦!
實拍 海上真正的巨無霸,它卻不是航空母艦!
擠地鐵、開撕香港航空,何猷君可能是假的富二代
航空母艦在海洋上的雄武英姿,你認得出哪幾艘?
印度海軍製造的航空母艦,沒想到是這樣的!
歷史上那些未曾出現卻真實存在的超級航空母艦,你的腦洞夠大么?
航空母艦換艦載機了,換完之後如虎添翼
中國造出美俄都造不了的一種新型巨艦,比航空母艦難度還大
戰爭史上最窩囊的航空母艦,被口徑不算大的艦炮擊沉了
夕陽照耀下的航空母艦,甲板上的艦載機都去哪兒了?
一戰時德國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飛艇,這種武器被稱為「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