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傳奇,核心石料竟來自這裡

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傳奇,核心石料竟來自這裡

初去偉大祖國首都北京的人,第一選擇大多是去天安門廣場,登天安門城樓,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


高高聳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全國人民心中具有無比崇高位置,它毫無爭議堪稱新中國第一巨碑。


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傳奇,核心石料竟來自這裡

借鑒相關史料,我們來聊一聊紀念碑建造時一些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修建的地點確定在哪?在會上,有的委員提議將紀念碑建在東單廣場,有人主張建在西郊八寶山。最後由周恩來根據多數委員的意見,決定將紀念碑建在天安門廣場上。


周恩來認為天安門廣場有「五四」以來的革命傳統,未來將是全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在這裡修建紀念碑,也方便全國和全世界人民前來瞻仰。當時大多數人贊成這個意見。委員們一致通過了把紀念碑修建在天安門廣場上的方案。


方案確定下來後,1949年9月30日下午6點,第一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與會人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莊嚴的紀念碑奠基典禮。

那天下午6時許,全體代表利用大會統計選票時間,亦即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閉幕式之前,驅車前往天安門廣場,參加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周恩來先於他人到了廣場,他在擬豎碑的地方察看著地形、位置。毛澤東、朱德、宋慶齡、李濟深、彭德懷、賀龍、劉伯承、陳毅、黃炎培、郭沫若、何香凝、司徒美堂等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代表、無黨派人士和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代表陸續下車後都向豎碑的地方走來。


此刻,天安門廣場華燈齊放。只見毛澤東表情凝重,背著雙手,不停地在現場緩步走動,他望著奠基石,又不時地望望周圍。看到代表們已排好了隊,便抖擻精神,站好立正姿勢,用高昂的聲腔,喊出了「口令」:


「立——正!」 ……


毛澤東又大聲喊道:「各單位首席代表站到前面來!」於是朱德、賀龍、劉伯承、陳毅、羅榮桓等都聞聲走過去,排成一列,毛澤東站在排頭第一個。

這時,周恩來宣布: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開始!


解放軍華北軍區樂隊先奏起了《義勇軍進行曲》,再奏《風風鈴》曲調的哀樂。


在哀樂的旋律聲中,大家懷著沉重的心情默哀。樂聲終止,毛澤東抬起頭來,肅穆地緩步走到擴音器前,宣讀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宣讀完碑文,毛澤東靜靜地走上前去,揮杴挖起第一鍬土放到基石邊上。隨後,朱德等代表一個個跟著上去,隨毛澤東一道執鍬鏟土,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傳奇,核心石料竟來自這裡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個國家級公共藝術工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為了建好這一永久性工程,當時會聚了鄭振鐸、吳作人、梁思成、劉開渠等一大批中國最優秀的文史專家、建築家、藝術家。1952年5月10日,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彭真擔任主任,副主任為著名建築家梁思成。

紀念碑採取的是邊施工邊設計方案。開工不久,發現最初設計的奠基的位置離天安門和旗杆太近。梁思成等人找到彭真彙報:要不要向主席請示把位置往南挪?彭真說主席那麼忙,你們要怎麼挪就怎麼挪吧。後來經過數次方案設計,最終由北京市規劃局的趙冬日敲定放在絨線胡同東部路口。這個位置其中心距天安門牆基440米,碑的設計高度為38米,使得由北面任何一點看過去,在透視上碑都高過正陽門城樓。


興建委員會花了一年多時間,面向全國徵集意見,收到140多套設計方案,包括亭、台、堂、碑等各種樣式。最後,紀念碑修建方案的爭議焦點集中在碑身究竟是建成低矮分散型還是高大集中型上。大多數人認為,紀念碑要歌頌人民英雄的崇高形象,表現人民英雄的偉大功績,低矮分散型的方案不可取。但怎樣把紀念碑修建得巍峨雄偉,讓社會各界都滿意,成了擺在興建委員會面前的一大難題。


從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獲得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回國的北京市建設局工程技術人員陳志德做的設計方案,屢次有突出表現。1951年國慶節被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邀請到天安門廣場,看到了最後遴選出的3個木製紀念碑模型:一個是形狀酷似3個門洞的城台,上有高碑;一個是坡頂形狀的紀念碑;另外一個是群像雕塑形狀的紀念碑。


陳志德看完後,搖了搖頭,說:「這3座紀念碑模型,雖然都還可以,但是缺乏高大挺拔、氣勢恢宏的表達內涵!」


陳志德的意見受到了興建委員會的高度重視。興建委員會經過最終討論、修改,終於敲定了與人們現在看到的紀念碑相似的碑身設計方案。碑形設計主要參照了中國的唐代石碑與清代石碑,碑頂方案由專長古建築學的梁思成設計形成。他在碑頂上破天荒地加了個「小屋頂」的裝飾。這個極具特色的「小屋頂」,後來被廣泛運用到各種新建築物之上。


接下來,興建委員會成立了施工組,陳志德調任組長。建紀念碑,最主要的是選好碑心石。為了選好這塊碑心石,興建委員會在全國範圍進行徵集,派出專家到上報材料的地方去考察,通過反覆對比,最後選定了采自青島大金頂一帶的一塊花崗岩大石料。


為了完整開採出一塊300噸的石材胚料,十幾名技術工人從南京、上海等地趕到浮山。技術工人們也沒有開採如此巨大石料的經驗,提出的幾個開採方案都被陳志德否定了。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陳志德急的嘴角都起了水泡。


當地雇來的石工見陳志德著急,悄悄把他拉到一邊說:「嶗山腳下有個村子叫清石峪,村子裡住著一位叫李開山的老石工,被人稱為石神。您還是把他請來想想辦法吧I」


李開山的石匠手藝是祖傳的。陳志德把李開山請到採石現場,與他一起採取悶炮爆破,排列鋼楔子砸進,千斤頂石槽頂壓等辦法,終於完整地從山岩上剝離出來了巨大石料。


為了把200多噸重的碑心石運下山,陳志德帶領工人們採用古老的「滾杠」方式,用鞍鋼生產的無縫鋼管初坯放在枕木上做滾木,在3台大馬力拖拉機的牽引下,把石料一點一點地向山腳滾移下去。


從浮山到青島火車站,30公里路程,運石隊伍整整走了34天。


1953年10月13日,北京西直門火車站鞭炮齊鳴,掛著專列牌子的火車載著這塊碑心石,緩緩駛進車站。


經數百工人細心御下之後。這塊滲透著工人群眾心血和汗水的石料於在10月16日安全運到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建設工地。


碑心石運抵天安門廣場後,施工隊按照原來的設計方案,立即對其進行成形前的精加工。碑心石經過雕琢,「瘦身」到了60噸,紀念碑碑身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也基本完成。這時,施工組突然接到興建委員會的通知,要將整個碑面調轉180度。按照中國建築物大多坐北朝南的傳統,人民英雄紀念碑最初的設計圖紙中是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面朝向正南方。但後來發現很多重大群眾活動都集中在天安門與紀念碑之間的廣場上,為了方便群眾瞻仰,碑身正面朝北才更具實用價值。碑面調轉180度,紀念碑就剛好與天安門相對了。建議一經提出,立刻得到中央領導及專家們的同意。


陳志德指揮的施工組急忙對碑心石做了南北對調的準備。所幸的是,紀念碑的結構是南北對稱,碑心石即使換了方向,施工進度也不會受到影響。


隨著紀念碑修建速度的加快,又一個難題出現了:在沒有重型起重機的情況下,怎麼才能安全地把60噸重的碑心石吊起20多米,再平穩地安裝到混凝土碑身上?


經多位專家的周密論證,施工組決定利用滑輪原理,將紀念碑的混凝土碑身作為起重支柱吊裝碑心石。吊裝的同時,在碑身兩旁各立一個高吊杆,以調整石料吊裝過程中的搖擺及平正。


正式吊裝那天,茅以升、劉開渠、梁恩成、林徽因、范文瀾、鄭振鐸等100多位各界專家、領導一大早就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上午8點半,陳志德吹響口中的哨子,下達吊裝命令,紀念碑混凝土的碑頂傳來滑輪組的「吱吱」轉動聲,碑心石被鋼絲繩緩緩吊起,直到下午兩點左右,碑心石才準確就位。穩穩地立在紀念碑正北面的碑心石巢內。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題是毛主席親筆書寫的,要把這8個大字刻到堅硬的花崗岩石碑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這項任務落到了北京琉璃廠「萃文閣」店主、著名書法家、雕刻家魏長青肩上。他先請總參謀測繪局的專業人員用幻燈機投影儀將字放大,然後按照光影把字描下來。碑心石又硬又脆,不受刀鑿,一刻就火星亂冒。為了趕進度,陳志德和魏長青經過研究,決定把膠皮覆蓋在碑體上,再把需要鐫刻部位的膠皮挖下去,形成「陰文」輪廓,再利用高壓水槍,通過噴射礦砂的方法,在碑心石上刻出每一個大字。然後以紫銅為胎,採用我國傳統的鎦金工藝,做成金字鑲嵌進去,保證字體300年不褪色。


雕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碑石背面的碑文,是由毛主席起草並在奠基典禮宣讀的,由周恩來親筆書寫。


據傳,那時周恩來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一遍碑文,前後共寫了40多遍,最後挑選了自己最滿意的一篇拿到工地。碑題、碑文製作共用掉黃金130兩。


1958年,中共中央接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全部完工的報告後,立即決定在天安門廣場舉行落成儀式。時間選在1958年5月1日。因為這一天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


那天,天安門廣場響起了雄壯的國歌、國際歌樂曲。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緩步走到雄偉壯麗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此時,碑身上的紅披徐徐下落,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剛勁有力的鎏金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數萬人歡呼雀躍,廣場上放飛了無數和平鴿。


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傳奇,核心石料竟來自這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他兩逼蔣介石下野 毛主席為他取別號 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
他誅殺了大量紅軍名將 天道循環落水無人相救
他是毛主席和鄧小平的專用攝影師 鏡頭下的偉人珍貴瞬間
47年前世界核戰邊緣 周恩來機場密會蘇聯特使
他是美軍公認最牛志願軍軍長 毛主席讓他補好門牙再出征
您可能感興趣

人民英雄紀念碑建造秘聞,在140多種方案中精選,嶗山采碑心石
這麼新奇的房子,看來只有美國人敢這樣建造
這些自討苦吃的法國人手工建造的城堡,中世紀風味
中國有一座仿照城池建造的陵墓,專家想挖,周總理一句話斷他念想
自古傳說,北京城是按哪吒身體建造的
土耳其人的房子外,有這麼一個小建築,建造原因令人敬佩
英國人為什麼要建造這些具有科幻色彩的堡壘?
雲岡石窟,中國唯一全皇家建造的石窟
法國人用中世紀的技術建造一座中世紀的城堡,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教你如何在《我的世界》建造建築
英國巨石陣是誰建造的?用來幹什麼的?
這座橋完全是大自然自己建造的,堅固沒管比人類還巧手!
英國一對夫妻夢想回歸自然,回鄉下自己動手建造原生態小木屋
美洲「石頭城」之謎:建造技術令人震驚,遠古外星人的傑作?
科學家無法解釋的古代遺址之一,龍游石窟是誰建造的
英国巨石阵建造之谜!
核航母建造難度超乎想像:美髮現中俄要聯手製造另一項世界之最
幸好還有宅基地,可以自由的建造心中理想的小院
同樣建造材料,中國用來建造航母,而印度卻建造了幾輛小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