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史上最昂貴轟炸機的誕生:光保密就花了近20億美元

史上最昂貴轟炸機的誕生:光保密就花了近20億美元

1970s 年代中期,美國空軍一直在努力尋找和發展替代 B-52 轟炸機的後續方案,面對越來越強的地面防空導彈和具備下視/下射能力的戰機的威脅,諸如B-70、B-1A 這類單純依靠高度、速度或低空地形掩護來對前蘇聯防空體系進行穿透、打擊的戰術顯然很不可靠,因此美國政府和國防部先後取消了上述機型的採購或研製計劃。但到了1975~1976 年間,隨著「海弗蘭」計劃在隱身技術上所取得的巨大進步,為解決這個難題提供了一條完全不同的實施途徑,研製具備低可探測性、雷達難以發現的大型隱身轟炸機成為可能。


具有低可探測性的隱身轟炸機可以帶來一種全新的作戰方式,相比 B-1 執行轟炸任務時只能借地形掩護並繞開事先探知的敵方防禦點,沿途只有有限的幾條預設攻擊路線可選擇應對局勢變化,最後轟炸時快進快出的單調僵化的打法,隱身轟炸機可以憑藉其雷達難以發現的優勢,長時間在戰場縱深區域上空巡曳,憑藉先進的感測器和友軍數據鏈傳遞的信息搜索和隨機打擊各類有威脅的地面目標,特別是重點防禦的高價值目標。在核交換戰役中,隱身轟炸機也可以安然呆在輻射區外,在第一波核攻擊後進入戰場尋找遺漏和存活的威脅目標實施過殺傷式的清除行動。高度隱身能力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降低對戰機飛行速度、高度的性能要求,降低對電子對抗設備的能力要求(複雜性和重量,B-1B 因為保留了過重的電子對抗設備而備受指責),從而帶來降低製造和維護成本的優勢。這裡順帶說明一下,對於 1977 年取消 B-1 採購事件曾經在美國引起的爭議很大,但卡特政府很可能是基於當時隱身戰機研製上已取得的進展權衡優劣後做出的決定,作為對里根在總統大選時抨擊其軟弱的回擊,卡特政府在 1980 年 8 月向公眾透露了國防部正在研製雷達探測不到的隱身戰機,包括隱身轟炸機的消息。直到這個時候,隱身戰機的存在才第一次從斷斷續續的秘密傳言中轉為公開,引發了全球性的關注。

史上最昂貴轟炸機的誕生:光保密就花了近20億美元


1988 年 11 月 22 日,B-2 隱身轟炸機首次公開亮相


1979 年「先進技術轟炸機」(ATB)計劃正式啟動,隨後便轉為了「黑計劃」項目秘密開展研製工作,項目代號「奧羅拉」。經過對各家報的方案初步評估篩選後,範圍縮小到諾斯羅普/波音和洛克希德/羅克韋爾兩個聯合團隊,其中諾斯羅普有研製 YB-35 和 YB-49 兩種飛翼飛機的經驗。1981 年 10 月,經過一番激烈競爭後諾斯羅普/波音擊敗了洛克希德/羅克韋爾,獲得了隱身轟炸機的研製合同,新機同時被命名為 B-2「幽靈」。由於 1980s 年代中期對B-2的作戰需求從高空轉為兼顧低空地形跟隨方式,因此不得不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正,並導致新增了 10 億美金的成本,首飛也推遲了兩年。生產型的 B-2 首次向公眾開放露面是在 1988 年 11 月 22 日,原計劃只給前來觀禮的嘉賓看到正面形狀,結果有記者為了爭取獨家爆料這款極其神秘的戰機外形的機會,居然在當天乘坐一架輕型飛機從展區上方低空掠過,並拍到了飛機外形的照片,一時傳為佳話。事實上「奧羅拉」雖然不是「黑計劃」歷史上保密期最長的項目,但卻是保密程度最高的項目,據統計先後用於與 B-2 相關的研製/生產設施、場地、人員和機要資料的安全保密措施共花費了近 20 億美元,創造了一項史無前例的記錄。

史上最昂貴轟炸機的誕生:光保密就花了近20億美元


B-2「幽靈」的稱號機如其名

史上最昂貴轟炸機的誕生:光保密就花了近20億美元



B-2 尾噴口附近的高熱區材料後來進行了升級

B-2 設計上首先選擇了對隱身極為有利的扁平飛翼布局,根據作戰要求從聲音、紅外、視覺和雷達隱身等全方面進行了低可探測性設計。B-2 整機外形邊緣嚴格按照平行原則設計,散射主波系只有四個方向,減少了被截獲的概率;對前向反射較強的機翼前緣,B-2 採用了吸波結構材料直接替代蒙皮,並在其後加設厚厚的不規則蜂窩吸波嵌入式結構的辦法,對 S 波段以下達到超過 99.5% 的吸收效果;座艙罩外形沿隱身曲面無縫設計,並使用帶金屬屏蔽效果的風擋玻璃;進氣道位於飛翼機身上部略靠後的位置,以達到對地面雷達仰視視角遮擋的效果,進氣道本身帶 S 型設計,有內部吸波導流片,四台 F118-GE-100 無加力改型發動機提供推力,發動機低陷入飛翼結構中,氣流經扁平的尾噴口噴出前也要經過一段彎曲和逐漸變扁平的通道,同時與上表面開口吸入的冷空氣混合降低尾流紅外輻射,前後隱身效果都非常好;彈倉隱藏在機身中部腹內,所有口蓋均按照與主翼波系平行原始設計邊緣傾斜或鋸齒;機身和機翼主要承力結構和發動機艙尾段主要採用鈦合金,其餘部分包括基礎蒙皮均採用了複合材料,並且很少使用鉚接,減輕多餘重量的同時也提高了隱身性能;全機表面塗敷了新研製的吸波塗料,對高頻波段具有很好的吸收效果,由於其可維護性較差,且發動機艙噴口附近溫度較高(300℃左右)的部位時間長後容易出現材料老化皸裂的情況,後來在 2004 年替換為一種易修復的新的磁性吸波材料,比重更輕一些,且吸波效果有所加強。B-2 在雷達航電上很注意控制主動輻射問題,其無源相控陣側視雷達APQ-181安裝在機頭下方兩側的飛翼結構中,外部採用特定頻率選擇的介質屏蔽罩遮擋,雷達本身工作於甚高頻的12~18GHz頻段,與國際衛星廣播通信的頻段相同,主要是有利於提高合成孔徑和逆合成孔徑工作方式的精度和解析度,目前由於容易與民用廣播間造成干擾,美軍打算對其進行升級改造,並在調整頻率範圍的同時改為有源相控陣列天線。B-2 同時具有較為強大的電子對抗能力,拜自身隱身優勢所賜,對機載電子對抗設備的功率要求大大降低,因此節省了不少寶貴的機內佔用空間和重量。

史上最昂貴轟炸機的誕生:光保密就花了近20億美元



B-2 是美國空軍具備低可探測性和高生存率的遠程打擊平台


由於 B-2 在隱身設計上不遺餘力,基本上把美國 80 年代期間能夠拿出來的最好的技術都應用上了,雖然造成了生產製造和維護成本高昂,但隱身性能著實大幅降了下來,根據測試其沿水平周向 RCS 基本低於 0.1 平方米,創造了這類大型作戰飛機的新紀錄,也使其成為美國在隱身技術領域領先地位和保持「戰略鐵三角」威懾力的一個典範之作。

B-2 對大多數厘米波段或分米波段的搜索跟蹤雷達具有很好的隱身特性,但仍然可以被俄羅斯和中國等的米波遠程預警雷達在數百公里外發現,但這類雷達探測本身是不精確的,而且在較近的距離內由於波束角小掃描速度慢反而容易丟失目標,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 B-2 是一種非常有威脅的具有高生存率的遠程空中打擊力量。由於價格昂貴不易維護,B-2 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斷引發爭議,其採購量也從最初的 132 架一減再減到 21 架,其中一架在 2008 年因事故墜毀,目前共有 20 架 B-2 在役。B-2 第一次投入實戰是在 1999 年的科索沃戰爭,對塞爾維亞投擲了大量常規彈藥,其後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中都有使用,最新的使用記錄是 2011 年對利比亞的打擊行動,暫無在戰爭中被擊毀的記錄。

您可能感興趣

3.958億,拍賣史上最貴耳墜誕生!
12999元,小米史上最貴的產品誕生
4.9億 最貴鑽石誕生:史上最大粉鑽
999元!史上最便宜小米電視誕生:還沒一台紅米貴
史上最快拿到頂薪球員誕生!僅出場31次就收穫1.48億美元!
超過庫里:4年1.7億美元,NBA史上最貴合同誕生了
2807億!今年小散最愛買入的股誕生,近9年半買入的人都賺錢
1900億美元市值台積電:一個巨頭的誕生(上)
NBA史上最大單的球衣廣告誕生,為什麼值6000萬美元?
豪華個人潛艇誕生 價格不貴才100萬美元
新中國首富誕生了!他平均一天賺10億元,擁有2900億元身家
3699元,小米最貴路由器誕生
重磅!庫里5年2億續約勇士,史上第一個兩億先生誕生
重磅:7大機構189億聯手?新板王誕生,將成為最賺錢的股票
A股最新消息:此股年報預5628%遭28家機構千億搶籌,17年最強妖王將誕生
又一4000萬先生誕生!單場39+24神塔獲4年1.68億美金報價,但網友反呼不值!
中國最牛的複姓,只有2.8萬人,卻誕生了15位皇帝!
國產最貴手機誕生!驍龍835 6G 128GB,10萬元有錢都買不到!
首款千元全面屏手機誕生了:雙攝、4GB、長續航僅售12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