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火星生物學-2016」奔向火星

「火星生物學-2016」奔向火星

「火星生物學-2016」奔向火星



溫馨提示:以下內容為文章梗概,如需閱讀全文,歡迎訂閱本刊(訂購方式參見文末^_^)

1 項目背景


該項目共包括兩次火星探測任務,都將通過與俄羅斯的合作實施,其中「火星生物學-2016」包括1個軌道器和1個「進入、下降和著陸演示模塊」(EDM);2018年發射的任務簡稱為「火星生物學-2018」(ExoMars 2018),包括1輛火星車和1個火星表面平台。


早在1999年的一份報告中就建議ESA利用火星車進行一項地外生物學任務。2001年,ESA啟動了「曙光」計劃,並將研究「火星生物學」的任務作為高優先順序任務。2002年,ESA開始了「火星生物學」項目的研究。2005年,ESA決定正式開展「火星生物學」項目。最初的構想包括1輛火星車和1個靜態著陸器,並計劃於2011年搭乘俄羅斯「聯盟」(Soyuz)運載火箭發射......


2 工程目標和科學目標

「火星生物學」項目將驗證未來的探測任務,特別是火星採樣返回任務所需的大量基本飛行和原位利用技術,具體工程目標如下:


1)有效載荷到達火星表面的進入、下降和著陸技術;


2)火星車表面移動技術;


3)通過鑽孔收集地表以下樣本的技術;


4)樣本獲取和分析技術。

......


3 「火星生物學-2016」


「火星生物學-2016」包括「微量氣體軌道器」和「進入、下降和著陸演示模塊」。「微量氣體軌道器」上攜帶的科學儀器將對大氣中的甲烷等微量氣體進行探測。「進入、下降和著陸演示模塊」也被稱為「斯基亞帕雷利」(Schiaparelli,義大利天文學家,曾繪製火星表面部分地圖),包含用於評估著陸器在下降過程中性能的感測器,以及在著陸點研究火星環境的感測器。


「微量氣體軌道器」


「微量氣體軌道器」由ESA設計,將對火星大氣進行詳盡的遙感觀測,搜尋甲烷及其降解產物等具有潛在生物學意義的氣體。其上的星載儀器將分析產生這些氣體的位置以及來源。其科學任務預計從2017年12月開始,並持續5年的時間。同時,其還將作為「火星生物學2018」任務的數據中繼設施,一直工作到2022年底。

「進入、下降和著陸演示模塊」


「進入、下降和著陸演示模塊」由泰雷茲-阿萊尼亞航天公司牽頭的歐洲工業界設計,將驗證火星進入、下降和著陸技術。它使用了大量「火星生物學」項目發展的技術,包括特殊熱防護材料、降落傘系統、雷達多普勒測高儀,以及液體推進的末端制動系統。在完成著陸後,它將利用剩餘的電量在火星表面運行很短的一段時間,攜帶的一套科學感測器將實施有限但有效的科學探測......


4「火星生物學-2018」


計劃於2018年發射的「火星生物學-2018」包括1輛由歐洲研製的火星車和1個由俄羅斯研製的火星表面平台。火星車將在火星表面進行巡視探測以尋找生命痕迹,利用鑽孔機和科學儀器進行取樣和分析,這將是首個結合巡視能力和鑽孔分析能力的任務。火星表面平台則將在著落點研究火星的環境。

歐洲火星車


歐洲火星車具有以下關鍵能力:表面巡視,地下鑽孔,自動進行樣本的收集、處理和分配,以及利用一系列分析儀器對地下樣本的理化性質進行研究。選擇研究地下樣本是因為稀薄的火星大氣無法在火星表面提供足夠的保護以抵擋輻射和光化學,地下樣本將更有可能包含生命痕迹。


俄羅斯火星表面平台


火星表面平台由Roscosmos和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IKI)負責,設計壽命為1年。在著陸後,該平台將在著陸地點對火星表面環境進行分析,主要科學目標為著陸點的成像、氣候的長期監測以及大氣的調查研究。其上的儀器還將用於進行以下研究:著陸點的地下水分布情況,大氣和地表之間揮發物的交換,監測輻射環境並與「微量氣體軌道器」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行星內部結構的探測......


關注我們


國際太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太空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火星表面曾爆發15級海嘯 90%生物慘死
古老生物的「諾亞方舟」 18:02生命的力量Ⅱ3-4
火速報名丨6.11-12日首屆全國精準醫學與生物樣本庫高峰論壇-北京
火星40億年前就存在外星生物?
盤點:2016年生物醫藥領域併購Top10
歐俄火星生物二期任務推遲至2020年
9月12-15ICB(國際生物力學學院)下肢生物力學矯形學習報名 ……
揭秘史前的恐怖生物:1.12-1.40億年前的巨型食肉鯢
2016年生物醫學領域每月熱門事件大集錦
火星40亿年前就存在外星生物?震惊!
1000度高温的火山喷发熔岩上发现极端生物存在
氣瘋生物老師的12星座DNA
每日一句1465︱瀋陽啊瀋陽08《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2016高考生物精华知识点巧记23条
2011年3月19日,著名古生物學和地質學家顧知微逝世
蛟龍號下潛6544米 成功採集海洋生物
Cell:2017年生物物理周上呈現的10大美圖
地球38億年前生物化石暗示遠古火星潛在生命
每日科學家:1925年3月15日,微生物學家李季倫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