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這裡位於祁連山支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90公里,青海省湟源縣西南40公里的地方,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疊合區,劃分了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歷來是內地赴藏的咽喉,藏語叫「尼瑪達哇」,蒙語稱「納喇薩喇」,漢語名為「日月山。」青藏公路通過山口的海拔高度為3520米。日月山頂部由第三紀紫色砂岩組成而呈紅色,故古時被稱為「赤嶺」。早在漢、魏、晉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轄區的前哨和屏障。故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歷史上,還是唐朝與吐蕃的分界。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日月山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日月山攝影/BOS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傾慕唐王朝的繁榮與文明,貞觀八年(634年),派使赴長安與唐朝通聘問好。唐太宗對吐蕃的首次通使也很重視,當即派使臣馮德遐持書信前往致意還禮。松贊干布「見德遐,大悅。聞突殿與吐谷渾皆尚公主,乃遣使隨德遐入朝,多齎金寶,奉表求婚」。可是,當時唐太宗沒有同意,松贊干布幾次請婚未能如願,便以武力通婚,於貞觀十二年(638年)爆發了蕃唐首次戰爭,史稱「松州之戰」。吐蕃兵敗後,松贊干布遣使到長安謝罪,並派大相祿東贊備厚禮到長安再次向唐太宗請婚。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許嫁松贊干布,並於貞觀十五年(641年),指派江夏王李道宗隨同吐蕃王朝使者祿東贊護送文成公主去吐蕃王朝的國都邏些。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赤嶺遺址 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界碑 攝影/BOS


7世紀的唐朝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經濟文化。相傳,祿東贊攜帶黃金5000兩以及大量珠寶,率領求婚使團,前往唐都長安請婚。不料,天竺、格薩、大食、霍爾的國王也派了使者求婚,他們均希望迎娶賢惠的文成公主。唐太宗決定讓婚使們比賽智慧,誰勝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這便是歷史上的「六試婚使」(又稱「六難婚使」,也有「五試婚使」之說,拉薩大昭寺和布達拉宮內至今完好地保存著描繪這一故事的壁畫)。


第一試:綾緞穿九曲明珠,即將一根柔軟的綾緞穿過明珠(有說漢玉)的九曲孔眼。

第二試:辨認一百匹騍馬和一百匹馬駒的母子關係。


第三試:規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內喝完一百壇酒,吃完一百隻羊,還要把羊皮揉好。


第四試:交給使臣們松木一百段,分辨其根和梢。


第五試:夜晚出入皇宮不迷路(也有說是辨認京師萬祥門內的門)。


第六試:辨認公主。

祿東贊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一一破解難題,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白氂牛 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經幡 攝影/BOS


據《吐蕃王朝世襲明鑒》記載,文成公主的陪嫁有「釋迎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類飲料,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用以分別善與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治404種病的醫方100種,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還帶了蕪菁種子等入藏。隨文成公主入藏的文士們幫助整理吐蕃的有關文獻,記錄松贊干布與大臣們的重要談話,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規化。松贊干布因娶公主,羨慕華風,派吐蕃貴族子弟至長安國學學習詩書,在唐境聘請文士為他掌管表疏,又向唐請求給予蠶種及製造酒、碾磑、紙墨的工匠。唐人陳陶《隴西行》詩有「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語,可證文成公主對吐蕃吸收漢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影響。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日亭 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日亭 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日亭 攝影/BOS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於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永徽元年(650年),松贊干布逝世,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達30年,致力於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係。文成公主雖是宗室女,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但她們在吐蕃地位很高。吐蕃書籍《賢者喜宴》記載「松贊干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有贊蒙尊稱並且去世後享有祭祀這兩項都具備,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擁有的待遇,松贊干布的女人里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在藏傳佛教中,她被認為是綠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以及推進藏族文化的功績,至今仍以戲劇、壁畫、民歌、傳說等形式在漢藏民族間廣泛傳播。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月亭 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月亭 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月亭 攝影/BOS


穿越青海遠嫁西藏,從古都長安出發的文成公主必然要沿著這條祖先拓展的古道。「過了日月山,兩眼淚不幹」。就像「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陽關,就像「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的天涯海角。當文成公主行至赤嶺,將要離別唐朝管轄的土地,作為告別中原的最後一站,文成公主在山上支起了帳篷,在故鄉做最後一夢,佇望故鄉最後一眼。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心中愴楚,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取出臨行前父皇唐太宗所賜日月寶鏡,鏡中長安繁華令她離愁倍增,淚如泉湧。想到自己遠嫁和親的重任,毅然將日月寶鏡拋下赤嶺,斬斷了對故鄉親人的眷戀情絲,下定了毅然前行的決心,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四望石 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黃土高原 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青藏高原 攝影/BOS


相傳,摔在東的是日鏡,摔在西的是月鏡,摔碎的鏡片讓淚水和風沙掩埋,成為今天的日月二山。兩山隔山相望,唇齒相依,如情侶,如父女,其情其景,無不動人。為紀念這位深明大義的公主,赤嶺改名為日月山,名與形相符,情與痛相增。異域和親勝十萬雄兵,為了大唐的穩固,為了中原和西域永遠的和平安寧,她放棄她應該享受的一切幸福,用一個女人柔弱的雙肩擔負起華夏民族萬年大團結的沉重擔子。在這點上她絕對超過王昭君。今天的日山和月山上各有兩座亭,分別叫日亭和月亭,裡面用碑文和壁畫記錄了公主入藏時的種種情景。山上,藏人用虔誠和信仰堆起瑪尼堆,石堆上插滿了盤樹虯枝。山下,是文成公主廟,矗立著文成公主漢白玉雕像。經幡飄揚,藏歌悠悠,是一代又一代人們對那美麗靈魂的深深崇敬。漢藏團結大義深,且望日月一禪心。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文成公主像 攝影/BOS


且望日月一禪心-青藏回憶錄


文成公主廟 攝影/BOS


文化控樂途旅遊網與專欄作家:BOS 更新:2016.05.03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青藏高原一神秘公路開通,複製1962年擊敗印度之匙!
青藏高原 日夜晨昏 新的一天已經開始
明月幾時有——溥心畬翰墨丹青藏珍
金秋十月 青藏高原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
明月幾時有—溥心畬翰墨丹青藏珍叄 嘉德春拍
青藏高原上的美食日記
明月幾時有—溥心畬翰墨丹青藏珍壹 嘉德春拍
青藏高原,你從哪裡來?
60年來780多名軍人犧牲在青藏公路,向他們致敬
每年夏天,牧民因青藏公路進藏驢友借宿賺不少外快
一起去西藏,來一場走心的旅行!川藏線+青藏線18天拼車行程
殲-11憑這個小改進得以馳騁青藏高原,讓印度很揪心
過去40年:青藏高原湖泊擴張 蒙古高原湖泊萎縮
震撼人心的青海熱貢六月會,一場已在青藏高原流傳千年的神秘血祭
從青藏公路汽車兵到攝影師,他用20年拍出真正的藏區生活
曾憑《青藏高原》聲震樂壇,卻在事業如日中天時,決定歸隱佛門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熊,每小時56千米,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
圖看青藏線上的「拾荒者」:你猜他們年入多少?
一起去西藏,來一場走心的旅行!川藏線+青藏線18天拼車行程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