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俄羅斯商業航天20年 昔日「半壁江山」輝煌難再現

俄羅斯商業航天20年 昔日「半壁江山」輝煌難再現

近日,據俄羅斯媒體報道,1996年4月9日,俄羅斯用質子-K火箭將歐洲衛星公司的阿斯特拉-1F通信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光陰流轉,質子號火箭已經迎來商業發射20周年,而俄羅斯的商業航天發射也走到一個轉折點。那麼,俄羅斯近20年的商業航天發射如何?對於未來又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多種商業火箭齊頭並進


質子號火箭是俄羅斯商業航天發射的中流砥柱

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把人造衛星和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其研製的「聯盟號」、「質子號」、「天頂號」等一系列大型運載火箭也可圈可點。


蘇聯解體後,為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俄羅斯開始大規模進入世界商業航天發射市場,憑藉蘇聯時期的火箭遺產很快佔據了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市場的半壁江山。其中,質子號火箭便是俄羅斯參與商業發射競爭的中流砥柱。

俄羅斯商業航天20年 昔日「半壁江山」輝煌難再現


圖為質子號運載火箭


商用的質子號火箭分為「質子K」和1999年服役的「質子M」等型號,質子M火箭主要從哈薩克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可將7噸重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送入太空。


另外,質子號火箭近些年之所以比較受歡迎,其價格是重要原因之一。據俄羅斯媒體報道,質子號運載火箭的價格在7000萬美元以內,而4年之前該類合同價值約1億美元,比歐洲阿里安公司的阿里安5火箭便宜很多,國際發射服務公司憑藉物美價廉的質子號火箭很快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航天發射服務提供商之一。


另外,俄羅斯為了進一步佔領國際商業發射市場,還將天頂號火箭和聯盟號火箭以及第聶伯號火箭等運力更小的火箭投入商業競爭,承攬了國際商業發射市場的過半份額,俄羅斯公司也在商業發射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多方競爭 優勢降低

蘇聯解體致使俄羅斯航天工業元氣大傷


雖然,俄羅斯商業航天發射前景一片光明,但這種成功的光明目前卻出現了逐漸動搖的跡象。


這些年俄羅斯運載火箭之所以備受商業用戶青睞,除了價格因素,更多的是源自蘇聯時期研製的運載火箭和大量發射積累的足夠可靠性。


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嚴重衰退,無力投資研製新一代運載火箭,致使航天工業元氣大傷。1996年,阿里安5火箭和日本的H-2火箭都開始投入使用,美國的宇宙神5火箭和德爾塔4火箭也在2000年左右投入現役。

俄羅斯商業航天20年 昔日「半壁江山」輝煌難再現


圖為日本H-2A運載火箭


而俄羅斯新一代安加拉運載火箭的研製歷時20年之久,直到2014年才實現首次發射,其進度遠落後於美國研製的運載火箭、歐洲的阿里安5火箭和日本H-2/2A火箭。


雖然,美歐研製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在技術和性能上更優越,但成本都高於質子號火箭和聯盟號火箭,這也是近些年歐洲阿里安公司引進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在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場發射航天器的重要原因。

很難再現昔日輝煌


靠吃蘇聯老本,很難繼續與美歐火箭競爭


近年來,隨著更先進的火箭技術和越來越注重低成本的商業航天,很多私人公司都加入到這一行列中,其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通過對先進技術的優化組合和更優化的組織管理,研製出了發射價格低廉的獵鷹-9號火箭,投入到國際商業航天發射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同時,隨著美、日、印等國家都在競相研製新型運載火箭,其發射成本也在逐漸減低的情況下,蘇聯時期巨額投資研製的運載火箭將慢慢老去,成本優勢也將逐漸降低。

俄羅斯商業航天20年 昔日「半壁江山」輝煌難再現



圖為獵鷹-9火箭


更糟糕的是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美歐對俄羅斯進行制裁,極大地影響了俄羅斯競爭新商業發射訂單的業績,在經濟和政治的壓力下,俄羅斯商業航天發射不可避免地面對寒冬。


當然,並不是說俄羅斯就會完全失去商業發射市場,目前俄羅斯的火箭在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上仍有不小的份額。最近俄羅斯航天局與阿里安公司和Oneweb衛星互聯網公司簽訂合同,從法屬圭那亞的庫魯發射場和哈薩克的拜科努爾發射場進行21次聯盟號火箭的發射任務,總計發射672顆Oneweb衛星。


不過,國際航天界認為俄羅斯的運載火箭在未來不可能在商業發射市場上回到昔日的繁榮。(張雪松)

俄羅斯商業航天20年 昔日「半壁江山」輝煌難再現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航天 的精彩文章:

俄歐火星漫遊車延至2020年,將於美國的火星車同期發射
太空上演《奔跑吧,航天員!》
想「上天」?這些條件你滿足了幾條?
陸海空天樣樣行,這個國家才是反衛星武器的「大戶」
您可能感興趣

2017年俄羅斯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今日在莫斯科開幕
2016年范堡羅航展舉行 「快舟」火箭探路國際商業航天發射
46年前中國衛星上天,4年後真能登陸火星嗎?424中國航天日
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北京天文館2016年全國青少年天文與航天夏令營招生簡章
俄羅斯5年來首招募航天員,2031年前登月
慶祝航天日 實現航天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9月26日將公布哈勃最新發現
2017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今日開幕 中國多種航天器亮相
美國航天界雙料冠軍誕辰96周年
天宫二号最快明日发射 将实现航天员30天驻留
航天題材話劇《九天攬月》在津首演 獻禮建軍90周年弘揚中國夢
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在北京召開
1973年毛澤東為何故拍板暫停發射載人航天飛船
外媒:中國航天展現「世界三強」雄心 2020年探測火星
美國航天局:計劃2033年抵達火星軌道
2016年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1973年毛澤東因何拍板暫停發射載人航天飛船
科技史上的4月19日 蘇聯發射衛星航天站
歐洲航天局目標:2030年實現3D列印月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