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PK北方民族為什麼老輸?四個方面北方民族佔上風
「逐水草,習射獵,忘君臣,略婚宦,馳突無垣」
在中國古代,中原人對北方少數民族的評價為「逐水草,習射獵,忘君臣,略婚宦,馳突無垣」,然而,對中原王朝構成最大威脅還是來自於北方。歷史上,包括蒙古突厥、契丹、女真、匈奴在內的少數民族都對中原政權產生過嚴重的威脅,往往能戰勝中原的軍隊。相反的,中原政權要想在少數民族的鐵騎下奪取勝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那麼,其中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北方少數民族全民皆兵。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下,他們放牧騎馬、狩獵拉弓,生活和戰鬥是一回事兒。培養一個士兵,他們要比中原王朝更加有效率。
第二,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對以步兵為主的中原軍隊有著天然的優勢。騎兵來如風,去如閃電,攻擊、退防迅速。
第三,北方少數民族打仗無後勤壓力,每個戰士三匹馬,一匹戰馬,一匹走馬,一匹馱馬。行軍騎走馬,馱物資用馱馬,衝鋒用戰馬。這些馬大多是母馬,渴了可以接奶喝。相反,中原軍隊後勤壓力大,要有專門的運糧部隊,還容易被偷襲。
第四,氣候上來看,北方民族往南打,天氣越來越暖和,不會限制軍隊戰鬥力。中原軍隊往北打,越來越冷,勢必影響將士戰鬥力的發揮。
中原人笑談北方民族「逐水草,習射獵,忘君臣,略婚宦,馳突無垣」,但他們的生存環境劣勢卻成為了其作戰的優勢。當然,歷史上,中原王朝還是有大勝過北方民族的,比如漢武帝時期。
中原王朝是一個農耕社會,需要的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環境,而北方民族是游牧民族,他們需要時不時地來邊境上搶奪一些物資以補充生活,兩種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就造成了北方民族和中原的無法化解的矛盾,每一次作戰,雙方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眾多,為何中原王朝不在南方修長城?
※京東方——中華民族的驕傲!
※南北朝時的民族大融合,原來就是北方蠻族搶南方女子作生育機器
※北方游牧民族真的比中原王朝軍力強大嗎?
※回顧歷史:中原農耕民族為什麼打不過北方游牧民族?
※黔西南萬峰湖:降龍民族的一方凈土
※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刀劍兵器鑒賞
※中國歷史上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去哪兒了?
※中國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族源(下)
※北宋民族英雄宗澤
※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原因
※大漠蒼狼vs東北猛虎,兩個北方少數民族的恩怨情仇
※「爸爸」一詞來自北方游牧民族嗎
※中國的萬里長城建在北方,南方眾多少數民族如何抵禦?
※極地環流與粗獷的北方民族
※庫爾德公投︱中東人口第四多的民族將走向何方?
※薩滿教的英雄崇拜與北方民族的崛起
※古代中原王朝都是如何對付善於騎射的北方民族騎兵的?
※東南亞巴瑤族,世界上最後的海上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