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星載ADS-B接收系統及其應用

星載ADS-B接收系統及其應用

溫馨提示:以下內容為文章梗概,如需閱讀全文,歡迎訂閱本刊(訂購方式參見文末^_^)


一、概述


近年來航空業發展迅速,飛行流量持續快速增長使得民航空域資源嚴重短缺,給航跡跟蹤、流量控制、航空安全、事故搜救等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了實現對大流量空中交通的無縫連續監視,需要建設複雜的雷達網路和數據處理系統;另一方面,受自然環境限制,全世界大部分地區沒有得到航空監控,尤其在海洋、極地、山區、沙漠和不發達地區安裝地面監視設備在技術和經濟上無法實現。在這一背景下,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 (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技術應運而生。

ADS-B技術採用全向廣播方式自動播發機型、航空代碼、位置、速度、高度和航線等,將衛星導航、通信技術、機載設備以及地面設備等先進技術相結合,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監視手段,能有效提高管制員和飛行員的運行態勢感知能力,擴大監視覆蓋範圍,提高空中交通安全水平、空域容量與運行效率。ADS-B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1 ADS-B工作原理


國際民航組織於第十一屆航行大會確定ADS-B技術為全球新航行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歐洲要求從2015年起重量大於5700kg或者速度大於250節的飛機強制裝配ADS-B播發設備,對於已經投入使用的飛機截止到2017年完成改裝。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也採取了類似的舉措。預計到2020年,ADS-B將會在世界範圍內實際投入運行。


中國民航高度重視新航行技術的應用與實施,不斷加強ADS-B 技術研究與應用,在技術政策與規章標準制定、機載設備加改裝、地面設備研製生產、技術驗證與試驗運行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為ADS-B 地空監視(ADS-B OUT)的實施奠定了基礎。目前,國內70%的民航飛機已裝備ADS-B設備,在2020年後所有高性能飛行器將強制安裝ADS-B設備。

當前,基於ADS-B飛行器跟蹤技術的空中管理還主要依靠陸基雷達,但國內外已經嘗試將高靈敏度ADS-B接收機安裝到低軌衛星上,通過星載ADS-B對航空飛機進行跟蹤,廣域偵收信號,衛星位於境內時實時轉發偵收的信號,位於境外時先存儲後轉發。在星載ADS-B飛行器跟蹤技術應用以前,依靠陸基雷達實現全球空管的範圍只有10%,而星載ADS-B飛行器跟蹤技術應用之後將會將範圍擴大到100%。


二、國內外發展現狀


(1)國外發展現狀


ADS-B從1991年首次在瑞典首都的Bromma機場成功演示以來,在國際民航組織新航行系統發展規劃的指導下,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等地區的航空組織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實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進展有:1994年初,美國聯邦航空局在Boston Logan機場對ADS-B監視功能的性能開展了地對地通訊的實驗;2008年,歐空局率先開始研究1090ES模式的ADS-B信號能否被低地軌道衛星接收到,研究和模擬促使了「星載ADS-B」(ADS-B Over Satellite,AOS)的誕生;2010年11月,加拿大對飛臨哈德森灣上空的航空器強制要求裝備ADS-B發射系統;2011年,GlobalStar和ADS-B Technology開發出了ALAS (ADS-B Link Augmentation System),通過該系統,能夠將載有ALAS系統的飛機的ADS-B數據通過GlobalStar L/S數據鏈與衛星進行數據交換;2013年,德國航空中心研製發射了國際首顆星載ADS-B的實驗衛星Proba-V;2015年,銥星二代衛星開始陸續發射,計劃於2017年完全替代目前網路,預計其將成為第一個完成星座組網的ADS-B系統;2015年11月,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將用于飛機和人造衛星的通信頻率確定為1087.7~1092.3MHz,ADS-B的頻譜利用資源得到有效保障。雖然從星載ADS-B概念提出到目前不到十年時間,但其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目前,德國、丹麥、加拿大、美國、中國等相繼開展了星載ADS-B系統的研製,並發射了自己的ADS-B小衛星。


歐美由於率先完成了地基ADS-B系統的建設,因此也都率先將目光投向了星載ADS-B技術。歐洲由歐盟和歐洲航空安全組織發起了SESAR(Single European Sky ATM Resarch),其中星載ADS-B技術也被列為未來空中交通管理的飛行跟蹤手段之一,同時ESA也發出了項目邀請,推進星載ADS-B載荷研製和ADS-B衛星在軌演示驗證。美國由於通航發展迅速,因此也是全球最早開始部署地基ADS-B並將目光率先瞄向天基ADS-B系統的國家。

2011年,GlobalStar和ADS-B Technology開發出了ALAS (ADS-B Link Augmentation System),通過該系統,能夠將載有ALAS系統的飛機的ADS-B數據通過GlobalStar L/S數據鏈與衛星進行數據交換。2015年7月21-28日,GlobalStar在美國進行了約36小時的飛行試驗來對星載ADS-B信號的接收進行驗證,飛行期間,GlobalStar共收到了129300條報文中的125795條,接收成功率達到97%;8月12日,GlobalStar與ADS-B Technology宣布NASA Langley選擇了ALAS系統作為NASA雙向通信需求的研究工作。


歐洲航天局(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ESA)2013年發射了由德國航空中心(DLR)研製的PROVE-V衛星搭載了ADS-B接收機,驗證了星載ADS-B飛行器跟蹤技術。在首次進行試驗時2小時內接收到了12000餘條ADS-B報文。它的成功驗證了從太空進行空管的可能性。


星載ADS-B接收系統及其應用


2 PROVE-V衛星在英國空域偵收到的ADS-B信號


星載ADS-B接收系統及其應用

3 PROVE-V衛星在澳大利亞空域偵收到的ADS-B信號


星載ADS-B接收系統及其應用


4 PROVE-V衛星ADS-B偵收幅寬示意圖(單軌約500km)


該衛星驗證了從太空持續跟蹤航空器的可能性。在不到的兩年時間裡,對地覆蓋範圍相對較小(約1200L×500W (km))的ADS-B載荷已接收了來自15000多架飛機的2500萬個位置信號。該接收機接收的數據通過與澳大利亞的地基ADS-B網路數據比對,吻合結果非常好,驗證了DLR研製的天基ADS-B接收機的接收性能......

(2) 國內發展現狀


國防科技大學微納衛星工程中心2015年9月發射了「天拓三號」(TT3)。這是我國首次進行星載航空目標自動識別信號接收試驗。TT3星載ADS-B接收系統平均每天可接收全球範圍40多萬條ADS-B報文數據,幅寬超過2000公里,成功實現對全球範圍航空目標的准實時目標監控、空中流量測量,接收的報文數據可為航空安全、航線優化、航空管制和提升航空效率提供信息服務。如圖5、圖6所示......


星載ADS-B接收系統及其應用


圖5 TT3星載ADS-B單軌幅寬示意圖(2015-09-22日數據)


星載ADS-B接收系統及其應用


6 TT3星載ADS-B 8小時偵收數據示意圖(2015-09-22日)


三、結束語


星載ADS-B具有位置高遠、廣域覆蓋的優勢,其偵收信息在軍事上可用於監視全球航空目標,配合重要目標詳查;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可用於掌握全球航空動態、維護航行安全、分析全球經濟態勢等,在智能大交通、空管、物流等各領域應用廣泛。總的來說星載ADS-B具有巨大的軍民兩用價值。


2015年國內星載ADS-B系統的首次飛行驗證圓滿完成,改進型星載ADS-B載荷、低信噪比解調和多信號衝突信號分選演算法等研究進展順利,微、納衛星平台的研製和驗證日漸完善,各應用單位在星載ADS-B數據處理和顯示、資料庫的建設方面日漸成熟。綜合以上幾個有利因素,可以看出我國建設實用化的星載ADS-B偵收系統已經具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關注我們


衛星應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手機太空網。


想掌握更多航天產業資訊?趕緊訂閱《衛星應用》紙質雜誌吧^_^


星載ADS-B接收系統及其應用


星載ADS-B接收系統及其應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ADAM-HVSD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
HiFiMAN SHANGRI-LA 靜電耳機系統全國巡迴之深圳站
配備 IMAX 12 聲道 IMMERSIVE 音響系統之數碼影院將登陸香港
本級艦配備SWY-3武器指揮系統與ACDS作戰系統
TRAPPIST-1——系外行星系統的新成員
CTIA修訂MIMO OTA標準 MVG成為官方測試系統供應商
美國DARPA與英國BAE系統公司合作推出RADICS計劃
NUCLEIC-CARD採集系統和4N6FLOQSwabsDNA採集系統強勢組合,助力你的身份鑒定實驗!
波士頓科學EMBLEM MRI S-ICD系統獲美國FDA批准
AN/SLQ-32型艦載電子戰系統
德國VI系統推出56Gbps NRZ VCSEL驅動和TIA晶元
用 NMAP 探測操作系統
【技術文章】適用於 FPGA、GPU 和 ASIC 系統的電源管理
iPhone 8或將採用後置攝像頭VCSEL系統
DS國產旗艦SUV DS 7諜照曝光 配混動系統
INTRABEAM放療系統在乳腺癌保乳術中應用研究
曼谷捷運BTS聯手LINE升級系統,使用手機替代輕軌卡
聯盟再升級!FCA將與BMW、Intel共同開發自動駕駛系統
Cell:重磅!揭示抗CRISPR蛋白阻斷CRISPR系統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