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城市大災難 全球新挑戰

城市大災難 全球新挑戰

>

城市大災難 全球新挑戰


美國新奧爾良風災一年後與受災時對比圖。上圖:受災一年後,人們在四旬齋前狂歡節上狂歡。下圖:風災剛發生不久,人們從布滿洪水的體育場經過。


在應對災難中吸取經驗 發展出城市抵禦災難的能力

加拿大北部阿爾伯塔省石油重鎮麥克默里堡受林火侵襲全城告急。至4日為止,火災已焚毀至少1600處住宅,致使8萬多人逃離家園。大火、濃煙、緊張的撤離、驚恐的民眾……這次撤離事件被稱為「加拿大史上最恐怖災難」。然而,與近年來發生的大型城市災難相比,這次林火的破壞力尚算中等。


隨著城市化發展,城市繁榮的背後也潛藏著越來越多的自然或人為災難隱患。近幾年世界城市災難時有發生,城市災難已成為全球性挑戰。減災專家認為,研究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首先要解決城市抵禦災害的能力。而在應對各類型城市災難挑戰的過程中,各國也積累了一些災難應對的寶貴經驗。 文 天樂


災難類型:地震/海嘯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災難情況:印度洋大地震(一般簡稱印度洋海嘯或南亞海嘯)發生於2004年12月,震央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海底。


此次地震最後確定為矩震級9.3,造成23萬人死難,成為歷史上最致命的五大地震之一。這場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地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應對經驗:海嘯預警系統從此完備。


印度洋沿岸國家從南亞海嘯中收穫的經驗是建起該地區的海嘯預警系統。世界各國也從這次海嘯教訓得到啟發,不斷加強合作交流,相繼研發更先進的海嘯預警設備。


2008年11月,由德國和印尼合作建設的海嘯早期預警系統在雅加達啟動。這套系統耗資1.3億美元,憑藉安置在印度洋水域的地震儀、深海預警浮筒和潮汐測量計,經由衛星向預警中心傳送震級、震源、浪高等動態數據,供預警中心評估發生海嘯的可能性及破壞程度。2012年4月11日,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8.5級地震後,預警中心報告印尼部分海岸可能遭遇浪高80厘米的海嘯,後被目擊者證實預測準確。

目前,在環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都布有海嘯浮標,海上浮標由海底的鐵鏈牽住,對於4000米的水深,位於海底的測壓儀器能夠測量出小於1厘米的海嘯幅度。儀器將數據傳給浮標,後者將數據發送給衛星,衛星再把數據傳給預警中心。此外,接近實時的海嘯預報模型也已被發展出來。


災難類型:管道爆炸


貝靈漢油氣管道大火


災難情況:美國近年先後發生包括「貝靈漢油氣管道大火」、「新墨西哥州天然氣管道爆炸」、「阿拉斯加石油管道泄漏」的三次影響較大的油氣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招致公眾對管道安全管理的強烈批評和對政府安全規章缺陷的質疑。


發生於1999年的「貝靈漢油氣管道大火」,起因是華盛頓州貝靈漢鎮輸送汽油的管道泄漏,引起大火,導致兩名兒童和一名18歲青年死亡。

應對經驗:細化管道管理體制。


1.建立管理體制。2000年,華盛頓州通過《管道安全法案》,給予州監管州內管道權力,10年內糾正1000多次違規行為。法案允許專門機構巡查州內2500英里管道和保證國家管道安全工程。為此,每年需對管道運營商收取約100萬美元費用。


《2002美國管道安全改進法案》讓美國管道有了一張更完善的「法律保護網」。該法案對美國油氣管道檢測提出強制性要求;要求管理機構制定管道健康標準,為將來給管道「體檢」提供系統的依據;要求各州建立統一的電話報警系統以應對突發事件。


2.嚴厲追責,重罰事故相關責任方。

美司法部門對「貝靈漢油氣管道大火」的責任方做出嚴厲判決:3名管道操作人員被判處5年監禁和處以25萬美元罰款;管道公司及其股東Equilon公司被處以總額1.12 億美元罰金。罰款力度之大,為當時美國管道管理史上所罕有,創歷史紀錄。


災難類型:颶風/水災


美國卡特里娜風災


災難情況:2005年8月25日,卡特里娜颶風在美國佛州登陸,8月29日,再次以每小時233公里風速在新奧爾良外海岸登陸。登陸超過12小時後,才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當時,風災的整個受災範圍幾乎與英國國土面積相當,被認為是美國史上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由於地勢較低,而且防洪堤不夠堅固,新奧爾良受災嚴重:2000多人遇難,多個防洪堤大範圍決堤,整個城市80%的面積遭到洪水淹沒。受災過後,儘管不少居民重回家鄉,但當地人口依然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


應對經驗:.提升防災應對能力。新奧爾良的重建總體來說仍不算成功,但也有可借鑒之處。


1.提升防災設施。美國政府撥出30億美元修建大壩,以使其能在同類5級颶風中安然無恙,許多不合標準以及位於低矮地勢的房屋被放棄。


2.提前撤離,減少傷亡。2008年,當颶風「古斯塔夫」再次襲擊新奧爾良時,居民在市長的命令下有組織地強制撤離:市區所有高速公路均臨時更改為單向行駛,方便車流出城;警察手持擴音喇叭沿街喊話催促居民撤離。颶風到達前,城市幾乎已成為空城。


災難類型:疾病/疫情


韓國MERS疫情


災難情況:有些城市災難,如城市疫情傳播,看起來或許不像地震、爆炸等災難這樣直接和震撼,但其造成的影響卻絲毫不遜。最近的例子就是2015年的韓國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


去年5月,韓國確診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征患者,由此拉開長達半年多的疫情擴散與防治。從疫情開始到正式宣布結束期間,韓國共發現186例中東呼吸綜合征病例,其中38人死亡,近1.7萬人接受隔離。


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短時間內迅速擴散,導致韓國社會陷入混亂狀態,對韓國經濟和產業發展帶來極大衝擊:據不完全統計,受疫情影響,14家醫療機構暫時停業,周邊藥店等被迫停業1個多月;韓國2000多所學校停課;眾多公共活動、體育賽事等被取消;大型超市門可羅雀;赴韓外國遊客連續4個月減少;消費、服務業和就業市場持續低迷;經濟損失高達20萬億至34萬億韓元,韓國經濟增長率從年初的3%下調至2%。


應對經驗:韓國重整防疫體系。


從好處看,此次疫情成為韓國重整防疫體系的重要契機。


1.重整疾病管理體系。首先,韓國提升了疾病管理本部的級別、重整機構,在新的疾病管理本部下設置由局長級高層公務員領導的應急中心,應急中心下設危機分析國際合作課、傳染病診斷管理課,加強疫情的應對級別與國際交流。其次,韓國公布「國家防疫體系改編案」,主要從切斷疫情流入途徑、加強早期現場及時應對、提升疫情擴散時應對能力和專業治療水平等幾方面改進。


二、斥巨資改善醫療設施。從醫院和社會層面,韓國有醫院承諾未來5年將投入超過500億韓元改善醫療設施;有醫院開始推廣實施醫護人員「一攬子看護服務」,改變家屬的陪護習慣,減少二次感染機會。

您可能感興趣

全球最美的城市大盤點
最熱的城市在哪?全球十大火爐城市排名
全球戰力最強的大蒙古鐵騎橫掃歐洲大陸
全球十大超恐怖「海怪」大盤點
中國戰略無人偵察機:活動範圍覆蓋全球 比美全球鷹
美爆了的全球三大鮮花集市
全球十大科幻災難片排行榜
全球十大火鍋大比拼
全球七大考古恐怖發現
世界海拔最高城市 僅香港大小 人口卻是全球最密集城市之一
盤點全球十大夜生活「瘋狂」的都市
中國全新衛星要上天:給全球城市拍視頻!
全球6大金融中心城市 美國3大城市上榜 你認同嗎?
全球藝術市場的六大趨勢變化
全球高樓大廈十大城市,中國佔據一半,獨佔鰲頭
全球七大考古的恐怖發現
全球最丑狗大賽
一群人生活在全球最髒的城市
全球軍費開支第四大國的印度,實際的戰鬥力有多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