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以科研之名為昆蟲剃毛
科研人員首先用二氧化碳對工蟻進行麻醉處理,然後用鋒利的手術刀剃掉毛髮。不過這可不是科學界第一次出現這樣的事情,以往,科學家們還剃過蜜蜂、甲蟲、蜘蛛的毛—這一切則都是以科學之名!
兩年前,一群科學家剃掉了一隻白額高腳蛛眼睛下方有點像鬍子的白毛,以此來觀察其是否在該種蜘蛛夜間捕食時扮演重要角色。最終研究表明,它確實有用!它的剃毛方法跟螞蟻類似,也是先用二氧化碳進行麻醉然後在顯微鏡下用刀片剃掉。
被科學家剃毛的蜘蛛
給甲蟲剃毛就有點點棘手了,很大程度上因為這種昆蟲沒有可供科學家徒手剃掉的毛。那麼他們究竟是用什麼來完成的呢?—激光。
被科學家剃毛的甲蟲
至於蜜蜂的剃毛,也比螞蟻蜘蛛稍稍複雜一些。首先,科學家得讓它們處在41華氏攝氏度的環境下5分鐘時間好讓它們昏睡過去,然後開始剃毛並用膠水黏上研究所需的感測器。
被科學家剃毛的蜜蜂






※日本筑波大學華人科學家張振亞談科研與教學
※華人科學家獲世界權威腫瘤機構科研成就獎
※科學研究及科研人員的素養之我見
※日媒:日本科研經費枯竭 部分科學家用軍費研究
※青海科研團隊獲全球唯一基礎醫學科學獎
※國際科研團隊成功解碼大麥基因組圖譜 華裔科學家領銜澳研究
※香港科學家盧煜明:香港有條件培育更多優秀科研人才
※哲學社會科學教育科研骨幹研修班開班
※《自然》:年輕科學家講述科研生活中的挫折
※哈佛大學金屬氫被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兩大科研團隊再次質疑
※在菠菜葉上培育心臟組織 美國科學家有望突破多項科研瓶頸
※想做數據科學?這位科研商業雙豐收的科學家給你建議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國家科研科普基地」正式揭牌
※毛髮科研技術哪家強?顏克海毛髮研究院生髮團隊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跨學科研究的引路人——埃里克-賴特
※阿根廷科研人員佔領科技部
※以創新和科研為特色 赴以色列留學漸成中國學生熱點選項
※以科研的名義送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