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什麼拿三尺青鋒來形容劍?
文史
05-08
青色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顏色,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青色象徵著堅強、希望、古樸和莊重,傳統的器物和服飾常常採用青色。
這個「青」字就代表青銅的意思。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青銅劍始於商代。那個時候,它的劍身一般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製作也比較粗糙。
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製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厘米。
至於三尺,《漢書高帝記》中就有記載:「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天下,此非天命乎?」唐-顏師古註:「三尺,劍也」不過「三尺」,那不是指劍的實際長度,「三」在此是個虛數,表示「多」,具體指劍很長,用法同「一日三省吾身」,並不是真的反省三次而是說反省次數之多。
實際大多寶劍不止三尺,古代因鑄造技術有限,劍不能太長不然很容易斷裂,直到戰國後期,技術成熟,劍的長度才增加。秦國之所以統一六國,與先進的鑄造技術分不開,當時秦劍是諸國之中最長的元 無名氏 《抱妝盒》第三折:「 劉娘娘 不索把三尺青鋒賜, 寇夫人 他自揀一搭金堦死。」亦省作「 三尺鋒 」。






您可能感興趣
※鑄我龍泉劍,寶劍出青鋒!
※鑄我龍泉劍,寶劍出青鋒!
※五花馬與青鋒劍
※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劍聖,手持青鋒寶劍和李連杰大戰上百回合!
※國青鋒線雙子星成國足未來希望 搭武磊組三叉戟扛起進球重擔
※停電通知:9月19日小塘鎮、青鋒山部分區域停電
※Sci Rep: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王青鋒研究組發表水生植物譜系地理學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