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得天下除了漢初三傑外,功勞最大的是誰?
「
漢高祖劉邦當年打天下,主要靠的就是人才,除了漢初三傑以外,我覺得最功勞最大的就屬曹參了。
(圖)曹參(音cān,?—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漢族,沛人,西漢開國功臣
曹參可以說是一個全才,戰爭年代,他可以作為將軍帶兵打仗攻城拔寨,天下太平的時候,他又可以作為丞相治理國家。不過有一點很奇怪,就是曹參雖然打仗無數,可好像從來沒有過什麼標誌性戰役;雖然他能治理好國家,又好像沒有什麼獨特的政治舉措。在學習完曹參的資料以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雖然曹參不是一個特點明確突出的人,可他一輩子都在做正確事情的人。
在劉邦還是一個無賴亭長的時候,曹參就是縣裡的小官吏,他和劉邦關係處的非常好,所以等劉邦起義之後,他也就追隨了劉邦。之後劉邦從小頭目當上了漢王,又從漢王當上了皇帝,曹參都一直跟隨在他左右,立下了無數戰功,我們這裡具體的列舉一下數字。
曹參一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虜了兩個諸侯王,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侯、御史各一人。
就是因為這些功勞,劉邦在論功行賞的時候,把曹參封為平陽侯,賞食邑平陽一萬零六百三十戶,這僅次於蕭何。
從一個縣衙小吏,到開國功臣的前幾名,曹參的這一步走對了。
(圖)漢惠帝劉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
後來劉邦把自己的長子劉肥封到了齊國,那齊國是漢朝第一大諸侯國,下屬有七十座城市,為了謹慎起見,就讓曹參去齊國做了丞相,輔佐劉肥治理齊國。曹參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可以前總是帶兵打仗,沒有什麼治國經驗,他就想集思廣益,選擇一套合理的治國方針。
曹參從齊國召集了好多能人開會,到場的有白鬍子老頭,也有年輕的書生,足足有好幾百人。可讓曹參為難的是,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念,讓他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好。後來聽說膠西有一個蓋公,他精通黃老之學,因為人家本事實在太高,所以沒有去參加會議。曹參就派人帶著重禮請來了蓋公,蓋公告訴曹參,現在天下的情況,國家就應該盡量少給百姓限制,讓他們自由發展,這樣天下就太平了。除了理念,蓋公還給曹參講了很多實際的例子。
從那以後,曹參就在齊國實行了無為而治的政策,所以在他當丞相的九年里,齊國十分安定,百姓也過的很好。
曹參知道自己剛從馬背上下來,不擅長治國,他就找人教他如何治國,這條路走的很對。
(圖)曹參
等到漢惠帝繼位的第二年,相國蕭何去世了,臨終之前他推薦曹參接替自己的職位,曹參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大漢朝的第二任相國。
當了相國之後,曹參就從全國各郡縣尋找人才幫助自己,他的選拔標準是,穩重厚道不善言辭。還把很多特別追求表面文章,沽名釣譽的官吏辭退回家。有了理想的人替自己幹活,曹參基本就天天在家裡喝酒,要是有人上門給想給他提意見,他就一頓猛灌把對方灌醉,讓他有話也說不出口。
看到新任相國這麼治理國家,漢惠帝有點著急啊,可人家是老資格,又不好意思當面訓斥。當時曹參的兒子曹窋在宮中做事,漢惠帝就告訴他,你回家問問你老爹,現在高皇帝已經不在了,新皇帝還年輕,你這當相國的整天就知道喝酒,到底是怎麼想的。說完又囑咐曹窋,你可不要說這是我讓你問的。
曹窋接受了任務以後,就找了個機會原原本本的問了曹參,結果曹參一下子就把酒桌給掀翻了,還讓人打了曹窋兩百板子,最後他告訴曹窋,這些事不是你管的,好好上你的班就是了。第二天漢惠帝就看到了一瘸一拐的曹窋,他得知曹參這樣的態度,也是實在憋不住了,就當面問曹參,曹窋的那些話是我讓他問的,你幹嘛那麼狠啊!
曹參聽完之後就給漢惠帝行了一個禮,陛下,您覺得自己和高祖皇帝誰更厲害一些?
漢惠帝一愣,這不廢話嗎,我當然比不上高祖皇帝了。
曹參又接著問,那陛下覺得,我和蕭相國比,誰本事大一些?
漢惠帝笑了,好像你不如蕭相國啊。
這時曹參也笑了,高祖皇帝平定了天下,蕭相國給國家定下了規矩,既然陛下不如高祖皇帝,我比不上蕭相國,那我們就按照他們走過的路走不就行了嗎!
漢惠帝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你在這等著我那。
曹參前後一共當了三年相國,他堅決執行了蕭何制定的路線方針,所以天下太平,百姓安定。
治理一個大國家和治理齊國又不一樣,曹參選擇了走蕭何走過的路,這一次他又做對了。
一個人做對一件事情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做正確的事情,曹參就做到了。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文/天下正好
...............................................................................................
有一種情懷叫「置頂相見」
千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置頂處
最新版微信對公號可進行置頂功能,快嘗鮮吧





※幫助劉邦奪得天下的「初漢三傑」,同樣的功勞,不同的結局!
※除了漢初三傑之外,劉邦最應該感謝的人,而且對大漢還有定鼎之功
※都是這些錯誤,害得項羽當不上皇帝,劉邦建立了漢朝,稱霸了天下!
※劉邦奪取天下時功勞最大的人是誰?
※漢高祖劉邦的五大開國功臣,蕭何居首,難道是的功勞最大?
※地痞流氓娶了富家千金,最後還做了皇帝,劉邦是如何做到的?
※劉邦死後,還為漢朝留下了兩個大麻煩,太可惜了!
※楚漢戰爭下的四大能人,劉邦因他得天下,卻將他處死
※劉邦贏天下,陳勝卻早亡的真正原因:得兄弟者得天下!
※劉邦手下最厲害的幾員大將,可以說是他建立漢王朝的根本!
※久攻不下,劉邦說:找幾個嗓門大的士兵來!逼得項羽三個大將自殺
※為何曹操最後只得到了三分天下,而劉邦李淵卻能統一天下呢
※這個人劉邦項羽都得罪了,最後還被封王,氣的劉邦唱了首大風歌
※劉備如果得到天下,會和老祖宗劉邦那樣大殺功臣么?
※劉邦殺盡功臣卻留下他,最終這個人幫劉邦後代奪回天下!
※張良拾鞋拜師幫助劉邦贏得天下,功成名就後去了哪裡?
※如果韓信和劉邦與項羽爭天下,最後一統天下的會是誰?
※漢高祖劉邦最恨的人有誰?誰的下場最好?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臨死前說了兩句什麼話,漢朝得已保存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