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越舔越癢 究竟啥在作怪?
嘴唇越舔越癢究竟啥在作怪?(供圖/華蓋)
原標題:嘴唇越舔越癢究竟啥在作怪?
穀雨節氣的名稱,來自古人的「雨生百穀」之說,表示這個時期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重要。諺語說「穀雨無雨,交回田主」。此時南方氣溫升高較快,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增大,穀雨已是暮春,肝木之氣就像樹葉一樣完全釋放,肝木之氣克制脾土,中焦也容易虛弱。所以飲食起居更要注意,避免舊疾複發。
案例
9歲的陳小妹患唇炎4年了
陳小妹今年9歲,她從5歲那年起就有舔嘴唇的習慣,每次看見她舔嘴,媽媽就開始說教,讓她不要這樣做。有一天陳小妹回家後,跟媽媽說嘴唇發癢,很難受。媽媽一看,小妹的嘴唇紅腫明顯,還起了一層皮,於是急忙帶她去醫院,醫生說是唇炎,開了點藥膏塗了幾天,癥狀完全消失了。但不久又複發,在多家醫院治療,每次用藥後多少都能減輕一點,但停葯不到1個月又會複發。近來小妹又開始出現嘴唇瘙癢伴紅腫、嘴唇乾燥、起皮的癥狀,因此不肯吃東西,還經常說口乾口渴,媽媽於是通過朋友的介紹,帶寶貝女來找德叔求治。
分析
脾虛則唇失所養
脾「在竅為口,其榮唇也」,《靈樞?五閱五使》亦云:「口唇者,脾之官也」。德叔認為小妹發病關鍵在於脾,是因為脾虛不化精微,唇失所養所致。治療上,以清熱燥濕祛風、健脾滲濕止癢並舉,用苦參清熱燥濕,廖刁竹、紫蘇葉、地膚子祛風止癢,薏苡仁、茯苓健脾祛濕利水,麥芽消食和胃等。服藥4天後,嘴唇紅腫、瘙癢明顯緩解,間斷門診治療了3周,至今再未複發。
預防
忌舔唇、咬唇,按揉承漿、地倉、中脘穴
德叔建議,小妹必須糾正舔唇、咬唇等壞習慣,若嘴唇乾裂,盡量選擇添加刺激性成分少的無色唇膏或用棉簽將香油或蜂蜜塗抹到嘴唇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濕滋潤作用。同時每天堅持用食指指腹按揉承漿、地倉、中脘穴,每次按揉約80-100次。承漿穴位於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具有生津斂液、舒筋活絡之效;地倉位於面部,口角外側,直上瞳孔(瞳孔直下與口角外側相交叉的部位)。地,脾胃之土。倉,五穀存儲聚散之所;中脘位於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是身體中一個重要的交匯穴道,三者一起按揉具有健脾益氣除濕之效。
養生葯膳房
赤小豆煲鯽魚
材料:赤小豆20克,鯽魚1條,生薑2-3片,精鹽適量。
功效:健脾祛濕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性微寒,歸心、小腸、脾經。具有利水消腫解毒之效,古代葯書《藥性論》說它能「治水腫皮肌滿」、「通氣、健脾胃」;鯽魚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日華子本草》說它能「溫中下氣,補不足」。《滇南本草》認為它有「和五臟,通血脈」的功用。兩者合之,有補氣健脾、祛濕消腫之效。
烹制方法:
赤小豆洗凈,浸泡約2-3小時,鯽魚除去魚鱗、魚鰓和內臟,颳去魚肚壁上的黑膜,沖洗乾淨後晾乾魚身表面,再將鯽魚與薑片一起放入煎至微黃,與赤小豆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20分鐘後轉小火煲約1.5小時,放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記者陳映平通訊員沈中)






※涼席越睡越癢 原是它在作怪
※醜人多作怪,越丑越作怪
※一喝奶就拉肚子?竟是乳糖在作怪!
※為什麼水果越來越大,卻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真是膨大劑在作怪?
※脾氣不好?竟是脾胃在作怪!
※臉上坑坑窪窪很難看?這是蟎蟲在作怪,教你幾招讓臉部肌膚更細膩
※為什麼你越吃越胖?可能是GI值在作怪
※臉上有坑坑窪窪很難看?這是蟎蟲在作怪,幾招讓臉部肌膚更細膩
※為什麼打嗝不斷?沒想到是胃潰瘍在作怪!
※刷牙出血還口臭,都是因為有「它」在作怪
※頭痛不好或是鼻竇炎在作怪
※秋癢難耐 孕媽媽肚子癢誰在作怪?
※越吃越胖,可能是GI值在作怪!
※跑步抽筋,都是這些因素在作怪!
※認不清人,是「臉盲症」在作怪嗎?
※寶寶腹瀉怪媽媽「奶太涼」?其實是它在作怪!
※2岁宝宝经常哭闹不爱吃饭,原来是它在肚子里作怪!
※吃完飯就困,是脾虛在作怪!
※鼻子堵塞?原來是鼻息肉在作怪!鼻子不通氣?幾個小妙招幫你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