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軍六十載只指揮過三次連規模的小戰,卻官至上將

從軍六十載只指揮過三次連規模的小戰,卻官至上將

從軍六十載只指揮過三次連規模的小戰,卻官至上將



1988年,在17位授上將銜的將軍名單中,郭林祥的名字赫然在列。此時他的軍職是中央軍委紀委書記兼總政治部副主任。相比同時授銜的洪學智、劉振華等人的赫赫戰功,郭林祥的戰功屈指可數。若論親臨火線指揮的戰鬥,更是少得可憐,只有區區三次,且連連級規模都談不上——只是指揮過一個幾乎被打殘的連。也就是說,他火線指揮過的部隊連一個連的兵力都不到。

郭林祥上將軍旅生涯親自上火線指揮過的三戰,是他在長征路上的時候。但是,三仗都不輕鬆,都是在連長犧牲的危情下,他作為指導員臨時頂上去指揮打的。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一渡赤水前,幹部團在土城打了一仗。郭林祥時任幹部團2營4連指導員。


這是郭林祥參加紅軍以來第一次指揮作戰。他雖然在1930年9月就參加了紅軍,但此前不是當通信員,就是在軍委保衛局保衛隊訓練班學習,然後在保衛隊當班長和支部書記,都是在後方,從事保衛工作。


這次幹部團離開遵義城,到達土城的第二天,四川軍閥的先頭部隊、裝備精良的「模範師」郭勛祺部和潘佑的3個團也趕到了土城。紅軍在土城東北的楓樹壩、青杠坡一帶同敵人展開激戰。在陳賡團長、宋任窮政委指揮下,幹部團攻得最猛。郭林祥和連長各帶1個突擊排,在火力掩護下,交替著連續向郭勛祺的師部發起進攻。敵人剛到,立足未穩,倉促應戰,雖然拚命反撲,但都被打了回去,傷亡慘重。幹部團與兄弟連隊一起,一直打到了郭勛祺師部附近。下午,眼看敵人快要無力招駕時,突然敵3個旅援兵趕到,把幹部團壓下來。紅軍由此轉攻為守。在激戰中,4連連長不幸犧牲,郭林祥指揮第1、第2排頑強地堅守著陣地,使敵人不能前進一步。

由於態勢對紅軍不利,隨後,毛澤東等人下令撤出戰鬥。


當夜暮降臨時,郭林祥率領4連撤出陣地,隨中央縱隊一渡赤水向古藺開進,甩掉了敵人。這一仗,4連的連長和兩個排長及6個班長犧牲,全連共傷亡40多人。但是,郭林祥卻毫髮無傷。


四渡赤水後,幹部團隨紅軍主力調頭向下,向雲南挺進。於4月下旬,進入到雲貴兩省交界的七盤山。


這時蔣介石的嫡系部隊開過來,準備堵截紅軍。4連奉命在七盤山中間一個叫寡婦河的地方一座山上,掩護中央和軍委機關安全通過。連長帶第1排搶佔一個小山頭。可是,一開火,連長就不幸中彈犧牲。情況緊急,郭林祥當機立斷,指揮第1排全力掩護,命令全連迅速渡過寡婦河。過河後,又跑步上山,佔領制高點,對敵人打起來了。


郭林祥率部先後兩次擊退敵人的衝鋒。掩護任務完成後,他乘敵人被打擊後亂了陣腳之際,喊道:「快撤!」戰士們立即撤下來,迅速越過一條溝,又發現一股敵人,郭林祥悄悄地下令:「集中火力打!」戰士們一陣猛射,敵人被突然一打,更是驚慌失措,亂成一團。郭林祥帶著戰士們乘機快跑。

敵人發現他們只有幾十人,拚命追來,還邊追邊喊:「投降吧!」「跑不了啦,抓活的。」郭林祥見敵眾我寡,十分危急,下令大家扔掉被包,輕裝跑步前進。大家沒有了負重,越跑越快,敵人終於追不上了。這樣,4連一口氣跑了10餘里,碰上了紅一軍團的1個團,然後與他們一起向雲南進發。


第三天,他們終於找到了幹部團。團長陳賡和政委宋任窮見到郭林祥時,都很高興,異口同聲地說:「啊!你們回來了,辛苦了,我們以為你們都『壯烈』了呢!」


陳賡又問:「你們還有多少人?」


郭林祥說:「還有六七十人。」


「那好,今晚就在這個村休息。」宋時輪看他們背包都沒有了,叫來團部管理員,吩咐說:「想辦法給4連每人找一床被子和背包帶。」

郭林祥和大家在老百姓家住下來。郭林祥剛洗完澡,就聽到槍聲響起。


原來是紅一軍團的後衛部隊同尾追的敵人打起來了。郭林祥馬上提起駁殼槍,集合隊伍往山上跑,正好碰見團長陳賡急著找部隊,見著郭林祥,立即對他喊道:「趕快到前面佔領那個山頭。」


郭林祥按照他指的方向,帶領部隊跑步前進。他們從這邊上山,敵人也從另一邊上山。結果,4連比敵人早到山頂十多分鐘。郭林祥命令各班進入陣地,準備戰鬥。戰士們布置完畢,第1班報告說:「指導員,敵人快到跟前了。」


郭林祥立即命令:「開火射擊!」

輕機槍和步槍,居高臨下,一陣猛打,敵人死的死、傷的傷,退下去了。


天黑後,他們撤出陣地。第二天,又隨幹部團繼續向雲南方向開進。


作為政工幹部,郭林祥在火線獨立指揮打仗的次數不多,只有這三次。但是,他一直渴望和其他人一樣帶兵打仗,在火線拼殺。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紅一軍團改編為八路軍115師第343旅,郭林祥被分配到獨立團第2營當教導員,但是,他不願意去搞政工,希望去帶兵打仗,直接搞軍事工作。哪知因為軍事幹部多,部隊整編後位置少,結果他沒去343旅,反成了編余幹部。


部隊到達太原後,一次,郭林祥見到師長兼抗大校長林彪。林彪對他說:「紅軍改編後,編余幹部多,組織上決定抽調部分幹部到抗大去學習,你去那裡吧。」


郭林祥正愁沒事幹,於是回答:「組織上怎麼決定,我堅決服從。」


林彪說:「那好,你就到抗大學習吧。」


就這樣,郭林祥本來要去打仗,反而去了後方——延安,在抗大當了第三期學員。這使得他反而失去了在抗日戰場浴血奮戰的機會。以後,在漫長的軍旅生涯中,郭祥林雖然擔任過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乃至縱隊副政委,也參加過不少大戰役,但都沒有單獨指揮過一次戰鬥了。


在60年長長的軍旅生涯中,郭林祥僅僅單獨指揮過三次連規模的小戰,在我軍的眾多老紅軍出身的將軍中,實屬罕見。然而,他居然能官至上將,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不得轉載)

從軍六十載只指揮過三次連規模的小戰,卻官至上將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從軍六十載:只指揮過三次連規模小戰,官至上將
未指揮過戰役,卻為十大將,他是毛主席的第一位秘書
最後一名被任命的開國上將,曾經指揮過著名的大渡河戰役
他是唯一直接指揮過3位大將26位上將的開國將軍!
從少尉到少校就用18年,沒有指揮過一場戰役的上將
沒有指揮過一場戰役的上將,從少尉到晉陞少校用了18年
毛主席的首位秘書,沒有指揮過一場戰役,卻成為開國十大將之一
他沒有指揮過一場戰役,卻成為開國十大將之一,毛主席的首位秘書
開國第一大將粟裕有多牛?這些人都被他指揮過,一半是大將上將
二戰日軍最後一個陸軍元帥,打怕湯恩伯,指揮過岡村寧次!
他是書生入伍,幾乎沒指揮過戰役,怎麼能榮列十大將軍之一?
他只有一隻眼,主席做過他下級,還指揮過九位開國元帥
此人指揮過3個大將26員上將,唯一沒挂帥卻被稱為「老總」的開國大將
拿破崙居然指揮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還離奇地救了一支法國軍隊
二戰秘史,盟軍總司令任職前竟連排的部隊都沒指揮過
歷史上,這皇帝三十年不理朝政,卻曾指揮過明朝軍隊與日本作戰
這位開國將軍是林彪的心腹愛將,曾指揮過東北殲敵過萬人的第一仗,他是誰?
看似平凡的開國元帥,指揮過解放軍五大主力,手下出兩個正國級
毛澤東手下最會打仗的人,成參謀長後指揮過七位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