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哪位清代官員被康熙皇帝讚譽為「天下清官第一」?

哪位清代官員被康熙皇帝讚譽為「天下清官第一」?

核心提示:清康熙年間,就有這樣一位「不取民一錢」的清官廉吏,不僅百姓歌頌之,皇帝也稱之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張伯行(1651-1725)。

哪位清代官員被康熙皇帝讚譽為「天下清官第一」?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作者:陳昱良,原題為:《清代名臣張伯行廉潔自律:不取屬地民眾一錢一物》


唐太宗曾經指出,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難得,清正廉潔、勤政愛民的循吏更難得!清康熙年間,就有這樣一位「不取民一錢」的清官廉吏,不僅百姓歌頌之,皇帝也稱之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張伯行(1651-1725)。


廉潔自律:不取屬地民眾一錢一物


清官之難,難在身正。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只是張嘴大喊清廉,自己及家人卻照貪不誤,就無法約束部下,遏制貪腐。張伯行一生歷任督撫要職,任所多在富庶繁華之地。但他生活簡樸,衣服飲食,始終保持寒儒本色,不取屬地民眾一錢一物,有些做法,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康熙四十六年,張伯行初任福建巡撫,當地官員按照老規矩,給他的官邸布置一新,錦繡帷幕,金銀器皿,奢侈豪華,不僅沒有獲得讚許,反而受到嚴厲批評。張伯行認為如此奢靡的陳設,「吾生平未嘗用此」。尤其是當他得知,這些華麗用品都是百姓分擔承辦,立即斷然拒絕,下令歸還百姓,只取前任官員舊物使用。


從福建調任江蘇巡撫,從偏遠之地來到繁華的大都會,人皆喜之。張伯行卻深懷戒懼,如履薄冰。有了在福建的教訓,這回他入境之前,就先行下令,禁止鋪設官署。等他來到官邸,四壁徒然,僅小桌一張、床榻一副,儘管陳設簡陋,他卻恬然自得。有屬官寫詩讚嘆道:「一架繩床供眾同,坐虛使院仰清風。」他個人在江蘇官署的日常用度,大多從河南老家帶來,盡量不用公家錢物。無錫縣令每日送來的惠山泉水,是他享受的最大饋贈。但當他得知,這些泉水全是科派百姓運送,就堅辭不受。


守正不阿:不逢迎媚上,不濫權欺下


清代的官場,上下級之間饋送成風,行賄受賄、貪污腐敗現象十分嚴重。張伯行對這類「潛規則」深惡痛絕。他初任江蘇按察使時,依陋規要給總督、巡撫等上司饋送「見面禮」,大約需白銀4000兩。這幾乎是他二十年的俸祿。不貪污從何而來?張伯行說,我做官不取民一錢,怎能置辦這種陋規!他贈送上司和同僚的見面禮,只是家鄉的土特產,不值幾個錢。督撫大員心懷怨恨,皆謝絕不受,張伯行卻我行我素,心懷坦蕩。


張伯行出任過很多要職,尤其是做封疆大吏時,位高權重,其僚屬門生等攜禮拜謁,他都一律謝絕。在福建巡撫任上,張伯行寫了一篇《禁止饋送檄》,張榜於官署、巡撫衙門外:「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本都院既冰櫱盟心,各司道亦激揚同志。務期苞苴永杜,庶幾風化日隆。」這篇包含六個「一」的拒禮檄文,傳頌甚廣,被收入清代許多文集、筆記,人皆譽之為為政清廉的「金繩鐵矩」。

關心民瘼:「居官若父母,訓士如良師」


張伯行為官兩袖清風、廉名滿天下。但清廉之外,他為官恪盡職守,能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德才兼備,政績卓著,使他真正成為一代名臣。


治理黃河水患,是張伯行走向仕途的起點。張伯行的家鄉河南儀封縣城(今河南蘭考),距黃河故道不足三里,常受洪水的威脅。康熙三十八年夏,黃河泛濫,洪水湧入城內,情勢萬分緊急。當時居家讀書的張伯行當機立斷,招募民工,築堤截水,救儀封城於危難之中。河道總督張鵬翮視察他所修築的河堤後,大為驚奇,向朝廷奏請張伯行參與治河。張伯行參與當地治河工程,先後督修黃河南岸河堤200餘里,籌划水道,使蓄泄得宜,漕運暢通。因他盡心河務,勤敏辦事,為人誠實,卓然有守,又被推薦去山東濟寧道治理水患。到任後,他清理財庫弊政,革除陳規陋習,每年為河庫節省數萬金不當開支,保證了治河工程的財政支持。他總是出現在治河的一線工地,親自督理工程,終使水患消弭,重現沃土肥田。


民以食為天,官以民為本。這是中國傳統的政治原則。張伯行為官,總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他到濟寧上任時,當地正發生大饑荒。面對災情嚴峻,他首先從河南家中運來糧米、趕製衣物,免費分發,以解災民燃眉之急;然後一邊申報朝廷,一邊發放倉谷兩萬餘石救濟災民。當地巡撫指責他擅動倉谷,張伯行爭辯說:災情重大,如不急加賑濟,災民性命不保,誰來承擔這個責任?假如因擅動糧谷而問罪官員,恐怕以後官員們都以此為戒,只求自保,不顧百姓性命,流弊更為巨大。


張伯行這種為民造福的實幹精神,在福建巡撫任內,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他賑濟災荒,平抑米價,設置社倉,儲備荒年;廣設學校,修建義塾,培養人才,刊刻書籍。同時,他整治屬吏,獎廉懲貪,鎮壓豪強,打擊惡吏,一時間官吏士民競相奉法,社會秩序井然。又毀淫祠數百所,裁減僧尼,不到三年,福建民風淳樸,百姓安居樂業。這些政績充分顯示出張伯行的行政能力,受到了士民讚譽,稱他「居官若父母,訓士如良師」。

砥礪道德:「居官極為清廉,最不易得」


張伯行自幼受到儒家正統思想的教育,家學家教深厚。他熟讀經史,深知「官無大小,在得民心」、「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道理。作為士人,他在野時民胞物與,心懷天下,砥礪道德,培養能力,出仕後廉潔奉公,實政為民。儒家自律、誠敬之道,對張伯行的為人、居官有深刻影響。他回答康熙皇帝的褒獎時說過:父親當年常常訓誡我,當以廉潔報效朝廷。若受人一錢,不惟不忠,且是不孝。這種清廉耿介,得罪了不少上司,但康熙皇帝十分讚賞他「居官極為清廉,最不易得」。


康熙第二次南巡經過江蘇時,曾召集訓諭地方官,不但親自保舉張伯行,而且當場升他為福建巡撫,並勉勵他說:「將來居官好,天下以朕為明君。若貪贓壞法,天下笑朕不識人。」張伯行遭人陷害,將被革職之時,康熙帝卻依舊信任其人品官品,特加保全:「如此清官不為保全,凡為清官者何所賴以自安?」並且常以張伯行為表率,號召大臣們向他學習,「當惠愛百姓,如張伯行為巡撫時,是真能以百姓為心者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網 的精彩文章:

知青憶當年:雖不掙錢 但被老鄉追著看病是最幸福的
近代西醫也曾迷信:鼠疫是「上帝帶給人類的懲罰」
揭秘唐玄宗最迷戀的出遊地:在位44年共去了41次之多
閻步克:南北朝競爭就是文化士族PK軍功貴族
敦煌研究院解讀古代中國「別樣」端午節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清朝官員叩見皇帝時要甩兩下官服?
清朝一直號稱天朝上國,清朝官員為何要向俄國女皇下跪?
清朝官員跪拜皇帝前,為何要甩兩下袖?
清代官場,官員該自稱「奴才」還是「臣」?
為什麼清朝皇帝和官員都戴佛珠?
清代官員為什麼喜歡「男風」?
晚清朝廷十位官員的小楷墨跡
清朝的官員都稱兄道弟了,皇上怎麼辦?
「天下第一廉史」于成龍這麼火,可曾知道清朝官員貪污腐敗驚人!
晚清朝廷十位官員的小楷墨跡欣賞
清代官員胸前補子圖案:官級一目了然
根據古代傳說:中國官員是全球第一位太空人?
清朝十八位官員的小楷書法欣賞
史上哪個王朝厲行反貪:官員清廉為古代之最?
中國古代十大最清廉的官員,包拯第六,狄仁傑第四
吏部尚書叫天官、禮部尚書叫春官,清朝官員別稱知多少?
清朝的官員都稱兄道弟了,皇上怎麼辦?| 壹讀精選
看看古代各朝代官員的假期:唐朝和宋朝簡直就是官員的天堂
中國歷史上為何只有清朝的皇帝和官員戴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