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冒名頂替竟高中狀元,後成一代商業巨子,毛主席稱讚其功績!

他冒名頂替竟高中狀元,後成一代商業巨子,毛主席稱讚其功績!

提起「蛟龍」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2012年6月,「蛟龍」號成功執行了對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區域7000米級海試的任務。而就在2016年3月,遠勝「蛟龍」號一籌的深淵科考母船「張謇」號在浙江省台州市溫嶺順利下海試水,計劃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萬米級無人深潛器和著陸器測試,挑戰馬里亞納海溝11000米的極限深度。

他冒名頂替竟高中狀元,後成一代商業巨子,毛主席稱讚其功績!


張謇何許人也?怎麼會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艘深海作業多用途科學調查作業船?翻閱史料得知,張謇大有來頭,其坎坷跌宕、報國創業的人生經歷絕對可以用「傳奇」二字來形容。他金榜題名,高中清光緒年間的科舉狀元;投筆從戎,追隨清軍將領遠赴朝鮮平定叛亂;棄仕從商,尊師重教,為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被譽為「狀元實業家」。

他冒名頂替竟高中狀元,後成一代商業巨子,毛主席稱讚其功績!



金榜題名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舉國大慶,特地增設了恩科會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41歲的張謇在經歷五次會試落榜後終於一鳴驚人,成為當年的欽點狀元。回首張謇的科舉之路,真可以說是跌跌撞撞、歷經坎坷。


張謇自幼聰穎過人,但世代務農,祖宗墳上從未冒過科舉中榜、獲取功名的青煙,全家人對才華出眾的張謇求學入仕、光宗耀祖充滿期待。然而,當時清朝「冷籍不得入試」的要求卻讓張謇全家一籌莫展。


所謂「冷籍不得入試」,按清代規定是指三代沒有做過官,或三代以內不曾有人中過秀才、舉人之類的家族,其家人一律不得參加科舉應試。所以,縱有滿腹經綸,也只能望科舉而興嘆!


不過,吉人自有天相。張謇15歲時由他的老師介紹結識了鄰縣祖上曾有功名的一戶張姓人家。張家同意張謇冒充自家子嗣報名獲得學籍。1869年,16歲的張謇果然考中了秀才。


但是,從此,張家屢次用張謇冒名頂替一事來要挾他,最後索性將張謇告上公堂,索要高昂的酬金。幸而張謇的老師們愛惜他的才華,四處為他斡旋。當時的通州知州孫雲錦親自出面為他調解,並將此事上報江蘇學政,繼而又上書禮部。直到張謇20歲時,禮部終於同意讓張謇重填履歷,撤銷控案,恢復了張謇的通州原籍。這場訴訟延續了數年,令張謇全家十分狼狽,家道也因此敗落。

自1869至1880年間,張謇先後五次參加鄉試,均名落孫山,屢戰屢敗的張謇毫不氣餒,終於在1885年鄉試中考中了第二名舉人。此後張謇開始參加禮部會試,瞄準了他人生中的最大目標——參加殿試摘取狀元桂冠。


因緣巧合之中,禮部會試張謇又遇到人生中的最大一位貴人。當時的戶部尚書、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對張謇的才華極為欣賞,對他著力延攬,想要納為門下。甚至不惜在在禮部會試中採用作弊的手法,囑咐主考官潘祖蔭等人暗中識別張謇的考卷,結果卻陰差陽錯連續三次誤認了別人的考卷,讓這三人歪打正著,撿了個天大的便宜。1889年,考官誤將孫和的卷子認作張謇的,孫和考中而張謇落第。1890年,會試中誤認陶世鳳的卷子,結果陶考中會元,張謇又落第。1892年,考官們又誤認了劉可毅的卷子,結果張謇再次落第。


1894年,在慈禧六十壽辰特設的恩科會試中,張謇在禮部複試時中了一等第十一名,翁同龢將他改為第十名。四月殿試時,翁同龢親自出馬,他命收卷官等張謇交卷後直接將考卷送到自己手裡,匆匆評閱之後,又極力勸說其他閱卷大臣把張謇的卷子定為第一,並特地向光緒皇帝介紹說:「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於是,張謇在41歲的時候,終於圓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狀元夢,並被授予了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職。


投筆從戎


張謇一介寒門學子,典型的「鄉巴佬」、「窮三代」,為何竟讓身居高位的翁同龢不惜冒著眾人的非議,將名不見經傳的他納入門下?這還要從張的第一位貴人通州知州孫雲錦說起。

孫雲錦在幫助張謇擺平鬧得沸沸揚揚的冒名頂替學籍案後,調往江寧(今南京)主政,邀請屢次應試不第、在家賦閑的張謇同往。張謇結識了孫雲錦的世交,當時淮軍「慶字營」統領吳長慶,此後成為吳長慶的幕僚。不久,科舉不第的袁世凱也來到登州投奔吳長慶。吳長慶認為袁世凱學識疏淺,命張謇教導他讀書。此後,張、袁二人成為吳長慶的文武兩大幕僚。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兵進抵仁川。為了阻止日本吞併朝鮮,吳長慶奉命率兵赴朝平定局勢,張謇也隨同到了漢城。


在朝期間,他先後撰寫了《條陳朝鮮事宜疏》、《壬午事略》、《善後六策》等政論,對當時的中、日、朝關係做了精闢分析,堅決主張對外持強硬政策。


這些政見和議論很快傳回北京,受到了光緒皇帝老師翁同龢的賞識。時勢造英雄,翁同龢作為擁護光緒掌權的領軍人物,急需有志之士充實其陣營,這就有了前文所說的翁同龢不遺餘力在禮部會試中提攜張謇的故事。

從政生涯


張謇大器晚成,高中狀元後很快成為翁同龢革新集團的得力幹將,仕途一片大好。就在這一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慘遭失敗。張謇上疏彈劾李鴻章,稱「(李鴻章)以四朝之元老,歷時二十年之久,用財數千萬之多,一旦有事,但能漫為大言,脅制朝野。曾無一端立於可戰之地,以善可和之局」,並要求朝廷「另簡重臣,以戰求和」,引起朝野震動。


甲午之恥、清廷腐敗、主和兩派的內鬥逐漸讓張謇深感仕途之無聊,「願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願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不久,張謇的父親去世,張謇以此為由主動申請循舊制回到家鄉守孝三年,從此離開了清朝的政治中心。


後期張謇還再度出山,曾於1904年被清政府任命為商部頭等顧問官,1912年曾短暫出任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實業部總長之職。


實業救國


1895年,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消息傳來,讓守孝丁憂在家的張謇極為憤慨,對腐敗的清政府也徹底失去了信心,無心再走仕途之路。他反思甲午戰敗的原因,萌生了「實業救國」的念頭。


「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則在實業。若鶩其花與果之燦爛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與果將何附而何自生」。他把國家比喻為樹,教育就是花,海陸軍就是果實,而樹的根本則在實業。如果只是貪圖花與果的燦爛甜美而忘記根本,那麼花與果又「何附而何自生」?(《張季子九錄·政文錄》)。


恰在此時,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朝廷,讓張謇在其家鄉南通開辦紗廠。兩人一拍即合,張謇在一沒資金、二沒經驗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開始了創辦企業的艱難起步。

他冒名頂替竟高中狀元,後成一代商業巨子,毛主席稱讚其功績!



「學而優則仕」。自古以來,士大夫十年寒窗,追求的是功名利祿,對從事工商業者極為鄙視。堂堂的當朝狀元毅然棄仕從商,在當時實屬驚世駭俗之舉。


張謇全然不顧眾人的恥笑和不解,懷著儒家強烈的濟世和愛國情懷,鮮明地提出了「實業救國」的主張,從籌辦第一家企業南通大生紗廠始,張謇充分利用自己多年從政所形成的人脈關係,勵精圖治,嘔心瀝血,力爭官方支持,發展民間資本,終於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形成了以他為首的一個民族資本集團——大生資本集團,先後以大生紗廠為核心還辦了大小企業34個,涉及冶鐵、機器、日用品、食品、銀行、交通、服務行等,在蘇北沿海各地,他還開辦了20個鹽墾公司。鼎盛時期的大生集團,資本總額達到3448萬元,成為當時蜚聲中外的第一實業家。


1922年,70歲的張謇走到了一生的最頂點。北京、上海報紙舉辦民意測驗,張謇以最高票當選為當時民眾「最敬仰之人物」。 1920——1921年間,上海的報紙天天刊登大生集團的股票行情,是當時市場上最搶手的股票之一。


另據《南通縣圖志》記載:1920年,集團所在地——小小的南通唐家閘人口接近5萬人,通揚運河沿岸工廠林立,商業繁榮。當年國外發行的世界地圖上中國許多大城市都沒有標出,卻在南通方位赫然印著「唐家閘」三個字,足見大生資本集團當時實力之強大!


尊師重教


狀元及弟出身的張謇深知教育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性,在大生集團經營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他熱衷於教育事業發展,不惜投入巨資建設。


據統計,張謇一生參與創建的各類學校達370多所,為中國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有多所學校還是由他親自首創。


如他首創了中國第一所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揚州大學,南通大學前身)、中國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聾啞學校。


另外,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河海大學前身)、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上海海事大學前身)、江蘇省立水產學校(上海海洋大學前身)等諸多名校,張謇也是主要創建者之一。


除此之外,他還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

他冒名頂替竟高中狀元,後成一代商業巨子,毛主席稱讚其功績!



(南通博物苑)


1926年8月24日,一代實業巨子張謇溘然離世。當時全國政界、軍界、實業界、教育界等各界人士,紛紛以發唁電、撰寫輓聯等方式悼念這位為中國「狀元實業家」。


50年代,毛主席在與時任人大副委員長黃炎培、陳叔通等人談及民族工業發展時曾專門提到:「……(中國)最早有民族輕工業,不要忘記南通的張謇」。對張謇這位對中國近代輕工作業發展和教育事業做出的豐功偉績給予了高度評價。


本文系凱風清韻原創稿件



【版權聲明】


及ID:kaiwind-qingyun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等你喲


微信號:kaiwind-qingyu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風清韻 的精彩文章:

一個絕代佳人,讓羅貫中寫廢了
乾隆六次下江南原來背後另有原因
末代皇妃文綉:我若堅強,花自綻放
歷史只留給他14個字,他留給歷史卻是......
舌尖上的歷史|原來羊肉還有這麼多故事!
您可能感興趣

狸貓換太子,這位將軍的功勞被冒名頂替,後只能靠賣煤球為生
本應一生榮華富貴,卻在金國受罪至死,名字還被人冒名頂替
因頂替角色而爆紅的五大女星,最後一位影響一代人
他是紅二方面軍代表,殉職後,許光達頂替他授銜大將
鄭智缺陣,頂替他踢後腰的球員已經浮出水面,不是吳曦,而是他!
上任途中官員被殺,強盜冒名頂替當官,被斬首前百姓痛哭送行!
作為私生女,我頂替姐姐嫁給了一個殘疾的軍長,沒想到就在新婚之夜……
職業態度,被首鋼頂替的外援莫里斯回京後一番言論令人點贊
明星酒後犯事多,胡彥斌逃離,謝霆鋒找人頂替,最後一名因此喪命
被冒名頂替的王娜娜 14年後再高考 給自己一個交代
一對孿生兄弟剛高考結束,弟弟冒名頂替哥哥上了大學,黏上富家女,四年後兄弟見面竟然發生了……
代言還不足半個月,趙麗穎大使身份就被她頂替了?
丫鬟頂替小姐嫁人,誰料到竟嫁了個兩江總督!
清朝有作為的皇帝,頂替乾隆的居然是他,空前絕後?
職場奮鬥六年,被老闆外甥頂替辭職後,一個星期老闆親自上門道歉
英超中國球迷剛火就被冒名頂替為韓國人,全網罵戰,老外都看懵了
孿生兄弟高考結束,弟弟冒名頂替哥哥上了大學,黏上富家女…四年後…
代言還不足半個月,趙麗穎大使身份被她頂替?
《奔跑吧6》鹿晗退出,背後原因讓人心疼,他頂替錄製網友炸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