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陈从周:读书的回忆

陈从周:读书的回忆

每日一忆

陈从周:读书的回忆


陈从周(1918—2000),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为张大千之入室弟子。著有《说园》等。


我是五岁破蒙,读的是私塾,又名蒙馆,人数不过七八人,从早到晚就是读书背书,中午后习字,隔三天要学造句。没有暑假、寒假、星期天,只有节日是休息的,到年终要背年书,就是将一年所读的书全部背出来方可放年学。当时的生活是枯寂的,塾师对学生的责任感是强的,真是一丝不苟。


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八岁丧父,母亲对我这个幼子,既尽慈母爱子之心,又兼负起父责,她要我每晚灯下记账,清晨临帖练习书法,寒暑不辍。


我对老姑丈陈儒英先生是垂老难忘的。父亲去世后,我十岁那年妈妈将我送入一所美国人开的教会小学上学,插入三年级,但是我家几个弟兄的中文根底,却是老姑丈打下的。他是一位科举出身的老秀才。妈妈将我们几个弟兄托付了他,因此我每天放学后要读古文,星期天加一篇作文,洋学堂外加半私塾。

陈从周:读书的回忆



记得我幼年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千家诗》,至今篇篇都很熟悉,那是得益于当年的背诵。当时有些篇章也一知半解,但我都背出来,等以后再理解。比如《幼学琼林》这本书,就是我在私塾中由老姑丈亲授的,书中有许多人物传略、历史、地理常识等。那时我虽然不完全懂得其中的内容,但总觉得音节很美,上口容易,我就天天背诵,长大后就豁然贯通了。


少年时的博闻与强记,是增加、丰富知识的最好时光。我记得那时旧式人家有门联、厅堂联、书房联、字屏及匾额。写的都是名句、格言等,朝夕相对,自然成诵。有时还了解了这些文人学者的成就及身世。至今老家的许多联屏,我还能背得一字不差。


一处乡土有一处的历史,父老们在茶余酒后的清谈,使我得到很多的乡土历史知识,有时我还结合自己的学习,做点小考证。初中时,我已能参考点地方文献,写些传闻掌故之类的文章,开始投稿,赢得老师的好评,今日看来这些文章当然是相当幼稚的。

我中学时所读的语文课本,大多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出版的教科书,所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古文、语体文。古文中有经书的片段,有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晚明小品以及诗词等。语体文有梁启超的、鲁迅的、胡适的、陈衡哲的、朱自清的、徐志摩的。

陈从周:读书的回忆



总之,从篇目中已能看出中国文学史上的缩影。我早年曾做过浅薄的文学史研究工作,回想起来是得益于中学语文教师的严格训练与教育。他们不但讲解课文深入透彻;而且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求学生把课文背出来,所以文学史上的一些精彩篇章全在我肚中了。


例如《礼记·礼适篇》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梁启超的《志未酬》:「但有勤奋不有止,言志未酬便无志」等佳句就起了指导学生怎样做人的作用。鲁迅的《阿Q正传》,朱自清的《背影》,这两篇文章学了后使我认识到旧社会的可憎,父子之情的伟大。还有名人传记,都教育学生要效法好的榜样。而那些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读起来比今天的「流行歌曲」不知要感人多少倍。那时的老师讲得透,学生背得熟,一辈子受用无穷。

来源/好古学堂


主编、监制/振华


副主编/晓洁


责编/家筱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客服微信:yuedugongshe01QQ:2223488253


「阅读公社」微信号:yuedugongshe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阅读公社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梁实秋:读书,最简便的修为
对于乱编圣经烧毁孔庙的太平天国,当时的读书人和洋人们怎么看?
对于「会读书又会玩」的学霸,日本人是怎么看的?
天了噜:鸽子都会读书了
请告诉孩子: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家长也读读。
袁世凯之训:成也读书少,败也少读书
请告诉孩子: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为什么优秀的人,都喜欢读书
读书和不读书,到底差在哪
【感悟】谈什么恋爱,还不滚去读书和赚钱啊
古代读书人一生的梦想:孔庙大成殿内地位最高的“四配”
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过的是不同的人生
99公益日要来啦!爱读书的人,可以用这些姿势参与公益
《三体》作者刘慈欣的科幻书单,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读书!想象!和渴望!
登科夜画,世间惟有读书好,天下莫如吃饭难
没有牛逼的父母,普通人的出路,只有多读书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连颜值都差很远
想要宝宝乖乖的读书,这两个小妙招都是聪明妈妈最常用的!
陈巨来谈傅儒:像一个读书人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