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則天有關平定吐蕃之碑刻原石證唐統治西域

武則天有關平定吐蕃之碑刻原石證唐統治西域

武則天有關平定吐蕃之碑刻原石證唐統治西域



(原標題:唐武則天有關平定吐蕃之碑刻原石)

圖示是一塊「唐·武則天有關平定吐蕃之碑刻原石」(帶盒套裝),原盒長44.5厘米,寬22.4厘米,高12.6厘米;碑身長39.3厘米,寬16.1厘米,厚10.4厘米。原盒盒蓋上用陰文楷體鐫刻著「周萬歲通天艁象 陶齋藏 李葆恂題」幾個大字。其含義是:此碑石為唐武則天時期有關平定吐蕃叛亂之造像原石。萬歲通天即為武則天年號(696—697)。此碑石由端方所珍藏,由李葆恂寫盒名。


原盒盒外分別鐫刻著端方、李葆恂撰寫的銘文和跋文。


端方撰寫的銘文內容如下:新疆萬歲通天艁象。按徐星伯《西域水道記》,是碣在保惠城北二十里地,曰護堡子城,與唐金滿縣殘碑在一處。星伯所錄文較今所拓少十餘字,當是倉卒施氈椎紙墨多未精備,故宜有誤字耳。象造於萬歲通天元年,是年三月,王孝傑婁師德方與吐蕃構兵,唐兵大敗於素羅汗山。八月,吐蕃復遣使請和親,郭元振以為宜使其上下猜阻以離間之。是時孝傑免為庶人,師德貶辰州司馬而肅邊道,戍兵未撤,故有合營造象,冀邀福佑之舉。咸豐初年,薩恪僖公迎阿由烏魯木齊都統移督陝甘,挈此石入關,復挈之入都,遂藏於家。余與恪僖文孫福芝泉太守同官工部,以余有金石之好,舉以見贈,新疆漢唐石刻及今存者僅數種,此碣文字並勝尤為罕覯。癸卯正月浭陽端方記。


李葆恂撰寫的跋文內容如下:萬歲通天艁象,陶齋尚書得於恪僖公薩迎阿家。尚書自為題記,考之綦詳,無容贅述。藏漢魏以來,刻石四百餘枚,凡山陬水澨野厓荒冢所出,篆隸行草之體,無不畢具於一室。此石遠在龜茲烏罍之間,亦入闊石啚堪藏石之目。此以見聖朝聲教所被訖於無垠。而我公好古之篤,訪古之勤,誠天水歐洪諸公所不能逮其萬一者也。書執峭勁亦有秉戈援戟氣象,公藏唐石多矣,必以此刻為冠。光緒癸卯義州李葆恂記。

曾經收藏這塊「唐·武則天有關平定吐蕃之碑刻原石」的端方(1861—1911),清末大臣,金石學家。托忒克氏,字午橋,號陶齋,滿洲正白旗人,官至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端方從政之餘,醉心於古玩收藏,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他亦喜藏書,且收藏頗富,精品亦多,藏書處曰「寶華庵」、「陶齋」。對於這塊碑石涉及的史實,端方曾在自己所著的《陶齋藏石記》進行過考證。


為這塊「唐代碑刻原石」包裝木盒題寫跋文的李葆恂(1859—1915),原名恂,字寶卿,號文石,更號叔默、戒庵、猛庵,別號紅螺山人,五十歲後熙怡叟,辛亥(1911)復改名理,字寒石,號鳧翁,又稱孤笑老人,直隸易縣(今河北易縣)人。官至江蘇候補道。精鑒賞,為端方所重,題跋其所收藏之古文物三百餘篇。辛亥革命後避居天津,旋病卒。葆恂著述極多,有《無益有益齋讀畫詩》、《偶園(一作海王村)所見書畫錄》、《梵天廬叢錄》等。


這塊「唐·武則天有關平定吐蕃之碑刻原石」,是唐代統治西域地區的重要實物,是研究唐代民族關係史的珍貴史料。原石書峭勁娟秀,包漿渾厚,被李葆恂譽為端方所藏唐石之冠。此碑外盒經端方、李葆恂長跋銘文,可謂流傳有序。因此,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 河北景縣 趙方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收藏 的精彩文章:

古代文人學士崇拜的吉祥物:魁星
萬曆青花燒造不如永宣時期恢弘大氣
成化綠釉黃彩刻蓋罐是明代的唐三彩
藝術本體論不能含糊
楚國稱霸為磨滅記憶曾刻意磨毀銅器銘文
您可能感興趣

唐·歐陽詢碑刻《皇甫誕碑》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陝西咸陽 五舉措保護古代道教碑刻
魏晉碑刻大字鼻祖《泰山經石峪》
大唐碑刻也可以「天真爛漫」
北宋皇帝的反腐詔令碑刻
劉樹林碑刻、匾額書法遺墨賞析
登泰觀海——岱廟裡的書法碑刻
三國吳碑刻《谷朗碑》,魏碑、隸書、楷書的結合體
西北大學民國代校長王鳳儀僅存書法碑刻:筆畫方潤厚重,剛勁峻拔
唐代行書碑刻《新集王羲之書金剛經》
李小龍墓碑刻錯名?郭德綱師傅的墓地最貴,只有他最安詳!
號外!平涼文物所於崆峒山皇城發現碑刻,初定為明朝嘉靖年間!
石泉饒家村:思亭碑刻費考量
隋唐大運河千古之謎:挖出一石碑刻有二十個字,竟全部應驗
近年出土的碑刻《緱光姬墓志銘》賞析
道教聖地老君洞碑刻遭「二次破壞」威脅
臨習碑刻,一定要細緻對照原碑!
村裡地下挖出多塊清代碑刻 專家鑒定有文物價值
鳳縣發現明代文廟碑刻 初步鑒別具重要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