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御筆親題匾額,文化背後的價值
圖文/藝周刊全媒體組
匾額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幾千年來,它把中國古老匾額文化流傳中的辭賦詩文、書法篆刻、建築藝術融為一體,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練的詩文、精湛的書法、深遠的寓意、指點江山,評述人物,成為中華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奇葩。
康熙帝 《清慎勤》匾額
匾史文獻記載:「匾額的製作流程是民間綜合性技藝的展示,它歷經長期的積累與演變,形成了融詞賦詩文、書法雕刻、繪畫篆印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身的特點,是中國文辭之美與工藝之美的集大成者。一塊優秀的匾額不僅可以令人欣賞到凝練而傳神的題詞,而且完美地再現了書法家俊逸的書法,同時還雕琢出細緻精美圖案系列,是語言藝術、書法藝術、繪畫雕刻藝術的三度審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
《建牙偉略》匾額 雍正帝
《積善延年》匾額順治帝
清朝皇帝御筆匾額的落款中,沒有上款及下款,所以看不到年代歲次及題字贈匾人名等常見訊息;皇帝御筆匾額僅有中款題字,通常為四個大字。形式簡潔。要辨視皇帝御筆匾額,全靠匾額正中央上方的御印。御印刻有六個字,前兩個字是該皇帝的年號,後四個字為御筆之寶,例如,光緒皇帝所賜的匾即蓋有光緒御筆之寶之御印。
《福佑鸞城》匾額光緒帝
《白龍潭龍神廟》匾額道光帝
故宮每個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筆親題的匾額。這些匾額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最高治國理想和策略。
《品藻如春》匾額 宣統帝
緙絲御筆「觀妙」匾額清乾隆
事實上,今天市場對於匾額書法的追捧,在2014年的時候已經開始有所端倪。2014年北京保利春拍的「翰不虛動——中國古代書法專場」中,一件估價為80萬至120萬元的清代書法家伊秉綬隸書《遂性草堂》橫批,最終以2300萬元落槌,創造了有史以來齋號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天價作品一出現,那些有市場洞察力的藏家和投資者就立馬跟進,由此提升了整個匾額板塊的市場熱度。
御筆《匡弼和衷》匾額咸豐帝
聞名。不如相識!訂閱《藝周刊》官方公眾號:artweekly,藝術無微不至!微信:hujiayi1399,郵箱:52997257@qq.com





※玉璽收藏:投資價值與文化價值兩全其美,才是智者的選擇
※光緒元寶的歷史文化價值,鑄造工藝
※光緒元寶代表中國的貨幣文化,有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當今給歷史文化名人續家譜,尤其是爭武大郎的祖籍有價值嗎?
※小錢幣大文化,不為人知的價值
※都說古錢幣值錢,但古錢幣的具體歷史研究文化價值你懂嗎?
※歷史文化:歷代對朱棣的評價
※蚩尤,真正的身份,華夏的人文始祖之一 被儒家文化所打壓
※文化價值漸成藝拍風向標
※遺失了文化的古錢幣,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葛優癱」代表的喪文化,背後是一種什麼心理?
※遺失了文化的古錢幣,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文化不僅是一筆財富,更是我們的行為標準
※詹德祥山水畫的美感特徵與文化價值
※日本動畫美食的背後是文化和歷史
※英雄岳飛後裔竟在這繁衍,是當地的一筆寶貴的文化資源
※古錢幣,歷史的遺產,承載文化的財富
※什麼是文化?值得深思的問題
※「喪文化」背後,是時代病還是治癒葯?